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务全搜索
高级搜索
一、攻山头、稳阵地,加大风险防控
开展“攻山头、炸碉堡”行动,突出群众关注的义齿、美瞳和体外诊断试剂,集中火力,实施精准打击;委托第三方认证机构,对全市高风险生产企业质量运行情况现场评估检查;开展无菌、植入性医疗器械专项检查和“儿童视力矫正”专项整治;组织医疗器械“清网”行动;实施抽检和不良事件监测。结合专项检查整治,加大医疗器械全域风险防控,全市共检查生产企业183家、经营企业5214家、检查使用单位3531家,确保医疗器械质量安全有效。
二、抓主体、明责任,压实主体责任
探索推行企业承诺制,市局组织了14家高风险医疗器械生产企业、48家经营企业和23家三级医疗机构,监督其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签订承诺书,督促强化了生产、经营企业和使用单位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指导各区市局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实施,督促企业和使用单位诚信守法。
三、练内功、强素质,提升监管能力
根据市区两级调整改革实际,采取多种方式组织全员培训,受训人员200多人;坚持“以查代训”,委托外审检查员对50多名监管人员进行现场“实训”;组织监管人员到医疗机构实践基地进行“特训”2次,通过多种模式加强专业知识和法规培训,锻炼监管队伍,提升监管能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