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收藏
取消收藏
市减灾委办公室印发2024年前三季度自然灾害防治重点工程建设推进情况的通报
青岛政务网 发布日期 : 2024-09-27
字体大小: 打印

近期,市减灾委办公室统筹调度了2024年前三季度市直有关部门自然灾害防治重点工程完成情况并印发了通报。

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工程:完成了综合风险评估区划工作,推进了普查数据动态更新和共享,推进了普查成果应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修复工程:完成1处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1处正在推进。完成森林质量精准提升13000亩,新造林300亩,补植乡土树种苗木3000余株,绿化村庄70个。8个国家重点水土保持治理项目,已全部开工,整体投资完成进度达54%。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共完成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984个,其中加固类工程566个,新建类工程418个。防汛抗旱水利提升工程:城阳区桃源河综合治理工程(二期)完成投资5833万元,投资完成率66.43%;城阳区祥茂河综合治理工程(防洪工程二期)完成投资3700万元,投资完成率52.86%;小沽河防洪排涝及水源利用工程(尾工)完成投资12636万元,投资完成率111.82%;胶州市李哥庄镇与上马街道交界处排涝工程完成投资2800万元,投资完成率66.44%;大沽河袁家庄橡胶坝除险加固工程完成投资3750万元,投资完成率100%。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和避险移民搬迁工程:利用“4·22世界地球日”“5·12防灾减灾日”和专项业务培训,加强地质灾害宣教,不断提升防灾意识和工作水平。汛前组织对全市已查明的75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全覆盖检查,汛中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多轮巡查检查,累计335个排查巡查组988人次,现场巡查隐患点745处(次),动态掌握相关情况。累计发布地质灾害风险预警10次,督促各级落实响应措施,提升响应行动能力。应急救援中心建设工程:省海洋灾害应急救援中心强化队伍建设,依托省级财政购置快艇、水域救援机器人、卫星电话等水域救援装备256件(套),现已通过验收、交付,并迅速投入训练使用,进一步提升海洋灾害事故处置“硬实力”。截至目前,省海洋灾害应急救援中心共计完成63人(100人次)水域救援能力培训,取得各类水域救援证书100个,打造水陆两域应急救援“尖刀”“拳头”力量。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工程:稳步推进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试点建设“智慧应急”项目,进一步拓展监测预警平台在自然灾害防治领域的应用,组织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作;根据应急管理部《森林防灭火建设项目申报指南及注意事项》要求,在城阳区、黄岛区等五个区(市)森林防火重点区域统筹推动预警监测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我市森林防灭火科技支撑能力;自然灾害防治技术装备现代化工程:加强科技攻关方面,完成“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城市复杂地表不透水面提取技术”等两个项目的结题验收工作;督促指导“青岛市大气环境网格监测空天地一体化平台”等三个项目按计划进度实施。加强政策支持方面,下达2024年青岛市科技计划(第一批);做好2025年科技惠民示范专项项目的立项准备工作。加强装备推广方面,抢抓国家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机遇,遴选发布《青岛市智能制造装备产品供给目录》;经过省、市工信部门推荐,我市中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报送的5个案例,纳入工信部2024年安全应急装备应用推广典型案例名单。

市减灾委办公室要求各有关部门着眼2024年自然灾害防治重点工程实际,加强统筹协调,加大工程推进力度,做好年度收尾工作,确保我市2024年自然灾害防治重点工程建设高质量完成,不断提升我市自然灾害防御能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