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区、市人民政府,青岛西海岸新区管委,市政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
市政府决定,2025年在城乡建设和改善人民生活方面重点办好15件实事。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完善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支持措施和服务体系,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5万人,扶持创业3万人;为2万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赠送1年期专项综合互助保障,为2.5万名困难企业职工和农民工等免费体检;推进新型工伤保障制度,参保人数达到20万人以上。〔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市总工会,各区(市)政府〕
2.改善城乡居住条件,完成城中村改造回迁项目10个;面向住房困难家庭、中低收入群体、青年人才等,建筹保障性租赁住房1000套,实现3600套配售型保障性住房主体封顶并启动销售;实施既有农房节能改造5万户以上、农村低收入困难群体危房改造550户以上。〔责任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青岛城市发展集团、青岛地铁集团,各区(市)政府〕
3.改善城乡出行条件,养护提升“四好农村路”600公里;更新城市节能照明路灯6000盏以上;新增公共停车泊位1万个以上、新能源汽车充电桩2.5万个以上;推进公交地铁“两网”融合,新开和优化调整公交线路60条。〔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公安局、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城市管理局、市园林和林业局、市消防救援局,青岛供电公司,青岛国信集团、青岛华通集团、青岛地铁集团、青岛城运控股集团、青岛财通集团,各区(市)政府〕
4.缓解重点区域交通拥堵,整治市区57所学校周边交通秩序;改造青岛北站东广场既有地下停车场,完善配套站前路和安顺路地面道路,实现出租车、网约车顺畅接驳换乘。(责任单位:市公安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青岛地铁集团,各区政府)
5.扩大优质养老助残服务供给,增设区(市)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10处,新建或改扩建社区嵌入式失智老年人照护中心30处,完成适老化改造1万户以上,新增签约家庭养老床位2000张以上、享受助餐优惠老年人2万人以上;建成助残业务联办平台,实现19个惠残事项“集成办”“极简办”。〔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残联,各区(市)政府〕
6.提升托育、教育服务水平,新增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4000个以上;推动开工和续建完工中小学、幼儿园20所,升级完善95所农村薄弱中小学食堂设施设备,建成市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服务中心。〔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教育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各区(市)政府〕
7.提升物业服务质效,培育打造物业服务规范、环境整洁有序、业主满意度高、治理成效明显的住宅物业服务样板小区50个,专项整治物业服务不到位、群众投诉频发、业主满意度低的重点问题住宅小区50个。〔责任单位:市城市管理局、市公安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消防救援局,各区(市)政府〕
8.打造洁净优美城市环境,完成口袋公园50个以上、城市空间微更新改造60处以上,推动实施工业源、移动源、扬尘源、生活源等领域大气污染物减排项目1200个以上。〔责任单位:市园林和林业局、市城市管理局、市生态环境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财政局、青岛地铁集团,各区(市)政府〕
9.优化健身休闲服务供给,新建改扩建全民健身体育公园、儿童运动空间、长者运动之家等10处以上,更新新建健身场地设施150处以上,建成浮山全民健身中心。〔责任单位:市体育局、市园林和林业局,各区(市)政府〕
10.提高居民医保待遇,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每人每年增加30元,参保居民门诊统筹报销比例提升至65%(“两病”人员提升至75%);参保职工大额医疗费用补助起付标准降至12000元,三级定点医疗机构门诊慢特病和住院起付标准统一降至800元。〔责任单位:市医保局、市财政局,各区(市)政府〕
11.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建设“家庭医生‘健康守护’一张网”,“一老一小”、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签约率达到90%以上;打造有名医应诊的高水平国医馆20个、中医药特色突出的国医阁100个。〔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医保局、市大数据局、市残联,各区(市)政府〕
12.完善农村寄递物流体系,打造集电商直播、特色农产品展销等功能于一体的村级综合服务站点35处以上,推动标准化站点达到760个以上,助力乡村振兴。(责任单位:市邮政管理局、市委网信办、市商务局,崂山区、黄岛区、城阳区、即墨区、胶州市、平度市、莱西市政府)
13.营造安全放心市场消费环境,在16家农批市场开展食用农产品快速检测抽检14万批次以上;在市区农贸市场开展电子计价秤“一秤一码”智慧监管,设置统一商品标价牌。(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各区政府)
14.强化城市重要基础设施运行保障,新建和改造水、气、暖管网170公里以上,为60公里气、热管网和27座重点桥梁安装感知监测设备;完成700个小区公共移动通信网络深度覆盖。〔责任单位:市城市管理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水务管理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行政审批局、市通信管理局、青岛能源集团、青岛市政空间发展集团,各区(市)政府〕
15.强化公共安全保障,开展红十字应急救护取证培训7万人,在公共服务窗口、社区医院、中心村卫生室等场所增配AED300台;为非集中供暖农村低保户家庭和分散供养特困家庭60岁以上老人安装独立式一氧化碳报警器。〔责任单位:市红十字会、市应急局,各区(市)政府〕
办好15件实事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增进民生福祉,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青岛实践的具体行动和重要举措。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统筹协调,进一步完善措施、创新机制、优化流程,扎扎实实解决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人民群众不断有新的获得感。各牵头单位要增强工作主动性,组织逐项细化内容、明确标准、制定方案,抓好项目实施;要积极宣传市办实事政策和惠民成效,健全群众参与机制,广泛听取意见建议,真正把市办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各协办单位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协作;各区(市)政府要全面落实好属地责任。市政府督查室将实施公开挂牌督办和目标责任制管理,坚持“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责任考核化”,全过程督查,督帮一体推动项目落地落实。
青岛市人民政府
2025年2月8日
(此件公开发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