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区、市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
统一项目编码是做好工程建设领域信息公开工作的重要基础,也是实现项目全流程监管,进一步规范项目审批、建设管理行为的必要前提。根据中纪委《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意见》(中纪发〔2011〕16号,以下简称“《意见》”)和市纪委《青岛市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青纪发〔2011〕11号,以下简称“《方案》”)要求,各区市、各部门要按照统一的规则,建立政府投资项目的统一编码(以下简称“项目编码”),并实现基于统一项目编码的全过程信息公开和查询服务。现将做好我市统一项目编码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编码对象为2012年以后立项的政府投资项目。
二、编码责任主体为项目的立项审批单位,由立项审批单位在项目立项时负责赋码。结合我市实际,目前项目的立项审批职能集中在发展改革、交通运输、城乡建设、水利、市政公用等部门。
三、编码规则由市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协调小组统一制定,各编码单位遵照执行。
四、编码的管理。建立全市统一的政府投资项目编码数据库,实现项目编码的统一管理和实时查询,确保编码创建和使用中的唯一性和不变性。
五、编码的创建。编码在项目立项审批过程中,由审批部门通过业务办理系统录入编码要素后关联编码数据库自动产生,编码创建后实时入库。已入驻市和区市行政审批服务大厅的立项审批事项,通过全市统一的网上审批系统办理业务时创建项目编码;未入驻大厅的立项审批事项,要尽快研究制定入驻大厅工作方案。未入驻大厅且没有业务系统的,原则上直接使用全市统一的网上审批系统实现网上办理和创建编码,不再另行开发新业务系统;已有业务系统的,可先按照编码要求改造现有业务系统,增加项目编码功能,并实现与编码数据库的互联互通,待入驻大厅后统一使用全市平台。
六、编码的使用。编码一旦创建,应贯穿项目审批、招投标和建设管理全过程,实现所有项目信息基于编码的查询和检索服务。各项目建设管理部门应以此为目标,通过改造相关业务系统实现“项目编码”的全过程登记和使用;各立项审批部门除做好项目编码创建工作外,还应在立项批复文件中增加“项目编码”信息,以方便其他环节业务主管部门获取和使用该编码;入驻市和区市行政审批服务大厅的项目审批部门,可通过网上审批系统共享和使用编码数据库相关数据,实现审批业务信息和项目编码的关联。
七、工作要求。政府投资项目的统一编码工作自本通知下发之日起启动,市和区市审批资源交易管理办做好网上审批业务流程改造和驻大厅各相关部门项目编码的协调推进工作,项目立项审批部门做好各自业务系统的改造、编码的创建和入库工作,电子政务部门协助审批资源交易管理办做好网上审批系统升级改造和编码数据库的建设工作,监察部门做好项目统一编码的监督检查工作。
附件:1.青岛市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编码规范(试行)
2.青岛市行政区划代码
3.青岛市政府序列
4.行业分类编号(名称登记用)
附件1:
青岛市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编码规范(试行)
根据《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意见》,为加强全市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规范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备案、管理信息公开行为,实行全市建设工程项目统一编码。具体规定如下:
一、项目编码规则
(一)编码对象是工程建设领域的工程项目,包括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技术改造项目等。纳入项目编码范围的项目投资规模按照中央、省和市有关规定执行。
(二)项目代码由项目审批单位在项目立项时负责赋码,项目代码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唯一性和不变性。
二、项目代码的组成
项目代码采用组合编码方式生成的特征组合码,由前段码和序列码组成,共28位,其中前段码19位,序列码9位。
图示:
(一)前段码
前段码长度为19位,由6位行政区划代码、9位建设单位组织机构代码和4位年度组成。
公式:行政区划代码+建设单位组织机构代码+年度
图示:
1.行政区划代码:建设工程项目行政管辖地区代码,6位数字,按照GB/T2260(2007)的规定执行,青岛市行政区划代码见附件2。在项目审批备案中,区划代码主要表示:
XX00006位代码中,后四位为零的代码表示省管工程,370000为省管项目。
XXXX006位代码中,后两位为零的代码表示市管工程。370200为青岛市管理项目。
XXXXXX6位代码中,非零的代码表示县(区)管工程。370202为市南区管理项目。
2.项目建设单位组织机构代码:9位数字(质监局发放)。
3.年度:4位数字,表示项目立项的年度。如2010年代码为2010。
(二)序列码
序列码暂定为9位,由项目2位审批单位编号,3位所属行业分类编号和4位顺序代码三部分组成。序列码在同一前段码下应具有唯一性。
公式:审批单位编号 + 所属行业分类编号 + 顺序代码
图示:
1.项目审批单位。市发展改革委为02,市经济信息化委为03(按政府序列自然排序,见附件3),其他依次类推。
2.建设项目所属行业编号。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02)(附件4),如农业—A01,林业—A02,农副食品加工业—C01。若行业分类编码不足3位者,右补零,如建筑业—E00。
3.顺序代码。每年都须从0001号起编,不得重编、漏编。
4.序列码在同一前段码下应具有唯一性。
(三)项目划分为多个子项目
当项目划分为多个子项目时,以父项目代码为前缀,追加新的2位子项目顺序代码,从01号起编,不得重编、漏编,父项目代码与子项目代码间用“—”连接。
附件2:
青岛市行政区划代码
序号 行政区划代码 地区名称
1 370200 青岛市
2 370201 市辖区
3 370202 市南区
4 370203 市北区
5 370205 四方区
6 370211 黄岛区
7 370212 崂山区
8 370213 李沧区
9 370214 城阳区
10 370281 胶州市
11 370282 即墨市
12 370283 平度市
13 370284 胶南市
14 370285 莱西市
附件3:
青岛市政府序列
(仅限项目编码使用,各区市政府序列由各区市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协调小组结合实际情况制定)
01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02青岛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03青岛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04青岛市教育局
05青岛市科学技术局
06青岛市公安局
07青岛市监察局
08青岛市民政局
09青岛市司法局
10青岛市财政局
11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12青岛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13青岛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
14青岛市规划局
15青岛市市政公用局
16青岛市交通运输委员会
17青岛市水利局
18青岛市农业委员会
19青岛市海洋与渔业局
20青岛市林业局
21青岛市商务局
22青岛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23青岛市卫生局
24岛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5青岛市审计局
26青岛市环境保护局
27青岛市民族事务局、青岛市宗教事务局
28青岛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
29青岛市体育局
30青岛市统计局
31青岛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32青岛市旅游局
33青岛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34青岛市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35青岛市人民政府研究室
36青岛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
37青岛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
38青岛市人民政府口岸办公室
39青岛市人民防空办公室
40青岛市国内经济合作办公室
41青岛市物价局
42青岛市粮食局
43青岛市盐务局
44青岛市公务员局
45青岛市畜牧兽医局
46青岛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47青岛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局
48青岛市地震局
49青岛市机关事务管理局
50青岛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51青岛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附件4:
行业分类编号(名称登记用)
A农、林、牧、渔业
A01农业
A02林业
A03畜牧业
A04渔业
A05农、林、牧、渔服务业
B采矿业
B01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B02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B03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B04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B05非金属矿采选业
B06其他采矿业
C制造业
C01农副食品加工业
C02食品制造业
C03饮料制造业
C04烟草制品业
C05纺织业
C06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C07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
C08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C09家具制造业
C10造纸及纸制品业
C11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
C12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C13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C14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C15医药制造业
C16化学纤维制造业
C17橡胶制品业
C18塑料制品业
C19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C20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C21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C22金属制品业
C23通用设备制造业
C24专用设备制造业
C25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C26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C27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C28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C29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C30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
D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D01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D02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D03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E建筑业
E01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
E02建筑安装业
E03建筑装饰业
E04其他建筑业
F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F01铁路运输业
F02道路运输业
F03城市公共交通业
F04水上运输业
F05航空运输业
F06管道运输业
F07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
F08仓储业
F09邮政业
G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G01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
G02计算机服务业
G03软件业
H批发和零售业
H01批发业
H02零售业
I住宿和餐饮业
I01住宿业
I02餐饮业
J金融业
J01银行业
J02证券业
J03保险业
J04其他金融活动
K房地产业
K01房地产业
L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L01租赁业
L02商务服务业
M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M01研究与试验发展
M02专业技术服务业
M03科技交流和推广服务业
M04地质勘查业
N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N01水利管理业
N02环境管理业
N03公共设施管理业
O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O01居民服务业
O02其他服务业
P教育
P01教育
Q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Q01卫生
Q02社会保障业
Q03社会福利业
R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R01新闻出版业
R02广播、电视、电影和音像业
R03文化艺术业
R04体育
R05娱乐业
S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S01中国共产党机关
S02国家机构
S03人民政协和民主党派
S04群众团体、社会团体和宗教组织
S05基层群众自治组织
T国际组织
T01国际组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