
各区、市人民政府,青岛西海岸新区管委,市政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以下简称《献血法》)和《青岛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推动我市无偿献血工作健康发展,确保满足临床用血需求和保证血液安全,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权益,现就相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推进健康青岛建设,全面提升血液安全保障能力及采供血服务能力,着力解决我市血液采集供应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实现临床血液供应安全高效,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到2025年,力争献血率达到15‰,全市大中专院校和技工院校适龄师生献血率达到12%,血液安全事故持续“零”发生。
——完善工作体系。依职权落实各区市、各部门在无偿献血组织动员和保障投入方面的相关责任,健全“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无偿献血长效工作机制,促进血站服务体系与医疗服务体系发展协调一致。
——提高管理水平。加强智慧城市血液网建设,持续提升血站血液质量安全和医院科学用血管理水平,切实提高血液联动保障能力。
——强化宣传引导。推动无偿献血政策、知识广泛普及,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无偿献血事业发展的浓厚氛围。
二、重点工作
(一)健全无偿献血统筹协调机制。加强宣传、教育、组织、动员等工作,将无偿献血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相结合,将工作开展情况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卫生城市创建、文明单位评价指标体系。立足无偿献血事业长远发展需要,做好血站分中心、献血场所等医疗卫生设施专项规划审查批准和国土空间详细规划编制工作,优化献血服务网点,提升血站综合服务能力,确保血站服务体系与医疗卫生发展趋势相适应。(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文明办、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各区、市政府)
(二)健全血液应急联动保障机制。建立血液应急保障预案和预警机制,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加强应急献血者队伍建设,指导各区(市)组建不少于年献血总人次5%的应急献血者队伍,加强省内血站之间、采供血半岛联盟内部的血液应急调配工作,做好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等紧急情况下的血液保障。为血液调配运输通行、献血屋周边临时停车位、流动献血车临时停放、送血车加装标志灯具和警报器等事宜提供绿色通道,确保血液采集运输安全、有效、快捷。(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公安局、市交通运输局)
(三)健全重点群体率先献血的示范引领机制。充分发挥党政机关、重点单位党员干部带头献血的示范引领作用,积极动员、组织干部职工参加无偿献血,为全社会作出表率。加强宣传教育,组织大中专院校、技工院校、医疗卫生机构、国有企业及其他企事业单位职工和师生积极参加无偿献血。进一步拓展国家无偿献血奉献奖、终身荣誉奖志愿者及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等荣誉人员公立医院就医等优待服务范围。(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教育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工商联、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红十字会,各区、市政府)
(四)健全临床科学合理用血监督管理机制。加强对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监管,严格把控输血指征,积极推广自体输血和微创手术等节血技术,科学合理用血。依托我市智慧血液管理平台,加强医疗机构血液质量安全监管和血液库存预警管理,定期对无偿献血和临床合理用血工作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对行之有效的工作经验及时总结推广,对工作推进慢的医疗机构进行监督指导。(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
(五)大力宣传无偿献血精神。将推动无偿献血工作与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公民道德素养相结合。积极推动广播电视节目、信息网络视听节目和公共视听载体节目播放无偿献血公益广告,在城市主要路段、广场、公园、商业区和旅游景区等公共场所设置无偿献血公益广告牌或知识宣传栏,科普无偿献血“四免政策”及还血政策,大力宣传无偿献血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弘扬无私奉献和献血救人的人道主义精神,传递社会正能量,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无偿献血的良好社会氛围。(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文化和旅游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文明办、市广播电视台,各区、市政府)
(六)稳步拓展无偿献血模式。拓展无偿献血宣传招募模式,推动团体单位有序组织和街头献血屋无偿献血协调发展。积极推动无偿献血“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事业单位、进农村、进校园、进写字楼”,各级共青团组织、红十字会等单位广泛动员联系本领域志愿者,积极参与无偿献血宣传和服务工作,普及健康献血知识,提升无偿献血知晓率和参与率,保障“淡季”血液供应。创新工作思路,运用“互联网+无偿献血”等服务模式,为献血者提供个性化服务。推广使用电子献血荣誉卡和电子献血证,完善献血后结果查询功能,依法推进血站信息公开,增进社会信任。(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文明办,团市委、市红十字会)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区(市)政府、各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无偿献血工作的重要性、特殊性和紧迫性,树立底线思维,坚决防范血液工作中存在的重大风险和重大隐患。加强对无偿献血的组织领导,做好宣传、发动、组织工作,强化社会动员,形成工作合力,共同解决无偿献血和临床用血工作中存在的主要矛盾,保障我市临床用血安全充足。
(二)建立责任制度。各区(市)政府、各相关部门要健全工作机制、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工作责任,结合实际研究细化并组织落实工作任务。要积极开展制度创新,在依法依规的前提下建立健全无偿献血多部门协作机制、评价机制、激励机制等,确保无偿献血工作保质保量完成。
(三)提升管理水平。市卫生健康委要提升血站采供血工作管理水平,实现采供血协同稳步增长和动态平衡;不断完善临床用血考核评价制度,指导并约束医疗机构科学合理使用血液资源;完善血站和医疗机构共同保障献血者及近亲属优先用血机制。
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4年7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