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收藏
取消收藏
青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六部门关于印发《关于开展城市标准化行动进一步推进标准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字体大小: 打印
  • 索引号 2514294455230580323
  • 主题分类 标准
  • 成文日期 2024-04-16
  • 发布日期 2024-04-17
  • 发文字号 青市监字〔2024〕37号
  • 发文单位 青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有效性 有效
  • 规范性文件登记号
  • 各区市市场监管局、工业和信息化局、民政局、生态环境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应急管理局、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国家标准化委员会等六部门《城市标准化行动方案》,充分发挥标准化对城市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进一步推进青岛标准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建设,青岛市市场监管局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关于开展城市标准化行动进一步推进标准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青岛市市场监督管理        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青岛市民政             青岛市生态环境 

    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青岛市应急管理

    2024416

     

    (此件公开发布)

      

    关于开展城市标准化行动进一步推进标准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建设实施方案

     

    充分发挥标准化对城市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响应人民群众新期待,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根据国家、省、市关于标准化创新发展的有关要求,现就贯彻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等六部门《城市标准化行动方案》,进一步推进青岛标准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建设,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进一步推进标准化工作改革创新发展,在城市重点领域实施标准化+战略行动,构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青岛标准体系,持续打造标准国际化创新型城市,为城市更新和城市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治理提供有力技术支撑,助力提升城市韧性和可持续发展水平,加快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形成有效青岛实践青岛方案,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2027年,基本建成具有青岛特色的城市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城市治理标准供给显著增加,城市更新标准得到有效实施,标准协同性和国际化程度显著增强,城市标准化发展基础更加牢固,标准化融入城市社会治理的基础性、战略性、引领性作用更加凸显,标准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建设取得示范效应,标准化总体水平继续走在全国城市前列。

    ——城市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坚持系统谋划,强化标准参与度,增加地方标准供给,在城市可持续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智慧城市、公共服务、城市治理、应急管理、绿色低碳、生态环境、文化服务、基础设施等领域,形成层次清晰、动态优化的城市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参与制修订国家、行业标100项以上,在城市治理特色领域组织制定地方标准30项以上,基本实现城市标准全领域覆盖。

    ——城市标准化实施应用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坚持创新引领,突出城市自然、经济、文化发展特色,在崂山、城阳、胶州等区(市)开展城市标准化创新综合试点,在上合示范区、中德生态园等区域开展国家标准的试验验证,持续加强城市重点领域标准化创新与交流。培育3个区市和10个领域典型案例、30以上城市治理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着力打造一批城市标准实施引领城市治理的典范标杆。

    ——城市标准国际化全球影响力得到持续提升。坚持国际接轨,标准制度型开放加快推进,国际标准化合作交流更加深入,积极参与制定一批城市可持续发展、智慧城市领域国际标准,在高铁、家电等优势领域推动标准“走出去”。争取在青岛举办高水平国际标准化会议,开展国际标准化培训基地(青岛)培训活动4300人次以上,持续推进与国内外城市间、标准组织间的标准化国际交流与合作,为全球城市治理标准化提供青岛经验、青岛方案。

    ——城市标准化工作联动机制初步形成。坚持多元参与,充分发挥市标准化委员会综合协调机制作用,成立市级城市标准化行动联席推进机制,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等开展城市标准化省部合作,形成全市标准化工作对上承接部、省,对下联通区(市)、街道(乡镇)的五级联动机制,搭建城市标准化工作协同平台、经验分享平台、国际合作平台,为统筹推进城市标准化构建协调有序、良性互动的运行机制和保障体系。

    二、加快建设青岛城市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

    (一)进一步完善城市可持续发展标准体系。围绕落实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城市可持续发展与城市治理数字化建设提升国际化水平。围绕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基础设施等方面构建目标明确、层次分明、统一完善、国际接轨具有青岛特色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标准体系。开展国内、国际城市间国际标准化合作,以标准化为纽带推动城市间可持续发展经验分享和学习,促进经济、贸易、社会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建立统一普适、横向可比的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库,引导城市可持续发展。

    (二)推动城市更新生态绿色标准化建设。围绕城市更新建设攻坚行动,统筹制定和实施智能建筑和绿色建筑、绿色社区(村庄)标准,提升城市低碳管理水平。加强公共停车场规划、泊位设计、公交场站建设和管理标准的制定实施。积极落实城市生态系统监测、承载力评估、生态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减污降碳协同等相关领域标准。围绕绿道网络、公园绿地、林荫廊道、立体绿化、湿地保护、生态绿化和修复等方面制定公园城市标准。构建产业绿色评价体系,促进城市实现双碳目标。

    (三)加快智慧城市大数据标准化建设。围绕智慧政务、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城管、智慧监管等领域需求,再造政府流程,提高数字化政务效能水平。健全公共数据开放共享、开发利用、隐私保护等制度和标准规范,推进政府数据和社会数据整合应用的标准建设。推动标准大数据、标准孵化、标准评价工作,发展机器可读标准、开源标准,促进标准化工作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可持续转型。

    (四)持续推进城市政务和公共服务领域标准化建设。健全行政审批便民化、政务服务中心、政务服务平台、政务服务事项管理和集成化办理、便民热线运行等领域标准,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加快推动知识产权保护、公共资源交易、反垄断、执法监管、营商环境等领域标准化发展,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持续优化城市营商环境。围绕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方面,完善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五)着力夯实城市安全应急和基层治理标准化工作基础。加快构建城市安全风险应急保障标准体系。完善安全生产、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和疫情防控、风险防控、应急救援、防灾减灾、物资储备、城市安全风险评估监测预警等领域标准体系,积极参与制定韧性城市等关键领域安全和应急管理标准,为提升城市运行安全保障水平提供标准支撑。围绕基层治理、基层社区服务、物业服务、志愿服务,加强标准研制,以标准实施推进基层组织管理和服务规范化、法治化、智慧化。

    (六)深入推进城乡文化保护与创新服务标准化建设。加强历史城区保护更新标准化工作,延续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特色风貌。围绕历史文脉传承与创新、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历史文化古镇古城区等领域,开展标准研制,提升文化保护及文化服务品质。加快制定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公共文化服务保障、管理和评价,文化旅游市场管理与评价等标准,以标准助力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七)深化推进城市经济和品牌标准化建设。将城市规划与城市自然禀赋、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建立与城市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标准体系,提升城市经济发展效能。充分发挥标准化在新旧动能转换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基础性、战略性和引领性作用,加快关键环节、领域、产品的技术创新和标准研制应用。贯彻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活动,健全数字化助力三品战略实施标准体系。培育青岛优品标准集群,打造青岛优品公共品牌,进一步释放消费需求,促进城市消费发展。 

    系统推进城市标准化创新发展

    标准化促进城市圈经济圈区域协同发展。围绕实施《青岛都市圈城市群发展规划》,推进青岛与周边圈内城市标准化合作交流。服务胶东半岛经济圈发展,推进青岛、烟台、潍坊、威海、日照等城市地方标准制修订信息共享和统一,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贯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示要求,推进胶东半岛城市与沿黄流域城市间标准化交流合作,共同开展标准研制、标准化试点建设,推动建立统筹的标准化工作机制,逐步实现区域内标准相互协同,服务国家重大区域战略实施

    )深化国际标准化交流合作平台创新发展。争取举办青岛国际标准化大会(论坛)、国际标准化组织创新物流技术委员会(ISO/TC344)全体会议暨物流标准化国际大会等国际会议,搭建高能级标准合作交流平台,用标准化的方法促进全球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以国际标准化培训基地(青岛)为依托,为发展中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标准化机构官员提供培训服务。发挥好青岛时序国际标准化奖励基金会、德DKE/VDE、美国UL等标准化驻青国际机构和上合示范区、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等国家战略平台的影响力,推动标准制度型开放,保障外商投资企业依法平等参与标准制定,探索推动我市与国外相关城市结成标准化合作城市。

    (十)深入开展城市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建设。积极参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国际标准的制定、实施和转化,支撑城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城市标准国际化能力和水平。开展城市标准化创新综合试点,推动标准融入城市建设与运行管理、产业链供应链发展,探索城市全域推进标准化的方法模式。在政务服务、营商环境、新型城镇化建设等重点领域开展标准的试验验证,打造一批可展示创新成果的标准化最佳应用场景。研究建立城市标准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推动开展城市标准化工作效益评价,遴选、树立城市标准化工作标杆。

    十一)打造标准国际化创新型区(市)和功能区进标准国际化创新型标杆区市、镇街建设将城市创建活动推向基层。推进崂山标准国际化先行区建设,围绕家用电器、智能充电等领域,组织国际标准制定,培育标准化服务业市场主体。建设城阳标准国际化示范区,围绕高速列车、磁悬浮列车等领域,推动中国标准、产品走向国际市场。打造胶州标准国际化创新城市,围绕服务上合示范区中德生态园国际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开展技术性贸易措施(WTO/TBT)通报、评议,推广被动房屋、工业互联网、海绵城市等领域国际先进标准转化运用。

    、保障措施

    (十二)加强组织领导。将城市标准化行动作为加强政府治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强化统筹规划,发挥综合效益,形成工作合力。市市场监管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民政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应急管理局等部门,要强化在法规政策制定、标准体系建设和行业管理等方面的沟通协作,定期调度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难点、痛点、堵点。加大支持力度,形成政府引导、市场推动、多元投入、社会参与的投入机制,支持城市标准化工作。

    (十三)强化技术支撑。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支撑力量,构建城市标准化技术支撑体系,加强城市标准化前沿分析、理论探索和应用研究,及时研究解决行动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为城市标准化行动发展方向、制度建设、工作布局、能力建设等方面提供决策支持。在城市可持续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城市公共安全、公共服务、智慧治理等领域,加强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稳定和扩大国际标准化人才储备。

    (十四)加大宣传引导。各级有关部门要积极传播标准化理念,全方位、多渠道宣传报道城市标准化行动新进展新成效,大力培育发展城市标准化文化,提高政府、社会、市民共同参与城市标准化工作的积极性。注重城市标准化行动效果评估,加强城市标准化试点先进经验的宣传推广,定期发布典型案例,讲好标准化故事,让讲标准、用标准、守标准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营造推动标准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发展的良好氛围


     

    如果您对该文件有疑问,可以通过 网上咨询 方式咨询相关单位 ,或者拨打 咨询电话
    咨询电话:
    青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66759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