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青岛市“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二○一一年六月八日)
字体大小: 打印
  • 年度期数 2011年第14期
  • 总期刊数 总第231期
  • 成文日期 2011-06-08
  • 发布日期 2011-06-08
  • 发文字号 青政字〔2011〕30号
  • 各区、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
      《青岛市“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望认真组织实施。

      
      青岛市“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11-2015

      
      “十二五”是我市实施“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打造蓝色经济区和高端产业聚集区的关键五年,也是我市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充满机遇的五年。制定并实施《青岛市“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对于大幅度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城市智能化水平,大力度发展高端技术产业和海洋科技产业,高水平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以科技创新促进产业结构跨越式提升、经济模式跨越式转型、城市建设跨越式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十二五”科技发展的基础条件
      (一)“十一五”科技发展回顾
      1、科技创新基础条件更加扎实。截至“十一五”末,全市共有科研与技术开发机构500家,比“十五”末增加73家。重点实验室158家,其中新增国家级5家、省部级19家、市级14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1家,其中新增国家级5家、省部级1家、市级24家;科技孵化器15家,其中新增国家级3家、市级8家;新增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3家、国家级创新型企业10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13家。2009年,全社会研发(R&D)投入967亿元,比2005年增长45%;2010年,地方财政科技投入987亿元、市本级财政科技投入197亿元,比2005年分别增长163%、156%;研发活动人员达26万人年、大型科研仪器设备达1547台(套),比2005年分别增长35%、120%。
      2、城市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整建制落户我市,中科院能源科学与技术中心、产业技术创新育成中心成立,中科院光电院青岛研发中心、兰化所青岛研发中心正式奠基;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开工建设;中海油重质油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洋工程腐蚀与控制工程技术中心加快建设;德国朗盛高性能橡胶新材料研发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市科技创新综合服务平台建成运行,一批区(市)中小企业创新服务平台建成并运营;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对行业和企业创新的支撑作用越来越突出。
      3、创新成果大量涌现。“十一五”期间,我市承担的国家、地方、企业等各类科技计划项目达35万项,比“十五”同期增长45%,其中争取国家各类科技计划4800余项,项目资金逾32亿元。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0余项、经费273亿元,较“十五”期间分别增长65%、99%。时速350公里动车组、数字家庭流媒体终端、自升式钻井船、1000KV特高压导线、LED背光模组、智能交通等近百项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全市共获国家科技奖31项、省科技奖308项,比“十五”期间分别增长85%、31%,其中“时速250公里动车组高速转向架及应用”、“海洋特征寡糖的制备技术与应用开发”分别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
      4、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十一五”以来,规划建设了软件与集成电路、新材料、光电子、高速列车等一批高新技术项目产业化基地,2010年实现产值逾600亿元,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11%;培育了新一代网络终端设备及软件、光电子器件及装备、海洋药物及生物材料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滚动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175家,其中特锐德电器成为我国创业板首家批准上市企业。2010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557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4701%,分别比“十五”末提高200%、381个百分点。
      5、科技支撑社会发展成效显著。我市建成省级痛风病重点实验室、省内首家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库、首家省级角膜捐献接收机构。在国内首次建立了常见毒物致病性和毒性数据库、常用农药快速检测毒理学质谱库,建成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LP)平台并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证,提高了我市食物中毒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和食品药品检验水平。开发应用可移式多普勒雷达、海水源热泵等50余项科技奥运创新成果,为奥帆赛和残奥帆赛的成功举办提供了有力支撑。科技强警工作进入全国先进行列,我市成为首批全国科技强警试点市和示范市,全市十二个区(市)全部跨入省级科技强警示范区(市)行列。科技应对浒苔效果突出,在浒苔监测预警、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即墨、莱西等5市全部成为国家科技富民强县(市),带动了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农作物新品种培育、农村科技服务等一系列科技成果加快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6、国内外科技合作向纵深发展。我市与中科院建立了全面战略合作关系,中科院在青研发机构由2家增至8家,新引进了中科院5个专业技术团队、100余名高层次科技人才。我市企业与国内知名大学、科研机构合作共建研发中心达81家,合作开发项目1100多项。国际科技合作层次不断提升,我市与法国布列斯特市签署了海洋科技中心合作协议,与乌克兰国家科学院签署科技合作备忘录。驻我市省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与乌克兰巴顿焊接研究所和俄罗斯科学院生态环境保护中心,市半导体所与俄罗斯拉明斯克仪表设计局签订了合作协议。我市与境外科技合作项目达560项。
      7、科技创新环境日益优化。出台了《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意见》、《关于实施技术创新工程加快高新技术高端产业发展的意见》,将自主创新确定为全市发展的主导战略,明确了在全国率先建成创新型城市的目标。发布了《青岛市高新技术高端产业创新发展工程建设规划》、《青岛市知识产权战略纲要》、《青岛市科技奖励办法》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逐步建立健全具有地方特色的自主创新政策体系。成立了青岛市科技研发服务中心和市科技战略研究所,重组了市生产力促进中心,进一步整合了全市科技创新服务资源,建立了公益性、综合性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实现了大型仪器、文献、专利和科学数据的共享服务以及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科技计划申报、科技查新、技术合同登记等一站式服务。新建国家级科普教育和示范基地10家,全民科技素养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创新文化氛围更加浓厚。我市入选中国城市综合创新力50强,获“中国最具创新环境城市”第9名、“中国最具创新动力城市”第9名、“中国最具创新绩效城市”第8名。
      8、知识产权管理迈上新台阶。出台了《青岛市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和专利保护地方法规,建立了维权援助中心,知识产权保护环境日益优化;建成了专利信息服务平台、国家专利技术(青岛)展示交易中心,知识产权运用能力显著增强,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成为国家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城市。“十一五”期间,我市专利申请430万件、授权213万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01万件、授权2292件,分别比“十五”期间增长181%、145%、281%和278%;万人专利授权量达278件,比“十五”末增长138%。
      (二)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我市科技创新工作虽然取得长足发展,但与中央“转方式、调结构”和市委、市政府实施“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要求相比、与先进省市的发展情况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1、高端产业发展不够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压力较大。2010年,我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226%,低于全省平均增速63个百分点,在全省排名第12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比2009年仅增长05个百分点,而全省平均增长23个百分点。我市虽然培育出了数字家电、新型显示、高速列车等高端产业和一批领军企业,但大部分高新技术行业仍然缺乏龙头企业和本地配套产业链,产业集聚程度低、辐射带动作用弱,未能形成集群化、规模化发展态势。特别是在当前产业体系中,对未来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软件和集成电路、光电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发展缓慢,与上海、深圳、苏州、无锡、大连等城市相比有明显差距,是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快,产业结构升级缓慢的根源所在。
      2、城市创新要素集聚水平不够高,企业创新欲望不够强烈。“十一五”期间,我市积极引进建设国家级大院大所取得了好的成效,但由于历史积淀少、基础薄,我市高端研发机构数量相比北京、上海、南京、武汉、西安、成都等城市差距较大,创新体系整体上还不够完善,人才、技术、设备、投资等各类创新要素的集聚效应还不够突出。同时,我市虽然有一批在国内外知名的大企业,但总体来看,企业创新欲望还不够高,创新活力不足且发展不均衡。全市有5000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设立研发机构的仅有300余家,开展科技活动的仅有450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13%的大企业研发投入占全市企业研发总投入比重却高达62%。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仅为081%,而且近年来呈现连续下降趋势(2005-2008年分别为118%、112%、097%、086%)。
      3、鼓励创新的政策和措施不够完善,产学研合作效果不够突出。“十一五”期间,我市针对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制定出台了一些政策,如《关于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推进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意见》等。但与国家要求相比、与国内先进城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一方面,部分国家优惠政策没有用足用好,缺乏市级配套政策和实施细则,比如企业研发费用150%加计抵扣、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采购、科技项目配套资金等落实不够到位;另一方面,我市政策体系还不够完善,尚未出台科技进步条例,特别是针对创新型企业培育、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产业化基地建设、人才技术引进的政策措施力度不够大,创业投资、科技保险及科技银行等科技金融政策也不够完善。此外,产学研合作尚未完全破题,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仅停留在一些短平快项目上,缺乏长远部署,以产学研合作为核心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至今尚未建立。
      4、创新资源科学配置机制不够健全,各类创新资源的利用效率不够高。我市科技资源目前仍处于多部门分散管理状态,条块分割现象严重,在科技资金分配、科技项目立项、科技项目资金监管等方面缺乏全市统筹协调的管理机制。企业为获得更多支持,同时向多个部门提出申请,造成了重复支持。此外,由于利益机制的制约,不同单位之间的科技协作意识较弱,不同创新主体之间缺乏协调,导致科研项目低层次竞争、重复引进、低水平建设,科技资源重复配置而不能合作共享,造成了大量的闲置浪费,严重影响了科技资金的使用效益。
      5、引进利用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平台建设相对滞后,“外为我用”的技术引进开发机制亟待建立。随着“转方式、调结构”的深入推进,我市现有的技术创新体系已不能满足产业升级的需求,迫切需要在加强自主创新的同时积极引进一批国内外科技成果为我所用。但一直以来,我市技术成果转化过程中缺乏功能完备的中试平台和产业放大渠道,无法承接国内外先进技术在我市实现产业化,建设像工业技术研究院、国际科技合作园这样的先进技术承接转化平台迫在眉睫。同时,我市还缺乏高层次、系统性的技术引进开发机制,大部分的对接洽谈活动和技术引进工作都仅停留在部门组织层面上,其影响的广度和深度有较大的局限性。
      6、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够强,专利创造和运用能力有待提升。全社会对知识产权重视程度有所提高,但总体上依然较弱,不少企事业单位特别是绝大部分中小企业对知识产权概念淡薄,只注重成果开发而忽略专利保护,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申请专利的不足2%。此外,高质量自主知识产权不多,知识产权尚未有效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2010年,我市专利、发明专利的申请和授权量处于全国十五个副省级城市的中下游位次,专利申请总量不及排名第一的深圳的1/4。市发明专利申请占专利申请的比例仅为26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18%。
      二、“十二五”科技发展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一)国际发展趋势
      1、当今世界正处在新科技革命的前夜。人类社会的进步从根本上讲是科学技术的进步,每一次重大的历史变革都与科技的革命性突破密切相关。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既是对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提出的强制性需求,也是科技创新长期积累须突破发展方式束缚的内在要求。目前,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正集中各类创新资源加紧布局和推进重大领域的产业技术创新,同时在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网络、生物技术、生命健康、海洋与空间等战略领域发生革命性创新突破的先兆已经显现。
      2、全球经济增长模式将发生重大转变。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深刻表明,在全球范围内,现行的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模式已不适应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特别是能源短缺和环境恶化,不断提高发展的经济成本和环境代价,不断从系统的内部凝生出对发展方式和产业模式的否定,世界各国都在积极采取措施,力争通过发展新技术、培育新产业,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加速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升级,率先走出危机。
      3、科技全球化将深刻影响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当今世界,科技全球化的趋势日益突出。一方面,重大科技创新活动的参与合作日益全球化,另一方面,重要科技成果的溢出效应日益全球化。科技全球化必将对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产生深刻影响,从社会的管理模式到运行机制、从企业的组织架构到生产方式、从不同社会阶层的生活方式到消费结构、从不同群体的生活理念到行为方式,科技全球化的影响不容低估。
      4、科技创新成为各国抢占产业制高点的重要手段。科技创新是新兴产业发展的源点,高端产业链和高端价值链都来源于高端技术和创新成果。在金融危机催生产业结构加速调整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纷纷将科技创新作为后金融危机时期的国家战略以抢占全球产业制高点,以期在新一轮全球分工体系中再次引领科技创新,占据全球产业价值链的高端,主导经济和社会发展。
      (二)国内发展趋势
      1、“转方式、调结构”成为新时期的中心任务。“十五”以来,尽管我国经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以利用国外资金、国外品牌、国外市场引领拉动经济发展的外向型模式已难以为继,一些深层矛盾和问题不断凸显,“转方式、调结构”成为推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紧迫选择,必须尽快实现发展方式由外向拉动转变为内生驱动,产业结构由低端跟随转变为高端引领。以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确保经济社会的优质、适速、可持续发展。
      2、科技创新成为推进“转方式、调结构”的主导力量。“转方式、调结构”根本在于科技创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将决定一个社会整体的生产力水平,从而决定与之相适应的发展方式;科技创新是第一生产要素,科技创新催生高端技术和高端产业,进而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任何时期,特别是在发展方式与发展要求严重脱节,产业结构与增长需求严重失衡的情况下,只有抓住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抓住了科技创新,才是真正抓住了“转方式、调结构”的根本。
      3、可持续发展成为关乎国家兴衰的根本战略。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生产制造大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不仅大规模消耗了各类资源,而且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资源和环境的现状已无法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必须将以保护资源和环境为主要任务的可持续发展提升为关乎国家兴衰的根本战略。大力实施节能减排,大幅度降低资源消耗,着力开发低碳产业,加快发展循环经济。
      4、自主创新成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节能降耗、低碳循环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技术创新。当前国际间围绕节能降耗竞争十分激烈,各国为培植优势、垄断市场,纷纷实施绿色低碳技术壁垒和封锁,单纯依靠引进技术的路子将越走越窄,必须高度重视自主创新,坚决依靠自主创新,大力实施自主创新,以自主创新确保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
      (三)我市面临挑战
      1、“转方式、调结构”的挑战。金融危机的影响和世界经济复苏缓慢使我市发展的外部环境仍然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同时,针对金融危机,中央作出的“转方式、调结构”重大战略部署,对国内城市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特征的新一轮城市间竞争正在形成,我市面临着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和参与区域竞争的双重压力。
      2、低碳经济转型的挑战。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革命,开发低碳技术、突破新能源科技、升级能源产业在城市可持续发展布局中已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市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期,必须要积极迎接挑战,抓住发展机遇,变压力为动力,在未来更加激烈的竞争中抢占发展制高点。
      3、资源环境约束的挑战。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全球发展理念和增长模式的渐变将带动我国节能和环保技术的创新应用。我市是典型的能源输入型城市,资源缺乏、生态脆弱,要实现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的难题。
      4、海洋资源深度开发的挑战。科学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是解决人口增长、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三大世界性难题的必然选择,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建设海洋大国已成为我国走向振兴的必由之路,而作为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我市对海洋的开发利用与城市地位和特点相比,仍有诸多需要加强和提高之处。
      5、城市发展新理念的挑战。目前,我市的发展正处在由传统城市向现代化都市加快转型、由工业化城市向信息化城市全面升级、由以经济发展保障生活向以社会进步提升品质迅速演进的关键时期,城市的价值取向、文化内涵、品质要求将不断丰富、调整和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青岛只有秉持高端创新、智能便捷、低碳循环、安全健康的城市新理念,才能推进现代化国际城市的加快建设。
      三、指导思想、总体思路与目标愿景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加快推进“转方式、调结构”为主线,以创新型城市建设为目标,按照世界眼光,立足国际标准,发挥本土优势,落实“环湾保护、拥湾发展”和“打造蓝色经济区、高端产业聚集区”战略部署,创新理念、更新思路、革新措施,高起点谋划和布局新时期科技创新任务,把加快科技进步和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结合起来,把加强自主创新和推进产业结构升级结合起来,进一步夯实创新发展的平台与基础,进一步提升创新发展的能力与水平,进一步优化创新发展的环境与条件,使科技创新更加全面、深入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在引领高端产业发展、开发海洋科技产业、提升城市智能水平、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保障社会安全和谐等方面发挥更加重要、更加突出的作用。
      (二)总体思路
      围绕“十二五”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要求,明确“十二五”科技工作的目标和任务。以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示范工作为抓手,着力实施科技重大专项;建设完善城市创新体系,大幅度提升城市创新能力;培育发展高端技术和产业,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壮大海洋科技产业,全力打造半岛蓝色经济核心区;推进建设新一代城市信息网络和营运平台,加快提升城市智能水平;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和生态保护,全面促进自然和谐与环境友好;着力推进公共领域科技创新,支撑保障人口健康与社会安全。到“十二五”末,各项科技重点目标任务基本完成,重要指标位居国内同类城市前列,使青岛的创新活力更加充沛、城市特色更加鲜明、产业优势更加突出、社会环境更加和谐。
      (三)发展原则
      1、高点定位原则。学习国际科技发展的先进理念,借鉴国内先进地区科技创新的成功经验,高起点确定科技发展的愿景和目标,高标准规划科技发展的布局和任务,高效能推进规划任务的组织和实施。
      2、引领支撑原则。科技创新全面融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引领产业发展高端高新的关键力量,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保障社会安全、和谐的支撑力量,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推进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主导力量。
      3、重点突破原则。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精心布局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和方向,着力突破一批带动性强、关联度大、作用突出的关键技术,突出发展对青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4、对接国家原则。积极对接国家“十二五”科技发展战略目标,融入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积极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培育发展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承担国家计划,争取更多国家支持。
      5、系统集成原则。统筹引导、整合资源、集成措施,推动从分散研发向联合攻关转变,从单一创新向系统创新转变,从单点创新向集成创新转变。
      6、可实施性原则。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和基础条件,突出规划目标的可实现性、规划任务的可完成性、规划措施的可操作性,将“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所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使规划真正发挥对全市科技发展的指导和引领作用。
      (四)发展愿景
      立足青岛的资源特色和区位优势,结合城市的前瞻布局和现实要求,围绕提升城市自主创新能力,面向对科技创新需求突出的高端产业、蓝色经济、智能服务、生态环保、安全健康等领域,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支撑作用,努力把青岛打造成为以“创新、高端、蓝色、智能、生态、安全”为显著特征的创新型现代化城市。
      1、创新青岛。突出自主创新,着力建设高水平的创新平台、高效能的产业联盟、高素质的创新企业、高水平的人才团队,努力把我市打造成为创新活力强劲、创新体制完备、创新人才聚集、创新成果涌现、创新氛围浓厚的创新型城市。
      图1:创新青岛示意图(略)
      根据创新青岛的愿景目标,确定创新青岛的战略任务为:创新体系建设、创新人才建设、创新环境建设。其中,创新体系包括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创新服务;创新人才包括高端领军人才、专业研发团队;创新环境包括体制机制、政策法规和人文氛围。明确了建设创新青岛的关键举措,并绘制创新青岛发展路线图。
      图2:创新青岛发展路线图(略)
      2、高端青岛。瞄准产业高端,通过引进先进技术、突破关键技术、建设产业基地、培育新兴产业等手段,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努力把我市打造成为占据产业链和价值链高端的品牌城市。
      图3:高端青岛示意图(略)
      根据高端青岛的愿景目标,确定高端青岛的战略任务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高新技术项目产业化基地建设、先进技术引进以及关键技术攻关。明确了建设高端青岛的关键举措,并绘制高端青岛发展路线图。
      图4:高端青岛发展路线图(略)
      3、蓝色青岛。发挥海洋特色优势,加快海洋高新技术开发与转化,强化海洋资源环境保护与改善,推动海洋科研优势尽快转化为海洋产业优势,努力把我市打造成为我国海洋科技创新与蓝色经济发展的核心城市。
      图5:蓝色青岛示意图(略)
      根据蓝色青岛的愿景目标,确定蓝色青岛的战略任务为:海洋科技创新、海洋产业培育、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和海洋环境保护。其中,海洋科技创新包括海洋基础科研、前沿技术、示范基地;海洋产业培育包括提升海洋一产、壮大海洋二产、突破海洋三产,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包括海洋资源深度开发与可持续利用;海洋环境保护包括整治海洋环境污染、保护修复海洋生态环境。明确了建设蓝色青岛的关键技术,并绘制蓝色青岛发展路线图。
      图6:蓝色青岛发展路线图(略)
      4、智能青岛。面向生产生活,加强城市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和运营平台建设,加快传感网、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开发应用,加快推动社会生活、经济活动和城市管理走向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努力把我市打造成为国内重要的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城市和产业化基地。
      图7:智能青岛示意图(略)
      根据智能青岛的愿景目标,确定智能青岛的战略任务为:终端应用服务、运营平台开发、基础网络建设。其中,终端应用包括智能交通、数字医疗、数字家庭、制造业信息化和城市资源智能管控;运营平台包括IDC数据中心、网络支付平台和服务支撑平台;基础网络包括城市无线网、传感网、物联网和融合网。明确了建设智能青岛的关键技术,并绘制智能青岛发展路线图。
      图8:智能青岛发展路线图(略)
      5、生态青岛。倡导生态理念,以科技创新促进产业低碳、经济循环、城市绿色,全面实现自然生态的保护、产业生态的均衡、城市生态的美化,努力把我市打造成为资源节约、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城市。
      图9:生态青岛示意图(略)
      根据生态青岛的愿景目标,确定生态青岛的战略任务为:低碳产业、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环境保护。其中,低碳产业包括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化石能源低碳化、碳排放检测;节能减排包括清洁生产、建筑节能、余热余压利用;循环经济包括中水回用、废旧资源回收利用;环境保护包括生活垃圾处理、污水处理、水资源保护、生态修复。明确了建设生态青岛的关键技术,并绘制生态青岛发展路线图。
      图10:生态青岛发展路线图(略)
      6、安全青岛。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城市公共安全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构建覆盖社会安全、生产安全、食品安全和健康安全的技术支撑体系,努力把我市打造成为健康、安全、和谐的宜居城市。
      图11:安全青岛示意图(略)
      根据安全青岛的愿景目标,确定安全青岛的战略任务为:社会安全、生产安全、食品安全、健康安全。其中,社会安全包括城市基础设施安全、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灾变预防与控制和社会治安管理;生产安全包括安全监控、生产事故防范和应急救援;食品安全包括食品溯源、快速监测、质量控制和应急处置;健康安全包括疾病防治、新药创制、医疗器械、定点医疗服务。明确了建设安全青岛的关键技术,并绘制安全青岛发展路线图。
      图12:安全青岛发展路线图(略)
      (五)发展目标
      经过全市科技界的共同努力,到“十二五”末,城市创新体系基本健全,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突出,产学研结合更加紧密,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创新青岛”基本形成;一批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高新技术项目产业化基地基本建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成长,“高端青岛”突出展现;海洋科技实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海洋科技成果大批涌现,海洋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发展,“蓝色青岛”特色突出;信息网络基础平台更加完善,城市数据中心发挥重要作用,传感网、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城市的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水平大幅提升,“智能青岛”基本实现;科技创新支撑实现产业低碳、经济循环、城市绿色、环境友好,“生态青岛”基本建成;科技支撑社会公共安全的能力大幅增强,城市各类安全管理系统更加科学有效,“安全青岛”成为品牌。
      ——基础设施条件。到2015年,累计新建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机构100家,达到600家;新建各类重点实验室15家,达到173家;新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家,达到71家;新建企业技术中心110家,达到300家;R&D全时人员数达48万人年,中级职称以上人员占85%。
      ——科技创新投入。到2015年,地方财政科技投入20亿元,占财政支出比重达3%;全社会R&D投入250亿元,占GDP比重达2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200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123%。
      ——科技成果产出。到2015年,登记科研成果700项;专利年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到2万件和1万件以上,其中发明专利年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到5000件和1000件以上;技术合同成交总额达45亿元;发表科技论文3万篇。
      ——高新技术产业。累计认定高新技术企业数达700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1万亿元以上,比“十一五”末翻一番,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0%;高新技术项目产业化基地产值达250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达300亿元;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到60%。
      青岛市“十二五”科技发展主要指标表(略)
      四、空间布局
      (一)功能区划布局
      根据我市“依托主城、拥湾发展、组团布局、轴向辐射”和“一主三辅多组团”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按照服务创新、服务产业、相对集中、突出特色的原则,在主城区(市南区、市北区、四方区、李沧区)突出中心城区特色,重点布局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主要建设国家级科研机构、大企业集团技术研发中心、创新服务平台、科技中介机构和都市科技工业园区。在崂山区突出科技城特色,重点布局高端研发机构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建设国家级高端研发机构、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孵化器。在高新区和城阳区突出科技新城和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特色,重点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产业和高端研发机构,主要建设新材料、生物技术、新能源、电子信息等产业技术研发机构和大学科技园等科技孵化器。在黄岛区突出现代制造业聚集区和东北亚航运中心特色,重点布局高新技术产业和产业技术研发平台,主要建设造船、石化、汽车、现代物流等产业技术研发机构。在胶南、胶州、即墨、莱西、平度五市,重点布局建设特色科技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其中,胶南市突出董家口港和大学城特色,重点建设临港工业园区技术研发体系;胶州市突出机械加工和物流园区特色,重点建设船舶配套、钢构架等产业技术研发平台和现代物流平台;即墨市鳌山园区突出海洋科技和海洋产业特色,重点建设海洋科研基地和海洋科技产业基地;莱西、平度两市重点布局建设特色科技产业工业园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重点建设配套的技术创新体系和创新服务体系。
      (二)创新体系建设规划布局
      知识创新体系。以研究型大学和部分科研机构、企业和重点实验室为主体,主要从事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重点布局在中心城区(市南区、市北区、四方区、李沧区)和崂山区、黄岛区、城阳区、青岛高新区。
      技术创新体系。以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重点实验室、企业工程实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为主体,主要从事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并实现产业化服务,重点布局在崂山区、城阳区、黄岛区、青岛高新区和五市。
      创新服务体系。以青岛市工业技术研究院、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科技孵化器、区(市)中小企业技术服务平台和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为载体,重点布局在中心城区和各特色工业园区。
      (三)高新技术项目产业化基地布局
      “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12个高新技术项目产业化基地,其中,软件与集成电路技术项目产业化基地主要布局在青岛高新区主园区、崂山区软件园、市南区软件园和即墨市鳌山园区;新材料技术项目产业化基地主要布局在青岛高新区主园区、城阳区青大工业园、崂山区中科青岛功能材料产业园和汉缆产业园;高速列车技术项目产业化基地主要布局在青岛高新区主园区和城阳区;数字化橡胶轮胎专用装备与高性能子午胎技术项目产业化基地主要布局在四方区、崂山区、黄岛区、胶州市和莱西市;新型显示技术项目产业化基地主要布局在黄岛区海信工业园、崂山区光电产业园;数字家电技术项目产业化基地主要布局在青岛高新区海尔数字家电产业园、黄岛区海信数字家电产业园;新型纺织机械技术项目产业化基地主要布局在崂山区、胶南市;半导体照明技术项目产业化基地主要布局在崂山区、城阳区和青岛高新区;新能源技术项目产业化基地主要布局在崂山区、四方区、青岛高新区、即墨市、莱西市、平度市;生物技术项目产业基地主要布局在青岛高新区、崂山区、城阳区;海洋工程装备与仪器设备技术项目产业化基地主要布局在黄岛区、崂山区;海水种苗技术项目产业化基地主要布局在胶南市、即墨市。
      (四)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布局
      “十二五”期间重点培育发展8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新一代网络终端设备及软件产业主要布局在崂山区、市南区和青岛高新区;光电子器件及装备产业主要布局在青岛高新区、崂山区和市南区;海洋药物及生物材料产业主要布局在崂山区、市南区和青岛高新区;新型能源材料与装备产业主要布局在崂山区、城阳区、高新区和即墨市;智能控制与精密制造装备产业重点布局在崂山区、城阳区和青岛高新区;水下智能装备产业主要布局在崂山区、黄岛区和青岛高新区;高端通用芯片及行业基础软件产业主要布局在崂山区、市南区和青岛高新区;电力无线传输器件及装备产业主要布局在崂山区和青岛高新区。  
      五、“十二五”科技发展重点任务
      (一)加快城市创新体系建设,提升城市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进“创新青岛”建设
      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着力引进建设高端创新平台,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培育建设创新型企业和创新人才团队,加快推进青岛高新区建设,进一步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全面深化知识产权工作。到“十二五”末,引进建设56个高端创新平台,构建50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培育300家创新型企业,引进50个创新人才团队。
      1、引进建设高层次创新平台。按照“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突出引进、整合共享”的原则,重点引进建设10个高层次国家属独立科研机构,9个国家重点实验室、7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和5个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8个国际合作研发机构;建成7个国家级孵化器,1个科技创新综合服务平台,6个专业技术服务平台;建成市属工业技术研究院。着力构建覆盖创新全过程的研发服务体系。
      国家属独立科研机构。国家属独立科研机构位于创新体系顶端,是自主技术的重要源泉。重点引进建设: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国家深海基地、中科院能源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中科院光电研究院青岛光电工程研究院、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青岛资源化学研究中心、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中科院软件研究所青岛研发中心、中海油重质油工程技术加工研究中心、山东省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中船重工七一○所青岛研发基地。争取国家和省支持在青建设中科院青岛分院。建成后,国家属独立科研机构将成为引领我市产业技术创新和结构升级的重要创新引擎。
      国家级研发平台。国家级研发平台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建设:数字化家电、多媒体技术、化学品安全控制、生物发酵技术等9家国家重点实验室;高速列车、轮胎工艺与控制、国家海洋监测设备等7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数字家庭网络、高速列车系统集成等2家国家工程实验室;5家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建成后,国家级研发平台将成为我市组织高水平应用基础研究、工程技术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学家、工程技术研究人员,开展高层次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
      国际科技合作机构。国际科技合作研发机构是开展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研究的重要基地,对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促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具有重要意义。重点建设:国际科技合作园、海洋仪器装备国际合作研发中心、数字化橡胶轮胎装备国际科技合作研发中心、橡塑材料与工程联合研究中心、苹果种质资源创新研究中心、观测海洋学与深海研究中心、聚合物加工技术及其相关热物理科学联合研究中心、海洋渔业科技联合研究中心、智能信息系统联合研发中心。建成后,国际科技合作机构将成为我市引进转化国外先进技术和创新人才,促进我市高端产业加快发展的重要桥梁。
      国家级科技孵化器。国家级科技孵化器是培育创新型企业的重要服务平台,对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发展新兴产业具有重要意义。重点建设:青岛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青岛高新区科技企业加速器、青岛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技术创业服务中心、青岛国家大学科技园、青岛软件园、青岛新材料科技工业园。建成后,国家级科技孵化器将成为我市创新成果孵化转化、创新企业成长壮大的重要摇篮。
      科技研发服务中心和专业技术服务平台。科技研发服务中心是为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和科技人员提供科技资源共享、科技政务、科技成果转化等综合性创新服务的机构。专业技术服务平台是为行业内中小企业提供共性技术研发的专业服务机构。重点建设:青岛市研发服务中心综合服务平台、集成电路公共支撑服务平台、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平台、废弃物处理及综合利用技术平台、农业科技综合服务平台、海水种苗创新服务平台、海洋特征寡糖技术服务平台。建成后,我市将形成以综合创新服务平台为主、专业技术服务平台为辅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将大力促进创新服务资源的整合和服务效率的提升。
      工业技术研究院。工业技术研究院是以企业为主体技术创新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关键环节,是实现官、产、学、研、资紧密结合及各类创新要素集聚的重要平台。重点建设:光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资源化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洋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半导体照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生物医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西北工业大学青岛工业技术研究中心、西安交通大学青岛功能结构材料技术研究中心等一批技术研究中心。建成后,工业技术研究院将成为我市研究开发共性技术、攻关突破关键技术、引导转化科技成果、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培育衍送产业人才、支撑促进调整升级的重要创新平台。
      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是为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供社会化、市场化服务的社会中介机构,对促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重点建设完善:科技评估、审计及法律服务机构、科技事务代理咨询服务机构、科技金融服务机构。建成后,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将为我市科技创新提供专业化、多元化的创新服务,逐步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结构合理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进一步促进我市科技中介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国家科技示范园区。国家科技示范园区是高新技术企业相对集中的产业园区,对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意义。重点建设:青岛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青岛国家火炬计划新材料产业基地、青岛国家现代服务业产业化基地、青岛国家数字家电产业化基地、青岛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青岛即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成后,国家科技示范园区将对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起到重大示范、引导、带动作用。
      2、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按照“遵循市场经济、满足产业发展、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的原则,重点构建行业基础软件、锂电、智能交通、氟材料、模具数字化制造、高速列车、数字化橡胶轮胎专用装备与高性能子午胎、新型显示、数字家电、新型纺织机械、半导体照明、风电装备、太阳能薄膜电池、海洋仪器装备、海洋防腐、海水种苗、海洋药物及生物制品、海洋可再生能源装备、海洋纤维、生物质能源、生物酶制剂、动物用生物制品、药物创制、现代种业、饲料等50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符合条件的申报国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3、加快培育创新型企业。按照“突出引导、注重集成、分类指导、重点推进”的原则,建立和完善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不断强化企业创新意识,增强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能力,掌握一批自主核心技术,培养一批创新型企业家和技术人才,打造一批知名品牌产品。重点扶持培育300家创新型企业,其中5-10家具备国际竞争力,90-95家具备国内竞争力,200家具备区域竞争力。
      4、加强创新人才团队引进建设。按照“加强人才引进、重视人才团队、突出领军人物”的原则,大力推进创新人才团队建设。重点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建设、关键技术攻关及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培育新一代网络及软件、新一代网络终端设备、太赫兹技术、海洋生物寡糖制品、海洋药物及生物材料、新型能源材料、新型能源装备、智能控制与精密制造装备、高端通用芯片、行业基础软件、新一代谐振磁耦合电子产品、数字化家电、智能控制技术、射频识别技术、数字化综合集成技术、高速轨道车辆新型制动材料技术、高速动车组转向架车轴设计技术、集成电路设计技术、软件测评技术、软件服务外包、智能密炼控制技术、智能轮胎(RFID)技术等50个专业技术攻关团队,引进培养200名拥有博士学位的高层次人才,争取20人纳入国家“千人计划”,50人进入省“万人计划”第一层次领军人物人选,形成以领军人物为核心、人才团队结构合理、各类创新人才汇集涌聚、创新活力强力迸发的浓厚氛围。
      5、加快推进青岛高新区建设。推进青岛高新区建设,对于促进我市“转方式、调结构”,提升城市自主创新能力,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到“十二五”末,基本建立起研发创新、孵化培育、企业加速、产业集聚的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发展体系,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1000亿元,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达10%,基本建成国内一流的创新型科技园区。
      加快创新创业体系建设,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和研究院所,吸引高层次人才、风险资本、金融资本、高技术项目等各类高端创新资源向青岛高新区集聚。加强先进技术引进、开发和培育,以青岛工业技术研究院、国际科技合作园和大学科技园为载体,不断推进国内外科技合作,支持大学、科研机构科技成果在青岛高新区转移转化。加强孵化载体建设,探索新型孵化机制,积极推进国家“863”计划项目产业化开发示范试点工作,培育壮大创新型企业。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规划建设,按照国家、省、市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布局要求,结合青岛高新区特点,重点规划建设高速列车、光电子、新能源、碳纤维材料、生物医药等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强化青岛高新区“一区五园”协调机制,加快省级高新区建设。
      6、加强新兴产业领域应用基础研究。加强我市产业发展战略需求与国内外科学前沿的结合,全面提升我市新兴产业领域原始创新能力。重点开展生命科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能源科学等应用基础研究。
      生命科学领域。重点开展作物抗逆机理、农产品营养品质与安全、农业生物灾害预测、动物疾病发生机理、神经退行性疾病机理与防治、重大传染病防控与诊疗、环境有害物质对健康影响、微生物工程和酶工程等应用基础研究。
      信息科学领域。重点开展数字家庭运营平台建设、数字家庭体系加密算法、复杂环境下动态感知与主动适配技术、基于认知的无线资源动态管理与利用、无线频谱环境认知理论、物联网、虚拟现实技术等应用基础研究。
      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重点开展新型纤维材料、杂化柔性太阳能转换材料与器件、新型激光和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高分子纳米仿生材料、环境友好型材料、零件快速精密或直接成形、数字制造与虚拟制造系统设计等应用基础研究。
      新能源领域。重点开展多能互补及高效储能、海上风电场基础结构、海洋能发电系统、海藻能源开发利用、地热能利用等应用基础研究。
      7、全面深化知识产权工作。提升知识产权创造与运用能力。实施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工程,在100家企业开展试点示范工作;推进企业知识产权特派员制度和专利工作站建设,引导高校和科研机构加强以市场为导向的知识产权创造与开发;通过知识产权入股、持股等形式,建立激励发明创造的新型分配机制;健全知识产权评估、交易机制,鼓励引导金融与风险投资支持专利产业化。
      加强知识产权管理与保护。建立知识产权审议制度,将知识产权因素纳入经济、科技决策管理的全过程;加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能力建设,构筑市、区(市)两级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保护体系;开展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假冒专利和侵犯专利等知识产权违法行为。
      加快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建设。完善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40个专利专题数据库;健全知识产权预警应急机制,对潜存的知识产权纠纷、争端和突发事件制订预警预案;加快建设代理、评估、转让等各类专利中介机构,加强对中介机构和中介服务人员的培育、管理和监督。
      (二)加快产业关键技术攻关,着力构筑高端产业体系,加快推进“高端青岛”建设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建设高新技术项目产业化基地,加强产业关键技术攻关和先进技术引进转化,不断促进我市产业向产业链和价值链高端演进,着力打造以自主创新和高端技术为主导的新型产业化体系。到“十二五”末,8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达300亿元,12个高新技术项目产业化基地产值达2500亿元,攻关突破100项产业关键技术,引进转化100项国内外先进技术。
      1、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按照“政府主导与市场引导相结合、现有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相结合、加强国内外合作与扶持本地企业成长相结合”的原则,重点培育发展新一代网络终端设备及软件、光电子器件及装备、海洋药物及生物材料、新型能源材料与装备、智能控制与精密制造装备、水下智能装备、高端通用芯片及行业基础软件、电力无线传输器件及装备等8个领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2、建设高新技术项目产业化基地。按照“依托自主知识产权、遴选高端技术、政府规划推进、创新运营管理模式”的原则,加快推进软件与集成电路、新材料、高速列车、数字化橡胶轮胎专用装备与高性能子午胎、新型显示、数字家电、新型纺织机械、半导体照明、新能源、生物技术、海洋工程装备与仪器设备、海水种苗等12个高新技术项目产业化基地建设,培育聚集300家创新型骨干企业。
      3、加强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按照“政府规划引导、市场需求导向、企业主导实施、产学研用结合”的原则,重点在电子信息、现代服务业、先进装备制造、交通运输装备、新材料等10个领域,攻克创意设计、软件动漫、数字终端设备、无线射频、家用设备网络融合、数字化服务平台、数字化轮胎成套装备、新型纺织机械、飞机及零部件制造、新能源特种汽车、高附加值船舶、自升式钻井船建造、异戊橡胶合成、清洁能源材料、半导体照明、30兆瓦以上风电设备制造等100项关键技术,突破一批对产业规模发展和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严重制约的技术瓶颈,激发释放主导产业发展的内在潜力。
      4、加强先进技术引进与转化。按照“引进技术与产业升级需求相结合、引进技术与开发创新相结合”的原则,重点在微电子、生物技术、航天航空等领域,引进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高性能轿车子午胎成型机、异丁烷制取异戊二烯、海洋生物低温酶分子改造、海洋活性多肽脂质体、特殊焊接与切割、X86系统嵌入式解决方案、海水淡化反渗透膜、城市智能交通控制、新型船用系列多功能防护材料、高性能颗粒增强铝基合金复合、磁控溅射真空镀膜玻璃中试、轻质三明治结构金属板材制备、50兆瓦以上风电机组整机、激光显示、三维激光扫描测量、节能抗磨先进润滑油脂、高速动车组状态和安全检测系统开发、水下智能装备研发制造、太赫兹器件研发制造等100项我市亟需的关键技术。通过先进技术引进与合作,解决制约我市新兴产业和主导产业发展的瓶颈,引领我市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三)加强海洋科技创新,引领蓝色经济加快发展,加快推进“蓝色青岛”建设
      围绕国家战略目标开展应用基础研究,面向未来海洋战略产业培育海洋前沿技术,加快海洋产业技术示范试验基地和中试基地建设,加强海洋资源与环境保护技术开发,推进我市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到“十二五”末,基本形成高效、完善的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和产业科技支撑体系,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率显著提高,海洋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成为国家重要海洋科技创新基地。
      1、加强海洋应用基础科学研究。
      开展海洋与全球气候变化研究。重点研究海洋动力环境变异过程及机理、近海与大洋环流形成及变异机理、海-气能量物质交换作用机制、浅海动力环境灾害发生过程与机理、海洋对全球气候变化调节作用、海洋动力过程在气候突变中作用、海洋碳循环过程对全球气候变化作用等。
      开展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重点研究海洋生命现象与生命活动、海洋生物起源进化与遗传变异、海洋渔业科学与农牧化、海洋生物可捕资源养护与安全开发、海水健康养殖与海洋生态农业、海洋生物资源高值化利用、海洋生物资源综合利用和精深加工、海洋食品安全保障等。
      开展近海生态环境演变过程与保护研究。重点研究海洋生态环境演变与生物多样性、海洋生态系统生物生产过程和地球化学过程、近海生态环境演变与人类活动影响等。
      开展海洋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探测评价研究。重点研究海洋地质环境与过程、陆海相互作用过程中物质迁移与沉积作用、海底构造活动和物质循环及其环境效应、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海洋矿产资源成矿条件与成藏机理等。
      开展海洋数值模拟与观测研究。重点研究海洋多运动形态耦合以及海-气通量交换过程、海洋动力系统数值模式体系构建、海洋观测技术、深海锚定测量与拖曳式海洋测量系统等。
      2、超前部署海洋前沿技术。
      开展极端环境微生物、活性化合物及基因资源探查和利用研究。重点研发极端环境微生物特征蛋白质结构和功能分析、极端微生物酶基因、抗逆功能基因与特殊功能微生物获取及表达应用、极端微生物“宏”基因组等技术。
      开展海洋微藻生物质能利用研究。重点研发高效产油海藻及利用海藻生产燃料乙醇、微藻油脂提取冶炼生物柴油、分离纯化海洋微藻种质、筛选高效产油海洋藻株、大规模化微藻养殖、微藻细胞多级收获、光生物反应器等技术。
      开展深海油气矿产资源勘探、开采、运输装备研究。重点研发深海采油井口装备、3000米深海防喷器组关键部件制造与控制系统、新能源天然气水合物开采关键装备制造、自升式半潜海洋石油钻井平台、海洋工程装备总装建造等技术。
      开展深、远海海洋环境立体监测与实时监测研究。重点研发海洋动力环境和移动目标雷达探测、多功能新型海洋锚系浮标、实时传输潜标、自沉浮式剖面测量漂流浮标、自持式海面飞行器、无缆自治水下机器人等技术。
      开展海洋信息处理与应用研究。重点研发海洋信息同化处理、海洋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可视化模型构建、分布式海洋空间决策支持、网格GIS体系信息共享、海洋科技信息共享服务等技术。
      开展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研究。重点研发新型海上风电机组支撑结构、百千瓦级潮流发电、高效潮流能获能、分布式阵列式潮流能发电、大型漂浮式波浪能发电、海洋能多能互补与综合利用等技术。
      3、加快海洋产业技术示范试验基地建设。
      建设海洋防腐产业中试基地。重点研发海洋环境评估与环境敏感断裂、海洋生物腐蚀与污损、海洋腐蚀检测与监测、海洋阴极保护工程与特种防护、海洋钢筋混凝土腐蚀与涂层保护、海洋浪花飞溅区保护等技术及装备,重点在海洋石油平台和海底管线腐蚀、港口工程防护等领域开展示范。
      建设海水淡化中试基地。重点研发海水淡化反渗透膜材料及组件、海水淡化材料和装备标准化检测、面向特定环境的小型高效低成本海水淡化装置、基于多种能源供给的海水淡化装置等技术及装备,选择部分工程开展示范试点。
      实施海洋天然气应用示范工程。重点研发液化天然气(LNG)存储装置、液化天然气运输船等技术及装备,重点在港口、交通运输等领域开展示范。
      4、加强海洋资源与环境保护技术开发。
      开展近海水域生态养护与修复研究。重点研发重要生物资源放流增值、新型海洋牧场建设、近海渔业资源持续开发、近海生态安全监测与评价管理、海岸带污染状况监测、海岸带生态分区管理与数据信息系统、近海自然保护区适应性经营与资源可持续利用、海上污染事件应急预报及处置、海上污染物收集装备、浒苔处置与综合利用等技术。
      开展海洋滩涂资源保护研究。重点研发海洋滩涂耐盐植物培育、经济耐盐植物引种选育和规模化高效栽培、滩涂高效海水种植业及养殖业优化耦合、耐盐经济植物消除海洋滩涂污染及修复滩涂生态等技术。
      开展海洋生物灾害预防与治理研究。重点研究确定赤潮、绿潮及海星、海蜇等生物大面积、大数量爆发的主要生态环境控制因子,建立生物爆发灾害的敏感指标体系;研究开发生物灾害评估模型和预测预报、海洋生物灾害早期防治与调控技术研究、排海污水脱氮脱磷等技术。
      5、推进海洋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建设。
      依托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山东大唐电力科技有限公司、中国海洋大学等单位,开展海洋可再生能源产、学、研合作,对青岛海域、海岛重点开展海洋潮流及波浪能资源调查,在海洋风能资源丰富、年有效风能、密度和出现频率较高区域,开发利用离岸风能,建设海上风能、波浪能、潮流能综合示范场,力争建成国家级海洋可再生能源示范基地。
      6、推进海洋仪器装备产业园建设。
      依托中科院青岛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山东省海洋仪器仪表所等单位,引进国内一流海洋装备研究院所,建立基于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洋仪器仪表产业群;依托青岛双瑞防腐防污工程有限公司、青岛海德威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建立海洋船舶配套产业群;引进国外海洋装备领域的先进技术和企业,实现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打造国内一流的海洋装备及仪器仪表产业园区。
      (四)加快数字化网络化建设,提高城市智能管理水平,加快推进“智能青岛”建设
      以增强城市智能化管理与服务功能为目标,加快研发三网融合、传感网、物联网、无线网、数据中心以及计算平台等智能化关键技术,全力推进在生活消费、公共服务、制造流通等领域的应用与示范,以技术创新支撑便捷、高效的智能型城市建设。
      1、支撑推进城市高速通信网络建设。
      支持城市无线网建设及三网融合。重点研发无线自组织网络、下一代无源光网络及高速并行光互连等技术与产品,解决面向区域、社区、家庭的高速网络接入技术瓶颈,为我市建设大容量、高速率的通信网络和高宽带、高覆盖的接入光纤网络提供技术支撑。
      支持城市传感网、物联网建设。重点研发面向行业领域的射频电子标签二次封装、中间件、读写设备、无线传感器组网以及综合集成应用等技术,突破数据智能采集及可靠传输等关键技术,推进无线射频(RFID)、传感网、物联网在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社会公共事业等领域的应用。
      2、支撑推进城市数据库和实时处理系统建设。
      支持城市数据库和专业数据中心建设。重点研发多源数据融合、海量数据存储、异构数据交换等关键技术,推进城市数据库信息资源的有机整合,支撑建设面向社会管理与生产生活的专业化数据中心。
      支持城市信息实时处理系统建设。重点研发多变环境下的计算服务协作、编程模型与任务调度模型、数据挖掘、信息智能检索与推送、云计算等关键技术,实现普适计算与可信计算,支撑构建基于海量信息和智能过滤处理的城市信息实时处理系统。
      3、支撑推进城市智能化应用与服务。
      开展智能交通研究与应用。重点研发城市交通动态信息智能感知、交通信号控制与交通诱导、多信息融合应用等技术,加强在隧道、轨道、道路等交通领域的应用推广,支撑实现城市交通的智能化管理。
      开展数字医疗研究与应用。重点研发医学影像存储传输系统与医院信息系统等异构数据源环境下的医疗信息融合等技术,促进医院、社区、家庭的健康、医疗信息共享,支撑建设区域协同医疗信息服务共享平台。
      开展制造业信息化研究与应用。重点研发面向制造企业的信息综合集成与业务过程协同、专业化服务支持等技术,支撑实施制造业信息化服务增效工程,促进我市制造业向智能化、绿色化和服务化发展。
      开展创意产业支撑技术研究与应用。开发快速成型技术,重点建设面向中小企业的工业设计服务平台;开发动作捕捉、画面渲染等动漫制作技术,重点支持国际动漫游戏产业园等创意园区及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
      开展数字家庭研究与应用。重点研发基于三网融合的多类型服务协同管理、可控点对点(P4P)服务分发、基于体系加密的版权保护、有线电视/网络媒体/数据通信等技术,开发手机/电脑/电视“三屏合一”的应用软件及中间件、集成多服务功能的数字家庭智能终端等产品,支撑构建基于云计算的开放式数字服务平台。
      开展水、电资源智能管控研究与应用。重点研发无线智能数据终端技术及产品,加强传感器、城市地理信息系统(GIS)管网、全球定位系统(GTP)、视频监控、通信系统等集成应用,支撑实现对城市电力、水、热力、燃气、特种设备等重点设施和地下管线现场信息的实时采集、监控管理。
      4、组织开展国家三网融合试点与示范。
      按照国务院关于开展三网融合工作总体部署,研究制定我市三网融合工作方案;组织海尔、海信等企业,开展数字家庭、数字媒体服务等面向三网融合的科技示范工程,争取国家三网融合试点城市项目。
      (五)加强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促进自然生态、产业生态、城市生态的良性发展,加快推进“生态青岛”建设
      加强绿色低碳领域的科技支撑,突出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促进低碳产业、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和生态建设加快发展。
      1、加强低碳循环技术研发与示范。
      开展集中式生物柴油、生物燃气技术研究与示范。重点研发废旧轮胎、城市餐厨垃圾预处理、生物柴油制取等技术,解决餐厨垃圾与地沟油污染、废旧轮胎制取柴油及剩料回收利用等问题,建设废旧轮胎、城市餐厨垃圾、生活垃圾制取生物柴油和沼气化低碳能源示范基地。
      开展低碳、无碳化燃料燃烧技术研究与示范。重点研发生活废弃物转化沼气、氨氮类低碳和无碳化燃料燃烧等技术,解决低碳和无碳化燃料水合物生成、燃料-空气缓和物形成等难题,建立使用低碳、无碳化燃料的民用取暖技术示范体系。
      开展碳排放监测、统计和评估体系技术研究与应用。重点研究建立青岛市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的碳核算体系,初步建立适合青岛市典型领域、重点行业及重点企业碳排放监测、统计和评估的技术、方法与操作系统。
      2、加强节能减排技术研发与示范。
      开展煤炭高效燃烧及烟气脱硝技术研究与示范。重点研发燃煤电厂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超临界与超超临界火力发电、煤炭液化复合发电、火电厂二氧化碳捕集与储存等技术,解决青岛市燃煤电厂煤炭高效燃烧和现役机组烟气脱硝等技术问题。
      开展余热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重点研发钢渣、烟气和循环冷却水等余热、余能和余压利用技术,解决青钢集团、红星化工厂等不同行业企业余热高效回收、余热发电、余热供热和制冷成套工程等技术问题。
      开展节能建筑与绿色建材技术研究与示范。重点研发新型建筑节能维护结构、建筑节能改造、供热系统节能、水源地源热泵高效应用、太阳能在建筑中规模化应用、节能型复合墙体与结构材料、建筑垃圾再生产品等技术,选择大型公共建筑实施节能技术示范项目。
      3、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发与示范。
      开展集中式固、液体废弃物综合处置及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重点研发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置、废旧家电拆解及贵重金属回收、废旧汽车拆解及资源化利用、废机油再生利用等技术及设备,解决固、液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等静脉产业链技术问题。
      开展废水深度处理及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重点研发城市污水处理厂除磷脱氮升级改造工艺、分散式污水处理与综合利用、再生水资源开发利用与安全保障、季节性雨水污染控制与综合利用、城市河流水体原位净化和旁路净化、雨洪水利用和综合节水利用等技术,解决城市水污染控制与水环境治理问题。
      开展土壤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研究及示范。重点研发城郊蔬菜基地、废弃工业场地等典型土壤环境修复的成套技术和设备,解决农药、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土壤污染难题,建立我市土壤环境修复技术体系,在大沽河流域和青岛双桃精细化工公司原厂地开展技术示范。
      4、加强生态保护技术研发与示范。
      开展胶州湾入湾河流生态恢复技术研究与示范。重点研发滨海湿地、富营养化水域、海湾以及海岸带生态系统的修复技术,解决大沽河河口、洋河河口区及胶州少海新城对胶州湾水质功能区达标低的问题。
      开展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技术研发与示范。重点研发受污染水源风险因素评估和识别、微污染水源水处理、富营养化水体除藻、自来水厂安全监控、输配水系统安全监控等技术。
      开展临湾城区生态规划建设技术研发与示范。重点研发城市生态建设、生态小区规划技术与方法,支持建设城市生态信息平台,为临湾城区的生态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开展海岸带开发利用承载力评估与规划管理技术研究。重点研究陆源污染、海岸带空间利用等对海洋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研发海域污染物净化、环境容量与总量控制、受损人工岸线生态修复、基于生态系统的海岸带空间资源利用规划与管理等技术。
      开展现代林业建设技术研发与示范。重点研发林木良种繁育、林业生态环境监测、林业有害生物监测和防控等技术。
      (六)强化民生科技支撑,保障社会安全和谐发展,加快推进“安全青岛”建设
      围绕国家公共安全综合试点城市建设,重点在社会安全、生产安全、食品安全和健康安全等领域,积极构建公共安全科技发展布局,加快建立公共安全技术支撑体系。
      1、加强社会安全预警、监控和防范技术研发。
      开展跨海大桥、海底隧道和地铁公共安全研究。重点研发胶州湾跨海大桥、海底隧道和地铁的突发事件预警、监测、控制、处置等技术,开展地铁重大事故移动式逃生和救护站技术示范与应用。
      开展市内山林、复杂建筑火灾防范研究。以浮山、太平山等城区内山林火灾、老城区复杂建筑火灾、民用爆炸品爆炸为重点,重点研发火灾与爆炸模拟预测、风险评估和安全性能优化设计、早期探测与预警、灭火抑爆与应急救援、调查取证与鉴定等技术。
      开展城市灾变预防与控制研究。重点研究城市重大致灾因素及其发展演化特性和规律、城市生命线系统可靠性分析和故障诊断、城市新建和改造过程中安全规划要素、城市灾变预防与控制、涉海自然灾害预防与控制等。
      开展自然灾害监测预报与干预控制研究。重点研究地震、台风、风暴潮、洪水、干旱、浒苔、赤潮等自然灾害的监测、预警和应急决策方法,开发重大灾害综合风险分析评估技术和自然灾害人工干预安全保障系统,支持构建基于GIS的自然灾害人工干预可视化平台。
      开展社会治安、安全防范和应急管理研究。重点研发入侵报警系统、信息网络安全与管理、动态社会治安管理与安全防范、信息化与智能化刑侦等技术和装备;研究制定突发公共安全事件预见和处置要略、非常规突发事件的发生概率模型、事件后果模型和应急机制模型等。
      2、加强生产安全预警、监测和应急保障技术研发。
      开展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研究。重点研究石油、化工、燃气、电力、通讯、铁路、船舶和工程设施等事故灾害的预警与防控机理,开发基于移动设备的火灾爆炸和毒物泄漏等重大工业事故防控与救援技术。
      开展生产安全防范与处置研究。重点研发城市一体化公共安全应急决策系统集成、多尺度动态信息分析处理和优化决策、全方位无障碍危险源探测监测、精确定位和信息获取、城市信息安全综合防御等技术。
      开展重大危险源企业与高危行业安全监控研究。重点研发重大危险源企业与高危行业风险识别、多参数传感器及视频监控、事故发展及演化预测、事故预警与防范、应急管理流程设计等技术,支撑构建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系统。
      开展重大灾害事故应急救援研究。针对各类重大灾害事故(包括危险化学品、特种设备、矿山、交通运输、输送电等行业或领域),重点研发协同有效、现代化应急救援系统、危险管线预警监测技术以及埋地压力管线(输油、燃气等)不开挖检测预警、设备失效和构筑物失稳监测预警等技术。
      3、加强食品安全溯源、检测及预警处置技术研发。
      开展食品安全溯源预警技术研究。重点研发标准化多网络食品快速溯源、食品适用电子标签等技术和产品,支撑建设我市食品质量安全信息数据库和食品安全溯源预警平台,实现食品质量安全可追溯。
      开展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技术研究。重点研发针对毒性农药、兽药、化学品等中毒源的快速鉴别技术,综合集成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技术,实现对毒物检测方法、应急救援措施等应急处置方案的在线查询服务。
      开展农产品生产标准化技术体系研究。重点研发标准化安全高效种植、标准化健康养殖、现代牧业小区集约化生产、饲料安全生产控制等技术,加快应用与示范推广,支撑建立农产品生产技术标准体系,逐步实现农产品标准化种养殖。
      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及预警技术研究。重点研发针对病原微生物、农药和兽药残留、化学污染物、食品中毒害物质的危险性分析与监测技术,加强农产品生产过程中食品安全控制技术研究,支撑建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及预警体系。
      开展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研究。重点研发粮食及饲料霉菌毒素高通量快速检测及控制、动物产品药物残留快速检测及控制、抗菌药等毒害物质残留快速检测等技术、产品和设备,实现毒害物质残留快速定性检测。
      开展食品安全综合科技示范。针对韭菜等易污染食品或重大节庆活动食品安全问题,选择典型种养殖基地、加工物流零售企业以及餐饮企业,实施食品安全综合科技示范工程,建立“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控制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
      4、加强健康安全检测、预警与疾病防治技术开发。
      开展临床医学研究。重点研究基因治疗、生物工程综合干预、干细胞治疗、介入治疗等技术在重大疾病诊治中的应用;研发肿瘤早期诊断、复发转移预警技术;开展心脑血管疾病、内分泌与代谢紊乱性疾病、儿童多发疑难疾病等预防与治疗研究。
      开展基础医学与预防医学研究。重点研究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痛风、免疫风湿性疾病等发病机制、流行病学特征,研发常见病、多发病早期诊断与个案治疗技术,流感、手足口病、出血热、性传播疾病、耐药性病原菌和新发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技术。
      开展疾病预防与干预模式研究。重点研究人口健康与计划生育、疾病提前干预与预防、沿海地区人群营养均衡和疾病预防、病前干预和病后康复、农村和社区人群病前和疾病早期干预、心理性疾病诊断和预防、精神性疾病治疗与预防等。
      开展中医、中药临床与基础研究。重点研究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老年骨质疏松、痴呆、病毒性疾病、免疫性疾病、药物依赖性疾病等重大疾病,中药生产和安全用药、中成药质量标准等。
      (七)发展农业高新技术,加速农业现代化,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加强农业高新技术研究,强化适用技术集成应用,建立农业现代服务体系,促进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和城镇化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到“十二五”末,全市主要农作物育种、畜禽疫病诊断与综合防治、新型兽药农药肥料创制和农业科技传播等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1、实施农业高技术产业化工程。
      开展生物农业技术研究。重点研究动物疫病快速诊断、动物新疫病疫苗创制、动物用保健品及生物兽药创制、有机肥与微生物菌剂配伍及工艺等技术,开发动物重大疫病诊断试剂及基因工程等新型疫苗、抗菌抗寄生虫和抗病毒中兽药等新型动物用保健品、菌根真菌等微生物肥料以及仿生农药等新型农药。
      开展现代食品加工技术研究。重点研究现代食品设计制造、农产品现代物流、花生精深加工、畜产品冷链储运、畜禽产品深加工及副产物综合利用、水果多元化产品加工增值、绿色天然防腐保鲜剂制备、果蔬保鲜储运、动植物提取分离功能成分及应用等关键技术,开发低温肉制品、花生蛋白、膳食纤维、果汁饮品等现代食品。
      开展数字农业技术研究。重点研究土壤资源数据采集与数据库建设规范及信息系统技术标准化,基于地理信息、全球定位、遥感3个系统和不同农作物农艺要求的机械化耕作模式、农作物生产机械等技术,开发土壤资源管理与施肥决策信息系统、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系统、农产品物联网服务系统以及智能化农业机械装备。
      开展生态农业技术研究。重点研究集成农业节本增效、环境污染综合治理、生物安全防治等技术,建立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治理农业污染。
      2、实施现代种业工程。
      开展农业种质资源保存评价与创制研究。重点研究动植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及基因组测序与开发应用、动植物新种质创制与育种等技术,支持建立动植物种质资源库(圃)、种质资源评价中心和育种中心。
      建立良种繁育基地。培育高产优质粮油作物、优质抗逆抗病蔬菜、加工专用水果果树、优质高产畜禽新品种;建设花生、茶叶、肉兔、蓝莓等良种繁育基地,提高良种覆盖率。
      培育壮大种子龙头企业。鼓励支持企业、科研单位构建现代农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支持山东高远花生科技有限公司等国有种子企业,着力打造种子龙头企业,培育种业品牌,促进我市现代种业发展。
      3、实施农村民生科技工程。
      开展新农村建设民生科技研究。重点开发绿色乡村建设、农村能源开发利用、农村饮水安全等技术及设备;加强对农村生产生活废弃物综合处理、农村卫生与农民保健技术示范推广;开展农村灾害规律研究,促进现代科技在农村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中的应用。
      开展农业现代服务业科技研究。建立农村信息化科技示范体系,实现政策、技术、市场等信息进村入户,推动城乡信息服务一体化发展;建立科技特派员基层创业体系,把先进适用技术直接引入农业生产第一线,依靠科技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建立农业科技园区推进体系,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园区示范、孵化和集成推广作用,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建立新型农民培训体系,培养一批能够带领群众致富的复合型人才,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4、实施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工程。
      开展科技示范村建设。引导建设50个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村。加强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推广,农村生产和农民生活信息化技术应用,科技咨询指导和农民适用技术培训;推进“科技入户”、“信息入户”、“服务入户”,发展“一村一品”,促进特色产品发展。
      开展科技示范乡镇建设。引导建设25个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乡镇。加强技术引进和扩散,发展“一乡(镇)一业”,引导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开展绿色安全生产关键技术示范,推进农村生产专业化和标准化;培育农村科技中介服务组织,开展科技与信息服务。
      开展科技示范市(区)建设。引导建设3个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市(区)。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布局区域化、生产标准化、发展专业化、经营产业化和服务信息化;建立健全多元化科技服务体系,加强农民转移就业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加快城镇化进程,统筹城镇和乡村协调发展。
      六、实施科技发展重大专项
      (一)工业技术研究院建设专项
      1、建设必要性。工业技术研究院是南方先进省市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完善城市创新体系、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所采取的重要举措。工业技术研究院主要通过开展产业应用技术研究与工程化开发,促进地区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先进技术的产业化,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我市建设工业技术研究院,对于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实现各类创新资源和要素的紧密结合,降低创新平台引进建设的合作成本,满足本地企业对共性和关键技术的需求,促进各类技术成果转移转化,育成新兴企业和产业,培育衍送新兴产业技术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建设内容。根据我市光电子、生物技术、新材料和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引进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引导全社会创新资源集聚,建设一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直属研究机构和项目孵化中心。
      (1)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光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中科院光电研究院共建,重点开展光电、测量及测绘领域关键技术研究和相关产品开发。
      资源化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所共建,重点开展新型润滑材料、表面工程材料、天然植物分离与高值化利用、精细化工、环境材料与污染物资源化利用等关键技术研究和相关产品开发。
      高温合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中科院金属所共建,重点开展高性能高温金属材料、金属复合材料和材料加工工程等领域研究和产品开发。
      碳纤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中科院山西煤化所共建,重点开展碳纤维复合材料、煤油混炼、生物质型煤等应用技术研究和工程化开发。
      海洋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省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共建,重点开展海洋防腐材料、海洋油气装备与船舶工程设计等研发。
      半导体照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青岛杰生电气有限公司共建,重点开展金属有机化合物化学气相沉淀(MOCVD)设备研制、外延片生长、芯片制备等研发。
      药物合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兰州大学、青岛黄海制药有限公司、中国海洋大学共建,重点开展有机合成、生物制药、创新药物制备等技术研发。
      功能结构材料技术研究中心。与西安交通大学共建,重点开展泡沫铝、超轻点阵材料、钢质夹层板应用项目研究及相关产品开发。
      海洋工程新材料研究中心。与哈尔滨工程大学共建,重点开展多功能覆盖层材料、船舶材料和海岸工程材料等的开发和工程应用研究。
      (2)直属研究机构。根据我市创新体系和创新工程的推进情况,在条件成熟时,建立由工业技术研究院负责管理的市属专业技术研发机构。
      (3)项目孵化中心(公司)。对引进的国内外先进技术及本地企业和研究机构的创新技术,根据市场需求情况,通过资金和政策的引导,支持科研人员、企业及投资机构,合资合作成立项目公司,推进产业化。
      3、建设目标。围绕青岛传统支柱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到“十二五”末,合作共建10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个项目孵化中心(公司),从事技术研究和工程化开发人员达到500人左右。探索建设直属研发机构。
      (二)先进装备制造专项
      1、产业发展空间。针对我国高速铁路发展需要,通过开发高速转向架、车体、网络监控系统等高速列车关键系统设计制造技术,形成围绕时速380公里以上高速列车的设计、生产、配套的产业链;针对低碳经济发展需要,通过开发大功率风电机组关键技术,形成围绕50兆瓦风电机组的研发、生产、配套的产业链;针对现代纺织产业发展需要,通过开发新一代数字化成套纺机装备关键技术,形成围绕“梳棉-成纱-自动络筒机-织布”数字化成套纺机装备的设计、生产、配套的产业链;针对国家装备制造业振兴发展需要,通过开发五轴联动立式加工中心、数控快锻液压一体化机组、工业专用机器人等关键技术,形成围绕数控与精密加工装备的设计、生产、配套的产业链;针对轮胎全生命周期绿色制造产业发展需要,通过开发废旧轮胎检测、高值化轮胎翻新等关键技术,形成围绕轮胎绿色制造装备的设计、生产、配套的产业链;针对特种汽车和城市客车产业发展的需要,通过开发大扭矩、混合动力、低地板客车车桥及特种汽车的设计制造技术,形成围绕特种汽车及车桥总成设计、生产、配套的产业链。到“十二五”末,新增时速380公里以上高速列车产业产值120亿元、50MW以上风电机组产业产值30亿元、新一代数字化成套纺机装备产业产值56亿元、数控加工装备产业产值30亿元、轮胎绿色处理装备产业产值20亿元、特种汽车及车桥产业产值120亿元。
      2、技术组点。
      (1)时速380公里以上高速列车。高速列车系统集成、转向架、减震与制动、网络监控系统、车体关键材料及部件可靠性保障等技术。
      (2)50兆瓦风电机组。直驱、半直驱风电机组主控、变桨控制系统、48米以上风电机组变速变距叶片、大功率风电机组专用增速箱、大功率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50MW风电机组集成等技术。
      (3)新一代数字化成套纺机装备。智能控制与识别、自动络纱、设备故障远程诊断、成套装备优化设计与集成控制等技术。
      (4)数控精密加工装备。五轴加工编程与轨迹误差补偿、高速控制与驱动系统、高效快速液压控制系统、数控化与自动化锻造、一体化快锻液压机组集成等技术。
      (5)轮胎绿色制造装备。废旧轮胎综合检测、子午胎环形预硫化法翻新、常温法精细胶粉制取、胶粉高效分筛、胶粉生产过程中环境粉尘控制等技术。
      (6)特种汽车及车桥。车桥性能设计、混合动力及电驱动车桥、大扭矩单级减速车桥、城市车辆低噪、机场车辆高性能保障等技术。
      (三)新材料专项
      1、产业发展空间。针对国防军工、航天航空、汽车机车等产业对新材料的需求,通过开发碳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等关键技术,形成围绕高性能纤维生产及复合材料设计、制造到应用的产业链;针对电动自行车和新能源汽车发展需要,通过开发动力型锂电池正负极材料制备、电源管理系统与电池成组等关键技术,形成围绕动力型锂电池的材料研发、产品制造到应用服务的产业链;针对国家智能电网建设需要,通过开发超导线材、非晶材料等关键技术,形成围绕超高压电缆及附件产品的研发、生产到应用的产业链;针对轮胎产业对天然橡胶替代品的需求,通过开发异戊二烯合成橡胶等关键技术,形成围绕高性能合成橡胶材料的研发、生产到应用的产业链。到“十二五”末,新增碳纤维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产业产值20亿元、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与制品产业产值100亿元、电极材料产业产值60亿元、锂电池产业产值10亿元、超导线材产业产值30亿元、异戊二烯合成橡胶产业产值30亿元。
      2、技术组点。
      (1)高性能纤维材料。碳纤维生产工艺和设备、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生产工艺及装备、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应用等技术。
      (2)动力型锂电池。动力型锂电池正负极材料制备、锂电池优化设计及制造工艺、电源管理控制系统与电池成组等技术。
      (3)超导线材及非晶带材。高压超高压电缆超净绝缘料及附件、超导线材制备、非晶带材制备、非晶合金变压器等技术。
      (4)合成橡胶。顺式、反式异戊二烯合成橡胶制备等技术。
      (四)光电子专项
      1、产业发展空间。针对半导体照明产业快速发展需要,通过开发衬底材料、外延片生长、芯片制备等关键技术,形成围绕发光二极管(OLED)光源和MOCVD设备的设计、生产到应用的产业链;针对新型显示产业发展需要,通过开发激光显示、3D显示、背光模组、便携式投影系统等关键技术,形成围绕新型显示器件与终端产品的设计、生产与应用的产业链;针对高精密、大尺度测量装备产业发展需要,通过开发激光探测、光电测量、光谱成像等关键技术,形成围绕激光测量测绘器件和超高光谱成像装备的设计、生产到应用的产业链;针对新一代电力传输产业发展需要,通过开发电力无线传输与智能控制等关键技术,形成围绕电力无线传输关键器件及装备的设计、生产到应用的产业链。到“十二五”末,新增半导体照明产业产值60亿元、新型显示产业产值200亿元、电力传输器件及装备产业产值10亿元、激光和超高光谱应用产业产值10亿元。
      2、技术组点。
      (1)半导体照明。大尺寸氮化物晶片生长、半导体量级蓝宝石衬底晶片表面处理、紫外外延片生长、大功率蓝光外延片生长、紫外LED和蓝光芯片与器件制备、LED背光模组光电设计及控制、大型多片商用MOCVD机开发等技术。
      (2)新型显示。激光背光源模组、便携式投影系统、20-30英寸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驱动与控制、3D显示与格式转换、激光家庭影院及商用激光投影设备等技术。
      (3)激光应用与超高光谱。激光元器件制备、激光三维成像、高分辨率光谱成像及探测等技术。
      (4)电力传输器件及装备。磁耦合谐振无线输电、无线输电可靠性及智能控制等技术。
      (五)新能源专项
      1、产业发展空间。针对光伏产业发展需要,通过开发新型太阳能电池生产成套装备、多(单)晶硅电池片制备和薄膜太阳能电池等关键技术,形成围绕多(单)晶硅和薄膜太阳能电池片生产、太阳电池技术研发、光伏产业专业技术与管理人员培训为一体的光伏产业链;针对微藻能源产业化需要,通过开发产油微藻育种、规模化养殖、生物炼制等关键技术,形成围绕微藻能源的产业链;针对废旧轮胎燃料化利用需要,通过开发废旧橡胶轮胎裂解燃料化利用技术,形成围绕废旧轮胎裂解回收及装备制造的产业链;针对国家级海洋能综合示范基地建设需要,通过开发多能互补智能化独立供电技术,形成围绕波浪能与潮流能发电装置、低成本海洋能源变电设备的产业链。到“十二五”末,新增光伏产业产值100亿元、微藻能源产业产值10亿元、废旧橡胶轮胎裂解燃料化利用产业产值4亿元,初步建成国家级海洋能综合示范基地。
      2、技术组点。
      (1)光伏技术。硅晶材料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工艺技术开发应用及成套装备研发生产,铜铟镓硒粉末炼制合金、大面积高真空镀膜、纳米级超微线宽激光划线等技术。
      (2)微藻能源。富油微藻生物改造及高通量筛选、规模化微藻固碳、微藻生物柴油与航空生物燃料催化转化等技术。
      (3)废旧橡胶轮胎裂解燃料化及装备。废旧轮胎无剥离微负压热裂解装备、可燃气高效回收、热解炭黑利用、汽-油分离、油相精制等技术。
      (4)海洋波浪能、潮流能利用。多能互补智能化独立能源系统、波浪能与潮流能发电装置、低成本海洋能源变电设备等技术。
      (六)海洋先进材料与装备制造专项
      1、产业发展空间。针对海岸工程建设和船舶行业发展需要,通过开发特种海洋防腐涂料、腐蚀与防护关键技术,形成围绕海洋防腐材料与装备的产业链;针对解决沿海地区淡水资源短缺问题需要,通过开发海水淡化先进膜材料制备技术、膜法海水淡化集成技术,形成围绕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材料与装备的产业链;针对海洋工程装备发展需要,通过开发多功能传感器、水下移动观测平台、海洋立体监测等关键技术,形成围绕海洋仪器仪表、高精度高性能水下作业成套装备的产业链。到“十二五”末,新增海洋防腐产业产值20亿元、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产业产值40亿元、海洋监测仪器装备产业产值5亿元。
      2、技术组点。
      (1)海洋特种防腐材料、装备及监测控制。特种防腐涂料、包覆防腐蚀防护和修复、阴极保护装备、海洋钢铁设施腐蚀监测控制等技术。
      (2)海水淡化膜材料及装备。先进膜材料及制备、反渗透海水淡化关键装备加工制造等技术。
      (3)海洋监测仪器与水下智能装备。主动式激光成像海洋目标监测与识别系统、水下大地定位及潜航体控制、水下焊接材料及装备、水下探测潜标系统等技术。
      (七)生物医药与制品专项
      1、产业发展空间。针对海洋生物产业发展需要,通过开发海洋特征寡糖规模化制备等关键技术,形成围绕海洋寡糖单体、寡糖中间体和寡糖终端功能产品开发生产的产业链;针对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及养殖产业健康发展需要,通过开发动物疫病诊断试剂及疫苗制备等关键技术,形成围绕动物疫病防治用生物制品的设计、生产到规范安全用药的产业链;针对工业酶制剂产业发展需要,通过开发酶制剂菌种选育及规模化制备等关键技术,形成围绕医药、化工等工业用生物酶制剂研发、生产到应用的产业链。到“十二五”末,新增海洋特征寡糖产业产值20亿元、动物用生物制品产业产值30亿元、工业酶制剂产业产值10亿元。
      2、技术组点。
      (1)海洋特征寡糖。海洋寡糖产品规模化制备、寡糖类药物研发、寡糖库构建及检测服务、壳聚糖功能材料制备等技术。
      (2)动物用生物制品。动物疫病诊断试剂及疫苗设计与制备、动物用活性肽及微生态制剂生产、抗菌抗病毒生物兽药研发、临床兽医药学、兽药安全评价等技术。
      (3)生物酶制剂。碱性果胶酶、纤维素酶、碱性蛋白酶等生物酶制剂高产菌株选育、性能改造、低成本规模化发酵、分离与纯化、应用工程模拟等技术。
      (八)高端通用芯片及重点行业应用基础软件专项
      1、产业发展空间。针对高清数字电视广播发展需要,通过开发数字电视核心软件和芯片设计生产关键技术,形成围绕数字电视解码芯片、音视频处理芯片的设计、生产到应用的产业链;针对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需要,通过开发面向行业应用的基础软件,形成围绕我市主导产业所需要的行业应用软件产业链。到“十二五”末,新增高端通用芯片产业产值60亿元、行业基础应用软件产业产值10亿元。
      2、技术组点。
      (1)高端通用芯片。低功耗数字电视SoC芯片、千万门级大规模SoC芯片架构设计、视频格式转换关键算法、多格式音视频解码和支持三网融合、多标准、多协议数字电视中间件等技术;
      (2)行业基础软件。高速列车控制系统和安全系统、现代港口物流应用软件、轮胎行业应用基础软件。
      (九)城市智能网络技术与应用服务专项
      1、产业发展空间。针对城市管理与服务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需要,通过开发三网融合中间件、RFID中间件、数据库构建及信息处理、数字家庭控制平台等关键技术,形成围绕三网融合、物联网、数字化公共服务、网络化营销的城市信息智能化网络及应用服务体系。到“十二五”末,建成数字家庭、公共服务、网络化营销等各类智能信息服务平台,新增智能网络技术与应用服务产业产值30亿元。
      2、技术组点。
      (1)三网融合。三网融合中间件、数字家庭和数字社区服务平台、普适计算、数字家庭智能终端等技术。
      (2)物联网。RFID天线及读写设备、RFID中间件、传感器自组网互联、RFID应用系统解决方案等技术。
      (3)数字化公共服务。计算中心(IDC)数据存储与智能处理、专业化公共服务智能信息平台、数字内容服务、多式联运网络化物流信息服务平台等技术。
      (4)网络化营销。面向中小企业的协同设计和信息服务、电子商务平台、社区营销网络技术支撑平台、网络化营销系统解决方案等技术。
      (十)交通智能化控制与装备专项
      1、产业发展空间。针对现代交通控制与装备向网络化、智能化发展需要,通过开发基于现代通信、智能感知、海量信息处理的新一代智能交通系统,形成围绕城市轨道交通和道路信号智能控制系统与装备的产业链。到“十二五”末,新增交通智能化控制与装备产业产值40亿元。
      2、技术组点。
      (1)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化控制系统与装备。交通动态信息智能感知、轨道交通大型分布式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SCADA)、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城市轨道站点智能监控系统等技术。
      (2)城市道路智能化控制系统与装备。路口智能设备一体化计算平台、大范围网络交通流平衡控制、多源异构交通信息一体化数据融合、不停车收费系统等技术。
      (十一)生态环境与城市安全专项
      1、产业发展空间。针对海洋经济发展和环境资源保护需要,通过开发海洋环境智能监测、数字海洋等关键技术,形成胶州湾与青岛近海海洋环境立体监测体系;针对化工企业生产安全需要,通过开发危险化学品风险识别、致灾机理分析与事故模拟、安全预警监控等关键技术,形成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监测体系及相关产业;针对现代化医疗服务发展需要,通过开发早期筛查诊断、早期干预治疗等关键技术,形成从健康查体评估、重点疾病早期筛查诊断、临床治疗干预到治疗效果评估的保健治疗技术体系。到“十二五”末,胶州湾和青岛近海生态环境保护监测体系、区域海洋生态灾害信息预报预警系统基本建立;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监测体系基本建立,相关技术及产品实现产业化;痛风病等地方性多发病早期筛查诊断、预防干预及临床治疗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2、技术组点。
      (1)海洋环境智能监测与数字海洋。海洋环境监测传感器与激光成像、多传感器实时数据分析处理、关键海洋要素信息并行计算与可视化处理等技术。
      (2)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监测体系及相关技术产品开发。安全生产动态信息采集系统建设、数据分析技术及评估体系、应急处置技术及产品开发。
      (3)青岛市重点疾病防治。痛风病等地方性常见病实验室建设,病理分析、预防及治疗技术研究。
      (十二)现代种业培育与产业化专项
      1、产业发展空间。针对发展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现代农业需要,通过开发优良种质的选育、繁育、高效种养殖等关键技术,形成围绕新品种培育、标准化种养殖、示范推广及技术服务的现代种业产业链。到“十二五”末,在农作物、畜禽水产养殖等领域培植一批优良种质品种,形成有青岛特色的优良品种产业基地。
      2、技术组点。
      (1)农作物及畜禽优良种质培育。高产优质抗旱小麦、高产高油酸抗逆花生、高产高抗逆玉米,胶州羊角椒、马家沟芹菜、胶南蓝莓,里岔黑猪、崂山奶山羊、琅琊鸡、五龙鹅和康大肉兔等新品种繁育及标准化种养殖等技术。
      (2)水产养殖优良种质培育。海水鲆鲽鱼类优良品种、对虾优良品种、栉孔扇贝优良品种等繁育及规模化健康养殖等技术。
      七、保障措施
      (一)着力实施技术创新工程
      技术创新工程是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技术创新体系,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举措,对于我市推进“转方式、调结构”,实现战略性跨越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十二五”期间,要突出抓好创新型企业培育、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和人才团队引进建设、高新技术项目产业化基地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重大技术项目攻关和引进转化等方面工作,从根本上提升城市创新能力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能力。
      (二)深入实施科技创新人才战略
      实施科技创新人才战略对于提升青岛创新能力,顺利实施科技重大专项,加快推进“六个青岛”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十二五”期间,全面贯彻《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实施《青岛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落实青岛科技创新人才战略重点任务,加强与中国科学院等国内一流院所和大学的交流合作,加强海内外高层次科技人才引进培养和人才创业载体建设,建立和完善政策支持体系,为“十二五”规划实施提供人才与智力保障。
      (三)加快建设科技领域重点项目
      建设青岛海洋科学技术国家实验室,充分发挥青岛海洋科教资源优势,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瞄准国际海洋科技前沿,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科学与研究机构,使我市成为国家蓝色经济发展和海洋科技新体系中的重要战略基地;建设青岛科学技术馆,以提高公众科技素养为宗旨,着力突出展示参与、教育科研、合作交流等多元化功能,建成现代科技知识教育和科学精神熏陶的重要科普基地;建设青岛工业技术研究院,引导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及社会力量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按照市场经济内在要求,科学设计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运营模式和方式,真正畅通科技创新成果的产业化放大渠道,促进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四)健全完善科技政策法规
      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的配套政策,制定青岛市具体实施办法和实施细则,重点落实企业研究开发费用所得税前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等政策;制定《青岛市科学技术进步条例》,确立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科技资源整合、创新科技管理与决策的政策体制;修订《青岛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若干规定》,完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建立企业技术创新主体的激励机制,促进企业之间、企业与大学和科研院所之间的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强化对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的政策引导,促进科技中介服务业加快发展;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评价与奖励机制、科技信用制度和考核评价体系,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的热情与活力;强化崇尚创新的社会风尚,形成在全社会大力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崇尚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的良好氛围。
      (五)全面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贯彻落实《青岛市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大幅提升我市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修订出台专利保护、专利资金管理、查处专利违法行为等法规和办法,实施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专利产业化推进、知识产权强县三大工程,形成一批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管理的重点企业,扶持重大专利产业化项目,培植以知识产权为支撑的经济增长点。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创造激励和保障机制,将知识产权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统计调查范围。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工作,制定知识产权评估、质押贷款办法。加强对重点企业、重大项目的维权指导与援助,加强专利行政执法能力建设,提高执法效率和水平。
      (六)提高全社会科技创新投入规模
      强化增长保障机制,大幅增加财政科技投入,地方财政用于科学技术经费的增长幅度,应高于地方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优化财政科技投入结构,整合全市财政科技资金,按照功能分类设置加强专项资金的统筹使用,合理配置用于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资源;建立多元投入体系,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创新,通过贷款、贴息、担保、产业化服务等各种措施,发挥政府投入的导向作用,鼓励银行加强间接融资与金融服务,扩大和吸引社会资金的投入。
      八、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与统筹协调
      各级各部门要建立科技重大项目“一把手负责制”,充分调动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组织推动《纲要》组织实施。建立完善部门会商制度和区市联动机制,加强对科技投入的统筹管理,充分实现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创新活动的相互促进。
      (二)加强与年度计划的衔接
      规划纲要与年度计划要紧密衔接。研究制定好科技发展年度计划和科技财政专项资金预算,将规划纲确定的目标任务与年度计划有机联接,把总体目标和任务落实到年度计划,通过年度计划的执行实施,保障年度科技计划安排应服从规划纲要的总体部署,落实年度科技专项资金预算保证规划任务实施的连续性和规划目标的可实现性。
      (三)建立规划执行中期评估与修订制度
      对全市科技发展的规划纲要、专项规划、年度计划及重大公共投入项目进行中期评估,对规划纲要进行必要的动态调整与适时修订,保障规划制订、执行的科学性。
      (四)加强规划实施过程监督与绩效考评
      明确规划在不同层面、不同领域、不同项目中的责任主体,建立包括人大、科技行政部门、社会公众机构三位一体的全社会监督考评体系,建立创新评价体系,强化科技创新绩效评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如果您对该文件有疑问,可以通过 网上咨询 方式咨询相关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