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科学技术局2022年工作总结
青岛政务网 发布日期 : 2023-02-22
字体大小: 打印

市科技局2022年工作总结

 

2022年,市科技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构建高质量科技供给体系,全力打造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科技部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指数榜单中,青岛蝉联国家创新型城市前十强。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全球创新指数2022》榜单中,青岛前进19位,升至全球第34位、全国第9位,连续三年成为全国进位最快城市。

一、聚焦创新能力提升,加快打造科技创新平台

(一)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高质量建设崂山实验室。“科学号”科考船完成十年十次跨赤道海洋科考,推动我国深海探测与研究能力跨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新增省重点实验室5家、市重点实验室119家。建设新能源山东省实验室,成立燃料电池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加快打造能源科技创新高地。

(二)建设高端科技创新平台。支持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突破轨道交通关键核心技术,新获批6家省技术创新中心。高标准打造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开展海洋生态系统智能模拟研究设施预研。山东能源研究院建成即将投用,助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科技部批复海尔建设工业大脑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加快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新增7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30家市级新型研发机构,完善新型研发机构发展梯队。

(三)深化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支持自然资源部海洋一所牵头的联合国“海洋十年”大科学计划获批实施。推动中国-泰国轨道交通“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与中泰9家高校机构签署高铁教学计划备忘录;中国-沙特石油能源“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获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定向支持,打造“中沙能源共同体”。引进万灵盘古等24家优质企业项目入驻中国-上合组织技术转移中心

二、聚焦企业创新主体,加快培育科技企业队伍

(一)加强科技企业主体培育。深入落实“沃土计划”,构建科技企业梯次培育体系。实施高企育苗工程,出台高企培育库工作方案,遴选600余家企业入库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超7000家。优化高企认定流程,高企总数突破6600家。科技企业“领头羊”加快涌现,39家企业入选省科技领军企业、98家企业入选省科技小巨人企业。

(二)推进企业研发机构建设。通过多元化方式引导企业设立研发机构,新增备案规上企业研发中心1363家,新建市级技术创新中心410家,推动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由41%提升至70%。全国首创“云端研发”模式,借助互联网和大数据手段,帮助企业链接外部创新资源,近2500家企业建立云上研发中心,推送创新资源11500余项,线上线下产学研对接近1400次,为企业解决难题、转化成果970项。

(三)抓好惠企创新政策落地。广泛开展惠企政策宣传解读、辅导培训,确保政策应知尽知、红利应享尽享。组织24场次惠企政策宣贯活动,服务企业5000余家,联合财政、税务、专家开展线上直播辅导,覆盖59.4万人次。聚焦稳经济增长、保市场主体,提前下达科技资金3.57亿元,惠及企业1681家,帮助困难企业渡过难关。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企业首次突破万家、同比增长37.5%,加计扣除总额超过310亿元、同比增长56.5%。

三、聚焦实体经济振兴,加快壮大高新技术产业

(一)强化产业关键技术攻关。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实施“强链”计划,支持“链主”企业承担省重大科技示范工程、总支持资金4.8亿元。获批北方首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部市联动项目,支持资金5000万元,推动科学仪器产业技术创新。启动科技应急攻关,支持开展新冠快检产品研发,获批全省首个新冠抗原检测试剂。制定重点产业链三年行动方案,编制科技支撑实体经济振兴三年行动计划,推动科技赋能产业发展。

(二)推动重点科技项目落地。面向经济主战场,狠抓科技大项目。推进中科院高端轴承示范基地拿地开工,加快国产高端轴承产业化。引进高端数字芯片领军企业算能科技研发中心落户,打造算能科技北方业务总部。推动物元12英寸封装试验线开工建设开展12英寸晶圆高通量、高产量工艺研发和产业化。一汽解放商用车研究院完成新一代高端重卡商务舱样车试制。航空技术产业创新基地首台国产化30兆瓦燃气发生器成功试车。

(三)深化海洋领域科技创新。深入实施“海创计划”,组织开展海洋科技创新示范工程。全球首艘10万吨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正式交付,为世界深远海养殖打造“中国样本”全国首艘自主航行集装箱商船“智飞”号正式运营,标志我国在船舶智能航行研发与应用领域全球领先。新获批山东省船舶产业创新创业共同体,加快突破船舶建造关键共性技术。全年海洋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40亿元、同比增长28%。

(四)打造一流科技产业园区。统筹推动青岛高新区“一区多园”发展,印发《青岛国家高新区分园区(培育)实施方案》,引导李沧区、胶州市、平度市、莱西市等建设分园区,率先在全国实现国家高新区全域覆盖。出台《青岛市科技创新产业园区实施细则》,打造4家都市科技创新园和专业科技产业园,构建科技产业微生态。推动青岛高新区入选中国园区科创联盟首批10家成员单位之一。支持黄岛区、崂山区入选山东省科技创新强县。

(五)促进科技成果惠及于民。坚持行业出题、科技答题,聚焦城市品质,围绕污染防治、节能减排、食品安全等方向,立项科技惠民项目23项,解决一批行业共性问题。聚焦地方多发病,新建市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5家,其中儿童健康与疾病中心诊治儿童6100余名。聚焦乡村振兴,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获批省产业服务团12个,特派员超千名。高品质肉兔、高油酸花生、鲜食玉米等新品种成为老百姓餐桌的常客。

四、聚焦创新创业生态,加快提升科技创新服务

(一)加强科技创新改革谋划。强化顶层设计,高标准编制国际化创新型城市《五年规划》和《三年行动方案》,明晰发展方向,找准发展路径深化科技管理改革,在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示范类项目中全面推行“揭榜制”。在战略研究和基础研究青年项目中推行“包干制+负面清单”经费管理试点,扩大科研自主权。加强科技伦理治理,出台科技项目伦理审查监管意见。

(二)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深化制度创新,出台《实施“硕果计划”加快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若干政策措施》及16项配套细则,推动科技成果就地交易转化应用。全年技术合同成交额达395亿元、同比增长23%。获批全省唯一科技成果评价改革综合试点城市,树立以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导向。新增1家省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支持青岛大学实施“服务青岛行动计划”,本地转化成果166项、同比增长22%。

(三)提升创业孵化服务能力。加快孵化载体提质增效,出台标杆孵化器管理办法,入选国家级孵化器1家、省品牌孵化载体13家,2家单位获批省科技企业孵化链条试点,新增市级标杆孵化器7家。全市首家康复领域专业孵化器成立,入驻康复产业项目15个。支持青岛高新区获批建设省级大学科技园,构建开放、融合、共享的创新创业服务生态。积极开发科研助理岗位,为2700余名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

(四)促进科技金融紧密结合。推进科技金融产品扩面增量,通过科技信贷“白名单”、“投(保)贷联动”等业务,助力企业融资超680亿元。与中国银行、青农商行、人保财险等金融机构建立战略合作,推动五年新增融资支持额度450亿元。打造科技金融特派员队伍,搭建各类金企对接平台,为企业提供定制化辅导和融资服务,科技金融特派员达300名,累计走访园区750家次、服务企业4200余家,帮助企业融资140亿元以上。

(五)强化科技创新人才引育。深化科技部外国人工作管理改革,全年办理外国人工作许可5192件。首设自然科学基金,支持科研人员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激发科技人才积极性、创造性。出台支持女性科技人才发挥作用若干措施。2家单位入选国家首批科学精神专题实践教学基地。举办2022科技活动周,线上线下10万余人共享科技盛宴。青岛第11次入选“外国专家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升至全国第5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