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2021年 工作要点
青岛政务网 发布日期 : 2021-09-06
字体大小: 打印

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2021年工作要点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十四五”规划开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启新征程。市文化和旅游局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全国文化和旅游厅局长会议以及全省文化和旅游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建党100周年重大历史节点,聚焦十五大攻势重点任务,统筹疫情防控和文化旅游业发展,强化提升产业发展能级,健全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工作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同性,推动文化旅游业开创新局面,助力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建设。

    一、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加强党对文化旅游工作的领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建设重要论述及中央、省市委各项决策部署,带领广大党员干部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充分发挥全面从严治党的引领保障作用,制定局党组《2021年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实施意见》、班子及成员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清单。持续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建强基层党组织

    2.强化党员干部理论武装。突出抓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旅游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的学习教育工作。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落实好局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组织好“三述”主题活动,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党员党性锻炼,强化政治历练,不断增强政治免疫力,始终保持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

    3.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动权,把中央、省市委决策部署落实到意识形态各项工作中。发挥文化主阵地作用,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巩固和发展主流意识形态。加强意识形态领域安全风险分析研判和防控应急处置力度,深入推进“扫黄打非”工作,大力开展专项集中整治和日常监管。

    4.扎实推动党风廉政建设。持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以政治监督确保中央、省市委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位。深入开展纪律法规学习和案例警示教育,持续推进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专项整治,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开展好党员领导干部述责述廉和廉政谈话工作,贯彻落实市委《深化运用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工作办法(试行)》精神,从严正风肃纪,坚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引导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二、着眼大局、谋划长远,突出抓好重点任务落实

    5.开展建党10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坚持弘扬主旋律、反映时代精神,打造文艺精品力作,指导歌剧《国家》按计划创排并进行首演,打磨完善吕剧《民心安处是吾乡》,组织文艺精品申报“泰山文艺奖”,参加省文化艺术节优秀剧目展演加快推进电影《黑硬币》、电视剧《永恒的使命》、网络电影《卅一年华》等精品项目的制作进度。举办建党100周年优秀剧目展演及主题电影展映、“领航—青岛红色文艺百年巡礼”文献图片展、“岁月如歌”全国水彩名家邀请展、“红色胶东”优秀摄影作品展、中国青岛合唱大会、群众合唱展演、青岛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成果展系列活动。

    6.加大文化旅游政策创新力度。根据发展需要,统筹梳理产业扶持政策,借鉴上海、深圳、杭州等先进城市经验,紧盯文旅产业发展前沿,修订出台新一轮推动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意见,统筹奖励扶持政策,重点加大对文化创意、精品旅游和新业态的奖励扶持力度,推进文旅融合,加强业态创新,为培育龙头企业奠定基础。编制完成《青岛市“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和《青岛市“十四五”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大力推动改革创新,争取国家、省改革试点任务,组织优秀项目申报省文化创新奖。制定出台《青岛文化旅游业市场配置资源指导意见》,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协调共治的产业发展体系。

    7.统筹疫情防控与文化旅游业发展。坚决执行“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疫总要求,适时更新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紧盯春节假期等关键节点和重点领域,加强节前及节日期间疫情防控和安全检查,确保防控措施落到实处。充分发挥文化创意产业专班、精品旅游专班作用,加强对疫情发展形势的分析研判,统筹研究制定推动文旅产业发展的具体措施,推动文化旅游业复苏振兴。继续做好文旅系统脱贫攻坚和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

    8.加快推进项目落地。按照市委市政府“项目落地年”活动统一部署,重点推进“2020年全市重点项目签约暨路演峰会”签约总投资700亿元的26个项目落地。加快推进英国VTP主题乐园、俄罗斯雅钻文化旅游交流中心、“时光隧道”科技乐园等内外资重点项目。以电竞动漫、网络直播、影视文化、时尚设计等聚集性产业为试点,在西海岸、市南区、即墨区等建设产业园区,建立签约项目落地推进机制。

    三、加快文旅产业转型升级

    9.着力提振文旅消费。开展文化旅游惠民消费促进活动,力争合作企业和商户不少于4000家,上架产品和服务超过33万项,使用补贴消费人次超过200万,实现直接经济效益不低于财政投入资金的10倍。研究制定创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实施方案。依托胶东五市文化旅游合作联盟,推动文旅惠民一体化进程。组织景区景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消费促进活动,拉动二次消费。大力扶持音乐酒吧发展,加强宣传推介,刺激夜间文旅消费。

    10.加快培育新兴业态。指导研学旅游、工业旅游、康养旅游、房车旅游、婚庆旅游等旅游新业态发展,建立全市旅游新业态项目库,培育一批旅游新业态储备项目,推荐优质项目入选省级示范基地,评选一批市级旅游新业态示范项目,推动温泉小镇等新业态项目提质增效,支持旅游新业态企业参与文旅惠民消费活动。深入挖掘海洋研学旅游资源,打造海洋研学旅游特色样板,鼓励社会力量开办海洋科普研学场所,补贴海洋科普研学项目不少于2家;开展海洋研学旅游系列营销,发布大型研学纪录片《新西游研学记——了不起的青岛》,举办海洋研学旅游峰会等活动,打造系列产品线路,树立青岛海洋研学旅游目的地形象

    11.持续推进海洋旅游高质量发展。按照全市海洋旅游专班总体部署,协调交通、海洋、海事和青岛旅游集团等部门单位,共同推进海洋旅游码头和经营企业整合,丰富海洋旅游业态产品。力争年内完成码头和企业整合工作;力争上半年开通“奥帆中心-海底世界-轮渡”“奥帆中心-太清宫”2条航线;支持市场主体开发培育海洋旅游项目。

    12.大力发展影视产业。研究制定新一轮影视产业发展政策,推动建立市级层面影视产业发展协调推进机制,及时兑现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建立“十四五”期间电影、电视剧、纪录片、网络视听节目等选题规划和生产创作组织推进机制。推动中国广电、广科院等与我市开展全面合作,提升5G高新视频园区建设质量。争取承办“中国网络视听节目创作传播峰会”。结合热播热映影视剧取景地打造网红打卡景点。开展乡镇影院建设试点,提升农村公益电影放映质量。做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青岛“电影之都”评估工作,联合北京电影学院出版《2021全球电影产业发展报告》。

13.提升乡村旅游品质。以村庄景区化培育建设为抓手,支持资源禀赋较好的乡村地区发展旅游业。对照国家A级景区建设标准,加强景区化村庄的软硬件配套建设,创新“旅游+”特色发展模式,深度开发农、文、旅融合产品,年内打造10个以上生态环境优美、公共设施完善、旅游业态丰富、管理服务规范和村民生活富裕的景区化村庄。挖掘乡村红色旅游发展潜力,推动重点景区列入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打造红色旅游品牌。

    14.完善旅游景区服务。推进奥帆中心争创5A级景区,指导平度蓝树谷青少年世博园创建4A级景区。指导西海岸新区、市南区、即墨区争创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加快推进智慧景区建设,提升数字化水平,打造1-2家样板景区,推进全市A级景区预约系统建设和4A级以上景区与省厅智慧景区管理系统接入工作(不含开放式景区),推进旅游景区与社会保障卡系统联网实现“一卡通”。深入挖掘景区文化内涵,提升景区讲解服务。

    四、提升城市文旅品牌影响力

    15.持续宣传推广城市文旅品牌。借助央视品牌强国工程等平台,以“时尚青岛”为核心,不断完善品牌体系;加强与航空、铁路、地铁、公交等公共服务机构协调沟通,联合开展文旅品牌宣传推广,扩大青岛文化旅游新LOGO和吉祥物的影响力,创建青岛专属文旅新媒体IP形象,打造个性鲜明、吸引力强的城市文化旅游品牌形象。

    16.策划包装旅游产品线路体系。重点开发海洋旅游、红色旅游产品,将艺术演出、非遗、博物馆等文化元素融入旅游产品,围绕海洋婚庆、海洋研学等内容策划产品线路。完善家庭自驾游、周末“微度假”、亲子近郊游、文化深度游等系列特色线路产品。开展“青岛文化旅游吸引物评选暨城市体验计划”系列活动,打造以海洋特色为核心的文化旅游产品体系。

    17.全方位立体化建设综合营销渠道。作推出突显海洋城市特色的宣传片;开展“时尚青岛、海洋之城——来自大海的邀约”“海边的新娘”等系列营销活动,与西安、南京等国内重点客源城市建立合作关系;重点针对日韩市场开展线上营销活动,适时策划举办入境旅游发展全球峰会。重点OTA、旅行社深化合作,开展主题旅游线路产品推广行动,探讨开展事件营销。发挥“双”、脸书、推特网络平台营销作用,加强与区市、重点文旅企业新媒体账号的联动,建立网络直播矩阵,形成“1+10+N”的网络营销体系。探讨建立旅游营销科学评价机制。

    18.重点打造品牌节会和主题活动。举办第九届国际戏剧学院奖、第三届青岛国际影视设计周、第九届青岛国际邮轮峰会、2021青岛国际版权交易会、第三届谭盾音乐周、第四届中国歌剧节、中国交响乐联盟峰会等重点活动,积极申办世界“电影之都”青岛国际青年电影展,不断提升节会影响力,全方位展示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形象。

    19.创新开展对外和对港澳台交流合作。创新对外交流模式,面向驻华使领馆、国际组织、商协会等开展推广活动;继续推出“云游中国——相约青岛”境外线上专题宣传;策划举办“@Qingdao系列国际文旅沙龙”“东亚文化之都城市行”等活动。加强与港澳台交流,举办青岛澳门文化旅游交流推广活动。

    20.加快推进上合示范区、自贸试验区文旅重点工作。推动成立上合组织国家旅游城市联盟,举办“庆祝中巴建交70周年中巴文化交流周和中巴艺术巡回展”,推动在上合示范区设立“上合组织国家版权贸易基地”,策划举办上合国家风情文化作品展、国际芭蕾舞大赛、第七届德国葡萄酒节等活动,争取在上合示范区成立“上合组织国家国际博物馆联盟”。启动国际文化服务贸易平台建设,在自由贸易试验区推动艺术品保税展示贸易,吸引外资旅行社落户注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艺术品保税展示交易中心建设,争取国家、省级重点合作项目、政策、资金向我市倾斜。

    21.持续推进胶东文旅一体化进程。会同胶东五市以“好客山东、海阔天空”为主题联合开展宣传推广,共同举办“第二届胶东海洋童玩季”“国际友人@胶东”等活动,持续打造“东方海岸线”文旅品牌。推动五市文化旅游企业纳入“胶东有礼”品牌体系,支持开展胶东旅游商品展等活动。依托社会组织和企业推动五市在招商引资、对外交流、影视、非遗、文物保护、公共服务等方面深化合作,联合开展“胶东五市群众文艺新创优秀作品展演”“胶东五市古诗词挑战赛”“博物馆牛年生肖联展”“20世纪美术大师联展”等系列活动

五、健全完善文旅公共服务体系

    22.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市博物馆扩建工程,完成基坑施工,启动主体建设;完成市图书馆新馆选址系列工作,力争年内立项督导各区市新建、改扩建公共文化设施,推动已建成场馆按计划开放。深入开展文化旅游公共服务机构功能融合试点。分步推进4K超高清电视频道建设,争取启动全市应急广播体系建设。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在广电行业应用,推进“智慧广电+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和适用性。

    23.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功能齐备、满足现代旅游需求、彰显青岛城市形象的标准,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在胶东国际机场投资建设旅游集散中心,在火车站、汽车站各投资建设1处旅游信息咨询中心,引入骨干企业实施统一管理,完善政策奖励扶持机制。摸排全市旅游引导标识牌设置和需求情况,推动相关部门在高速公路、城市主干道完善旅游引导标识体系探索通过市场化方式,在主城区和西海岸新区滨海沿线建设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的咖啡屋、茶舍、零售店等小型旅游消费设施。支持实施崂山旅游设施环境提升工程。完成全市文化旅游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并启用上线,按照省文旅厅试点工作方案启动我市“一机游青岛”建设进程,构建“一中心四平台”智慧文旅公共服务体系

    24.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研究制定有关政策和措施,鼓励引导街头艺术健康有序发展。举办“海燕奖”群众原创作品大赛,发掘创作一批群众文艺精品,力争在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省内初选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开展好文艺院团惠民演出、合唱大赛、广场舞大赛、戏曲进乡村、美术书法摄影展、全国大学生艺术展等群众文化活动;持续打造“欢乐青岛”广场周周演、“青岛夜色美”街头文化艺术汇等群众文化品牌,全年组织各类群众文化活动不少于5万场次。力争承办国家级、省级重大群众文化活动,完成好“春雨工程”文化志愿服务边疆行等重大活动任务。

    25.推进全民阅读工程。制定《2021年青岛市全民阅读工作实施方案》,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不少于120项,建设共享智慧书亭80处、社区书屋10处、全民阅读朗读亭20处。组织实体书店开展特色读书活动,举办“书香青岛”优秀图书惠民展。完善“青岛公共文化云”数字服务平台,“云上青图”数字阅读服务品牌,在企事业单位网站布局专属标识,提升品牌影响力。实施阅读推广人培养计划。为全市农家书屋补充更新出版物。举办2021年农民读书节,“我的书屋我的梦”农村少年儿童阅读实践和“知识改变命运、读书创造未来”等主题活动。

    六、滋养传承城市文化根脉

    26.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推动出台《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实施方案》,建立健全文物安全长效机制,强化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机制,持续推进文物合理利用。加强革命文物保护,指导实施胶东行政公署旧址整体保护利用和革命文物宣传传播工程。实施探源青岛工程,指导开展琅琊台遗址主动性考古发掘、三里河考古勘探工作;以海上丝绸之路申遗为契机,指导实施明清海防遗迹调查、西海岸新区水下文物资源陆地调查等工作。加快推进老城区申遗,科学确定申遗核心要素,推进《青岛老城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文本》《青岛老城区遗产地保护管理规划》文本编制工作,将申遗理念和标准融入历史城区保护更新工作,继续推进“丈量青岛”文旅公益行活动。

    27.持续推进博物馆之城建设。推进海军博物馆、贝壳博物馆新馆等重点项目建设,继续支持社会力量兴建博物馆,年内新增博物馆3家以上。加强对非国有博物馆的规范化管理,完善博物馆免费开放考核评估机制,提升全市博物馆运营水平。指导各级各类博物馆、党史纪念馆开展革命文物征集工作,推出革命文物展览活动。指导各类博物馆创建研学游基地,开展“5.18国际博物馆日”“自然与文化遗产日”等活动。加大文博领域人才培养,加强以“智联文博”为载体的智库建设。

    28.加大非遗保护传承力度。研究制定《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规范非遗项目及传承人的评审、认定、管理等工作。组织开展第六批国家级、省级非遗传承人评审推荐和市级非遗项目评审认定工作扎实开展“非遗月”“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积极参加中国国际非遗节、省旅游发展大会、胶东经济圈一体化等文旅活动,持续提升我市非遗影响力。承担全国“非遗在社区”试点任务,创新非遗“进景区、进社区、进校园”活动模式,突显非遗社会教育功能。整合区市非遗资源,逐步打造“崂山文化生态保护区”“即墨古城”等非遗特色集聚区。

    七、强化文旅市场监管执法

    29.加强行业指导。推进《青岛市文物保护条例》《青岛市全民阅读促进条例》立法工作,开展《青岛市旅游条例》修订工作。加强新著作权法宣传普及,巩固软件正版化工作成果。印发《青岛市旅游民宿管理办法》,开展旅游星级民宿评定工作,争取新评五星级旅游民宿2家。制定《2021年青岛市文明旅游工作方案》,配合国家文旅部开展文明旅游示范区评选工作,组织文明旅游“五进”活动,组建青岛市文明旅游志愿者服务队伍。

30.加大执法力度。扎实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工作。集中开展数字印刷、网上书店、电影市场等专项整治和文物保护百日攻坚集中行动。严厉打击文化旅游市场违法违规行为,加大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演出娱乐、网络文化、文物、旅游等领域案件查办力度,结合新业态发展实际,拓宽案源渠道,转变监管执法模式,力争查处一批典型示范案件。开展旅游市场专项整治行动和第三方随团旅游暗访,全年检查旅行社300家次以上,适时开展文化市场“体检式”暗访工作。

31.强化监管措施。整合全市文化市场监控平台与公共服务中心平台,推动行业管理、行政执法技术平台的数据共享,实现文旅市场全领域视频监控。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强化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做好“双随机、一公开”日常监督检查工作。加强旅游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建立红黑榜制度,定期发布优秀企业及个人、违法违规企业及个人信息。推进投诉处置工作下沉,通过专题培训提升旅游企业处置游客投诉能力;推动区市及企业广泛发布投诉渠道,建立区市首问负责制,推动完善先行赔付制度。

32.完善导游管理机制。修订导游专业化建设行动方案,规范导游员行为,提升导游讲解专业化水平。加强导游市场检查,严肃查处导游违反法律法规、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并列入黑名单;对导游大赛、行业评优等涌现的优秀导游,给予资金、培训等方面的支持。探讨建立导游服务质量、信用等级评价系统,全面考核导游执业业绩、满意度评价、违法违规记录等,定期公布评价结果。探讨引入竞争机制,鼓励符合条件的旅游行业协会参与导游管理、培训,建立多主体联合培训机制,提升导游执业能力。加强《青岛旅游》新版导游词宣传培训,提升导游整体素质和讲解水平。

    八、提升工作保障水平

33.强化安全生产和维稳工作。完成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年度目标任务,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行动,突出抓好重点时段安全生产督导检查,进行安全风险检查评估,提高督导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和应急处置能力。聚焦重大节庆活动和重要时间节点,全力抓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安全传输保障工作。加强社情民意和重大危害社会稳定隐患的研判预测,严格落实重大紧急信访信息报告制度,做好信访维稳各项工作。强化舆情监测,及时回复政务热线12345转办投诉。

34.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强化推进流程再造,健全完善机关制度规程,打造“三化三型”政务服务环境。加强法治建设,履行主要负责人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坚持和巩固“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和办理整改成果,建立工作执行力和完成质量评价体系。抓好日常督查和重点事项督办,建立健全流程推进督促提醒机制。强化机关节能降耗日常管理,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加强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科学制定全局综合考核方案,抓实抓细年度考核和公务员平时考核工作。

35.打造“三化一型”干部队伍。以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目标,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严格按照选人用人标准选拔使用优秀干部。坚持全方位多角度考察分析干部队伍,强化综合分析研判结果运用。通过挂职锻炼、轮岗交流和晋级竞岗等方式,调动干事创业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组织干部参加各级各类教育培训,着力提升干部特别是中层领导干部的组织力和执行力。通过公务员考录、遴选,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等方式,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结合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工作,加快完善制度体系,提高人事管理科学化水平。

36.营造干事创业氛围。巩固和提升机关精神文明建设成果,持续推进模范机关创建工作。扎实开展“勇作为、负责任、敢担当、重奉献”教育,引导广大干部树立正风正气,凝聚实干担当共识,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做好离退休干部的服务保障工作,充分发挥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群团组织作用,立足实际、服务大局,营造积极向上、团结进取的良好氛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