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实施现代农业十大重点工程的意见
字体大小: 打印
  • 索引号 00000000000000000000000
  • 成文日期 2013-03-01
  • 发布日期 2013-03-07
  • 发文字号 青政发〔2013〕2号
  • 发文单位 青岛市人民政府
  • 各区、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根本前提,是实现“率先科学发展,实现蓝色跨越,建设宜居幸福现代化国际城市”宏伟目标的重要基础。为全面提高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市政府决定实施现代农业十大重点工程建设,现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一)总体要求。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总体要求,以高端高质高效农业为发展方向,全面落实全域统筹战略部署,大力实施现代农业十大重点工程建设,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优化农业资源配置,创新经营体制机制,强化科技支撑,加强设施装备建设,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努力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二)基本原则。
      ——效益优先,确保安全。在确保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的同时,坚持把提高综合产出效益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大力发展高端高质高效农业,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
      ——创新驱动,转型提质。完善科研和推广体系,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普及应用,促进农业增长由主要依靠土地、劳动力投入向依靠科技、投资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转变。
      ——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根据青岛农业发展定位、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实际,明确工程建设目标和建设重点,高标准、高起点规划建设,有计划、分步骤稳步推进。
      ——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尊重农民主体地位,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实力度,加强统筹协调、政策引导和公共服务,调动各类经营主体参与农业重点工程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目标任务。到2016年,建成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年均增长13%。农村劳动力占社会就业人员的比重下降到15%以下,粮食、蔬菜、畜产品和水产品产量分别稳定在300万吨、800万吨、120万吨和120万吨以上,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5%以上,高标准设施农业面积达到80万亩以上,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占有效灌溉面积比例达到50%,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5%,森林覆盖率达到40%。
      二、全面实施现代农业十大重点工程建设
      (一)实施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工程。以大沽河现代农业产业带为核心,以平度、莱西两个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农业部园艺标准园、渔业标准园、畜牧示范园建设为重点,立足资源区位优势和发展基础,突出新型农村社区产业支撑,推进“政银企保”合作,实施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工程。加大日光温室、标准化种植和养殖、工厂化育苗等设施装备建设力度,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一批设施装备优良、技术模式先进、产品优质安全、经营机制灵活、管理服务到位、经济效益明显、辐射带动能力强的现代农业园区。2013年,建设200个社区现代农业园,启动即墨移风店万亩高效生态农业园、平度云山万头高端肉牛养殖示范园和崂山湾海洋牧场等30个高标准重点园区建设。2016年,建成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30个,规划建设1000个社区现代农业园,把我市打造成产业高效、科技领先、设施先进、功能多样、全国领先的现代农业园区密集区,连片带动全市现代农业发展。
      责任单位:市农委、市海洋与渔业局、市林业局、市畜牧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崂山区政府、黄岛区政府、城阳区政府、即墨市政府、胶州市政府、平度市政府、莱西市政府
      (二)实施农业产业化促进工程。以培育国际知名、国内领先、具有强大市场竞争力的“航母型”农业综合企业为目标,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政策支持和综合服务力度,鼓励龙头企业通过内引、外联、重组、兼并和股份合作等多种方式扩大企业规模,引导城市大中型工商企业和大型外资企业投资现代农业,促进骨干龙头企业迅速做大做强。加快全国性、区域性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立足山东半岛城市群重点打造辐射东北亚的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培育壮大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推进其进入城市社区直销农产品,完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从2013年开始,重点扶持20家省级以上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启动东庄头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建设,新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200家,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进入城市社区直销农产品的认定车辆达到200台,社区数量达到50个,支持建立城市社区直营店10家以上。2016年,培育年销售收入过100亿元的特大型农业龙头企业5家以上,建成以东庄头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为龙头、部级定点市场为骨干、15个特色专业批发市场为补充的现代化农产品产地市场体系,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进入城市社区直销农产品的认定车辆达到1000台,社区200个,支持建立城市社区直营店50家以上,创建2处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高标准设施农业面积达到80万亩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达1000家,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达1000家。
      责任单位:市农委、市海洋与渔业局、市林业局、市畜牧局、市农机局、市发展改革委、市交通运输委、市商务局、市财政局,崂山区政府、黄岛区政府、城阳区政府、即墨市政府、胶州市政府、平度市政府、莱西市政府
      (三)实施智慧农业建设工程。广泛推广和运用3G、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设施农业物联网系统、智能农机物联网系统和畜牧兽医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建设为重点,依托设施农业、大型农机和现代化养殖场的各种传感节点,开展农业生产环境的智能感知、智能预警、智能决策、智能分析、专家在线指导以及对农民的专业技能培训,实现农业生产的精准化种养、可视化管理和智能化决策,提高智慧农业发展水平。2013年,完善农业科技110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成区(市)级农业科技110分控中心,建成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质量安全监管“三位一体”的镇级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启动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开发建设设施农业物联网系统、智能农机物联网系统和畜牧兽医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建成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建立农民培训网络资源共享和网络学习系统,创建国家新型职业农民实训基地,培育新型现代职业农民3万人。2016年,全面建成设施农业物联网系统、智能农机物联网系统和畜牧兽医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市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和现代化大型养殖场在农业生产技术指导、产品质量安全控制、动植物疫情预警及防治、动植物检疫、农业生产过程控制等领域,基本实现智能化管理和全方位信息服务;培育现代职业农民12万人,占全市第一产业就业人数的11%,农业科技贡献率达65%,智慧农业发展水平居全国前列。
      责任单位:市农委、市海洋与渔业局、市水利局、市林业局、市畜牧局、市农机局、市气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崂山区政府、黄岛区政府、城阳区政府、即墨市政府、胶州市政府、平度市政府、莱西市政府
      (四)实施农产品质量品牌提升工程。以创建国家级农产品质量监管示范市为目标,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产地准出、市场准入、质量追溯和退市销毁等制度;以发展名、特、优、新高端品牌农业为方向,着力培育塑造一批全国名牌农产品,为打造世界知名农业品牌奠定基础。2013年,规范建设标准化高端农业生产基地100处,二维快速识别码农产品身份识别系统覆盖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业园区和养殖场;评定、认证名牌农产品和“三品一标”农产品90个。2016年,健全和完善运行高效、装备先进的农林牧渔业执法、质检和追溯体系,建立高端农产品品牌培育、发展和保护体系,新培育全国知名农产品名牌10个,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公用品牌30个,60%以上的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养大户获得“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居全国前列。
      责任单位:市农委、市海洋与渔业局、市林业局、市畜牧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质监局、市财政局,崂山区政府、黄岛区政府、城阳区政府、即墨市政府、胶州市政府、平度市政府、莱西市政府
      (五)实施现代种业振兴工程。积极引进规模大、技术领先、市场占有率高的大型种子企业,加强对本土骨干种子企业的政策支持和培育引导,鼓励优势种子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开展商业化育种和应用技术研究,建设国家级农业标准化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和新品种引进试验基地。加大育种投入和良种推广补贴力度,支持选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重大应用前景的品种,推进现代种业加快发展。2013年,重点扶持5家“育繁推”一体化优势种子企业加快发展,启动建设10处农作物、畜牧、渔业良种繁育基地,力争引进1至2家国内知名种子企业。2016年,建成10处国家级农作物、畜牧、渔业新品种引进和良种繁育基地,农作物标准化良种繁育基地达100万亩以上,引进培育大型种子企业5家以上,种业销售额达到60亿元以上,良种在我市农业增产中的贡献率提高到50%以上,打造全国重要的现代农业良种繁育基地。
      责任单位:市农委、市海洋与渔业局、市林业局、市畜牧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市财政局,崂山区政府、黄岛区政府、城阳区政府、即墨市政府、胶州市政府、平度市政府、莱西市政府
      (六)实施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工程。大力推广节地、节水、节肥、节能和循环农业技术,鼓励发展种养有机结合的新型循环生产模式。普及运用测土配方施肥和绿色防控,对使用低毒低残留农药和高效缓释肥料予以补助。加强农业生产环境监测,积极开展农业面源污染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促进土壤有机质提升。促进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开展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和青贮利用,推进资源节约化、生产清洁化、产业循环化和废物资源化。2013年,实施测土配方施肥500万亩,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300万亩,绿色防控100万亩,开展低毒低残留农药和高效缓释肥料使用补助试点各10万亩,新建、改扩建标准化青贮池10万立方米,建设“退户进区”养殖小区10处,新建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5处,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2016年,实现全市测土配方施肥全覆盖,主要蔬菜、果品、茶叶、食用菌生产基地绿色防控全覆盖,实施低毒低残留农药和高效缓释肥料使用补助各50万亩,全市化肥、农药使用量分别降低5%、10%,建成居全国领先水平的大型沼气工程、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50处,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
      责任单位:市农委、市林业局、市畜牧局、市海洋与渔业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崂山区政府、黄岛区政府、城阳区政府、即墨市政府、胶州市政府、平度市政府、莱西市政府
      (七)实施农业机械化促进工程。以创建国家级农业机械化示范区为目标,加快推广经济作物机械、玉米收获机械、免耕播种机械等10类农机化新机具,以及保护性耕作、深松等10项农机化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航空植保、烘干仓储、宽幅精量播种等农机化机具技术,大力推进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促进农机农艺融合,进一步提高农机装备现代化水平。2013年,建设3处部级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和8处市级示范基地,保护性耕作实施面积76万亩,建成综合性农机“安居工程”15处,农机阳光培训基地17处,区域化农机维修中心和农机4S店10个,重点经济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达到63%,玉米机收率达到83%,农机总动力达到810万千瓦。2016年,重点经济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达到70%,玉米机收率达到90%,农机总动力达到860万千瓦,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5%以上。
      责任单位:市农机局、市财政局,崂山区政府、黄岛区政府、城阳区政府、即墨市政府、胶州市政府、平度市政府、莱西市政府
      (八)实施农田节水灌溉工程。大力发展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加快推进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成方连片”推进农业高效节水灌溉规模化发展。加强田间节水灌溉工程和末级渠系配套建设,大力发展管道输水、喷微灌、水肥一体化等先进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全面提高节水基础设施建设和节水农业发展水平。2013年,实施胶州山洲水库灌区、平度双泽灌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恢复改善灌溉面积10.3万亩;实施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和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5万亩;水肥一体化推广示范面积达到2万亩。2016年,完成4座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和45座小型灌区节水改造工程,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71万亩;水肥一体化推广示范面积达到10万亩;全市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63,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占有效灌溉面积比例达到50%,农田节水灌溉居全国领先水平。
      责任单位:市水利局、市农委、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房管局,崂山区政府、黄岛区政府、城阳区政府、即墨市政府、胶州市政府、平度市政府、莱西市政府
      (九)实施远洋渔业培育工程。支持建设专业远洋渔船,大力发展大洋性、过洋性远洋渔业项目,加强渔港建设,鼓励企业在主要集中作业海域沿岸国和地区建立海外远洋渔业基地,提高远洋渔业装备设施水平。鼓励将远洋捕捞产品运回青岛销售,丰富和调剂国内水产品市场。2013年,重点扶持鱿鱼和秋刀鱼兼捕船、超低温金枪鱼延绳钓船以及过洋性渔船的购建,扩大远洋船队规模,远洋渔船总数达到30艘以上,产量达到1万吨。2016年,远洋渔业企业达到10家,远洋渔船达到100艘,在董家口港区建成中国北方(青岛)国际水产品交易中心和冷链物流基地,远洋渔业年产量超过3万吨,在全国率先实现远洋渔业的突破性发展。
      责任单位:市海洋与渔业局、市商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崂山区政府、黄岛区政府、城阳区政府、即墨市政府、胶州市政府
      (十)实施现代林业生态建设工程。大力推进造林绿化,积极开展河道涵养林、山体修复林、重点通道林、农田防护林、沿海基干林、万亩生态林、森林公园、石坑生态修复、湿地修复、中幼林抚育、封山育林等林业建设工程,推进生态重建,打造南北平衡、东西互补、城乡一体的生态间隔新格局,构建起优良的国家级森林城市生态体系。2013年,新增造林面积13万亩以上,新增林木蓄积67万立方米以上。2016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0%以上,林木蓄积量达到1082万立方米以上。
      责任单位:市林业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崂山区政府、黄岛区政府、城阳区政府、即墨市政府、胶州市政府、平度市政府、莱西市政府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保障。成立青岛市现代农业十大重点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名单附后),负责全市现代农业十大重点工程建设的领导决策、工作推进和组织协调。领导小组将定期调度工作推进情况,及时研究、协调和解决工作推进中出现的问题。各有关区、市及相关部门要结合实际工作,健全领导协调机制,在统筹谋划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和推进全域统筹的过程中,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突出抓好现代农业十大重点工程建设。
      (二)完善政策支持。严格按照中央“三个高于”的要求,加大对现代农业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确保财政支出用于农业投入平稳增长。统筹优化涉农项目资金,重点向现代农业“十大重点工程”建设倾斜。市财政要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十大重点工程”新建项目建设。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推进“政银企保”合作,加大金融支农的融资力度,逐步形成财政、银行、保险、企业和农民等共同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推动金融机构和准金融机构增加对现代农业的信贷投放,鼓励有条件的涉农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多渠道融资和改制上市,组建政策性担保公司,引导各类担保机构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涉农担保业务。支持农业保险创新险种,向“十大重点工程”建设领域延伸服务,防范化解生产经营风险。落实现代农业建设用地、用电、用水等优惠政策,为十大重点工程建设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
      (三)推进工作落实。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要根据本意见精神,制定推进现代农业十大重点工程建设实施方案,围绕十大重点工程建设,细化年度目标任务,制定工作计划,明确责任分工。崂山、黄岛、城阳区和即墨、胶州、平度、莱西市政府要依据本意见精神,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年度目标任务和年度工作计划。对实施方案和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年度工作和重点项目推进情况,市现代农业十大重点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将定期调度、及时督查和跟进,推动工作落实。
      

    青岛市人民政府
      2013年3月1日


      附件
      

    青岛市现代农业十大重点工程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 长:徐振溪 副市长
      副组长:张新竹 市政府副秘书长
          由翠玉 市农委主任
      成 员:于 睿 市水利局局长
          于成璞 市海洋与渔业局局长
          曹友强 市林业局局长
          陈志颖 市农机局局长
          隋振华 市畜牧兽医局局长
          傅长峰 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曹彦平 市财政局副局长
          刘 芳 市商务局巡视员
          王 锋 市金融工作办副主任
          史跃林 市农委副主任
          王 洵 崂山区副区长
          赵兴绩 黄岛区副区长
          王 涛 城阳区政府党组成员、青岛环海经济开发区管委主任
          管元江 即墨市副市长
          毕维准 胶州市副市长
          牛润之 平度市副市长
          张建东 莱西市副市长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农委,由翠玉兼任办公室主任,史跃林兼任办公室副主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如果您对该文件有疑问,可以通过 网上咨询 方式咨询相关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