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收藏
取消收藏
【文字解读】《关于进一步推进青岛市“博物馆之城”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解读
字体大小: 打印
  • 索引号 2566924787773394392
  • 主题分类 文化
  • 发布日期 2025-11-03
  • 发文单位 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
  • 一、制定背景

    近年来,我市博物馆事业蓬勃发展,目前博物馆数量达145家,其中其中国家一级博物馆6家,二级博物馆9家,三级博物馆13家;国有博物馆43家、非国有博物馆102家,博物馆数量位居全省第一、全国副省级城市前列。为进一步推进我市高质量建设“博物馆之城”、推动我市文化事业发展,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15部门共同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青岛市“博物馆之城”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二、决策依据

    《方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博物馆建设发展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推动青岛市“博物馆之城”建设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旨在通过一系列举措,构建高质量博物馆建设发展体系,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提升城市文化影响力。《方案》的实施遵循四大原则,坚守正确发展方向、深化改革创新实践、夯实质量建设基础、强化公共服务属性。

    三、出台目的

    《方案》的出台,一是引领全市博物馆高质量发展。通过强化文物资源活化利用、优化博物馆发展环境等措施,推动我市“博物馆之城”建设从注重数量的粗犷型模式向注重质量的集约型模式转变,契合当下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二是满足群众对文化的需求。博物馆在传承城市历史文脉、彰显城市精神气质等方面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博物馆之城”的高质量建设对于提高城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意义。按照《方案》规划,到2028年,青岛将构建起完善的高质量博物馆发展体系,力争实现三大突破:博物馆规模与品质双提升、城市文化特色充分彰显、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显著提高。

    四、重要举措

    为达成上述目标,《方案》明确了七项关键推进举措。一是优化空间布局规划。以大型国有博物馆为引领,加强跨行业协作与区域协同发展,鼓励博物馆形成集聚效应,打造“博物馆+”文旅融合发展集群。二是提升综合管理水平。健全现代博物馆管理制度,构建分级分类评估机制,推动博物馆运营提质增效,通过“大馆带小馆”等模式,全面提升行业整体发展水平。三是增强文化供给质效。规范文物藏品征集流程,完善藏品保护修复体系,优化展览陈列内容与形式,丰富文创产品品类,强化社会教育功能,满足公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四是深化数字智能建设。扩充全域博物馆藏品数据库资源,加快线上博物馆建设步伐,打造沉浸式数字化体验场景,运用前沿技术提升观众参与度与满意度。五是深化多元融合发展。拓宽社会力量参与渠道,健全资金保障机制,创新文旅融合路径,加强行业内外合作交流,扩大“博物馆之城”品牌影响力。六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搭建多层次人才培养平台,完善各类在职人员培训制度,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为博物馆行业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七是加强宣传推广力度。以全媒体宣传传播矩阵与创新的宣传内容与形式,借助各类跨界合作及联动推广活动,塑造具有青岛特色的城市博物馆文化IP。

    《方案》从多个维度,多措并举地为青岛市“博物馆之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全面细致、系统具体的指导,对推动青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长远价值。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