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班各成员单位:
《行政审批领域数字化改革2023年工作方案》已经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青岛市行政审批服务局行政审批和公共资源交易数字化转型工作专班
2023年3月17日
行政审批领域数字化改革2023年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省、市“数字山东”“数字青岛”有关工作部署,全面落实我局“打好数字审批‘青岛模式’建设攻坚战”重点工作任务,结合《青岛市行政审批数字化改革行动计划(2022-2025)》,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2023年底,全面建成智慧审批平台,行政审批领域标准规范体系更加健全,数据、业务、技术“三融合”水平大幅提升,“无证明大厅”建设成效显著,智慧政务全场景体验中心数字化智慧化水平明显提升,“智审慧办”品牌影响力显著增强,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协调发展、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数字审批“青岛模式”惠及更多市场主体,办事企业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大幅提升。
二、建设内容
(一)健全数字审批制度体系。研究出台《青岛市政务服务管理办法》,从部门主要职责、政务服务事项、流程、平台、场所、监督评价等方面,进一步完善政务服务制度框架。完善“好差评”制度,实现现场服务“一次一评”、网上服务“一事一评”。充分发挥议事协调机构作用,进一步健全审管协同机制。制定智慧审批平台运行管理、数字化场景建设流程规范、数据共享应用工作规程等,实现平台运行管理有章可循,数据应用安全高效。(责任单位:改革推进处,综合处,政策法规处,数字平台建设处,配合单位:市行政审批局各审批业务处,各区市行政审批局)
(二)深化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改革。全面深化政务服务标准化改革,明确服务事项范围,完善服务事项基本目录,规范受理条件、法定时限、数量限制、服务对象等要素,建立健全青岛市政务服务事项管理和动态调整机制,明确政务服务事项管理职责、调整规则及流程。建立办事指南关键要素填写标准和动态监测整改机制,提升办事指南准确性、可用性。(责任单位:政务服务一处、政策法规处,配合单位:市行政审批局各审批业务处,各区市行政审批局)
(三)实施数据“强基工程”。结合数字化场景建设,构建审批领域数据资产目录,并进行规范动态管理。建成审批“数据跑路图”,将数据共享应用过程从“后台”搬到“前台”,以可视化形式全方位展示数据资源共享应用成果。打造领导“数据驾驶舱”和工作人员“数据看板”,辅助开展业务流程再造。(责任单位:数字平台建设处,配合单位:市行政审批局各审批业务处,各区市行政审批局)
(四)强化“智能中枢”能力。持续研究AI等新兴技术在审批领域中的应用,探索利用无人机开展远程勘验,打造多功能远程视频交互系统。推广电子印章应用,推进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个人等各类主体电子签名、电子印章的应用和互认,推动电子档案在数字化审批场景的应用,完成国家电子档案试点验收。持续完善涵盖语音识别、图像识别(OCR)、语义分析(NLP)等AI能力的智能服务模型,通过智能预审实现首次受理(收件)成功率不低于90%,建成“审批智脑”雏形。(责任单位:数字平台建设处,行政审批服务一处)
(五)推动数字化场景“提质扩面”。新建18个市级审批数字化场景,持续优化已经上线的人力资源、民非、施工许可3个领域、场景服务效能,到年底前实现市本级数字化场景覆盖全部高频业务。打造一批区市级“数字化标杆场景”—“揭榜挂帅”项目,推动数字化服务向区市延伸覆盖。(责任单位:市行政审批局各审批业务处,各区市行政审批局,配合单位:数字平台建设处)
(六)深化“一件事”行动改革。聚焦企业和个人两个全生命周期,深入推动“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向纵深发展,实现办事服务由“多地、多窗、多次”向“一地、一窗、一次”转变。进一步优化“一件事”服务模式,提升线上申报端智能化、便利化水平,延长可办主题服务链条,开展线下运行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推进“一件事”线上线下融合办理,全面提升企业群众办事便利度。(责任单位:政务服务一处,配合单位:市行政审批局各审批业务处,各区市行政审批局)
(七)探索建设审批“数字名片”。依托“一企(人)一档”,为市场主体定制打造“业务名片”“授权名片”“资质名片”等各类“审批数字名片”,对审批办事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选取企业经营地址复用、成品油经营等作为试点场景,探索为市场主体提供定制化、精准化、个性化服务。(责任单位:数字平台建设处,配合单位:市行政审批局各审批业务处,各区市行政审批局)
(八)建成“无证明大厅”。实现权限范围内电子批文应发尽发,打造“审批部门发证—企业群众亮证—监管部门查证”的用证闭环。按照政务服务表格(表单)字段共享率、证明材料共享率分别达到60%、70%的标准,打造一批“无证明事项”“无证明场景”,对综合受理窗口进行改造,全部升级为“无证明窗口”,打造“无证明自助服务终端”,支持电子证照打印和无证明事项办理功能。开展临期证照主动提醒。(责任单位:数字平台建设处,配合单位:市行政审批局各审批业务处,综合处,政务服务二处,各区市行政审批局)
(九)加快“数字大厅”建设。利用物联感知设备,研发可判断人员逗留、人群聚集、桌面不洁等情形的16个AI算法,对长时间等候和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进行精准识别,提供个性化关怀服务。依托数字孪生、AI、大数据等科技,将市民中心打造成为“会感知、会聆听、会辨识、会记忆、会思考”的数字化智慧政务大厅。在市民中心搭建线上办、自助办、就近办、远程办四大办事体验区。在全市范围内建立政务服务中心标杆,推动全市基层政务服务大厅数字化建设。(责任单位:综合处,改革推进处,配合单位:市行政审批局各审批业务处,各区市行政审批局)
(十)深化线上线下融合。线上线下并行提供服务,满足企业和群众的多样化办事需求。已在线收取申请材料或通过部门间共享能获取规范化电子材料的,不得要求申请人重复提交纸质材料。全面拓展无感审批、智能审批等事项范围。合理布局线下政务服务网点,同步提升线下服务能力。(责任单位:市行政审批局各审批业务处,各区市行政审批局,政务服务一处,数字平台建设处,改革推进处)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统筹推进。行政审批和公共资源交易数字化转型工作专班负责统筹推进数字化转型工作,定期调度工作进度,解决相关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各单位根据任务分工,按照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要求,认真组织实施,定期向专班报送工作开展情况。
(二)加强宣传引导。及时总结数字化转型改革典型案例和先进做法,通过各类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引导,塑强“智审慧办”服务品牌效应,不断提升审批服务智慧化便利化水平。
(三)加强安全保障。加大对基础设施、软件平台建设和网络安全保障工作的经费投入,提升网络防护能力,及时发现、消除风险隐患,切实加强数据分类分级保护。
附件:1.2023年市本级数字化场景建设作战图
2.2023年区市级“数字化标杆场景”—“揭榜挂帅”项目清单
附件1:
2023年市本级数字化场景建设作战图
附件2:
2023年区市级“数字化标杆场景”—“揭榜挂帅”项目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