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岛市国资委关于市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会字第346号建议的办理意见
林盛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整合我市国有资产资源的建议”收悉。市国资委高度重视,会同市财政局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第一条“应尽快整合市属(含区属国有企业)的资源”建议的办理情况
市国资委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推动国有资本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提高国有资本配置运营效率,围绕匹配城市发展战略,聚焦企业主责主业,在部分领域实施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取得较好成效。市属企业国信集团整合内部资源,成立青岛海洋发展集团,搭建一二三产联通融合的海洋产业生态体系,推动我市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建设;以市属企业华通集团为主体,组建青岛数据集团,推动加快建设高水平数字青岛;将市属企业饮料集团重组并入青啤集团,实现强强联合,打造世界一流企业。下步,市国资委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秉持“成熟一户、推进一户”原则,稳妥推进重组整合有关工作。
根据市政府授权,市财政局履行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职责的市属金融企业有青岛农商行、青岛银行、中路保险、财通集团、担保集团5家。其中,青岛农商行是在青岛市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和青岛市8家区市的农村合作银行、信用联社改制重组的基础上,引进外部投资设立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属于农商行。青岛银行是以青岛市区原21家城市信用社为基础,吸收社会资本设立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属于城商行。财通集团为整合市财政资产管理中心、市创投引导基金管理中心等资产资源组建成立,主要开展基金管理、产业投资、金融服务、资产运营等业务。融资担保集团是整合市区两级15家国有融资担保机构成立,主要开展融资担保业务。上述市属金融企业主业均为整合我市国有资产资源成立的,主业相对独立清晰。下一步,市财政局将持续发挥经营绩效考核导向作用,引导市属金融企业完善公司治理,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及发展质量。同时探讨通过增资扩股等方式,引入战略投资者,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二、关于第二条“引入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技术创新手段”建议的办理情况
(一)推动从规模型、数量型向质量型、效益型转变。一是更加聚焦主责主业,市国资委不断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合青岛市“10+1”创新型产业体系建设等城市发展战略和产业定位,对市属企业主责主业进行整合认定,推动在市属企业间、市属企业内部开展专业化重组整合,集中资源聚焦核心业务,进一步推动国有资本向优势企业,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关系国计民生的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公益性领域等集中。二是产业转型步伐加快,贯彻落实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积极实施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提振工程,大力推动市属企业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主动开放国企应用场景,助力全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围绕“10+1”创新型产业体系和“两重”“两新”,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2024年市属企业战略性产业营收占比达到6.48%,实现三年连增。三是创新能力逐步提升,市国资委建立完善国有企业研发投入刚性增长机制和国有企业研发考核机制,2024年市属企业研发投入29.4亿元,同比增长16.8%,增幅位居计划单列市第2位,高于全国省级监管企业平均增幅9.4个百分点,高于山东省属企业平均增幅5个百分点。
(二)推动从个体价值向整体价值转变。市国资委引导市属企业聚焦全市“10+1”创新型产业体系,推动国有资本“三个集中”,积极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民生保障、乡村振兴等领域,支持市属企业围绕集成电路、生命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扩大有效投资,加强市属企业重点项目投资与构建全市创新型产业体系等有效衔接,引导市属企业在城市品质提升中发挥带动作用,在创新型产业构建中发挥引领性作用,力争2025年年底前完成投资300亿元,为全市产业结构优化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青啤集团、澳柯玛集团等市属企业充分发挥产业链“链主”企业的牵引带动作用,以利益共享驱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共赢,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以创新需求引导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响应,为青岛实体经济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三)推动从短期绩效向注重长期价值转变。市国资委提前谋划今后五年科技创新工作,研究出台了《青岛市国资委关于深入推动市直企业加快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行动计划(2024-2028年)》,这是贯彻落实我市科技强市五年行动计划的具体行动,通过实施7大方面、21项工作举措,争取到2028年在研发投入、创新平台建设、人才培育、产学研合作、创新主体建设等5个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在长期战略规划制定方面,市国资委指导市属企业启动制定科学合理的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围绕“10+1”创新型产业体系开展专项课题研究,谋划研究“十五五”期间企业的发展目标、产业布局和发展路径。下一步,市国资委还将通过完善国有企业分类考核评价和薪酬管理体系等措施,持续打造创新领先、功能突出、治理高效、充满活力的现代新国企,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青岛实践作出国资国企贡献。
三、关于第三条“可以通过加强资本运作和股权结构整合,通过股权合作、资本重组等方式,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整体运营效率,提升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建议的办理情况
为进一步提升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推进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和国有资源配置,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参考《山东省省属企业主责主业管理办法》,市国资制定了《青岛市市属企业主责主业管理办法》,要求市属企业聚焦“10+1”创新型产业体系、“4+4+2”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十大现代服务业等重点领域,以细分赛道为突破口,发挥国有企业骨干带头作用、履行国有企业担当使命,着力开辟新赛道、培育新动能、塑造新优势。为进一步加强市属企业专业化整合力度,推动主责主业更加突出、资源配置更加优化、产业竞争更加有序,不断提高增强企业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市国资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属企业专业化整合工作的意见》,深入推进市属企业之间和市属企业内部业务板块相近、产业链联系紧密的企业开展专业化整合,推动国有资本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不断增强市属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核心功能;鼓励市属企业围绕发展战略,以获取关键技术、核心资源、知名品牌、市场渠道等为重点,积极稳妥开展并购重组,推动质量品牌提升;支持有条件的市属企业开展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科技产业的并购重组,整合一批有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能力的科研机构,在专业化整合中聚集创新资源,提升创新能力,持续发展新兴产业,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
下一步,市国资委将建立健全国有资产资源整合工作的长效机制,加强对整合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监督指导,以优势企业和主业企业为主体,加大海洋产业、文化旅游等领域专业化整合力度,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国有资本、资源进一步向主业企业、优势企业集中,形成“功能明确、主业清晰、板块协调、结构合理”的发展新格局,为打造世界一流企业和行业一流企业提供有力保障。
青岛市国资委
2025年4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