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5万人以上,创设城乡公益性岗位3.7万个以上,扶持创业3万人以上。
进展情况:全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4.3万人,完成年度任务的69.5%;创设城乡公益性岗位5.05万个,完成年度任务的136.5%;扶持创业2.2万人,完成年度任务的73.5%。
2.实施节能保暖工程640万平方米以上;改造城镇老旧小区400个以上,积极引导居民参与,共同推进加装电梯、户内下水管道改造等工作。
进展情况:全市开工既有居住建筑节能保暖改造471.99万平方米,占年计划的73.3%,竣工379.69万平方米,完成年度计划的59%。473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全部开工,完工63个,同步加装电梯90部,改造户内下水管道涉及553户。
3.开工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和幼儿园30所,推动续建完工50所;改造农村薄弱幼儿园70所;开展在校生视觉、脊柱和心理健康筛查。
进展情况:开工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和幼儿园28所,开工率93.3%;推动续建完工35所,完工率70%。农村薄弱幼儿园改造方面,平度市、莱西市已完成招投标等前期工作,全面进入施工阶段。完成在校学生视觉、脊柱健康第一次筛查,建档率100%,开展针对性健康教育、专家义诊等干预措施1675场次。制定学生心理健康筛查工作方案,正按程序确定第三方专业机构。
4.完善提升镇(街道)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45处,建设以助餐功能为主的村(社区)养老服务站600处、示范性失智老年人日间照护中心10处。
进展情况:居家养老设施建设项目全部开工。其中,镇(街道)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完工39处,完工率86.7%;村(社区)养老服务站完工538处,完工率89.7%;示范性失智老年人日间照护中心完工9处,完工率90%。
5.提升托育服务供给和质量,对备案托育机构在托普惠性托位按照二孩300元、三孩380元每人每月进行补贴。
进展情况:制定出台《青岛市备案托育机构在托普惠性托位补贴实施方案》,指导区市做好备案托育机构在托普惠性托位补贴申报审核工作。
6.实施城市未贯通道路打通30条以上,通车20条以上;开工建设立体人行过街通道设施6处,推动续建完工4处;优化调整公交线路70条;全面摸排市政道路等重点区域排水窨井,安装防坠落设施20万个以上。
进展情况:未贯通道路打通开工25条,完成年度计划的83.3%,建成通车7条;开工立体人行过街通道设施7处,4处续建项目已完工;优化调整公交线路53条,完成年度计划的75.7%;排查排水窨井30万余个,安装防坠落设施20.8万余套。
7.加快公共停车场建设,新增停车泊位2万个以上;推动建设电动汽车充电桩1.2万个以上。
进展情况:启动公共停车场建设项目89个,累计完工20个,新增泊位4067个。新增电动汽车充电桩11709个,完成年度计划的97.6%。
8.继续推进太平山、浮山高品质保护整治,启动合肥路北山、双峰山等7处山头公园整治,建成口袋公园60个,实施城市空间微更新改造100处;启动中山路改造提升,保护繁荣老城区。
进展情况:太平山、浮山绿道建设项目已全部完工并向市民开放。7处山头公园全部开工建设,齐鲁康体公园一期已完成建设并向市民开放,其余按建设计划推进。60个口袋公园全部开工建设,36个已基本完工并向市民开放。城市空间微更新改造开工100处,完工54处。中山路主街、栈桥、大鲍岛、劈柴院等重点区域亮化提升已完成,组织举办第二届“上街里啤酒节”,开展各类主题文化活动223场,7月份日均接待31万海内外游客体验消费,较去年增长350%。
9.新建改扩建全民健身体育公园10处、健身步道和设施300处,开工改造弘诚体育场;打造集全民阅读、文化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书房10处。
进展情况:组织对全民健身体育公园、健身步道场地情况进行逐一勘察确认,督促供应商加快生产配建所需器材,待生产完成后安排进场安装。弘诚体育场改造项目正进行土石方施工,做好基坑开挖、支护工作。10处城市书房均按照进度计划开展装修施工、设备配置等工作。
10.为全市适龄女生免费接种 HPV疫苗;依托基本公卫系统,实施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和慢阻肺风险评估,开展“三高”高危人群并发症筛查和慢阻肺高危人群肺功能检查,加强三级医疗机构协同诊疗,实现“三高一慢”健康管理全覆盖。
进展情况:制作HPV疫苗免费接种项目宣传视频,持续开展技术指导和人员培训,将于9月份启动实施。组织开展2023年度第一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日常评价工作,全市开展慢阻肺问卷调查155.58万人,肺功能筛查8.44万人,“三高”并发症筛查15.9万人,糖尿病易患人群检测28.84万人。
11.推动居民长期护理保险提质增效,筹资标准提高至每人每年60元;提升职工门诊统筹保障水平,一、二、三级医疗机构报销比例分别达到75%、60%、50%,年报销限额达到1700元。
进展情况:居民长期护理保险筹资标准已于2023年起提高至每人每年60元,全市长护险在床人数4.72万人,拨付资金4.9亿元。完成职工门诊报销比例和限额提升,4947家医保定点机构(含3217家村卫生室)全部开通职工普通门诊统筹报销业务,累计结算670.96万人次,医保统筹支出6.1亿元,基金保障水平较改革前明显提高。
12.实施市区供热燃煤锅炉“煤改气”7台,完成农村地区清洁取暖改造10万户。
进展情况:东岸城区“煤改气”4个项目、新建7台燃气锅炉已于上半年全部启动建设,开工率100%,正按计划有序推进。7个区市已全部启动农村清洁取暖改造工作,涉及15.18万户,目前已完工5.09万户。
13.打造市区垃圾分类五星小区200个,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镇(街道) 15个、示范村(社区) 200个。
进展情况:139个小区成功创建市区垃圾分类五星小区,完成率69.5%,目前正组织各区(市)开展第三批次五星小区的验收工作。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镇(街道)和示范村(社区)创建工作全面启动,4个示范镇(街道)、29个示范村(社区)具备验收条件,分别占创建总数的26.7%和14.5%。
14.以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整治提升村容村貌,创建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100个。
进展情况:75个村庄已启动示范项目建设,完成投资3.09亿元。其中,崂山区、西海岸新区、城阳区、胶州市整村开工率实现100%。
15.创建优秀规范化农贸市场40处以上,整治农贸市场环境卫生、占路经营等问题,推动市区在营农贸市场全部达标。
进展情况:制定2023年规范化农贸市场创建方案,完成第三方机构6月份测评,正在开展7月份实地测评活动。
16.深化“无证明城市”建设,围绕交通出行、社会保障、金融服务、市场监管等领域,打造不少于30个电子证照证明应用场景;打造数字市民大厅,提升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
进展情况:根据专家意见,对“无证明城市”支撑服务平台建设方案进行优化调整,累计在金融服务、交通出行、便民生活等领域打造25个电子证照应用场景,推动市、区(市)两级加快电子证照和“鲁通码”应用,1.1万余项办事事项可通过电子证照证明办理。市民中心数字化管理平台上线试运行,启动软件功能测评和AI算法识别优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