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岛自贸片区各部委,区直单位,才企综合服务集团,青岛中德生态园各部委:
现将《青岛自贸片区青岛中德生态园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青岛前湾综合保税区)管委
青岛中德生态园(青岛国际经济合作区)管委
2025年5月22日
青岛自贸片区青岛中德生态园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也是制造强国建设的重要任务,事关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加快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数字化发展战略部署,全面推动青岛自贸片区青岛中德生态园中小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加快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特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及历届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指示要求,本着“政府引导、企业自愿、市场运作”的原则,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为赋能主线,实施转型路径优化、基础设施强化、服务供给深化“三化”专项行动,推动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协同发展,建设一批具有行业先进水平的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和自动生产线,引领带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现提效、提速、提质,全区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明显提升,新模式、新业态广泛推广,产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二、工作目标
到2027年,培育、引进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商不少于10家;新认定数字化水平二级、三级、四级企业累计不少于30家;重点行业“产业大脑”“国家级智能工厂”实现突破,争创15家以上“晨星工厂”;数字化转型应用场景不少于10个;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小灯塔”企业10家左右,培育世界级“灯塔工厂”后备军。
三、重点任务
(一)优化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商队伍。遴选集聚一批具有较深知识积累和优质服务能力的行业型、场景型数字化转型服务商,确保能够持续稳定提供高质量数字化转型服务。探讨通过政府采购服务、市场化运作等方式,择优选择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商,组织开展全区数字化转型企业免费诊断服务,每年免费诊断数字化转型企业不低于10家,对于诊断发现数字化转型存在问题的企业出具免费解决方案,提升全区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
(二)梯次改造中小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落实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支持政策,推动制造业中小企业实施数字化改造,对符合标准的数字化转型项目按年度软件投资额给予奖补。针对不同数字化水平的企业制定差异化政策,推动中小企业分阶段、系统性实现数字化转型。针对数字化水平二级及以下的企业,重点引导其加强关键业务系统的部署应用与跨系统集成改造,实现从数字化向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针对数字化水平达到三级的企业,鼓励其对标同行业标杆企业,开展高价值集成应用创新,探索智能制造、个性化定制等新模式;针对数字化水平达到四级的标杆企业,支持建设“产业大脑”,输出行业解决方案,为行业树立转型典范。
(三)加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培训工作。联合高校、服务商开展常态化数字化技能培训,针对尚未开展数字化转型的中小企业,通过培训提高企业的认同度,推动企业对ERP(集成化管理信息系统)、MES(制造执行系统)等基础系统应用。通过数字化牵引、智能化升级、跨界化协同的发展路径,推动中小企业在5G、人工智能、工业软件、工业互联网等数字化领域开展创新,着力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累计不低于300家。
(四)打造数字化转型应用场景。围绕“产业大脑”“晨星工厂”申建标准,遴选行业龙头企业,推广创新应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数字化转型经验。支持龙头企业围绕产线、车间、工厂等生产环节,综合应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开展多场景、多层次试点示范,有效提升智能制造水平。
(五)培育壮大数字产业经济。支持数字经济提档升级,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围绕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新兴信息技术等领域加强政策扶持,对主营业务收入首次达标和年度增长率达标的企业,按照晋级补差原则分别给予奖励,助力中小企业实现高效率、低成本的数字化转型。以青岛“10+1”产业为重点,以细分赛道为突破口,培育新动能,塑造新优势。在集成电路赛道,重点聚焦发展车规级芯片,强化数字赋能;在生命健康赛道,重点聚焦发展基因科技、海洋药物等,以数字化推动产业化;在智能家电赛道,重点推动打造国家级5G工厂、数字领航企业,打造“灯塔工厂”集聚区。
(六)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速布局数字基础设施,加快5G、千兆光网、数据中心等规模化部署应用,加速5G基站独立组网建设,实现青岛自贸片区和青岛中德生态园5G网络全覆盖,同步开展6G相关产业及技术预研有关工作,确保数据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安全保障,为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供重要支撑。围绕生命健康、基因育种、智能家电、集成电路等产业需求,依托全区算力中心建设,提供数据“采、存、管、用”服务,实施数字赋能行动,为全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基础支撑。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工作统筹。建立高规格推进机制,由管委分管领导牵头,各项目服务单位参与,统筹研究政策、资金、项目等工作,协调解决数字化转型重大问题。开展专业化推进工作,由经济发展二部负责,强化工作职能,加强工作力量,统筹推进政策研究、产业引导、项目谋划、督导落实等工作。
(二)加大资金支持。政策层面,由经济发展二部负责,积极推动企业申报上级数字化转型专项支持资金,同步制定全区扶持政策,加大资金奖补力度。金融层面,由财政金融部牵头,对接银行、担保等金融机构,探讨推出面向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专项产品服务,拓宽中小企业转型融资渠道。建设层面,由规划建设一部、规划建设二部负责,研究制定完善数字基础设施的工作方案,加快建设完善数字基础设施。
(三)促进交流互鉴。积极搭建政府、企业、服务商等多方参与的政企协同交流平台,促进需求对接和资源共享,形成合力推动数字化转型的良好生态。常态化举办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现场交流活动,及时总结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经验,推广典型案例、典型模式、典型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