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收藏
取消收藏
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岛市促进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
字体大小: 打印
  • 索引号 2534675595672995612
  • 主题分类 其他
  • 成文日期 2024-12-17
  • 发布日期 2024-12-30
  • 发文字号 青政办字〔2024〕55号
  • 发文单位 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 规范性文件登记号
  • 各区、市人民政府,青岛西海岸新区管委,市政府有关部门,市直有关单位:

    《青岛市促进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4—2026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4年12月17日

    (本文有删减)

    青岛市促进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4—2026年)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国办发〔2023〕37号)、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山东省落实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实施方案》(鲁政办发〔2024〕5号),大力推动我市专利产业化,加快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加强政策激励,提升专利质量,打通专利转化运用的关键堵点,优化市场服务,激发各类主体创新活力和转化动力,充分发挥专利助推创新发展的强大动能作用,为推动全市科技水平提升、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2024年,完成高校、科研机构盘点入库存量有效专利20000余件,专利转让许可活跃度明显提升。到2025年,推动一批高价值专利实现产业化,全市高校、科研机构专利产业化率明显提高,涉及专利的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50亿元,备案认定的专利密集型产品产值超过180亿元。到2026年,全市专利转化运用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创新能力和运用效益明显提升。

    二、重点任务

    (一)推进专利产业化,加快价值实现

    1.盘活存量专利。推进高校、科研机构积极参与存量专利盘点,开展存量专利筛选评价、供需对接、推广应用和跟踪反馈,逐步实现高校、科研机构未转化有效专利全覆盖。引导高校、科研机构筛选具有潜在市场价值的专利,通过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平台登记入库,按照产业分类、技术领域向企业匹配推送,并组织企业对匹配推送专利进行评价反馈。通过项目路演、成果推介等形式开展供需对接,促进专利转化运用。(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民营经济局)

    2.做优新增专利。落实“千校万企”协同创新伙伴行动,引导高校、科研机构强化与企业联合攻关,形成更多符合产业需求的高价值专利。落实“百校千项”高价值专利培育转化行动,引导高校健全知识产权全流程管理机制。开展以产业化前景分析为核心的专利申请前评估试点工作,提升专利申请质量和产业化能力。到2025年,推动10所高校、科研机构开展专利申请前评估工作。推动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以质量为导向的知识产权服务招标机制,强化对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的准入、考核、退出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和使用。积极参与“助企攀登”专项活动,指导重点企业完善核心专利布局,全面提升企业知识产权创造水平。(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教育局、市民营经济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

    3.助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落实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帮助企业对接更多优质资源,推动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探索开展拟上市企业知识产权专项服务,降低上市过程中的知识产权风险。(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民营经济局、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委金融办、青岛证监局)

    4.助推重点产业强链增效。围绕优势产业,聚焦制约产业发展的重大技术难题,实施“强链计划”。围绕新兴产业,聚焦产业链关键环节,实施“建链计划”。以产业、专利数据为基础,以企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需求为导向,进一步完善专利导航服务体系。发挥重大创新平台引领作用,开展行业共性关键技术攻关,提升技术创新水平和产品竞争力。引导国家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实施《创新管理-知识产权管理指南(ISO 56005)》国际标准,提升知识产权管理效能和创新水平。推进数据知识产权试点,强化数据知识产权保护和数据要素流通。面向未来产业等前沿技术领域,鼓励探索专利开源等运用新模式。(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民营经济局、市科技局、市发展改革委)

    5.培育推广专利密集型产品。依托国家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认定平台,以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为重点,开展专利产品备案,逐步实现重点企业专利产品备案全覆盖。强化备案工作指导,加快专利密集型产品培育,扩大我市专利密集型产品认定规模。推进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核算与发布机制。(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科技局、市民营经济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统计局)

    (二)强化政策引导,激发内生动力

    6.完善专利转化激励措施。引导高校、科研机构完善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管理模式,建立成果转化容错纠错机制,营造成果转化良好氛围。引导高校、科研机构开展专利开放许可,对达成并备案的许可事项,依法依规予以技术合同登记认定。运用专利开放许可制度优势,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创新。加强产学研合作协议知识产权条款审查,合理约定权利归属与收益分配。对全市高校、科研机构所在重点产业领域,经省评定认定为成功转化实施、取得重大经济效益的关键核心技术专利(包)项目,给予奖补支持。(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教育局、市市场监管局、市财政局)

    7.强化促进专利产出政策导向。引导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以质量为导向的知识产权服务招标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和使用,促进专利产出。高校、科研机构对持有的专利技术,可以自主决定转让、许可或者作价投资,不需报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审批或者备案。推动实施财政资助科研项目形成专利的声明制度,对于由财政资助科研项目形成的专利,授权超过5年没有实施且无正当理由的,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完善专利考核导向,突出专利质量和转化运用效益,避免设置申请量约束性指标,不得将财政资助奖励政策与专利数量简单挂钩。在项目评审、机构评估、企业认定、人才评价、职称评定等工作中,涉及专利指标的,要把专利转化效益作为重要评价依据。(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委金融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8.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一体推进专利保护和运用,加强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有机衔接,健全专利风险预警机制,完善信用监管、维权援助、纠纷调解等服务。推进《山东省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条例》贯彻落实。充分发挥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快速维权中心作用,提升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能力。(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商务局、市司法局、市公安局)

    (三)优化要素配置,构建良好生态

    9.完善知识产权运营体系。完善专利开放许可、专利价值评估等配套措施。支持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开展专利筛选评价、信息对接、推广应用等服务,对经省评审认定为推动专利产业化成效显著的,给予奖补支持。做好专利实施、转让、许可、质押等各类知识产权交易相关基础数据统计。推动技术合同登记与专利转让、许可登记备案信息共享,引导高校、科研机构开展专利实施许可备案,扩大覆盖面。(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科技局、市统计局、市财政局、市教育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10.优化知识产权金融支持。有序扩大银行业金融机构知识产权质押登记线上办理试点范围,开展知识产权质押登记全流程无纸化办理工作,探索开展银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内部评估试点。推动国家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对接,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推广“知识产权质押保险贷款”,探索知识产权证券化,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稳妥推进科技型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开展融资,探索银行与投资机构合作的“贷款+外部直投”等业务模式;鼓励保险机构根据专利转化运用领域保险需求,探索开发专利许可、转化、海外布局及海外维权等领域的专利保险产品,提升承保理赔服务质量,为专利转化运用提供多层次保险保障。(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人民银行青岛市分行、青岛金融监管局、市委金融办、青岛证监局、市财政局、市科技局、市民营经济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11.提升转化运用服务水平。促进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普惠效能升级,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创新环境。引导树立以促进专利产业化为导向的服务理念,支持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拓展服务领域,提供集成化专利转化运用解决方案。推动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专业化技术转移机制,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共建科技成果转化联合体,加速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引进和培育一批专业性强、信用良好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和专家型人才,参与服务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助力核心技术攻关和专利转化运用。加快推进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优化升级,积极争取建设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集聚发展示范区。(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民营经济局)

    12.促进知识产权要素国际循环。发挥自由贸易(山东)试验区青岛片区示范引领作用,扩大知识产权贸易,加大自贸试验区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力度,探索构建涉外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风险防控工作,维护企业合法权益。鼓励银行将更多优质技术进出口企业纳入企业便利化政策范围,为企业贸易外汇收支提供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鼓励海外专利权人、外商投资企业等按照市场化原则,来青岛转化实施专利技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运用国际交流。(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商务局、人民银行青岛市分行、青岛自贸片区管委)

    三、组织保障

    各区(市)要加强组织领导,将专利转化运用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落实好专项行动各项任务。强化与省有关部门工作对接,推进各项任务落实见效。对专利产业化项目中产生的高价值专利和转化效益高的企业等,做好分类统计和总结上报。各区(市)引导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带动社会资本投向专利转化运用。

     

    如果您对该文件有疑问,可以通过 网上咨询 方式咨询相关单位 ,或者拨打 咨询电话
    咨询电话:
    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处 : 85730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