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发展改革委聚焦能源供给保障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政务公开,从建立群防机制、推进法治建设、拓展推广渠道三方面精准发力,全面提升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水平。
一是建立群防机制,为能源安全添保障。组织干部队伍主动赴企业听诉求、答疑惑,积极开展电力设施和电能保护“送教上门”宣讲活动,让项目现场施工人员懂法律法规、懂政策要求。近一年来,走访施工单位90多家,发放法律规范手册200余本、宣传折页600余册,张贴法律后果告知书200多张,推送警示短信、微信3000余条。聚焦油气管道安全保护,与相关单位联合开展“管道保护宣传进社区”“管道保护宣传进校园”“油气管道徒步巡护体验日”等一系列活动,通过发放普法宣传物料、观看警示教育片、公开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安全隐患举报监督电话等形式,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安全意识,营造油气管道保护群防群治良好氛围。
二是推进法治建设,为涉企执法增动能。着力推动构建“权责统一、高效有序”的行政执法体系,筑牢发展改革行政执法制度保障,进一步完善重大行政处罚、合同管理等制度规范。结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过程做好执法信息公示,不断提升执法工作质量与透明度。以市发展改革委门户网站为“主阵地”,坚持提前5个工作日发布行政执法计划公示,便于企业和行政相对人提前做好相关准备,提升工作效能,在作出执法决定20个工作日内,向社会公布执法机关、执法对象、执法类别、执法结论等信息,全面接受社会监督。
三是拓展推广渠道,为政策解读提质效。针对部分企业对节能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不了解、不会用以及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等难题,不断加大政策解读工作力度。依托青岛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官网设立“节能降碳”专栏,搭建信息集成平台,及时发布节能相关的政策文件、解读材料、活动通知等内容,通过此平台,已成功助力16个项目入选第七批青岛市重点节能低碳技术、产品和设备推广目录。编制《青岛市节能低碳目标指南》等指导性材料,系统梳理国家、省、市公布的51份节能低碳政策文件,统计了主要目标、单项目标、绿色能源、能源安全等29个类别251项细分指标,以图表化数据展示,让目标清晰明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