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收藏
取消收藏
【媒体解读】胶州市:“金牌团队”立起便企服务示范标杆
字体大小: 打印
  • 索引号 2514294455271475757
  • 主题分类 城乡建设(含住房)
  • 发布日期 2024-04-16
  • “我们公司因为发展需求,急需办理出5号车间的施工许可证,时间紧急,胶州市行政审批局的‘金牌团队’知道后,与我们公司对接,综合运用了承诺制、智能化等方式,对申报所需材料和相关手续进行指导,使我们公司从准备材料到拿到证件仅用了4天时间。面对材料准备过程中遇到的多家单位分散盖章时间长等问题,他们采取了‘一对一’跟进的方式,让我们很受触动。”日前,谈及胶州市行政审批局“金牌团队”服务的事,中鲁远洋(青岛)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近年来,胶州市行政审批局践行“精准、精算、精益、精彩”服务理念,树牢“用户思维、有解思维、平台思维”三种思维,以“提服务、提效能、提速度,促落地、促审批、促开工”“三提三促”为目标,联合胶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胶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胶州市发展改革局等相关部门50余名服务力量,打造了一支紧盯项目服务建设的“金牌团队”,构建了“一个项目、一个团队、一线服务、一项一策、一体推进、一帮到底”的全链条保障体系,赢得企业一致“五星”好评。

    树牢“用户思维”建立“企业吹哨、审批报到”工作机制

    “项目所需即为工作所向”,这是“金牌团队”赢得企业点赞的最大秘诀。“金牌团队”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换位思考,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供企业之所需,主动高效回应企业关切,实现“无事不扰、有事必应”。“我们建立延时服务机制,在全省首创‘360无休服务’,实现‘按时服务’向‘按需服务’的转变。根据企业需求积极践行‘一线工作法’,提供最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胶州市行政审批局党组成员、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任徐强说。

    树牢“有解思维”建立“流程再造、靶向施策”工作机制

    随着一批批重点项目“落子”布局,胶州市行政审批局政务服务呈现多样化、集成化、个性化特点。“金牌团队”突出问题导向,以“有解”思维寻找项目审批“最优解”,打造事事能办、事事好办的政务服务环境。“金牌团队”在全省首创“一件事工作室”,全面梳理关联事项、精准设计办事流程,打造最优“套餐”服务,实现进一门、到一窗、找一人、了一事,累计开展“一件事一次办”服务2600余次。以山东高速上合经贸产业园项目为例,因工期紧凑需短时开工建设,“金牌团队”与时间竞速,推动并联预审、施工招标同步推进,实现土地手续完成后多证联发,以最短时间办理施工许可证,跑出了“拿地即开工”用时新纪录。同时,“金牌团队”聚焦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创新“镇街功能区提报—部门初审—专题会商—联合勘验—并联审批—结果出具”六步工作法,为老问题找到新办法,为43家工业企业解决土地房屋产权历史遗留问题,完成31笔企业融资贷款,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树牢“平台思维”建立“改革破题、数字赋能”工作机制

    数字化审批是大势所趋、改革所向。“金牌团队”聚焦提交资料多、办结时限长、审批量大等堵点痛点问题,持续推进数字化政务服务应用,实现审批时限压缩至法定时限的20%以内,即办件比例超过50%。“我们全面推行‘网上办、掌上办’等数字化办理方式,推出20个数字化标杆场景,推动政务服务从‘能办’到‘快办’‘易办’‘好办’的转变。特别是,在省内率先研发远程视频勘验系统,系统性解决事项推送、语音互动、现场定位、实时拍照、视频留存等问题,真正实现了‘不见面’现场核查勘验,勘验时间压减80%以上。”徐强说。为提速卡奥斯工业互联网生态园冰箱智能制造(二期)项目建设,“金牌团队”充分利用远程视频技术优势,组织评审专家线上开展水土保持方案评审,仅用半天时间完成评审流程,为项目方节省大量时间成本。依托信息化、数智化平台,“金牌团队”探索公共资源交易数字见证,创新远程异地评标模式,累计开展工程建设项目远程异地评标工作45次,交易金额286.11亿元,被列为青岛市地方改革案例及行政审批服务系统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政务服务改革典型案例。

    “下一步,‘金牌团队’将以创建一流营商环境为目标,通过强化协同联动、做优项目服务、提供要素支持等举措,为项目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限。以‘现场办、全程办、限时办、联合办’护航项目审批全周期,通过堵点疏通不走弯路、专业指导畅通路径、全流程帮办协办,既快更省助力‘五大新城’‘一镇(街道)一业’、三级重点项目稳落地、早收益。”徐强表示。

     

    来源:闪电新闻

    网址:https://sdxw.iqilu.com/share/YS0yMS0xNTUzMDQzMg.html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