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收藏
取消收藏
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等7部门关于印发《青岛市文化和旅游领域人才队伍建设若干措施》的通知
字体大小: 打印
  • 索引号 2534675595664608252
  • 主题分类 旅游
  • 成文日期 2024-12-24
  • 发布日期 2024-12-24
  • 发文字号 青文旅发〔2024〕58号
  • 发文单位 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
  • 规范性文件登记号
  • 各区(市)党委组织部、宣传部,各区(市)文化和旅游局、教育和体育局、财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农业农村局: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人才工作会议等系列重要会议精神,市文化和旅游局与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农业农村局研究制定了《青岛市文化和旅游领域人才队伍建设若干措施》,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

    中共青岛市委组织部

    中共青岛市委宣传部

    青岛市教育局

    青岛市财政局

    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青岛市农业农村局

                                     2024年12月24日


    青岛市文化和旅游领域人才队伍建设若干措施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人才工作会议等系列重要会议精神,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定位,为青岛在现代化强省建设中打头阵、当先锋,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青岛新篇章”提供坚强文旅人才支撑,现就加强我市文化和旅游领域人才队伍建设制定如下措施。

    一、加快文化和旅游高端人才集聚

    1.引育文化和旅游领军人才。依托社科领域领军人才、全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领军人才及青年创新人才、中国播音主持“金声奖”、泰山学者、齐鲁文化人才工程、青岛拔尖人才等有关人才工程、奖项,培养引进3名左右在文化、旅游、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等方面的领军人才。(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委宣传部)                                                                                                                                                                                                                                                            2.设立金梧桐名家工作室。选择文化和旅游领域代表性名家,设立涵盖舞台艺术、文艺理论(评论)、文物、导游、旅游策划、手造等门类的金梧桐名家工作室,充分发挥行业名家大师传帮带作用,推动青岛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  

    3.建立文化和旅游领域智库。组建青岛市文化和旅游领域智库,聚焦文化和旅游理论和现实问题开展决策咨询、课题研究和专业化服务,为全市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和智力支持。(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

    二、加大文化和旅游骨干人才培养力度

    4.建立文化和旅游青年人才库。储备一批在文化和旅游领域有较大发展潜力、堪当重任的青年人才,建立青岛市文化和旅游青年人才库,在项目实施、课题立项、宣传展示等方面给予支持,为文旅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机会、提供平台,促进成长。(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

    5.实施青岛市乡村文化和旅游带头人支持项目。依托文化和旅游项目,每年推荐遴选10个左右文艺表演、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传统手工艺、网络视听等方面的青岛市乡村文化和旅游带头人支持项目,打造一支能够担当乡村振兴使命的文化和旅游人才队伍。(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农业农村局)

    6.支持青年文艺人才创作项目。鼓励支持全市舞台艺术专业人才参与项目创作实践,依托青岛市文艺精品扶持项目,每年评选3-5个青年文艺人才创作项目,在实践中不断提升青年文艺人才的综合素养、创作能力和艺术水平。(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

    7.实施青年文博人才培养项目。设立文博领域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对设立基地的单位及招收的博士后研究人员按规定享受青岛市博士后相关政策资助。鼓励支持全市青年文博人才通过科研课题、文物保护、陈列展览等项目提升业务水平。(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8.实施非遗人才培养项目。壮大非遗技能人才队伍,培育公布一批市级非遗传承人,推荐优秀非遗传承人进入国家级和省级非遗传承人名录序列。对于列入市级非遗名录的传承人,给予每人每年不超过1万元奖补。组织举办非遗进校园、非遗在社区等非遗传习实践活动,扩大受众群体,培育潜在的传承人群体。(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市财政局)

    9.开展多层次人才培训。统筹制定培训计划,每年根据工作需要举办舞台艺术、非遗传承、美术馆管理、景区管理等专题培训班,培养各类文化和旅游人才1000名以上。鼓励各级文化和旅游行业从业人员积极参与职业培训。与驻青高校、职业(技工)院校合作,搭建政校企人才培养平台,建立文旅人才培训基地,提升文化和旅游业从业人员综合能力素质。(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教育局)

    三、加强文化和旅游人才平台建设

    10.加强文化和旅游学科专业建设。鼓励驻青高校、职业(技工)院校调整优化文化和旅游相关学科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与文化旅游企事业单位深度合作,为相关专业学生争取更多实习岗位,培养应用型文化、旅游和文物博物专业人才。鼓励高校在校生来青实习,对全日制在校硕博研究生来青在研究生实习基地实习的,按每人每月3000元、最长3个月的标准给予实习生活补贴。(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教育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11.搭建政校企沟通对接平台。支持驻青高校、职业(技工)院校与“链主”企业加强协作,加强供需对接,提升人才吸引力。结合全市“春风行动”“金秋招聘月”“百日千万招聘”等专项活动,定期发布文旅行业人才需求信息,举办线上线下文旅专场招聘会,为企业招揽人才,为人才提供岗位。积极支持用人单位参与“研学+青游记”名企游、“青雁归巢”等品牌引才活动,搭建政校企沟通对接平台,有效扩大人才服务半径,吸引人才来青留青。(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教育局)

    四、营造良好人才环境

    12.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党对文化和旅游领域人才队伍建设的全面领导,在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由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和旅游局负责文化和旅游领域人才队伍建设的统筹协调和分类指导,与教育、财政、人社、农业等部门建立联动工作机制,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压实“一把手”抓“第一资源”责任,立足文旅人才队伍建设实际,每年研究确定党组书记人才工作项目,着力解决制约人才发展的难点问题。(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农业农村局)

    13.健全人才服务机制。落实党组联系服务专家制度,通过电话函件、走访慰问等方式,加强党员领导干部与专家的经常性联系,了解掌握专家的思想、工作、学习、生活状况,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听取意见建议。为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办理“服务绿卡”,并为其提供子女入学、医疗保健等便利服务。(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14.加强选树宣传。选树宣传文旅行业优秀人才,深入挖掘报道各类优秀人才在创新创业、经营管理、行业带动等方面的典型事迹,努力营造尊重支持文旅人才发展创新的浓厚氛围。突出长期培育,从学习培训、岗位锻炼、业务提升等方面,有计划、有步骤地为典型提供成长、展示舞台。积极推荐事迹突出、可学习推广的重大典型。(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委宣传部)

    五、其他

    本文件由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负责解释,自印发之日起施行,有效期为2年。


    如果您对该文件有疑问,可以通过 网上咨询 方式咨询相关单位 ,或者拨打 咨询电话
    咨询电话:
    人事处 : 0532-85813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