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收藏
取消收藏
水务集团:深耕再生水应用,助力绿色低碳发展
青岛政务网 发布日期 : 2025-03-24
字体大小: 打印

再生水,是居民生活产生的污水经过几十道工序处理后,最后达到一定水质要求、满足某些使用功能,并且可以安全有益使用的水。再生资源化利用既能减少水环境污染,又可以缓解水资源紧缺的矛盾,具有可观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从2014年的1132万吨到2020年的9611万吨,再到2024年突破2.76亿吨,青岛水务集团深耕再生水产业,再生水利用量不断“破圈”,十年间增长了20多倍,利用率达到61.99%,探索出了符合青岛实际的再生水利用模式,有效助力岛城水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循环利用。

深化产业布局,全面提升再生水利用率

结合青岛市再生水利用现状,集团编制《再生水专项规划》和《再生水产业发展规划》,围绕生态利用、资源利用和能源利用三方面,形成“多层次、多领域、多业态”的再生水利用总体思路及“两山、两线、三河”城市绿化新格局,明确再生水的利用量、利用率和水质标准,积极推动再生水处理设施建设、输配水管网的布局以及用户端接入等工作。随着再生水“量”与“质”的双提升,以河道生态补水、清洁能源水源热泵利用为主,工业用水次之,城市园林绿化、市政道路保洁等市政杂用为辅的多元化再生水资源循环利用体系逐渐形成。

破题工业用水,实现再生水多场景应用

位于海泊河污水处理厂的高品质再生水项目,是扩大再生水在工业企业应用范围的一次全新尝试,创新性地将再生水嵌入工业水体系。目前,该项目已成功调试运行,可向华电青岛发电公司供应用于脱硫工艺用水和热网补水的高品质再生水,年节约用水约200万吨。在青岛胶州湾第二海底隧道项目青岛侧,集团再生水项目就近为施工企业提供施工临时用水,主要应用于施工现场膨润土拌浆、冲厕、道路冲刷、降尘等场景,有效解决项目用水难、用水贵的痛点问题,年利用量已突破百万吨。

推动绿色降碳,积极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深挖水源“热”清洁资源,在“煤改气”清洁取暖工程的推进中,集团通过水源热泵技术为城市供热提供绿色解决方案,助力实现“无煤化”供热目标,进一步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自2010年起,集团已累计为水源热泵用户提供超过1.35亿吨再生水,供暖面积达156万平方米。与传统燃煤供暖方式相比,累计节约7.1万吨标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9万吨。

此外,再生水还应用于李村河中下游、海泊河中上游等河道生态补水,通过再生水循环利用修复城市水生态功能,让城市内河焕发生机。截至目前,已向李村河河道生态补水超过3.1亿吨,助力李村河在2023年入选全国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2025年,水务集团将继续深化再生水应用,推动各项规划落地生根,聚焦河道生态补水、工业水源补水、高品质工业直供水等多场景应用,全面提升城市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水平,为青岛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水务支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