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信息产业发展和信息化建设的意见(二○○八年三月七日)
字体大小: 打印
  • 年度期数 2008年第5期
  • 总期刊数 总第155期
  • 成文日期 2008-05-27
  • 发布日期 2008-05-27
  • 发文字号 青政办发〔2008〕12号
  • 各区、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信息产业和信息化建设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国家、省有关要求,现结合我市实际,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合理调整信息产业发展布局,大力发展软件、集成电路、信息服务、信息家电等产业,加快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进一步提高信息技术的创新能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总体工作目标。今后五年,我市信息产业和信息化建设力争实现“建设六大基地”、“力求两个突破”和“实现一个转变”的目标。即:建成国内规模最大、在全球具有显著影响的信息家电产业基地,建成国内新兴的集成电路设计、生产基地,建成国内重要的嵌入式软件产业化基地,建成国内重要的通信设备研发和生产基地,争创国家信息服务外包基地,争创国家信息技术创新基地。力求在推动信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方面实现突破,力求在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方面实现突破。提高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信息产业和信息技术应用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实现我市信息产业由大到强的转变。
      二、重点工作
      (一)突出发展软件产业
      1培育一批重点骨干企业和优秀软件品牌。以政策和资金扶持为导向,加快培育龙头骨干企业,重点引进国内外知名的行业应用和IT服务龙头企业。实施重点领域软件技术和产品产业化试点,打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秀软件品牌。
      2进一步完善园区综合配套设施建设。加强统一规划,理顺管理体制,整合市南、崂山、鳌山三个软件产业园区,形成“一园多址”的青岛软件园结构模式,加快园区建设。
      3进一步完善公共技术服务支撑体系。重点建设软件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和各类专项技术实验室等,促进共性和关键技术的应用与产业化,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4大力发展软件出口与服务外包业务。引进和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软件出口及外包服务骨干企业,共同开拓软件外包市场。同时,积极吸引国内外著名企业来青投资创办软件企业或分支机构,落实各项优惠政策,推动软件外包产业化,争创国家软件与服务外包基地。
      (二)加快发展集成电路产业
      1突出发展集成电路设计产业。通过建立公共服务集成电路设计支持平台,提供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低成本使用、验证、评测、保护等服务,营造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充分发挥我市整机厂商市场庞大的优势,促进整机企业与集成电路设计企业的合作。
      2积极争取在我市设立国家软件和集成电路促进分中心。利用国家软件和集成电路促进中心的设备、人才和资源优势,带动我市集成电路产业快速发展。侧重发展音视频编解码芯片、智能家电用微控制单元、数字信号处理器、发光二极管芯片、液晶显示器驱动模块等芯片产品。争取用5年时间,将我市初步建成全国重要的集成电路设计和生产基地。
      (三)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
      1推进信息服务外包产业化。重点开拓日本、韩国市场,突破欧美市场,依托各软件园区,发展以应用软件、嵌入式软件开发与服务的信息技术外包;利用国际通信光缆汇接点的区位优势,重点发展以各类呼叫中心、因特网数据中心、信息技术支持、IT资讯专业服务为主的业务流程外包,拓展信息服务外包的市场空间,争创国家信息服务外包基地。
      2利用新一代网络和无线通信技术,加速“三网融合”,建成覆盖全市的无线宽带城域网。在第三代无线通信(3G)试点的基础上,积极推动高级智能网业务和3G业务的开展。在继续完善青岛市800兆数字集群网络的基础上,带动产业链相关设备及终端产品的生产。
      3以建设区域性物流信息中心为目标,积极构建物流信息综合应用平台和物流信息共享网络,提升物流企业信息化水平。
      (四)强化信息家电制造业
      1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利用政策、资金引导,推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在信息家电的标准和传输协议、控制系统、嵌入式软件等技术关键环节有所突破,建立以青岛家电技术标准为核心的国内信息家电技术体系。
      2加快产品升级换代。加强智能家电控制系统的研究,发挥集成电路企业的技术优势,推进基于X86技术体系的合作,推动家电产品升级换芯,改善家电产品层次低、技术含量低的状况。
      3完善信息家电产业链。以信息家电大企业集团为龙头,吸引和扶持配套企业,形成产业集群。
      (五)壮大通信设备制造业
      进一步提高我市通信设备制造业的规模和实力,重点发展3G及其配套产品、GSM和CDMA手机及基站、交换设备、光通讯器件、数字集群等通信产品,引进国内外研发中心,进一步发挥我市国家通信产业园的作用,争取成为国内重要的通信产品研发、生产基地之一。
      (六)积极推进关键元器件产业
      围绕龙头产品,采取政府与企业联手、自主与引进相结合的方法,积极推进对我市产业影响大、通用性强、技术含量高的集成电路、平板显示器、光通信器件等关键元器件的发展,完善我市信息家电、通信以及计算机等产品的产业链,进一步改善产业结构,提高信息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七)加快信息技术推广应用
      1充分发挥大企业在信息化方面的带动作用,完善企业信息化应用环境,加快推动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改造,逐步建立以数字化设计为核心的产品创新体系、以计算机控制为核心的制造业自动化系统、以电子商务为核心的市场营销系统、以财务成本管理为核心的管理信息系统,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
      2按照国内先进模式,建设市民基础数据库、青岛市数据中心等大型、开放性的信息服务设施,积极推进劳动、教育、社保、文化、卫生、旅游、计生等领域的信息化,整合资源,不断丰富和健全面向市民、企事业单位的信息服务功能和手段。
      3推动电子政务向高端发展。建设全市电子政务共用平台,全面推行集约化发展模式,围绕党委和政府的决策、执行、监督、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以及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等重大问题,全面推进电子政务应用,进一步畅通民主渠道、完善决策服务、优化政务流程、强化公共服务,为建设电子政务应用最好、机关效率最高、政务环境最优的城市贡献力量。
      4推动社区文化综合信息服务工程建设。在全市推广“统一投资,全面统筹”的社区信息化建设模式,构建青岛市社区信息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完善社区管理服务综合电子政务系统,推进社区信息化的发展。
      5推动农村信息化发展。配合国家实施“金农工程”,提高信息技术对现代农业、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支撑能力,整合建设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和涉农信息服务体系,积极开展面向农村的信息化知识培训和宣传活动,规范和推进农村信息服务站工程。
      6完善信用服务、安全认证、网上支付、现代物流等支撑体系建设,推动电子商务的应用,扶持各类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八)提高信息技术创新能力
      1在传统产业发展关键环节,深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信息技术装备国产化率,支持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技术相结合的集成创新,发挥重点项目的示范作用,鼓励企业探索信息技术应用的新模式、新途径。
      2实施公共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工程,构建软件、集成电路等公共技术开发平台,为相关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支撑。构建技术转移信息服务平台,充分发挥联系中小科技创新企业和大企业的纽带作用,为高新技术企业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3充分发挥大企业集团的研发优势,进行技术攻关与合作。积极争取和引进更多的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和国内外研发机构落户我市,借助高校、科研院所的研发力量,加强产学研结合,增强企业创新能力。
      三、主要措施
      (一)合理调整产业布局
      1进一步规范整合产业园区,巩固、完善和提高园区的服务功能和管理水平,在政策、资金、人才、项目、管理、技术平台等方面给予支持,提升基地和园区建设水平。同时,依托产业园区,鼓励发展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产业,使我市信息产业结构逐步转变为以集成电路、软件、信息家电、电子元器件、平板显示元器件等高附加值产品和信息服务外包为主的新型产业结构。
      2以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为主体,以信息家电产业园(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通信产品产业园(崂山区)为两翼,以高新区开发团地为增长点,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使我市信息产业形成各有特色、优势并举、有机协调、整体发展的区域格局。
      (二)坚持培育和引进并举
      坚持培育本地企业与加强对外招商引资并重的方针,在积极扶持本地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加强与国内外电子信息产业企业、机构的联系与沟通,组织以重点产品为主的专业招商、以产业园区为主的区域招商和以龙头企业为主的产业链招商,力争招商引资有新的突破,推动我市信息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链的完善。在积极推动现有招商引资项目进展的同时,不断拓宽招商引资思路,争取更多的大企业来我市投资合作。
      (三)进一步完善创新体系
      1培养企业创新意识,鼓励企业加大在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投入。建立企业创新体系,积极推动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品牌为目标,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提高企业创新能力,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展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强化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吸收二次创新,提高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全力构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健全创新机制。将科技创新纳入企业目标管理与考核指标,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对技术创新项目特别是软件、集成电路、新型元器件等核心产业关键技术研发项目,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3充分发挥行业组织在推动技术创新方面的作用。鼓励、扶持和引导信息家电、集成电路、信息服务业等领域行业协会的发展,引导其积极参与完善企业创新体系工作。
      (四)以应用促发展
      1紧紧围绕奥帆赛的需要,建设奥帆赛公众地理信息服务平台,丰富和完善我市的基础地理信息系统,为公众提供地图浏览、地理位置查询、驾驶导航等权威、可靠的地理信息服务,打造开放式、多功能的公共电子信息服务平台。
      2以射频识别技术(RFID)的推广应用为重点,在标签封装技术、读写器开发与生产、应用系统开发等方面寻找突破,推动RFID实现产业化。
      3积极推进无线局域网(WLAN)和无线城域网络系统(WiMAX)建设,推进无线网络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拓展网络服务的发展空间。完善城市公共安全应急指挥系统和800兆数字集群网络建设,建立信息安全应急预案体系,增强政府对各类突发事件的监控、决策和应急处置能力。
      (五)实施多元化投资
      积极争取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各类创新基金和重大专项资金对我市产业发展的支持。优化我市信息产业专项资金的投入方向,突出支持重点项目、主要公共平台等建设,实行分类支持,多元投入,充分发挥好资金的使用效益。鼓励有条件的区市设立信息产业专项基金,促进本地区信息产业的发展。积极研究探索和推动建立风险投资机制、创新投资机制,加强与跨国公司、国际知名银行和投资机构的合作,引导社会资本投资集成电路、液晶显示器、软件等项目,拓宽投融资渠道。
      (六)加强支撑体系建设
      重点建设软件产业技术服务支撑体系,包括重点领域技术服务平台、专项技术实验室、信息技术推广应用中心等,为企业自主创新提供共性技术支撑和服务,促进关键技术的应用与产业化。对政府资金投入具有关键性、基础性的公共技术服务建设项目进行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并积极争取国家资金的投入。
      (七)加快人才培养和引进
      加强信息产业与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强化各层次人才的培养,注重加强职工再教育,构筑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形成多层次的人才梯队,保障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新型人才和高素质产业工人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引进专业院校,增强我市电子信息产业相关学科教育的基础力量,吸引外地大学在我市设立与信息技术相关的分院或专业,如软件学院、集成电路设计分院等。积极落实户口、住房、子女上学、税收、出入境等方面的各项优惠政策,面向全球吸引高层次人才落户我市。
      (八)完善政策法规体系
      进一步完善符合我市实际的信息产业和信息化政策法规体系,研究出台《青岛市信息产业园管理办法》等政策法规。认真贯彻落实《山东省信息化促进条例》,理顺信息产业和信息化管理机制。健全信息化社会服务机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专家学者、中介组织和企业在信息化推进过程中的作用。
      (九)加强组织领导
      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对全市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领导,及时协调解决信息产业发展和信息化建设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把信息产业发展和信息化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健全机构,理顺关系,明确职能,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如果您对该文件有疑问,可以通过 网上咨询 方式咨询相关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