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制定背景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癌症防治工作,将其纳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在《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15个专项行动中设立“癌症防治行动”。当前,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因素是慢性病,其中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等慢性病已成为我国居民的主要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完善我市重大慢性病综合防控体系和能力建设,切实提升癌症防治成效,根据《关于印发健康山东行动—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4—2030年)的通知》(鲁卫医急字〔2024〕2号)文件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了《健康青岛行动—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4—2030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二、主要特点
《实施方案》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聚焦当前癌症防治工作中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强调多部门协作和社会参与。《实施方案》由14个部门联合印发,共同推进各项措施落实。二是坚持预防为主,聚焦健康全过程。开展广泛的公众教育和健康宣传,控制致癌危险因素,完善高危人群筛查和早诊早治,建立分层癌症筛查体系,规范诊疗,加强筛查与早诊早治衔接,探索肿瘤防治“防-筛-诊-疗-康”一体化管理。三是创新癌症防治工作模式。加强机构间协作配合,市区两级癌症中心联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健康教育机构等,打造全流程管理医防融合的综合癌症防治体系网络。
三、主要内容
《实施方案》明确到2030年,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达到46.6%,全市癌症防治体系进一步优化完善,危险因素综合防控、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能力显著增强,诊疗水平稳步提升,癌症发病率、死亡率上升趋势得到遏制,患者疾病负担得到有效控制的主要目标。围绕工作目标提出了以下主要措施:
一是控制危险因素,降低患癌风险。开展全民健康促进,减少致癌相关感染,持续推进“为全市适龄女生免费接种HPV疫苗”市办实事项目,加强环境、职业危险因素综合防控。
二是完善服务体系,加强信息共享。推进癌症相关专科联盟等多种形式医联体建设,构建高质量癌症防治体系。加强癌症防治机构协作,持续开展全市肿瘤登记报告,进一步推动癌症信息化建设。
三是推广早诊早治,健全长效机制。推进癌症早期筛查和早诊早治,开展城市癌症早诊早治、上消化道癌机会性筛查,探索建立结直肠癌的筛查长效机制,适龄农村和城市低保妇女宫颈癌、乳腺癌人群筛查覆盖率逐步提高。
四是规范癌症诊疗,提升服务水平。加强诊疗规范化管理,推进癌症规范化病房建设,多学科诊疗(MDT)覆盖率逐年提高。加强诊疗质量控制,持续开展癌症重点病例点评,优化诊疗模式,探索以癌症病种为单元的专病中心建设。
五是促进中西医结合,发挥中医药独特作用。构建中西医结合癌症防治网络,提升癌症中医药防治能力,推广癌症中医药防治技术方法,强化癌症中医药预防及早期干预。
六是加强救助救治,减轻就医负担。加强综合医疗保障,提高抗肿瘤药物可及性,落实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及时将更多抗肿瘤药物纳入报销范围,防止因癌致贫返贫。
七是加快科技攻关,推广成果转化。集中力量加快科研攻关,鼓励支持我市优势企业和高校院所开展联合攻关,积极申报国家、省、市科技计划项目。加强癌症防治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
四、组织实施
为保障各项目标实现,《实施方案》要求做好组织实施工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市级依托健康青岛行动推进专项行动小组,明确责任;各区市按规定落实财政投入。二是强化督导考核,各部门协调联动,适时开展实地调研,加强业务指导和督导评估,对政策措施实施效果进行综合评价。三是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全媒体宣传矩阵作用,多渠道开展癌症防治宣传教育。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