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收藏
取消收藏
市北区以公开促服务 畅通政府信息“便民路”
青岛政务网 发布日期 : 2024-10-21
字体大小: 打印

市北区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积极创新政务公开方式,以公开促服务、促规范、促效能,全方位畅通政务公开渠道,多途径加强政民联结力度,全面提升行政审批工作的透明度和企业群众的幸福感。

一是“线上”+“线下”,多渠道打造政务公开传声筒。做强信息发布,拓宽宣传渠道,依托“青岛市北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微信公众号开设“政策直通”栏目,集成政策汇集、解读、推送功能,今年以来发布“优化营商环境”“一线联企助力”“审批小贴士”等惠企惠民政策主题信息140余条,极大提升审批信息获取便利度。推动服务下沉,开展政企咖啡“厅”、企业“下午茶”等形式丰富政企互联活动,政府搭建平台、宣讲政策、链接资源,让企业在第一时间享受优惠政策、获得政策红利。今年以来,重点打造中央商务区“同心荟”楼宇服务品牌,推出“荟产业”“荟人才”等六大板块服务举措,从企业落户到成长、从资金到人才、从空间到服务,持续将服务品牌做优做实,切实让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感受到政府对企业发展和人才成长的保驾护航。

二是“进门”+“上门”,多途径加强政民互动联结度。将企业群众“请进门”,开展“政府开放月”“局长进大厅”活动,邀请企业群众代表走进政务服务中心,亲身感受规范高效的政务服务和舒心便捷的办事环境,面对面解答群众问题。首批聘任8名“政务服务媒体观察员”,“沉浸式”体验政务服务,通过建立沟通交流群、定期组织采编等方式,构建“让企业群众看、听企业群众说”的公开机制。将政策服务“送上门”,常态化开展“一线联企助力行动”,深入项目现场走访座谈、解读政策30余次,协调解决企业问题50余个,形成“企业出题、政府答题”良性互动。开展“普法流动市集”,在延安路街道、辽宁路街道、新经济创新大厦、市北区中泰信法治文化宣传基地讲解政策法规,“摆摊”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宣传材料150余份,现场解答群众咨询,让惠企便民政策走进企业群众心里。

三是“事前”+“事后”,多过程提升行政审批透明度。做好事前政策公开,在市北区行政审批大厅一楼入口处打造阳光政务公开专区,设置政策信息查阅架,集中摆放惠企政策汇编、政务信息公开条例、政府公报、高频事项办事指南等材料,安排帮办代办人员引导办事群众查询、咨询相关政策信息,让政策的“及时雨”更好地惠企惠民。梳理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制作有限公司设立业务、公共场所卫生许可等9项“视听版”办事指南,在“网上办事区”内提供可办事项的申报辅导视频循环播放,努力让群众“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次填对”,让政策的“及时雨”更好地惠企惠民。强化事后结果公开,做好行政许可信息“双公示”工作,强化对企业、个体工商户、社会组织等各类主体信用信息的归集共享,分别在山东政务服务网和“信用中国”平台实时公开事项名称、申请单位、许可时间、许可文号等行政许可事项办理结果信息,方便群众查询,打造“阳光政务”,今年以来,依托信用中国平台对外公示行政许可信息约30000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