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收藏
取消收藏
科学规范开展预算执行审计推动监督效能向治理效能转化——青岛市2024年度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解读
字体大小: 打印
  • 索引号 2566924787780733642
  • 主题分类 审计
  • 发布日期 2025-10-11
  • 发文单位 青岛市审计局
  • 2025年8月28日,受市政府委托,市审计局局长管卫东向市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第二十八次会议作了《关于青岛市2024年度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以下简称审计工作报告),重点反映市级财政管理、部门预算执行、重大政策措施落实、重点民生资金、重点项目建设、国有资产管理共6个方面的情况和问题,以及审计查出问题处理情况,并具体提出4个方面的审计建议。

    根据审计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市审计局依法审计了2024年度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总体来看,2024年,各区(市)、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对青岛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锚定“打头阵、当先锋”,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扎实做好稳增长、提质效、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我市稳的基础不断巩固,进的动能持续增强,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审计中,市审计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市委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十个持续用力”部署安排,立足经济监督定位,聚焦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主责主业,紧盯国家战略、重大政策、重点项目和民生资金,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一体推进揭示问题、规范管理、促进改革,推动我市经济持续稳健向好、进中提质。具体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一是聚焦重大政策措施落实。助力国家重大政策落实见效,开展了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新增政府专项债券管理使用等情况审计,反映以旧换新补贴发放存在漏洞、债券信息动态管理有待加强、部分专项债券项目进展较慢等问题,推动切实发挥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债券政策引领作用。围绕推进加快构建“10+1”创新型产业体系和升级发展现代服务业等,开展科技政策落实及资金管理、旅游强市政策落实等情况审计,反映项目管理存在短板、过程控制有待加强、部分政策未达预期效果等问题,促进创新举措、健全机制,提升政策精准性、可持续性,推动财政资金“降本增效”。助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审计了6个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改革运行、产业发展、项目落地等情况,反映改革任务落实不到位、主导产业优势不突出、部分项目推进较慢等问题,推动开发区完善体制机制,优化产业结构。

    二是聚焦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围绕预算管理重大改革任务落实,重点审计了零基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预算绩效管理等情况,反映深化零基预算改革尚不到位、资金统筹运用存在短板、绩效监控工作存在薄弱环节等问题,促进出台预算评审管理实施办法等5项制度,推动项目支出标准体系建设,强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持续提升预算绩效管理水平,为全面实施零基预算改革提供有力支撑。围绕落实“过紧日子”要求,把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厉行节约作为21个部门预算执行审计重点关注内容,反映部分部门(单位)超进度支付款项、将房屋给外单位无偿使用等问题,推动部门强化预算约束,规范实施政府采购,切实提高预算资金绩效。

    三是聚焦民生保障和重点项目建设。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强对重大民生资金和项目的审计监督,组织开展了养老保险基金、乡村振兴惠农资金、养老服务业资金等审计,反映基金预算和参保缴费管理不规范、补贴资金兑付不及时、居家养老服务有待提升等问题,促进惠民政策落地见效,推动用好民生资金,优化完善公共服务,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的审计监督,重点审计了市级财力计划安排的重点项目建设推进、区(市)投资项目和绩效以及城市轨道交通、普通公路等领域项目建设管理等情况,反映投资过程控制有短板,部分项目资金、土地、外部配套设施等要素保障不到位,部分项目建成后闲置、运营绩效不佳等问题,促进规范政府投资项目资金管理,补齐工程管理短板,推动投融资领域深化改革,不断提升政府投资绩效。

    四是聚焦国有资产运营效益。加强对国有资产的审计监督,推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优化布局和提升配置效率,更好发挥国有资产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保障作用。企业国有资产方面,对6户市属企业进行审计,反映会计信息不实、投资管控不到位、资产运营绩效有待提升等问题。行政事业性资产方面,关注了21个部门(单位)行政事业性资产管理情况,反映数字化资产管理有短板、资产使用绩效不高、基础性管理仍有缺位等问题。国有自然资源资产方面,对3个区(市)、1个部门开展了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山水林保护和生态修复情况专项审计调查、土壤修复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审计,反映发挥价格税收调控机制不到位、推动落实企业矿山环境治理恢复责任有短板、部分资源环境相关资金征收和核定有漏洞等问题。

    五是聚焦审计整改“下半篇文章”。构建完善全面整改、专项整改、重点督办相结合的审计整改总体格局,压实整改责任,持续提升整改质效。去年报告的已到整改期限的问题,220个已整改到位,已整改问题金额55.16亿元,制定完善制度74项,追责问责39人。今年报告反映的问题,市审计局已依法依规作出处理,有关区(市)、部门(单位)正在积极整改。针对重大问题、重要事项共向市委审计委员会呈报审计专报、综合报告47篇,市委、市政府领导同志作出批示59次。对重大违纪违法问题线索,已移交有关部门进一步查处。针对报告中反映的问题,加强综合分析研判,从推进改革、完善制度、规范管理、提高效益角度深入研究,提出4个方面审计建议:第一,强化政策协同配合,做好重点领域任务保障;第二,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健全完善现代预算制度;第三,提升民生项目保障能力,着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第四,落实习惯过紧日子要求,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

    下一步,市审计局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立足经济监督定位,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科学规范开展审计工作。同时,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认真落实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加大对审计工作报告反映问题整改情况的跟踪督促力度,具体整改情况年底前向市人大常委会专题报告,并适时向社会公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