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制定背景与依据
本方案是青岛市为贯彻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等8部门《关于加强重症医学医疗服务能力建设的意见》(国卫医政发〔2024〕14号)及山东省卫健委等7部门《关于加强重症医学医疗服务能力建设的意见》(鲁卫医字〔2024〕17号)精神,结合本市实际制定的具体实施方案。其核心目的是补齐本市重症医学医疗资源短板,优化资源布局,提升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治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二、与国家级、省级文件的共同点
青岛市方案在总体原则、核心目标和主要任务方向上与国家及省级方案高度一致。
一是共同原则。均坚持“能级匹配、布局合理、服务优良、平急结合”的原则。
二是共设床位目标。均设定了到2025年末和2027年末的重症医学床位和可转换ICU床位的量化目标(如国家目标:2025年15张/10万人,2027年18张/10万人;青岛目标:2025年17张/10万人,2027年20张/10万人)。
三是共提人才建设。都强调了加强重症医学专业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包括医师规范化培训、护士专项培训覆盖、提升配备比例和建立激励机制等。
四是共促质量提升。均要求完善重症医学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推动多学科诊疗(MDT)模式,并探索价格和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三、青岛市方案的特色
青岛市方案在落实国家及省要求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进行了细化和发展,展现了青岛特色。
一是突出本地医疗龙头引领。支持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青岛市市立医院发挥省级重症医学临床重点专科优势,争创省级重症专业区域中心。
二是紧密衔接本市现有规划。方案纳入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专科联盟、县域医共体建设框架中推进,强调“平急结合”和“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
三是细化中西医结合举措。鼓励中西医结合,更提出支持重症医学医师参加西学中人才培养,强化中医药经典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这与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等目标相呼应。
四是强化县域和基层能力。结合山东省“优质服务基层行”和“万名医护进乡村”等活动,特别强调了提升县域重症救治能力,并对县医院重症医学科达标提出了具体要求。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