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收藏
取消收藏
上合示范区: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引擎
青岛政务网 发布日期 : 2025-01-02
字体大小: 打印

        寻史千年,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驼铃声声,帆影幢幢;回看今朝,“钢铁驼队”跨越山海,畅达东西,铺就“一带一路”新通途。从古代的少海到今天的胶州湾,一颗新星正冉冉升起,那就是坐落于此的上合示范区。

        上合示范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宣布、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战略决策。自2018年建设以来,该示范区坚持“一核引领、全域联动”,聚焦“四个中心”建设,铺织“四港联动”物流枢纽,精心打造重大国际交流合作高能级平台,为全球合作注入了更多正能量和新活力。

        搭平台、创模式、聚产业、强主体,勇担“国之重任”,乘风向海图强。截至2024年12月底,推出制度创新成果100项,开通中欧班列突破4100列、全货运航线13条,与20个国际口岸城市建立合作关系,引进130个项目总投资2700亿元,对上合组织国家进出口累计完成213.4亿元,年均增长77%……这片曾满目滩涂、芦荡相连的盐碱滩,正成长为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的重要支点。

        青岛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建设好制度型开放示范区”等重要指示要求,2020至2024年,组织实施上合示范区高质量发展情况专项审计调查、利用外资政策措施落实审计调查、配套交通设施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推动上合示范区做实、做好、做美、做响,助力打造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引擎”。

        围绕“担当履责”服务国家战略。青岛市牢记“国之大者”,靠前一步谋划审计项目。立足上合示范区战略定位和功能布局,深入研究《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系统梳理57项具体任务,围绕保障国际物流、现代贸易、双向投资合作、商旅文化交流4个中心建设,聚焦建设任务落实、平台作用发挥、要素保障、投融资管理4大板块,重点关注上合示范区上级政策落实、重大平台运行、重要项目推进、重点财政资金分配管理和使用绩效等14方面情况,积极服务国家对外开放大局。

        围绕“科学赋能”增强监督质效。建立“局党组书记牵头抓总,分管领导研究部署,处室人员分组攻坚”推进模式,实行“数据+现场”工作方法,运用全省地理信息“一张图”系统、数据分析等技术,锁定项目建设全过程,审查土地83宗、财政补贴资金30亿元、重点建设项目74个,揭示建设任务落实、平台载体建设、资金规范管理等方面存在问题,提出健全创新引导机制、加快培育优质主体、深化完善监管措施等审计建议,推动上合示范区破难点、除痛点、疏堵点,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构建高效物流贸易体系。

        围绕“精准拉动”做优审计整改。推动“链资源”,培育新优势。推动“中外合作办学”等10项建设任务取得进展,助力上合经贸综合服务平台整合优化跨境结算、易货贸易等多种功能,完成上线海运、班列、TIR线路199条,中欧班列订单交易额超2亿元,“一站式”链接世界。推动“强主体”,夯实新支撑。推进“丝路电商”综合服务基地建设,推动青岛国际能源交易中心首笔跨境人民币交易结算业务落地,促进新增注册进出口贸易企业98家,推动解决8个项目建设用地,助力17个重点项目扩能增效。推动“拓通道”,聚集新合力。推动上合大道、融合大道等交通设施规范建设,制定道路交通、产业发展、运营中心系列方案规划,完成中铁联集青岛中心站数字化改造,加快构建“东西互济、陆海联动”国际物流大通道。推动“控风险”,激活新效能。督促上合示范区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完善入园企业审核监管机制,制定完善奖补制度5项,协调上合控股集团强化投融资流程管控,增强自身造血能力,促进企业扶持资金规范使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