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区(市)行政审批局,相关功能区责任部门:
《青岛市行政审批服务系统重大项目“金牌团队”服务高质量项目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已经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青岛市行政审批服务局
2025年2月26日
青岛市行政审批服务系统重大项目“金牌团队”服务高质量项目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以高质量项目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工作部署要求,全力服务重大项目建设,进一步发挥好重大项目“金牌团队”服务保障作用,结合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重大项目审批服务保障全市“一盘棋”,纵向上打通市区两级,横向上强化部门协同,深化“全程跟踪、紧盯需求、专员跟进、专班服务、协同联动”工作流程,按照“335”工作思路,即重点服务省市县重点建设项目、“10+1”创新型产业体系等六个领域涉及的重点建设项目、其他重大招商引资项目等3类重大项目,聚力聚焦开工、建设、投产3个关键环节,持续健全“清单管理、动态监测、一线联动、顶格推进、定期通报”5项工作机制,为推动全市重大项目落地落实提供有力保障。
二、重点服务三类项目
重点服务省市县三级重点建设项目,“10+1”创新型产业体系、“4+4+2”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十大现代服务业、文化旅游、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品质城市建设等六个领域涉及的重点建设项目,及其他重大招商引资项目。
三、聚力聚焦三个环节
(一)在开工环节,深化开工“一件事”改革,重大项目“金牌团队”提前根据项目特点、规模、产业类型等因素为项目“精准画像”,定制服务清单、梳理服务路径、落实服务责任,提前做好招标投标服务,在施工许可审批中推广应用“拿地即开工”等举措,助推项目“早开工”。
(二)在建设环节,深化水电气暖网等联合报装“一件事”改革,依托青岛市重大项目“金牌团队”服务平台建立项目库,归集项目情况、审批进展、形象进度、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等数据信息,关键节点亮灯提醒,对项目全生命周期持续动态跟踪服务,助推项目“早建成”。
(三)在投产环节,深化竣工验收“一件事”改革,扎实做好服务保障重大项目的“后半篇”文章。健全从服务建设主体到服务经营主体的工作转换机制,提前做好项目涉及经营许可审批事宜,配合统计部门做好项目纳统升规工作,助推项目“早投产、早达效”。
四、持续健全五项机制
(一)健全“清单管理”机制。加强与发改、招商等部门的对接,及时主动掌握新招引落地项目信息。根据产业类型特点为每个纳入服务范围的项目“精准画像”,梳理项目全生命周期审批事项,形成全过程、定制化、个性化审批服务清单,做到项目推进审批事项、责任主体、计划进度“三个明确”。
(二)健全“动态监测”机制。按照“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工作原则,依托青岛市重大项目“金牌团队”服务平台,对每个项目实施进度进行动态监测,关键审批节点进行亮灯预警。服务专员全程跟踪项目进度,密切关注项目需求,及时掌握情况、发现问题,对项目是否需要服务支持做出判断。
(三)健全“一线联动”机制。针对重大项目建设单位从线上、线下等不同渠道反映的难点堵点问题,发挥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机制作用,结合“青益企”等活动载体,强化部门协同、主动靠前服务、深入项目一线,集体会商研究解决。解决情况由服务专员汇总反馈,构建起“企有所呼、我有所应”项目审批问题闭环解决机制。
(四)健全“顶格推进”机制。按照“专员吹哨、专班报到”工作方式,服务专员将项目难点堵点问题实时反馈给相关服务专班,服务专班提出解决思路并抓好落实。对项目推进中确实难以破解的问题,报请包项目市领导协调解决。
(五)健全“定期通报”机制。每月对各区(市)、功能区重大项目服务保障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调度汇总统计,摸排重大项目计划进度、实际进展、存在问题等,并通报至相关部门。定期对各区(市)、功能区服务保障项目的先进经验做法进行推广。
五、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发挥市区联动、部门协同工作优势,抓好“金牌团队”各项工作落地落实,压实工作责任、细化落实举措,加强重大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协调、推进,集中政务服务力量为重大项目提供有力保障。
(二)加强业务培训。开展“金牌团队”审批服务业务培训,沉下心来苦练内功,要求团队成员对政策法规、项目概况及进展“一口清”,不断提高履职尽责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对成员名单进行动态调整,杜绝“只挂名不出征”现象。
(三)加强典型推广。广泛宣传“金牌团队”服务保障重大项目创新举措,提高企业和社会公众的知晓度。及时总结和推广重大项目审批服务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全面营造行政审批服务系统凝心聚力服务保障重大项目的浓厚氛围。
(四)严肃工作纪律。在服务项目过程中,对建设单位“有求必应、无事不扰”,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严禁吃拿卡要、以权谋私,持续推动服务行为公开透明、廉洁规范,不断加固拒腐防变的思维防线,确保政企关系纯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