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制定背景
为加快推进全市儿科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提高儿科优质医疗资源配置和服务均衡性,提升儿童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立功能完善、布局合理、规模适当、富有效率的区域儿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动儿童医疗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根据国家、省相关工作要求,市卫生健康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推进青岛市儿童医疗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二、决策依据
依据《关于推进儿童医疗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卫医政发〔2024〕1号)、《关于印发<关于推进儿童医疗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鲁卫医字〔2024〕15号)等文件。
三、工作内容
《方案》确定了5项具体工作。
一是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体系。发挥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省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带动作用,提升区域内儿童疑难危重症诊断与治疗能力和主要疾病临床研究水平。2025年底前,建设市级及以上儿童先心病、康复和内分泌等相关专病诊疗中心,发挥国家和省级重点专科下沉专家团队帮扶作用,全面提升县域内儿童医疗服务水平。
二是提供优质化儿童医疗卫生服务。加强中医儿科诊疗服务。到2025年底,二级公立中医医院应开设儿科门诊,三级公立中医医院应开设儿科病房,各区市妇幼保健机构开展中医专科服务,构建儿科中西医协作诊疗制度,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率达85%以上;市、区市两级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实现全覆盖,新生儿、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控制在3‰、3.3‰和4‰以下。
三是推进儿童保健与临床服务融合发展。加强市级出生缺陷综合防治中心建设,完善出生缺陷防治网络。深入推进出生缺陷三级预防,提升严重遗传病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能力,到2025年,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和听力筛查率达到99%;以乡镇(街道)为单位,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保持在90%以上;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和7岁以下儿童健康管理率保持在90%以上等。
四是加强现代化儿科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做好儿科、全科相关专业医护人员培训。进一步完善儿科医师转岗培训工作机制,鼓励和支持各级医疗机构相关专业医师转岗为儿科医师。
五是完善配套政策。落实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重点向儿科临床诊断、有创检查、中医非药物疗法、手术治疗、护理服务等项目倾斜。坚持以儿科临床需求为导向,加强儿童药品使用监测,做好分析预判,保障儿童药品、儿科医疗器械产业链和供应链稳定。
四、工作要求
《方案》要求各区市有关部门统筹儿童医疗卫生服务资源规划,加大儿科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力度,推进公立医院薪酬制度和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落实支持儿科发展的补助政策,提升中医药在儿科疾病诊疗方面水平。同时结合实际定期开展评估、总结经验,织密儿童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保证儿童医疗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效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