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期数
2008年第8期
总期刊数
总第158期
成文日期
2008-04-14
发布日期
2008-04-14
发文字号
青政办发〔2008〕22号
各区、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
为促进全市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培育服务业三大载体的意见》(鲁政办发〔2007〕98号)精神,现就加快我市服务业载体建设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服务业载体建设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市服务业总体发展情况较好,速度快、质量高、贡献大,但与先进城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存在的突出问题是规模小,所占比重低,现代服务业发展不快。主要原因是缺少带动与支撑服务业发展的强大市场主体和发展载体。具体表现在:以服务经济为主导产业的集聚区发展不快;对服务经济有较强带动作用的重点项目不足;有市场竞争力的重点服务企业不多;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知名服务品牌较少。因此,必须加快建设服务业集聚区,形成一批服务业重点功能区和特色园区,发挥集聚带动效应,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加快建设一批服务业重点项目,增强发展后劲,优化内部结构,使服务业上规模、上水平;加快培育一批服务业重点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实现规模扩张,提高服务业发展的生机与活力;加快培育一批服务业知名品牌,以“青岛服务”提升“青岛制造”,完善城市综合功能,尽快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各区市各部门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加快服务业载体建设的重要意义,加大工作措施,形成工作合力,切实把服务业载体建设好、培育好,为全市服务业实现跨跃式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二、加快服务业载体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一)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集约发展。通过集聚区、重点项目、重点企业、服务品牌的示范带动效应,促进服务业扩大总量规模,提升发展速度,优化结构布局,实现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工作目标
——规划建设30个规模较大、集聚度高、发展特色鲜明的服务业集聚区。力争到2012年,形成与城市功能定位相配套,适应生产和生活需要的现代服务业集约化发展格局。
——今后五年建设300个投资过亿元的服务业重点项目。每年滚动抓好100个服务业重点项目,不断形成服务业发展新的增长点。
——培育100家主营业务突出、市场竞争力强的服务业重点企业。到2012年,争取有20家服务企业进入全国服务企业500强。
——创建“青岛服务”城市品牌。力争到2012年,培育形成100个省级以上知名服务品牌。
三、服务业载体选择条件
(一)集聚区
服务业集聚区主要包括重点功能区和各类特色园区。集聚区要有布局合理、定位准确的发展规划;有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机制灵活、富有效率的管理机构;有为区内企业提供服务的平台;产业集聚度较高、发展潜力大、具有较强的配套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重点建设金融、商贸、物流、旅游、中介、软件、会展等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1金融集聚区。以银行、保险、证券、金融中介等企业为主体,以商务楼宇为载体形成的集聚区。
2现代物流园。以物流企业为主体,以公共服务平台和信息平台为支撑,重点布局在海港、空港以及铁路、公路等交通枢纽地和货物集散地附近,第三方物流企业占较大比重。
3旅游休闲集聚区。以从事旅游开发、休闲娱乐的企业为主体,以旅游风景区、特色文化街区为依托,重点布局在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区域。
4商贸集聚区。以大型超市和批发市场为龙头,众多商品零售、餐饮、便民服务企业和个体工商业形成的集聚区。
5科技与信息产业园。以软件研发、生产、出口企业为主体,以相关服务机构为依托,重点布局在科研力量集中、软件产业具有一定规模和基础的区域。
6文化创意产业园。以从事研发设计、咨询策划、时尚消费、广告传媒、影视动漫、艺术创作等企业为主体,利用城区老厂房(旧厂区)改造及土地成片开发形成的集聚区。
7中介服务集聚区。以会计、法律、评估、认证等经济鉴证类服务,货运代理、金融中介、房屋中介、咨询服务等各类中介服务组织为主体形成的集聚区。
8会展集聚区。以会展馆所、高档酒店、会议中心等为主体,设施比较完备,能够承办全国性、国际性会展业务的集聚区。
(二)重点项目
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全市服务业发展规划和市场准入标准,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对地方财税贡献大,产业带动作用强。优先选择市确定的服务业九大重点产业项目。投资强度、能源利用符合有关规定,建设条件基本落实,年内能够开工或具备开工条件。项目规模:外资项目总投资2000万美元、内资项目总投资1亿元以上,其中信息软件、文化创意、科技研发、中介服务等方面的项目可适度放宽标准。
(三)重点企业
综合分析企业年度销售(营业)收入、纳税贡献和吸纳就业情况,同时考虑产业结构层次、行业代表性、技术含量、成长前景等因素,主要在市确定的重点产业中选择。按照不同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确定各产业重点企业数量;根据一定权重,综合评价企业销售、纳税、就业情况,位居前列者纳入重点企业管理。
(四)服务品牌
服务品牌具有知名度高、美誉度高、信任度高的特点,在本服务行业内具有示范导向作用。企业的组织管理、经营决策科学民主,有一定经济实力和先进的企业文化,服务创新能力强,企业整体形象好。
四、申报程序及管理要求
服务业集聚区、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实行属地化管理。由各区市根据选择条件提报,市服务业发展主管部门会同市服务业重点产业牵头部门提出建议名单,报市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审定,由市政府公布。各区市要定期对辖区内的集聚区、重点项目、重点企业进行调度分析,汇总上报发展情况。服务业集聚区、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实行动态管理,市服务业发展主管部门组织对集聚区、重点企业进行年度考核,每三年调整一次;重点项目每年调整一次。对列入年度计划的重点项目,确因客观原因无法推进的,不再作为重点项目,对符合重点项目选择条件的新项目,按程序批准后纳入管理范围。建立集聚区、重点项目目标责任制,明确有关区市、部门和单位的责任目标,落实年度建设任务。
服务品牌的培育,坚持企业自愿申报的原则,在我市注册登记、从事服务经济活动的企业中选择。培育和评选省级以上服务品牌依据国家和省有关著名商标、服务名牌认定管理办法执行。市服务业发展主管部门要加强与市质监、工商等部门的工作协调与配合,根据分工负责、共同推进的原则,建立品牌培育和争创责任制,按照目前已经形成的工作机制,做好全市服务品牌的培育和评选工作。
五、主要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区市各部门各单位要把加快服务业载体建设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任务,落实措施,抓出成效。各区市对管辖范围内服务业集聚区,都要建立相应的管理组织,编制发展规划,建立服务平台,调度发展情况,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对服务业重点项目,要落实工作任务,加大推进力度,确保年度目标的实现。市服务业重点产业牵头部门要有专门人员靠上抓,形成上下联动、条块结合、运转高效的组织领导体系。
(二)加大政府资金支持。各级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主要用于支持服务业载体建设,各级财政用于服务业其他方面的资金也要优先支持服务业载体建设。有关部门要帮助项目单位积极争取国家专项资金支持,落实好现有服务业各项税收优惠政策。
(三)优先保证用地需要。国土资源和规划部门要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中,充分考虑服务业发展需要,合理确定用地比例,科学安排发展布局。对服务业集聚区和重点项目建设,优先纳入当年土地供应计划和办理农用地转(征)批手续,在供地安排上给予保证。
(四)支持企业规模扩张。各区市各有关部门要积极搭建服务平台,支持服务业重点企业通过收购、兼并、参股等多种形式整合社会资源,扩大经营规模,提高竞争力;支持服务业重点企业强强联合,引进战略投资伙伴,实现集团化、跨越式大发展。支持和推进服务业重点企业,通过资本市场扩大融资,加快发展。
(五)加大宣传奖励力度。对创建的省级以上服务名牌和著名商标,一次性奖励20万元;对服务品牌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优先纳入政府采购,积极组织服务品牌企业参加国内外大型采购活动;对市确定的服务业集聚区和重点企业授予匾牌,成绩突出的给予资金奖励。对引进的重大项目、企业总部、国家服务基地或中心,在全市服务业发展中起到巨大带动和示范作用的给予重奖。宣传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其影响力和知名度。
(六)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建立服务业发展“绿色通道”,由市服务业发展主管部门牵头,市财政、土地、规划、金融等部门参加,对服务业集聚区和服务业重点项目,提供便捷、高效、优质服务,及时解决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服务业重点企业纳入全市“直通车服务”范围。
附件:1青岛市服务业集聚区名单(30个)
2青岛市2008年服务业重点项目名单(100个)
3青岛市服务业重点企业名单(100家)
4青岛市省级以上服务品牌培育计划
附件一:
青岛市服务业集聚区名单(30个)
1香港中路金融、商贸、中介、总部经济综合集聚区
2市北中央商务区
3前湾国际物流园
4胶州湾国际物流园
5城阳联港物流园
6即墨南泉陆路物流中心
7石老人国际旅游度假区
8崂山风景名胜区
9凤凰岛旅游度假区
10莱西湖生态休闲旅游区
11银海游艇俱乐部综合旅游区
12天幕美食城
13崂山综合商务集聚区
14山东(城阳)农产品展示交易中心
15李村商贸集聚区
16青岛市台东商贸集聚区
17即墨路商贸集聚区
18胶州西部商贸区
19青岛市汽车贸易大道集聚区
20市南软件产业园
21青岛高新区软件园
22青岛科大都市科技园
23崂山科技创业园
24创意100产业园
25凤凰岛影视演艺基地
26海云庵民俗文化街区
27青岛市文化街
28青岛科技街
29开发区科技创业园
30青岛会展集聚区
附件二:
青岛市2008年服务业重点项目名单(100个) 一、金融项目(1个)
中信证券金融大厦(青岛国际金融广场)
二、物流项目(24个)
1青岛澳龙国际钢铁物流中心
2铁路集装箱物流中心站
3青岛前湾招商局国际集装箱码头工程
4青岛金世纪物流二期项目
5青岛港集团四期码头工程
6普洛斯物流仓储项目(黄岛)
7青岛港原油码头三期工程
8青岛益佳集团燃料油码头工程
9中盐青岛盐业项目
10青岛港南港区海丰集团码头工程
11宝供物流项目
12路达现代高端物流项目
13怡之航物流航运中心
14中远仓储物流项目
15青岛船东协会物流分拨中心
16春明神鹿仓储物流项目
17福兴祥物流三期工程
18胶东物流中心
19山东半岛物流园
20鲁能码头工程
21普洛斯(青岛)胶南国际物流项目
22造船部件物流配送中心
23中外运山东有限公司仓储物流项目
24润泰石化物流中心
三、旅游项目(30个)
1少海新城南湖旅游项目
2青岛豪邦度假村有限公司二期工程
3“锦绣江山”国际旅游城
4极地海洋世界三期工程
5茶山旅游休闲度假村
6金沙滩度假酒店
7海都大酒店二期工程
8天泰山海泉综合开发项目
9水陆两用观光巴士项目
10青岛阳光温泉度假城
11温泉王朝产权式度假酒店
12希尔景园大酒店
13启阳国际酒店
14新兴长城饭店
15青岛宏景温泉大酒店
16海景国际大酒店
17青岛国际啤酒城改造项目
18希尔顿大酒店
19黄金海岸改造项目
20青岛海洋中心
21海尔凤凰湾酒店
22平度蓝树谷综合开发项目
23证大旅游项目
24港中旅青岛海泉湾项目
25大飞轮项目
26太平洋商务旅游项目
27东江五星级酒店
28小珠山旅游及综合开发项目
29唐岛湾国际游艇俱乐部项目
30森林王国项目
四、商贸项目(21个)
1上实综合商业中心
2青岛百脑汇数码咨询广场
3三星数码大厦
4北方国贸购物中心(平度)
5海信广场东海路店
6宝龙城市广场(城阳)
7青岛国际服装城
8胶州湾财富中心
9大连万达集团城市综合体项目
10利群崂山购物中心
11富尔玛国际名品家具广场
12平度贸易城搬迁改造项目
13鲁中家居建材市场
14凤凰广场项目
15开发区商务中心区综合开发项目
16轻纺城项目(城阳)
17青岛国际工艺品城二期工程(城阳)
18利群购物广场及酒店(即墨)
19佳世客购物中心(即墨)
20宝龙城市广场一期工程(李沧)
21人民路商场项目(四方)
五、科技信息服务项目(5个)
1中科院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2兰州理工大学青岛研究院
3皇明太阳能研发中心
4胶南市职业教育中心
5国家橡胶工程技术研发中心
六、文化创意项目(4个)
1市体育中心一期工程
2中国海军博物馆改扩建工程
3青岛西海岸医疗中心
4沧口体育场功能一期改造项目
七、房地产项目(14个)
1海协信托大厦(青岛国际发展中心)
2莱钢建设集团总部大厦
3永新国际广场
4青岛小港湾旅游休闲区改造项目
5农业科技大厦及凯悦国际大厦
6万邦国际航运中心项目
7远洋大厦(一期、二期工程)
8和协大厦
9绿城置业有限公司投资项目
10双山村改造项目
11胶南水城建设项目
12青岛国贸中心(二疗)
13启鸿洲商业中心
14青特国际广场
八、会展项目(1个)
国际会展中心四期工程
附件三:
青岛市服务业重点企业名单(100家)
一、金融业(10家)
(一)银行业
中国银行山东省分行
中国建设银行青岛市分行
中国农业银行青岛市分行
中国工商银行青岛市分行
青岛市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
交通银行青岛分行
青岛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二)保险业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市分公司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
(三)证券业
中信万通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二、现代物流业(15家)
(一)水上运输业
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海丰国际航运集团有限公司
青岛远洋运输公司
青岛汇泉船务公司
鲁丰航运有限公司
(二)道路运输业
青岛海尔物流有限公司
中国外运山东有限公司
青岛交运集团公司
(三)邮政业
青岛市邮政局
(四)航空运输业
青岛国际机场集团有限公司
(五)仓储业
中油燃料油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开发区分公司
青岛福兴祥物流有限公司
青岛远洋大亚物流有限公司
(六)城市公共交通业
青岛公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青岛轮渡有限责任公司
三、旅游业(10家)
(一)旅行社
青岛海尔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青岛华青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
港中旅国际(山东)旅行社有限公司
(二)住宿业
青岛海天大酒店有限公司
青岛香格里拉大饭店有限公司
青岛颐中国际大酒店有限公司
(三)娱乐业
青岛天泰温泉高尔夫发展有限公司
青岛国际高尔夫俱乐部有限公司
(四)餐饮业
青岛肯德基有限公司
青岛良友金都美食城有限公司
四、商贸流通业(15家)
(一)批发业
海尔集团电器产业有限公司
山东省机械进出口集团公司
青岛海信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
青岛海尔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青岛市烟草专卖局青岛烟草有限公司
中国船舶燃料供应青岛公司
青岛益佳国际贸易集团有限公司
(二)零售业
利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青岛永旺东泰商业有限公司
青岛维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青岛北方国贸大厦股份有限公司
青岛国美电器有限公司
青岛第一百盛有限公司
青岛家乐福商业有限公司
青岛利客来商贸股份有限公司
五、科技信息服务业(10家)
(一)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
中国网通(集团)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
山东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青岛分公司
中国联通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
(二)研究与试验发展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三)软件业
青岛海尔科技有限公司
青岛高校软控股份有限公司
(四)专业技术服务
青岛朗讯科技通讯设备服务有限公司
青岛海信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六、文化创意产业(15家)
(一)新闻出版业
半岛都市报社
青岛日报报业集团
青岛出版社
(二)广播电视业
青岛电视台
(三)文化产业
青岛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
青岛音像总汇有限公司
山东中鲁时空数字技术传播有限公司
胶南绿泽画院
青岛时空演出有限公司
(四)创意产业
青岛麒龙文化有限公司
灵镜数码媒体科技研究(青岛)有限公司
青岛市蒙蒙与牛牛动漫有限责任公司
青岛四维空间动漫科技有限公司
(五)设计服务业
中国石油华东勘察设计研究院
青岛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七、房地产业(10家)
青岛海信房地产股份有限公司
青岛城市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青岛泰地置业有限公司
青岛欧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青岛天泰房地产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青岛启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青岛信达荣昌置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青岛凯旋地产有限公司
青岛东泰达房地产有限公司
青岛百通城市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八、中介服务业(10家)
(一)会计业
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青岛分所
(二)律师业
德衡律师集团事务所
(三)保险经纪业
青岛荣达保险公估有限公司
(四)职业中介业
青岛英网资讯技术有限公司
(五)房屋中介及评估业
青岛青房置换中心有限公司
(六)工程监理业
青岛市工程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七)货运代理业
海程邦达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
(八)典当、拍卖业
青岛拍卖行有限责任公司
(九)咨询策划业
青岛市工程投资咨询院
(十)广告业
青岛五洲广告有限公司
九、会展业(5家)
青岛国际会展中心
青岛海名国际会展有限公司
青岛嘉路博国际会展有限公司
青岛金诺国际会展有限公司
青岛欧亚美会议展览有限公司
附件四:
青岛市省级以上服务品牌培育计划
截至2007年,我市已创建省级(含省级)以上服务品牌48个,其中服务名牌35个、著名商标13个。计划新培育省级服务品牌52个,到2012年全市省级以上服务品牌达到100个。
一、已创建的省级服务名牌
1济南铁路局青岛客运段——“海之情”
2青岛交运集团公司——“情满旅途”
3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诚纳四海”
4济南铁路局青岛站——“阳光家园”
5山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亲情服务”
6中国网通(集团)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情传万家”
7青岛市邮政局——“邮政热线11185”
8青岛海滨食品有限公司——“海滨小金”
9青岛海景花园大酒店——“亲情一家人”
10海尔集团公司——“真诚到永远”
11青岛赛维家电服务产业有限公司——“赛维(saver)”
12青岛供电公司——“亮出精彩”
13青岛市爱心大姐服务社——“爱心大姐”
14青岛海天大酒店有限公司——“海天之间一个家”
15青岛利群商厦有限公司——“利群”
16青岛市海润自来水集团有限公司——“润万家”
17青岛港务局外理分公司——“集装箱船舶理货零时间签证”
18青岛交运第一汽车运输有限公司——“温馨巴士”
19青岛健力源营养配餐管理有限公司——“健力源”
20青岛汇泉海洋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海底情深”
21青岛维客集团崂山百货有限公司——“牵手维客感受亲情”
22青岛北方国贸大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诚信国贸”
23青岛利客来商贸集团有限公司购物中心——“利客来”
24青岛海信物业经营有限公司——“海信物业”
25青岛海梦圆大酒店有限公司——“真情奉阳光”
26青岛市建委政务办理服务中心——“建管便民e路通”
27青岛泰能燃气集团有限公司——“泰能”
28青岛市12319服务热线管理中心——“青岛12319服务热线”
29青岛热电集团有限公司——“暖到家”
30青岛市排水管理处——“排水畅通惠万家”
31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大港分公司——“亿瓶精装”
32青岛公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日新巴士”
33青岛第一百盛有限公司——“百盛”
34中储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中储股份”
35青岛市市立医院——“生命绿洲”
二、已创建的省级以上服务著名商标
1青岛利群商厦有限公司——“利群及图形”
2青岛维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维客”
3青岛洁神洗涤有限公司——“洁神”
4青岛航务二公司——“浇筑明天”
5青岛交运第一汽车运输有限公司——“温馨巴士”
6济南铁路局青岛客运段——“海之情”
7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图形”
8青岛集力运输集团有限公司——“集力+图形”
9山东琴岛律师事务所——“琴岛”
10青岛万和春商贸有限公司——“万和春”
11青岛植秀堂养生养颜连锁有限公司——“植物秀”
12青岛交运集团公司——“情满旅途”
13青岛摸错门饮食文化有限公司——“摸错门”
三、省级服务品牌培育计划
以现有市级服务名牌和著名商标为基础,围绕我市计划发展的服务业重点产业,争取今后五年培育52个省级以上服务名牌和著名商标。培育的重点领域为金融保险、现代物流、商贸流通、中介服务、文化旅游、科技信息和商务、社区、医疗、物业管理、公共事业、工业企业售后服务等。
市服务业主管部门要配合市质监、工商等部门加大省级以上服务品牌的培育力度,制定年度培育计划,确保目标的顺利完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