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青岛市“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规划的通知
字体大小: 打印
  • 年度期数 2012年第20期
  • 总期刊数 总第261期
  • 成文日期 2012-08-02
  • 发布日期 2012-08-02
  • 发文字号 青政办字〔2012〕128号
  • 各区、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
      《青岛市“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望认真贯彻执行。

    青岛市“十二五”国民经济和
      社会信息化发展规划
      (2011—2015)


      序言
      “十二五”期间是青岛市信息化应用发展的重要时期,是实现区域信息资源整合、开发与利用,信息产业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
      遵循《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山东省信息化促进条例》和《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等方针政策,依据市委市政府“十二五”规划的总体部署,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协调快速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本着科学性、前瞻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结合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明确了青岛市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重点工程和政策措施,是未来五年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和行动纲领。
      一、青岛市信息化发展现状与问题
      (一)发展现状。
      1.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信息网络广泛覆盖。截至2010年底,全市基本建成本地全光网络,已实现村村通光纤,宽带IP光纤城域网已通达市区及所属镇,互联网用户累计达188.3万户,固话用户达到262.11万户,移动电话发展到949.98万户,有线电视用户达到253.833万户,数字电视用户达到217.057万户,已成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国内领先的城市之一。
      无线城市初步形成。全市完成了无线网络升级,在500多个重点区域实现无线上网(WiFi)覆盖,基本实现3G网络的无缝覆盖,初步构建了宽带“无线城市”支撑网络与应用体系。
      三网融合全面启动。我市成功入选国家级三网融合试点城市,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已覆盖全市,有线电视双向传输改造基本完成。
      2.经济信息化成效显著。信息化与工业化加快融合。“十一五”期间,青岛市被认定为国家级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试验区,并入选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全市重点企业互联网接入率达95%以上,信息技术装备90%以上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与制造(CAM)集成应用率达到42%;生产设备联网率达到38%,二维、三维计算机辅助设计应用率达78%,企业资源计划上线率达52%。
      电子商务迅速普及。实施了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金卡工程等国家示范工程。截至2010年底,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600亿元,85%以上的大企业、大集团和骨干企业应用了电子商务,26%的中小企业应用电子商务。
      3.政务信息化成绩突出。作为国家电子政务试点示范城市,青岛市形成了统一机构、统一规划、统一网络、统一软件、分级推进的“四统一分”电子政务管理体制和集约化发展模式。电子政务网络实现了市、区(市)、镇街、社村四级互联。由八个平台、六个中心、一套目录组成的“861”核心技术体系构成了全市电子政务共享平台,并依托该平台建设了网上办公、电子监察、安全生产管理、督查考核管理、公众服务网站、信息交换共享、应急指挥等40多个应用系统。“青岛市电子政务工程”获全国信息化建设成就奖,青岛政务网在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中获得两次第一、两次第二,并荣获突出贡献奖。
      4.社会信息化全面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取得新进展。积极推进城乡网络和社区综合服务信息化应用平台建设,在城管、计生、医疗、居家养老、房屋调查等方面均得到良好应用,为居民提供信息、缴费、票务预定等便民服务。四方区完成了国家城市社区信息化试点任务。
      农业、农村信息化全面推进。全市已实现村村通光纤。搭建了青岛市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已建成8个农村信息化体验中心,122处镇农村公益信息服务站,试点建设200余个新农村信息服务站。初步建成了面向“三农”的综合信息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市场、农业科技、技能培训、政策法规、气象服务、灾害预防、劳务需求、村务公开等多方面的涉农综合信息。在胶州市开展了国家县域经济信息化试点。
      5.信息产业地位不断提升。信息产业已成为青岛市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且保持高速发展态势。2010年,青岛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556亿元,居全国计划单列市第2位,形成了以家电产品、通信设备、电子元器件为重点的电子信息产品生产体系。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含通信传输业)完成426亿元,其中,软件业务收入完成218亿元(出口2.6亿美元)。“十一五”期间,青岛市被列为国家无线射频识别(RFID)应用试点示范城市。崂山区和黄岛区分别被国家认定为国家通信产业园、国家家用电子产品产业园。青岛软件园先后被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和“国家欧美软件出口示范基地”。
      (二)发展环境。
      1.政策环境。“十一五”期间,国家先后出台了《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国家电子信息产业三年调整和振兴发展规划》和《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工作方案》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方针政策。山东省出台了《山东省信息化促进条例》,规范了我省信息化建设工作。青岛也紧密结合本市实际,相继出台了两化融合、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信息产业等领域一系列指导意见和相关政策,为信息化的发展建设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2.经济环境。国际金融危机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经济衰退,全球经济增长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发达国家和地区已将信息化作为提升竞争力的核心战略之一,要求青岛市必须通过信息化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青岛市城市空间布局不断优化,完善城市功能,蓝色经济快速发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各个领域信息技术应用不断深化,为信息化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需求。青岛市雄厚的信息产业基础,为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3.社会环境。依托三面环海的地理环境,紧紧围绕打造“全国最安全城市”这一目标,借助“奥帆赛”契机,全面推进网格化、数字化监管,为青岛创建了一个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信息化取得长足发展,广泛惠及人民群众。2010中国十佳最具幸福感城市排行榜,青岛名列首位。中国城市国际形象调查中,青岛获得社会治安(单项)最佳城市,凸显了青岛市日益增强的城市管理服务能力和国际影响力。
      4.技术环境。物联网:青岛市在无线射频识别(RFID)研发应用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为打造“信息青岛”奠定了技术基础。
      三网融合:作为第一批国家三网融合试点城市之一,正逐步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具有鲜明特点的三网融合“青岛模式”。
      移动互联网:作为山东省无线城市试点城市,移动互联网建设日益发展,为信息基础设施层次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提高、信息产业加快发展奠定了基础。
      云计算:中国联通“云计算”基地、中国电信信息服务(青岛)基地的落户,使青岛市逐步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数据中心乃至东北亚数据中心,“云计算”应用环境日益成熟。
      (三)主要问题。
      1.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战略地位有待加强。各方对信息化知识技能的掌握、信息化战略意义的认识以及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存在较大差异,部分区市及中小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发展意愿不强、建设投入不足,影响了信息化的推进。信息化方面的配套政策法规和规范标准仍不完善,规划和重点项目少,科技教育推广普及力度不够,应用广度和深度有待提高。
      2.信息化发展水平尚不均衡,信息产业结构有待优化。受资源条件制约,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偏低,农村和农业信息化发展较为滞后,城乡差距较为明显,部分农民获取信息、知识的技能和条件相对不足,不同区域和层次之间存在“数字鸿沟”。青岛市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虽然优势明显,但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规模偏小、占信息产业比重偏低、特色不突出、自主创新能力弱,缺少关键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深层次发展后劲不足。
      3.人才培养引入机制尚不完善,人才瓶颈凸现。人才引进渠道及人才培养机制不够完善,信息化人才总量不足,供求结构性矛盾突出。社会急需的软件开发、系统集成、项目管理等方面的高水平复合型人才严重短缺。
      4.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不健全,安全问题日益突出。部分区市、部门和企业安全设施简陋,安全人才匮乏,尚未形成统一的信息安全服务和管理体系,缺乏信息系统的容灾、应急和恢复机制,安全标准、规范细则尚未制定,各类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信息安全形势日益严峻。
      (四)面临形势。
      全球信息化发展呈现出应用深化、集成融合、智能创新的趋势,世界主要国家和发达地区已经将信息化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而国际大都市也已经把信息化作为城市竞争力的关键载体和重要手段,并将信息化发展全面融入城市管理、经济发展、社会服务等各个领域。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为城市智能化管理和绿色高效运行奠定了基础。
      “十二五”期间,国家将把信息化作为促进经济转型和推动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着力点,“三网融合”、“无线城市”、“物联网”、“云计算”、“两化融合”等一系列重大试点示范工作的推进,为信息化的发展带来历史机遇。上海、深圳、大连、杭州、苏州等城市纷纷在调整产业和经济结构、优化信息化发展环境、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聚集优势企业等方面着力提升并将取得成效。
      青岛市作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核心区域的龙头城市,是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拥有国家家电产业园和通信产业园,具备雄厚的信息产业基础。另一方面,青岛市面临着信息化管理机制和政策有待完善、信息资源有待整合共享、信息化投入力度有待加强、信息产业持续发展动力和创新能力有待提升等诸多挑战。加快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必须以信息化为战略抓手,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大建设力度,依托现代信息科技力量,加强自主创新、深化应用,大力扶持具有战略意义的新兴信息技术产业,力争在“十二五”期间,信息化水平继续保持在全国同类城市前列。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率先科学发展,实现蓝色跨越这个主题和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这一主线,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发挥本土优势,抢抓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和新一轮信息技术创新发展的重大机遇,进一步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速信息资源共享和开发应用,构建牢靠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制定有效的人才引入、培养机制,优化信息化发展环境,充分发挥信息化在经济、社会各领域中的作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服务型政府和服务型经济的形成,把青岛打造成安全便利、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
      (二)基本原则。
      1.统筹规划,协调发展。从全局出发,注重政府引导,完善市场机制,调动企业积极性。着力提高农村地区的信息化水平,扩大信息化服务对象,缩小数字鸿沟,以信息公平促进经济社会公平,实现城乡一体协调发展,让全社会充分享受信息化成果。
      2.深化应用,资源共享。从政府、企业和公众的迫切需求出发,深入推进信息技术在不同领域、区域和群体中的普遍应用,发挥信息化在政府管理、公共服务、企业经营等方面的作用,加快信息资源整合步伐,促进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提高行政服务效率。
      3.以民为本,科学务实。以便民利民、改善民生为目标,把信息化建设的着力点放在满足市民需求和城市发展全局上,把全社会普遍受益、长期受益作为信息化推进的根本宗旨,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和服务功能。
      4.强化创新,拉动产业。创新体制和机制,推动两化深度融合,大力扶持软件及信息服务业,支持新兴信息技术的研发、应用和试点示范,鼓励信息技术自主创新。适度超前建设信息化基础设施,促进电信网、互联网、广播电视网“三网融合”。
      5.保障安全,优化环境。坚持把信息安全放在与信息化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增强以信息化手段保障城市安全、经济社会安全的防范意识。不断完善信息化管理体制和推进机制,强化政策的引导与规范作用,加快信息化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增强国内外信息化交流与合作。
      (三)发展目标。
      到“十二五”期末,努力把青岛建设成为信息资源全面整合,信息产业竞争力明显提升,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健全,电子政务业务深度协同,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信息技术在节能减排降污领域作用明显的“信息青岛”、“智慧城市”。
      努力把青岛打造成国家级三网融合示范城市、国家级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示范基地、国家级物联网应用与产业发展基地、中国北方数据中心、中国北方电子商务之都。使我市基础设施国内领先,信息化整体水平继续处于全国同类城市的前列。
      具体目标:
      ——基础设施:建成有线(含光纤)、无线(含微波)等信息传输方式完备、支持IPv6的新一代宽带通信网络,实现各城区的全覆盖,4G(LTE)商务起步,3G广泛覆盖,移动信息化应用全面提升,网络环境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城市互联网接入带宽能力超过20M,农村超过4M。互联网普及率超过75%,宽带用户数突破200万户,光纤到户覆盖率达到50%以上,无线网络人口覆盖率达到99.5%以上,覆盖人口数量700万以上,服务于全市95%以上的企、事业单位,率先建成无线城市,成为区域性国际信息通信枢纽。
      ——三网融合:实现电信网、互联网和广播电视网高度融合,打造青岛模式,争创国家级三网融合示范城市。到2012年底,基本完成全市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的升级改造,数字电视用户终端数突破240万,在全市范围内实现广电与电信业务的双向进入,形成初具规模的三网融合产业链。2015年,三网融合相关产业(含内容提供商、有线运营商、设备制造商等)产值达2500亿元以上。
      ——两化深度融合:在完成国家级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试验区任务的基础上,争创国家级两化融合示范城市。到2015年,在我市家电电子、石化化工、汽车机车、船舶海洋工程、纺织服装、食品饮料、机械钢铁等七大产业,优先发展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六大新兴产业(以下简称“7+6重点行业”)实现信息技术应用的普及,提高信息系统集成应用程度,推动产业改造升级。用信息技术促进节能减排与清洁生产,提高信息化对单位GDP能耗下降的贡献程度。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000亿元。
      ——政府及公共管理服务:各级政府部门电子政务网络覆盖率达到100%,局级以上领导干部的网上办公普及率达到90%以上,使网上办公流程形成闭环,进一步提高机关运转效率。依法应当公开的政务信息全部实现网上公开,70%以上的行政审批和办事服务实现网上直接受理和反馈,90%以上行政执法事项实现网上登记、管理、运行、发布和监管。建立政务云计算中心,80%以上的部门信息化平台建设项目实现统建统管。整合电子政务系统平台,实现集信息查询、业务办理为一体的一站式服务。在各区市全面实施网格化、数字化管理,在食品安全等重点领域实现安全生产状况监测网络全市覆盖。
      ——城乡人民群众生活:建成统一的城市社区与农村社区一体化管理和服务信息化平台。完善全市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推进行政村建立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工作,基本实现各类涉农信息资源共享。完善文化、教育、医疗、交通、旅游等领域的信息化服务系统,二级以上医院推广电子病历,并逐步覆盖全体市民。100%的中小学拥有信息终端,围绕重点中小学形成教育资源共享体系。85%以上的市民能通过网络享受工作、生活、学习等服务。
      ——信息产业:信息产业在快速增长的基础上不断优化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继续保持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同时以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物联网等新兴产业为着力点,加快提升信息产业技术层次,培育创新能力强的中小企业,争创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到2015年底,电子信息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4300亿元,年均增长11.5%以上。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含通信传输业)收入达到1900亿元,其中软件业收入达到1500亿元,年均增长40%以上。软件出口额达到8亿美元。物联网产业产值达到330亿元。
      三、主要任务
      (一)信息畅通,统筹资源整合共享。
      1.基础设施融合提升。稳步推进“无线城市”试点工作,确定“无线城市”应用系统、技术产品及运营模式。开始建设4G网络,完善以3G网络为主,以WiFi、WLAN和Wimax等为补充的无线宽带网络基础设施,推进3G终端、通信设备等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不断完善“无线城市”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培育新的信息产业增长极。
      加快三网融合,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实现广电与电信业务的双向进入。加快宽带建设与发展,实施宽带普及和提速工程,增强宽带接入能力,构建完善的光纤通信传输体系。在青岛打造“国家三网融合产品研发和生产基地”、“三网融合业务推广与应用示范基地”,建成完善有效的“三网融合技术支撑和分业监管体系”。
      2.信息资源集约共享。加快建设和完善涉及城市管理、公共服务等领域的基础数据库、基础信息库。逐步形成“一次采集、多次使用,一口采集、多方使用”的政务信息资源交换共享机制。在全市各主要城区设立延伸到镇(街道)的信息公共服务设施,逐步建立起城市内容服务数据库体系。
      3.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形成较完善的信息化政策法规、标准和服务体系,建成与信息化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打造包括安全监控监测、应急响应、网络信任等系统的安全技术平台。加强灾难备份与生存恢复能力。采用密码技术、计算机网络安全保护技术、信息安全和监控技术、数字化业务安全防护技术,对网络资源和网络系统制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措施。
      (二)信息勤政,强化政府服务效能。
      1.加强重点应用体系建设。完善医疗、卫生、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等领域的公共管理和服务体系。通过企业、政府和第三方机构建立起食品、饮料、药品等大网络安全监控体系。建立比较完善的覆盖市区的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通过对生产、加工、运输以及环境等涉及食品药品安全的环节追根溯源,推动食品药品全程控制,并医疗、应急指挥系统集成,构建无缝的安全监管体系。以规划信息系统为基础,建立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维护更新机制和人口、经济、社会等相关行业信息数据共享机制,完善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共建共享体系。
      2.深化电子政务应用整合。构建跨部门电子政务业务、服务、技术、数据、监督和绩效测评应用架构。加强电子政务专业网络和信息资源的统筹整合,形成统一管理、充分共享、安全可靠、高度一体化的电子政务支撑平台。发展移动电子政务。
      3.强化电子监察规范效用。大力推进运用信息技术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工作,实现行政审批、行政处罚、公共资源交易、公共资金管理使用、政府投资工程管理等行政权力和公共服务、民生保障领域的全过程信息化、网络化,完善拓展相关领域电子监察系统,建立信息畅通、反应快捷、上下联动、覆盖全市、监督有效的电子监察网络,促使行政权力公开、规范、高效运行。
      (三)信息兴业,促进产业融合升级。
      1.信息产业优化转型。重点支持工业装备、消费电子、通信网络等重点领域的嵌入式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研发与产业化,构造嵌入式系统产业链,建成国内重要的嵌入式软件产业化基地。大力开发工业软件和行业应用软件,着力培育基础软件,提升产业竞争力,使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总体规模和发展水平进入国内城市第二方阵,建设好“国家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示范基地”,争创“中国软件名城”。
      开展面向全球的信息技术外包业务,重点发展数据中心和呼叫中心产业,积极推进相关产业园建设。
      2.两化融合深化创新。在区域、行业、企业三个层面深入推进两化深度融合。进一步优化两化融合政策环境、加快复合型人才培养。在家电电子、石化化工、汽车机车、船舶和海洋工程、纺织服装、食品饮料、机械钢铁等重点产业,深入探索和推广两化融合新型发展模式,推动信息化创新应用,提高企业信息系统集成应用程度,推动企业在研发设计、生产过程控制、供应链与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等环节加快两化深度融合,推进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园区)两化融合,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3.培育发展物联网产业。在全市重点领域、企业推广物联网技术与应用的基础上,坚持应用导向,全面形成“点、线、面”多层次的应用示范格局。重点培育、扶持一批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物联网产业龙头企业。在战略终端产品制造与服务等方面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产品和解决方案。进一步完善物联网感知、传输、应用服务等产业链条。积极参与物联网国家、行业标准的制定。逐步完善物联网产业发展体系、公共服务平台。力争五年内将青岛市打造成为国家级“物联网应用示范基地”和“物联网终端产品制造基地”。
      4.优化电子商务发展环境。逐步建立和完善电子商务发展支撑环境中的信用和安全支付体系。大力推进电子商务在物流、贸易、旅游、通信、金融、基础建设等现代服务行业中的应用与普及。搭建重点行业区域性电子商务平台,推动全市优势产业向纵深发展,全面建设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
      5.加快物流信息化建设。实现本市港口物流系统、空港物流系统、陆路物流系统等三大系统信息的并网运行,建设海陆空一体化、国际化的现代物流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全市物流信息广泛的共享与交换。推动物流园区、物流企业、制造企业、商贸企业等物流信息化建设,加快将青岛市打造成为东北亚物流服务中心。
      6.扶持中小企业信息化。加大对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扶持力度,建立一批面向区域、面向行业、面向产业链和面向同质企业的中小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第三方公共技术平台。鼓励中小企业运用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平台。进一步加强青岛市中小企业三级(市、区(市)、镇(街道、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善支撑环境。扶持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及培训。
      7.以信息化促节能减排。加快节能型、环保型信息技术在绿色及智能建筑、电动汽车、清洁煤等领域的融合应用,推动工业企业节能减排的技术升级。推进重点耗能企业普遍应用数字化、智能化生产设备并建立生产过程信息化管理系统、环境监测和污染源监控信息系统,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立能源管控中心,实现能源优化调度和综合利用水平。推动水、电、煤、汽、污染物等一体化智能化控制信息系统的应用。加强政府部门对绿色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ICT)产品及服务的采购力度,加大循环经济扶持示范效用,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扶持中小企业利用信息化促进节能减排。推动重点工业园区以信息化促进资源综合利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8.推进“数字海洋”建设。大力推进“青岛数字海洋”建设,突出“蓝色硅谷”数字化建设,海岸带经济区数字海洋建设,力争建成“国家数字海洋示范区”。大力发展海洋探测与监管、地理信息系统、水文气象等领域信息技术及海洋工业相关电子信息产品研发和产业化,壮大海洋信息产业规模。
      (四)信息利民,营造便捷宜居环境。
      1.实现市民生活“一卡通”。做好社会保障(市民)卡(A卡)和琴岛通卡(B卡)的推广和应用。推进基于市民卡的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民政、住房公积金等政府公共服务,实现面向市民的公共服务“一卡通”。
      积极推动“一卡通”业务的融合,扩大应用范围,实现琴岛通卡电子钱包、电子票务、电子购物等多种功能的“一卡通”业务。
      2.加快社区信息化进程。整合社区资源,健全服务网络,建设社区信息化平台,加快社区信息化进程。不断完善智能小区、智慧楼宇、数字家庭等领域的信息化功能性标准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规范,积极推进社区信息化试点和普及。
      3.推动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加强全市医药卫生信息系统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基本医疗制度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建设全市医药卫生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统一全市医药卫生信息标准,逐步实现公共卫生、医疗、医保、药品、财务监管等信息系统互联互通,提升卫生管理水平。建设以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的居民卫生信息系统,依托“市民一卡通”工程,实现个人健康信息和保健知识实时查询。建立以电子病例为核心的医院信息系统,开通“就医一卡通”,实现“先诊疗后结算”和“诊疗结果互认共享”,为群众节省就诊时间和医药费用。完善以传染病防控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为重点的公共卫生信息系统,与全市公共信息平台互联互通,提高公共卫生管理水平。
      4.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全面实施“校校通”,重点推进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装备、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普及与提升等工程。积极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推进优质教学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整合教学资源库,建设数字图书馆。推进现代远程教育进社区、进农村。深化教育管理、招生考试和教育公共服务信息化,构建高效的教育管理、决策和服务体系。
      5.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信息服务。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信息服务体系,整合基本信息资源,建立统一的个人和单位基本信息库。建成覆盖市、区(市)、镇(街)、村(居),集成政府服务、用人单位、社区就业、网络就业等多种就业服务和方式的信息服务平台,实现更广泛的就业信息联网共享。整合社会保险、劳动就业、劳动关系及劳动监察等主要业务系统,搭建统一的信息平台,实现业务之间的衔接和协同办理。
      (五)信息惠农,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1.信息化服务农业生产管理。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农业,加强“3S”技术(即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遥感RS)和智能装备技术等在农业生产领域的应用。打造农产品电子交易平台,进一步加强农业生产资料、农产品供销、乡村旅游等农村电子商务应用,推进农产品流通信息化。
      进一步整合与共享农业生产、农田水利、农事气象、农业科技、农村经济等涉农信息资源。建立农村人口个人基本信息数据库。整合农村劳动力、农业资源、农田土壤、农业环境、设施农业、养殖业等农林牧副渔相关数据,构建精准农业技术平台,打造“农业科技110”,实现全市基本农情监测、基础信息查询和统计。建立健全农产品产地准出、市场准入监管体系,建设全市统一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平台。
      2.信息化促进和谐农村建设。完善城乡一体化的劳动保障信息服务系统,并延伸到镇劳动保障事务所,连通市、区市、镇各级劳动力市场。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信息服务,完善各类卫生信息资源库,加大向农村地区提供公益性卫生信息服务的力度,建立完善农民健康档案、农村合作医疗等方面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加强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系统建设。加强农村管理与社会服务信息化应用,推进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信息化。
      3.提高农民信息化知识水平。制定和实施全民信息技能培训计划,强化对农民科学和信息技术的培训,进一步普及农民信息化知识,提高农民信息化技能。加强乡镇和村级信息员队伍建设,提高农村基层各类人员的信息应用能力。
      四、重点领域与工程
      (一)基础设施,融合升级。
      1.无线城市建设与应用工程。2012年底前,重点落实无线应急联动工程。通过无线警务、无线城管执法,创建无线平安城市。完成无线港区、无线园区、无线校区以及无线社区等工程的实施,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
      2.三网融合试点与宽带普及和提速工程。到2012年底前,完成广电接入网络双向数字化改造,建成交互式网络电视(IPTV)集成播控分平台。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密切协同,做好三网融合网络规划和共建共享等工作。制订、出台、完善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重点推进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2015年底前,攻克一批三网融合发展需要的核心技术,并形成自主知识产权。
      加快城市光纤宽带网络建设,推动光纤到楼入户。加快农村宽带网络建设,推动农村宽带普及和提速。改善公益机构和低收入人群的宽带接入条件,加快宽带应用创新与示范,推动宽带成果的普遍惠及。
      3.政务信息化平台统筹整合工程。统一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云计算和灾备一体化共享平台,广泛采用虚拟化技术,为部门的信息化应用系统提供服务,遏制各自为政、分散建设的现象。
      4.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工程。建设完善自然人、法人、自然资源与空间地理、宏观经济等基础数据库。以及公文法规、办公信息、批文和证照、财源信息、信用信息等共享需求广泛的政务信息资源。
      按照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的要求,研究制定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交换体系和共享管理办法,实现信息资源在同级部门和市区两级间的交换与共享。
      (二)两化融合,产业转型。
      以建设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为契机,针对我市“7+6重点行业”,以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供应销售等领域为切入点,在企业、行业、区域三个层面实现两化深度融合,推动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到“十二五”末,基本确立以两化深度融合为主要特征的产业发展模式,形成适应我市发展需要的现代产业体系。
      5.产业改造升级工程。重点工业企业70%以上实现生产、控制、管理、营销的多业务环节信息集成,以及面向设计、制造、服务的产品全生命周期信息集成。市直企业95%以上实行首席信息官(CIO)制度。规模以上离散制造企业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工艺计划(CAPP)、计算机辅助工程(CAE)、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等技术的应用率达到95%。在两化融合条件下,培育试点示范园区和新型发展模式企业。重点企业90%以上普及应用企业资源计划(ERP)或供应链管理(SCM)、客户关系管理(CRM)等重要信息系统。通过信息化手段,降低相关领域企业的制造成本,缩短设计周期,助推实现单位能耗下降的目标。
      6.扶持中小企业信息化工程。建立完善全市统一的中小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软件即服务(SaaS)、平台即服务(PaaS)、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和全程服务,以及量身定制的“一站式”信息化解决方案和技术支撑。
      加强中小企业信息网及区(市)分网的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三级中小企业信息平台,逐步实现电子商务、技术交易、融资服务、在线咨询、远程培训等功能和服务。
      鼓励和扶持第三方中小企业信息平台建设,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与平台建设协同发展。“十二五”期间,培育15个以上专业性强并覆盖相关重点领域的平台。
      7.电子商务应用深化工程。推进金融信息化建设,支持金融机构以信息通信技术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完善支付结算、银行卡服务、自助服务、信息披露和查询等服务功能。加强交易保障、诚信服务、物流配送、安全认证等电子商务支撑体系建设。鼓励以行业骨干企业为主导的企业间(B2B)电子商务应用,推动企业和消费者间(B2C)电子商务发展,促进移动电子商务等新模式发展。扶持10个以上第三方行业电子商务平台做大做强。搭建产业集群式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为各行业中小企业提供智能化电子商务交易服务。深化与知名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合作,推广合作经验。开展电子商务示范创优评选活动,鼓励企业做大做强。全市大企业、大集团和骨干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普及率达到100%,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率由目前的26%提升至60%以上,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2000亿元。
      8.物流信息化公共服务工程。2012年底前,建立以交通货运信息、物流供需信息、网上物流在线跟踪、物流政策法规、物流投资项目查询等为主要内容的物流园区信息平台。2015年前,打造一个集政务与商务、政府与企业、设施与运行、服务与保障等各类功能齐全的市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系统。
      (三)信息产业,培育新兴。
      把加快培育和发展信息产业放在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的主要位置,积极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加快信息产业在青岛高新区的青岛软件城、开发区的西海岸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园和崂山区的国家(青岛)通信产业园的集聚发展,努力打造青岛信息产业发展新格局。
      9.物联网应用与产业发展工程。建设和发展应用示范区、产业聚集区、终端产品制造基地、特色产业示范园等园区。开展射频识别(RFID)及应用技术、无线传感网络(WSN)及新型传感器技术、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物联网络技术、物联网应用系统集成等五项技术攻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创建设立青岛市物联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青岛市物联网技术与应用推进中心、青岛市物联网技术与应用服务人才培训中心、青岛市物联网协会、青岛市物联网信息安全测评与认证中心等五个创新机构。推进落实物联网战略终端产品制造与产业化、多功能移动通信终端产品研发及产业化、射频识别(RFID)特种标签、读写设备等产品研发与产业化、新型传感器产品研发与产业化、物联网应用系统集成解决方案研发与产业化、区域性物联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第三方物联网服务运营平台建设与应用服务等七大重点项目。在“智能交通”、“数字家庭”、“食品安全”、“城市公共管理”、“现代物流”、“精准农业”、“生产制造”等七大领域进行物联网技术应用的试点、示范。
      10.软件及信息服务业发展工程。实施“千万平米”工程,推动软件园区建设。建立和完善软件和集成电路设计、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平台以及云计算等公共服务平台。实施软件人才实训工程和人才引进计划。建立国际合作与交流平台,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软件企业。实施骨干软件企业培育计划,实现软件行业规模化发展。
      11.培育战略性新兴信息产业工程。推动骨干产业升级,大力培育发展下一代互联网、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移动智能信息终端、智能电网等新兴产业,在有关新兴产业关键技术领域实现突破,推广应用移动通信等技术和服务。
      (四)电子政务,阳光协同。
      12.网上公共服务工程。2013年底前,完善政府信息公开数据库。确保“十二五”期间建设并完善一站式为民服务平台,打造集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社会服务于一体的网上“市民服务e站通”和“企业服务e站通”,形成城市综合服务网络平台。建设和完善无线移动政务服务平台。
      13.决策办公服务工程。2012年底前,建立一站式综合政民互动平台,实名制政务论坛,形成高层次的网上问政、意见征集、评估调查和社会监督系统。进一步完善“领导决策信息服务系统”。“十二五”期间,建设金宏办公系统手机版,同时解决无线上网的安全机制,实现移动办公。
      14.协同共享服务工程。2015年底前,建成统一共享的自然人、法人、空间地理、统计、执法、档案、社会信用、决策支持和办公等基础信息数据库。构建统一协同、资源共享的跨部门政府业务、服务、技术、数据和绩效测评应用架构,全面推行横向联合办理、纵向联动办理,全面打造“一体化政府”。
      15.行政监督服务工程。拓展、深化和细化行政处罚、行政审批、公共资源交易、重大资金管理使用、重大建设项目管理等重要权力网上运行机制,建立完善的行政职权目录,实现行政权力网上管理和实时监督。
      (五)社会服务,高效便捷。
      16.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工程。以肉类、蔬菜为重点,通过信息化手段、标准化管理、电子化交易,建设以市级追溯管理平台为中心,批零市场流通节点为终端,流通主体实名管理、远程视频监控、质量检测准入为支撑的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增强“菜篮子”商品的质量安全和市场调控保障能力。到2012年底,在市区范围内全面建成和运行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实现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的流通全程追溯管理。
      17.旅游景区数字服务工程。建设数字景区,促进电子旅游业发展,完善旅游信息数据库建设,打造数字景区管理平台。2013年底前,搭建辐射环黄、渤海地区的蓝色旅游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建立以风景区为中心,覆盖全国乃至全球的旅游电子商务系统,实现电子客票、信用卡支付、网络购物等方面的发展和普及。2014年,打造网上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
      18.城市“一卡通”服务工程。推进社会保障(市民)卡广泛建设与应用,完善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民政、住房公积金等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期间,争取完成实现覆盖全市的目标。实现琴岛通卡电子钱包、电子票务、电子购物等多种功能的“一卡通”业务。推广普及“一卡通”在公用事业、社区便民服务、校园服务、旅游餐饮娱乐等领域的应用。加快建立覆盖全市的琴岛通卡应用服务体系,逐步向周边城市辐射,形成政府推动、多方参与、建设有序、服务规范的运转机制,实现市民持有一张卡就能基本满足一般公共消费需求。到2015年,实现琴岛通卡各类读卡机具达到3万台,售卡、充值网点1000余家,发卡量累计达到500万张,年交易额15亿元。
      19.城市管理服务工程。加快城市管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形成全市统一的城市管理网络体系。争取“十二五”期间,编制出台《青岛市数字化城管实施办法》,建成城市管理信息资源交互平台,形成完善的监测监控系统、应急基础信息系统和应急指挥调度系统。
      打造地下综合管网系统数字化综合管理系统。2015年底前,水、电、气、热、通信等相关单位要统一规划、筹措资金、协助完成地下普查和上报工作,建成地下管网基础数据库,全面掌握青岛地下管网情况。在“十二五”期间,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我市地下管网工程,对现有地下管网推行智能化检测,实施有效的安全预警,实现城市地下管网感知地下、服务地上的发展目标。
      20.交通运输信息化系统工程。建设由公路管理、运输管理、港航管理、应急管理、行政管理等业务数据分中心组成的交通数据中心。构建公路综合信息平台、水路交通管理综合信息平台、综合类管理信息平台、物流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开发和推广交通运行综合分析、交通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公路水路交通应急处理信息、公路水路交通公众出行信息服务四大应用系统。建设和完善我市交通主管部门的内外网两大门户网站。实施交通综合指挥中心的建设,建立科学的、较完善的具有数据采集处理能力、决策能力和组织协调指挥能力的交通指挥管理体系。
      21.数字医疗卫生服务工程。推行数字医疗试点示范,开展以患者为中心的数字医疗试点示范,“十二五”期间,实现全市二级以上医院建成“以患者为中心”的医院综合信息平台。加快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的整合,实现基本医疗服务活动记录的数字化和共享,应用电子病历,实现实名制分时段预约挂号、智能分诊、远程医疗会诊、远程探视等功能,医院、专家、挂号和床位等相关信息可通过移动终端、互联网等方式查询。
      22.食品药品数字监管工程。在全市药品电子监管网一期工程建设基础上,建立完善与国家、省连通,标准统一,资源共享的食品药品质量安全信息系统和公共服务系统。进一步完善“全方位、立体化”的监管网络,“全覆盖、网格化”的运行机制和“全过程、可追溯”的食品药品质量控制体系。
      23.社区信息化推进工程。建设统一的社区管理服务平台,实施政民通工程,开展全面细致的社区管理,提高政务服务水平。支持建立个性化的社区便民和电子商务平台,推进社区便民服务。建设一批具有示范效用的智能化小区、智慧楼宇和数字家庭,鼓励新兴信息技术在小区节能、安保、物业管理、家政服务,以及现代家居生活等方面的试点应用和推广普及。
      24.农村和农业信息化工程。加大农村地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实施村村通工程和户户上网工程。完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健全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拓展农村信息服务站,推动面向“三农”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建设,2015年底前建立农业综合和监测预警信息系统,同时完善农业决策支持系统。“十二五”期间,将网上审批服务延伸到村,在各村建立内部事务管理平台、为民办事服务平台、土地承包和流转平台和农村村务公开信息平台。开通12316情系三农服务热线、农业科技110、青岛农经网、基层信息服务站、农信通手机短信等服务。
      (六)环境优化,节能减排。
      25.信息技术助推企业节能减排工程。用信息技术手段改造提升钢铁、有色金属、煤炭、电力、建材、石油、化工、建筑、物流等传统的重点用能排污领域的节能减排,助推实现单位节能降耗的目标。
      26.智能化城市垃圾处理工程。2013年前,在垃圾中转站实施固体废物信息化工程。“十二五”建设期间,构建智能化城市垃圾处理系统,实现对工业废弃物从筛选、分类、油炉燃烧、高温高压催化,到绞碎、烘干等全程监控以及对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和回收利用。
      27.环境监测预警工程。2012年底前,出台青岛市环境监测预警和环境执法监督实施办法以及信息统计规范。“十二五”期间,建立和完善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和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提升我市污染源监督性监测能力、应急监测能力、生物监测能力、固体废物监管能力,创造绿色宜居城市环境。
      (七)数字海洋,资源开发。
      28.海洋监测、管理和服务平台工程。统一规划和建设海洋监测、管理和服务数据安全传输与通信网络,建设青岛海洋地理信息系统平台(M-GIS)和基于该平台的青岛海域综合管理系统。建立健全海上预警预报、搜救抢险、环境监测等信息系统,完善海洋渔业综合信息服务系统。
      (八)信息安全,和谐保障。
      29.信息系统安全测评评估体系建设工程。积极推行和开展信息系统安全风险检查与评估工作,健全信息安全保护和管理制度,建立有效的安全监控和应急响应体系。
      30.电子签名认证工程。在全市范围内面向企业和组织机构(以下统称“企业”)及个人全面发放数字证书,政府各部门面向企业和市民个人的管理和服务采用统一的数字证书进行电子签名认证,建立安全可信的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应用环境。
      五、政策措施
      (一)加强统一领导,健全组织架构。
      建立健全市信息化工作组织机构,理顺和规范全市信息化管理部门的职责,健全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每年召开1-2次会议研究信息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评估规划落实情况。充分发挥市信息化主管部门在全市信息化建设中的统一领导、统筹规划、组织协调作用。各区市、部门相应成立信息化领导小组,根据规划制定落实计划和措施,形成责任明确、层次清晰、管理顺畅、高效低成本的工作体系。
      完善政府信息化项目建设的决策、管理、监督、检查和后续维护机制。成立市信息化建设专家委员会,发挥好专家在信息化工作中的咨询、参谋和技术支持作用。建立信息化重大项目部门协调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解决信息化推进中的各种问题。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科研单位和服务机构在沟通协调、咨询服务、行业管理、公证监督等方面的作用。鼓励将信息化建设和运营中的有关专业事项委托、外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协会、科研单位或服务机构。
      (二)推进专项规划,制定规范标准。
      加快信息化“十二五”规划及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信息产业、物联网技术与应用等专项规划或指导意见的编制。制定和完善重大信息化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信息网络管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智能卡应用、信息安全保密管理、电子商务安全交易、网上知识产权保护、信息公开等方面的政策法规,研究出台和完善信息化工作相关条例,营造有利于信息化、信息经济快速发展的法制环境。
      根据全市信息化的共建、整合和共享的需要,制定满足信息化项目建设、推广应用和运行管理等各环节需要的标准和规范,重点抓好信息资源整合共享、社区和城市网络信息服务、信息安全等领域的标准规范制定工作,规范各方权利和义务,固化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积极鼓励我市企业和高校、科研单位参与制定国家及省信息技术应用相关标准,提升我市信息化和信息产业技术层次和水平。
      (三)确立协同机制,推进资源整合。
      确立主管部门统筹、相关部门协同的机制,实现跨部门协同共建和资源共享。充分利用中央和省驻青单位及我市产、学、研单位的技术、设备、系统以及人才等资源,加强城市基础信息资源管理与整合,形成支撑我市信息化的基础信息资源管理平台。整合分散在政府各部门、科研机构、教学机构、企业的各类资源,促进“协作、共用、服务”的保障体系,解决资源分散利用、重复建设等问题。鼓励各单位、各企业优先使用国家云计算平台,加快规划建设青岛特色的专业性云计算平台。
      (四)建立考核制度,完善统计体系。
      各级政府部门推行信息化建设“一把手”责任制,建立和逐步实施信息化绩效评估机制。以电子政务为切入点,并逐步开展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社会信息化等领域的绩效考核工作。引导市民参与政务信息化和社会公共服务信息化评议,提升信息化工作的社会舆论监督,提高公信力。会同统计部门和专业机构,尽快建立信息化统计指标体系及相关的统计制度,为信息化的宏观决策和管理,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
      (五)保障资金投入,引导社会参与。
      稳步增加政府财政性资金对信息化的投入。市及各区市将信息化建设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和政府投资管理体系,保持适度增长。优化资金投向,重点对关系全市信息化发展全局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的重大工程、试点示范项目进行资金支持。强化政府投资信息化项目的统一管理和审核,杜绝重复建设和资金浪费。做好项目的筛选和论证工作,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信息化建设资金的支持。充分发挥市场化运作机制作用,引导社会资金投入信息化建设,鼓励有管理、技术和资金优势的企业和社会机构参与信息化项目的投资和运营。在国家法规和政策允许的领域,鼓励和吸引外资参与信息化建设。
      (六)加大普及力度,完善人才结构。
      加快全民性的信息技术知识普及和基础教育,强化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信息化知识技能培训。通过公益培训和科普教育,提高人民群众信息化应用能力,推进我市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快学习型社会建设。
      鼓励本市高等院校和专业学校加强不同层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增加和扩充信息技术与管理的复合型专业。鼓励社会力量开展各类信息化培训,规范培训市场秩序。
      加强信息化专业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引入。积极鼓励各类信息化人才投资创办IT高新企业,营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激励人才的良好环境。
      (七)加强内外交流,发挥辐射效应。
      筹划与周边各大城市共同建设公共信息平台,推动经贸合作、交通旅游、卫生医疗、环保等方面的信息交流与共享服务,促进城市间互动协作。合作推广信息化应用,推进智能卡、数字证书认证体系、电子口岸、物流信息平台的互联互通,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
      加强国际和区域信息产业合作。充分发挥政府和中介组织的资源平台优势,开展多种形式的推介活动,组织跨省、跨国的交流和招商活动。大力吸引一批国内外著名企业和机构到青岛建立大规模的研发中心、外包中心和生产基地。同时,积极鼓励本地企业走出去,扩大出口,开拓国外市场,快速提升青岛信息产业规模和国际影响力。
      附件: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十二五”规划重点领域与工程(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如果您对该文件有疑问,可以通过 网上咨询 方式咨询相关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