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信用中国(青岛)官方网站!今天是:
青岛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青岛市财政局关于印发青岛市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实施细则的通知

来源 :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24-05-29

各区(市)发展改革局、财政局,青岛高新区、青岛自贸片区经济发展部、财政金融部:

      根据《关于印发青岛市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青发改服务〔2024〕77号)要求,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制定了《青岛市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实施细则》,现予以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青岛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青岛市财政局

                                                                                                                                                                                                                                                            2024年5月29日

青岛市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若干政策措施实施细则

一、支持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

(一)政策内容

聚焦高端化生产性服务业、高品质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和高能级服务业平台建设,培育储备一批优质项目,支持我市服务业重点项目纳入省现代服务业重点项目库并争取省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支持。对入选市级现代服务业重点项目库且建设进度符合条件的项目,按照其固定资产投资额和建设进度等指标开展评价,市级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按规定给予补助。

(二)补助对象和补助标准

入选市级现代服务业重点项目库、已开工且建设进度符合条件的项目,按照经备案的固定资产投资额给予一次性定额补助,固定资产投资额2亿元以上的补助2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额3000万元至2亿元的补助100万元。

(三)兑现流程

市发展改革委根据年度重点安排确定年度重点支持方向,发布项目申报通知,明确申报条件、程序、时限、要求等内容。项目单位对照申报条件自愿提出申请,在规定时间内向所在区(市)、功能区发展改革部门报送材料。各区(市)、功能区发展改革部门根据申报要求组织项目申报,对项目进行审核把关后上报申报项目请示。市发展改革委对申报项目进行初审,开展“绿色门槛”制度审核,对初审通过的项目,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评审。市发展改革委根据评审意见,择优提出不超过10个支持项目名单,下达项目投资计划,并抄送市财政局。市财政局配合市发展改革委按程序将补助资金拨付至项目单位。

项目资金专款专用,区(市)、功能区发展改革部门每月将项目执行情况、补助资金使用情况等报送市发展改革委。项目竣工后,项目单位应在6个月内,向所在区(市)、功能区发展改革部门提出验收申请,区(市)、功能区发展改革部门组织验收并将验收结果报市发展改革委。在验收过程中,如发现项目未能按照批复要求完成任务目标和绩效目标的,项目单位应在6个月内完成整改,并申请再次验收。对于限期整改后验收仍不通过的,由市发展改革委组织按程序收回项目扶持资金。

二、扶持服务业平台企业发展壮大

(一)政策内容

优化平台经济发展环境,大力培育平台企业,支持我市服务业平台企业纳入省级平台企业库并争取省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支持。对入选市级服务业平台企业库的企业,按照其经济社会以及财力、就业等指标开展评价,市级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按规定给予补助。

(二)补助对象和补助标准

对入选市级服务业平台企业库的企业主营业务收入(销售额)、营业利润、实缴税金、就业人数等指标综合排名前7名的企业,第1-3名分别给予200万元的一次性补助,第4-7名分别给予100万元的一次性补助。

(三)兑现流程

市发展改革委根据年度重点安排确定年度重点支持方向,下发平台企业申报通知,明确申报条件、程序、时限、要求等内容。申报企业对照申报条件自愿提出申请,在规定时间内向所在区(市)、功能区发展改革部门报送材料。各区(市)、功能区发展改革部门根据申报要求组织平台企业申报,审核把关后上报申报平台企业请示。市发展改革委对申报平台企业进行初审,开展“绿色门槛”制度审核,对初审通过的企业,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评审。市发展改革委根据评审意见,择优提出支持平台企业名单及补助资金分配意见发送市财政局。市财政局配合市发展改革委按程序将补助资金拨付至企业。

三、培育生产性服务业领军企业

(一)政策内容

实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能力提升行动,建立完善生产性服务业资源库,培育形成一批带动能力突出、引领作用明显、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的生产性服务业领军企业。支持我市服务业企业申报市级生产性服务业领军企业。对获批的省级生产性服务业领军企业,给予5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二)奖励对象和奖励标准

对每年度省发展改革委认定的省级生产性服务业领军企业,给予5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三)兑现流程

省发展改革委公布每年度省级生产性服务业领军企业名单后,由市发展改革委开展“绿色门槛”制度审核,提出奖励资金分配意见发送市财政局。市财政局按程序配合市发展改革委将奖励资金拨付至企业。符合条件的企业可直接享受政策,无需报送申请材料。

四、鼓励开展两业融合试点示范

(一)政策内容

推动制造业企业向“产品+服务”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鼓励服务业企业通过委托制造、品牌授权等方式向制造环节拓展。支持我市产业链龙头企业、行业骨干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以及平台型企业开展市级两业融合试点。对入选国家级、省级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的企业,分别给予100万元、5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二)奖励对象和奖励标准

对每年度国家发展改革委认定的国家级“两业融合”试点企业,给予1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每年度省发展改革委认定的省级“两业融合”试点企业,给予5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三)兑现流程

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省发展改革委公布每年度“两业融合”试点企业名单后,由市发展改革委开展“绿色门槛”制度审核,提出奖励资金分配意见发送市财政局。市财政局配合市发展改革委按程序将奖励资金拨付至试点企业。符合条件的企业可直接享受政策,无需报送申请材料。

五、支持服务业企业创新发展

(一)政策内容

支持产业链龙头企业创建服务业创新中心,为中小企业提供供应链协同合作、产业链融通创新、产品技术创新、共享开发环境和科研基础设施等公共服务平台功能。支持我市服务业企业申报市级服务业创新中心。对获批省级服务业创新中心的承担企业,给予5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二)奖励对象和奖励标准

对每年度省发展改革委认定的省级服务业创新中心,给予承担企业5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三)兑现流程

省发展改革委公布每年度省级服务业创新中心名单后,由市发展改革委开展“绿色门槛”制度审核,提出奖励资金分配意见发送市财政局。市财政局配合市发展改革委按程序将奖励资金拨付至承担企业。符合条件的企业可直接享受政策,无需报送申请材料。

六、打造高能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一)政策内容

引导资金、土地、项目、人才等要素资源进一步向服务业集聚区汇聚,着力打造一批规模优势突出、品牌效应明显、产业特色鲜明、具备较强行业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高能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支持我市服务业集聚区运营主体申报市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对获批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运营主体,给予5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二)奖励对象和奖励标准

对每年度省发展改革委认定的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给予运营主体5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三)兑现流程

省发展改革委公布每年度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名单后,由市发展改革委开展“绿色门槛”制度审核,提出奖励资金分配意见发送市财政局。市财政局配合市发展改革委按程序将奖励资金拨付至运营主体。符合条件的主体可直接享受政策,无需报送申请材料。

七、培育生产性服务业专业特色楼宇

(一)政策内容

实施提升推动存量楼宇改造提质、打造专业特色品牌楼宇等工程,重点打造一批纵向布局、垂直集聚的市级生产性服务业专业特色楼宇。对经认定的超甲级、甲级楼宇,入驻规上(限上)服务业企业整体营业收入(销售额)较上年度增幅超过10%的,按规定分别给予不超过50万元、3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二)奖励对象和奖励标准

对每年度评定的超甲级楼宇,认定后入驻规上(限上)服务业企业整体营业收入(销售额)较上年度增幅超过10%的,给予楼宇运营方5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对每年度评定的甲级楼宇,认定后入驻规上(限上)服务业企业整体营业收入(销售额)较上年度增幅超过10%的,给予楼宇运营方3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三)兑现流程

市发展改革委每年委托第三方机构组织开展超甲级、甲级楼宇评定,根据评审意见择优提出支持楼宇名单,其中,每年评定超甲级楼宇不超过6座、甲级楼宇不超过10座。超甲级、甲级楼宇运营方于认定后的次年初,向所在区(市)、功能区发展改革部门提供楼内入驻规上(限上)服务业企业名单和营业收入(销售额),区(市)、功能区发展改革部门会同区级统计部门核实企业名单及整体营业收入(销售额)增长幅度,将企业名单和测算依据以正式文件上报市发展改革委。市发展改革委会同市统计局确认符合奖励条件的楼宇后,开展“绿色门槛”制度审核,提出奖励资金分配意见发送市财政局。市财政局配合市发展改革委按程序将奖励资金拨付至楼宇运营方。

八、引培现代服务业高端人才

(一)政策内容

选树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资源整合力的高端人才,引进一批服务业领域创新型、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培育一批紧缺高技能专业人才。支持服务业人才申报市级现代服务业类别拔尖人才。对获批的省级服务业专业人才,统筹省级服务业人才资金给予每人3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二)奖励对象和奖励标准

对每年度省发展改革委认定的省级服务业专业人才,给予每人3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三)兑现流程

省财政厅下达每年度省级服务业人才建设资金预算指标后,由市发展改革委提出奖励资金分配意见发送市财政局。市财政局配合市发展改革委按程序将奖励资金拨付至人才依托单位。符合条件的人才可直接享受政策,无需报送申请材料。

九、鼓励培育服务业经营主体

(一)政策内容

开展规上服务业企业扩容提质行动,争取省支持培育规上服务业企业资金统筹用于奖励我市新引进的服务业企业、工业企业剥离成立的服务业企业、“小升规”等新纳统企业。对1-10月规上服务业企业新增数量、净增数量和营业收入等指标评价前5名的区(市),分档给予最高不超过2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二)奖励对象和奖励标准

对每年1-10月规上服务业企业新增数量、净增数量和营业收入等指标评价前5名的区(市),第1-3名分别给予2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第4-5名分别给予1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三)兑现流程

市发展改革委根据省发展改革委年度考核指标设定情况,确定年度评价指标体系和分值。市统计局提供各区(市)有关指标数据。市发展改革委根据指标数据开展评价,形成评价意见,并提出奖励资金分配意见发送市财政局。市财政局按程序将奖励资金下达至有关区(市)。受到奖励的区(市)发展改革局会同区(市)财政局编制资金使用方案(含绩效目标),在收到资金下达文件后30日内向市发展改革委报备。

十、实施服务业正向激励评价

(一)政策内容

争取省服务业正向激励资金统筹用于我市服务业产业转型升级、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规上服务业企业培育等。对年度服务业对本区(市)经济增长贡献率及提高幅度等指标评价前3名的区(市),分档给予最高不超过3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二)奖励对象和奖励标准

对年度服务业对本区(市)经济增长贡献率及提高幅度、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及提高幅度等指标评价前3名的区(市),第1名给予3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第2名给予2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第3名给予1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上一年度服务业增加值增长速度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的区(市),实行一票否决。

(三)兑现流程

市发展改革委根据省发展改革委年度考核指标设定情况,确定年度评价指标体系和分值。市统计局提供各区(市)有关指标数据。市发展改革委根据指标数据开展评价,形成评价意见,并提出奖励资金分配意见发送市财政局。市财政局按程序将奖励资金下达至有关区(市)。受到奖励的区(市)发展改革局会同区(市)财政局编制资金使用方案(含绩效目标),在收到资金下达文件后30日内向市发展改革委报备。

本细则自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关于印发青岛市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青发改服务〔2024〕77号)发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6年12月31日,由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负责解释。如遇国家、省政策调整,按相关政策执行。同一企业同一年度符合本细则多项奖补政策的,按就高不重复原则执行。


热点新闻

版权所有:信用青岛
主办单位:青岛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3702000025     鲁ICP 备 05038584号 鲁公网安备 37020202000341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