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3月15日讯 3月15日,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办学40周年人才发展论坛暨青岛基地首批入驻团队签约仪式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青岛创新发展基地举行。此次活动聚焦人才发展战略,围绕高层次人才引育、产学研协同发展等主题展开,标志着城阳区校地合作迈入新的阶段。市委常委、副市长耿涛出席并致辞。
高端团队人才签约 发力前沿领域
本次活动中,共有10个高科技团队和19名高层次人才签约入驻青岛基地,涵盖空天信息、集成电路、储能、智能制造等多个前沿领域。这些领域与城阳区“3+1”产业体系(轨道交通、集成电路、绿色能源、空天和低空)及青岛市重点打造的“10+1”创新型产业体系高度契合,为区域产业升级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五大任务深化校地合作 推动成果“实验室到生产线”
此次合作,也为城阳区打造湾区都市、活力城阳提供了新抓手。据了解,城阳区和哈工大(威海)青岛基地将围绕“人才高地建设”等五大重点方向深化合作,推动更多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校地协同 激活创新动能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青岛创新发展基地自去年10月正式揭牌以来,凭借哈工大(威海)雄厚的科研实力与人才储备,迅速为城阳区注入创新活力。例如,哈威科技牵头申报的钙钛矿关键技术研发等3个项目获批青岛市关键技术攻关项目,哈工大(威海)联合中科星图等8家单位申报青岛市低空装备科技成果转化概念验证平台已完成市级专家评审。未来,城阳区将进一步对接哈工大优势资源,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助力区域实现“创新要素集聚—技术突破—产业跃升”的良性循环。
此次活动,标志着哈工大(威海)青岛基地正式进入实质运营阶段,校地联合发展的“创新引擎”有望成为驱动胶东半岛区域科技与产业升级的重要支点。(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周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