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制定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字体大小: 打印
  • 索引号 00000000000000000000000
  • 成文日期 2010-12-28
  • 发布日期 2011-01-11
  • 发文字号 青发〔2010〕16号
  • 发文单位 中共青岛市委
  • (2010年12月28日中国共产党青岛市第十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通过)


      “十二五”时期,是推动青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关键时期,深刻认识和把握“十二五”时期的新形势新变化,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青岛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站在更高起点上实现新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创科学发展新优势
      1.“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十一五”时期,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重大风险挑战,我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确立并实施了“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成功举办了奥帆赛和残奥帆赛,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保持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经济总量实现翻番,经济发展跃上新台阶;城市功能进一步提升,发展空间不断优化;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城市发展动力和活力明显增强;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持续改善。“十一五”时期的巨大成就,为“十二五”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奠定了坚实基础。
      2.“十二五”时期面临的形势。“十二五”时期,青岛将经受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国际化新一轮浪潮的深刻洗礼,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风险和挑战。从国际上看,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青岛如何全面融入全球化进程,实现对外开放的新突破面临巨大挑战;从国内来看,经济社会加快转型,区域发展战略全面展开,青岛如何在国家发展战略中找准定位,创造城市发展的新优势面临巨大挑战;从青岛来看,目前仍存在着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资源环境约束突出、区域与城乡发展不协调等诸多问题,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面临巨大挑战。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必须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树立世界眼光,瞄准国际标准,发挥本土优势,科学谋划“十二五”规划,努力增创青岛科学发展的新优势。
      3.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制定“十二五”规划,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攻方向,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重要支撑,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重要着力点,以改革开放为强大动力,按照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发挥本土优势,深入实施“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向富强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际城市迈进。
      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经济社会领域的深刻变革,必须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基本要求是:坚持率先发展,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进一步提升城市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在改革发展各领域走在全省、全国前列。坚持绿色发展,立足资源环境承载力谋发展,完善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坚持创新发展,创新科学发展体制机制,深入实施自主创新和人才强市战略,加快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坚持开放发展,立足港口优势、产业优势、开放优势和海洋科研优势,加强与半岛城市、环渤海经济圈、东北亚经济圈的交流协作,提升青岛的国内外影响力和竞争力。坚持和谐发展,强化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的理念,大力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切实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建设宜居城市。
      4.“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十二五”规划要具有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与建设富强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际城市紧密衔接,与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紧密衔接。一是城市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创新型城市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二是城市功能全面提升,环湾型城市发展格局更加完善,城市综合承载力明显增强,现代化、国际化特征更加明显,国际性区域经济中心城市地位进一步强化;三是统筹区域发展取得重大突破,统筹七区发展、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基本建立,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四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大幅下降,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五是文化青岛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文化要素加快聚集和彰显,区域性文化中心城市地位显著提升,文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明显增强;六是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全面得到加强,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完善,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二、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构筑环湾型城市发展新格局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是推动城市发展的重大举措。要面向未来发展,坚持紧凑集约、生态间隔的城市功能组团发展理念,构建“环湾型、组团式、多层次”的大青岛发展新格局。
      5.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以环胶州湾区域为核心,以组团布局为主要形态,构建各组团有机衔接、功能定位清晰完善的网络化城市空间结构。完善城镇体系,清晰安排城镇功能布局、等级结构、职能划分和发展策略。加强城市空间布局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的紧密衔接。严格海岸线的控制,切实做好海岸线、天际线、过城河道沿线、水网、交通、色彩等规划,推动城市科学发展、特色发展、有序发展。
      6.强化环湾区域的核心带动。环湾区域要切实成为全市行政、文化、现代服务和高端制造中心,增强在城市战略布局中的核心地位。要按照国际标准,加快完善环湾区域基础设施,提高环湾核心区域的综合承载力。推进七区在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城市管理、社会事业、民生保障等方面的统筹融合,科学实施功能分区,适时对部分区市进行行政区划调整,拓展中心城区规模。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向城区北部倾斜,尽快缩小南北差距。有计划地开发城市地下空间资源,提升城市空间容量,完善城市综合效能。
      7.实施重点区域开发战略。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对一些发展潜力大、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重点区域进行组团式开发。着力推进环胶州湾重要节点、红岛组团、董家口组团、少海组团、温泉组团、新河组团、姜山组团等重点区域建设。建设高新区生态科技新城,推进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人才加快聚集,充分发挥聚集辐射效能。以办好2014年世界园艺博览会为契机,把世园会主题园区及周边区域打造成绿色休闲城市的标志区,完善提升城市功能,引领城市跨越发展。合理优化城镇规模,推动重点中心镇向小城市发展,促进产业和人口集聚,推动其成为支撑青岛未来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对每个区域,都要科学确定功能定位,明确发展重点,突出发展特色,着力完善综合服务功能。
      三、推进蓝色经济区建设,打造海洋经济领军城市
      坚持海陆统筹、科技带动、集聚发展、重点突破,把青岛建设成为国家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的先行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核心区、海洋自主研发和高端产业的聚集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示范区。
      8.培育壮大海洋产业。制定完善海洋产业发展规划,优化海洋经济布局,培育高素质的海洋产业体系。转变渔业发展方式,大力推广标准化健康养殖,加强渔业资源修复,加快发展远洋捕捞业,把青岛建成现代渔业发展的示范区。壮大海洋船舶、海洋化工、海洋装备制造、海洋工程等现有海洋产业,培育发展海洋生物、海洋新材料、海水综合利用等新兴海洋产业,发展港口物流、滨海旅游、海洋科技教育及服务、海洋文化体育、邮轮经济等涉海服务业,增强海洋经济实力,提高海洋经济增加值占经济总量的比重。
      9.创新蓝色经济区发展体制机制。建立海岸带统筹利用决策机制,促进海岸带统筹开发和保护。依托驻青涉海科研院所和高校,建立海洋科技资源综合利用机制,推动海洋产业关键技术的攻关与运用,打造国家海洋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推动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和国家海洋设备质检中心建设。探索建立海域和海岛使用权流转机制,促进资源合理流动。争取设立蓝色经济发展银行,创设蓝色经济发展基金。推动建立海洋经济区域合作机制,促进海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10.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贯彻科学用海、适度用海、阶段用海和开发利用与保护并重的原则,严格控制沿海及环胶州湾的生态控制区,科学论证、严格审批海岸线和近海资源开发利用项目。实施“以海定陆”污染控制原则,建立和完善海岸带、近岸海域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陆源排污入海总量控制制度,综合整治海洋环境污染。加强渔业生态环境保护,实施河口生态恢复工程,规划建设海洋自然保护区和海洋特别保护区。科学有序开发利用盐田资源。健全海洋灾害预警机制和应急管理机制,减少海洋灾害损失。
      四、深入实施自主创新和人才强市战略,率先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最大限度地集聚科技和人才资源,建设创新高地和人才高地,使科技和人才成为率先发展的根本动力。
      11.加快城市创新体系建设。大力加强与中科院等大院大所的战略合作,重点引进建设一批高层次研究机构、高水平研发中心,重视发挥现有驻青高校和科研机构作用,加快推进国家级创新平台建设,形成推进高端产业发展的科研支撑体系。加快新技术项目产业化基地、产业园区和都市型科技企业聚集区建设,努力集聚国内外创新资源。支持高新区创建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力争成为具有较强国际创新竞争力的高科技园区和高端开放的创新经济体。加快培育国家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技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12.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全力推进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设各具特色的研发机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设立研发机构,提升企业利用国内外科技资源的能力。加快培育自主创新型企业,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现有企业运用高新技术进行改造升级。深入实施标准化战略,积极鼓励企业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增强企业话语权。
      13.努力建设区域性人才高地。深入推进“人才强市”战略。围绕“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重点任务,统筹抓好各类人才建设,有计划地引进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新兴产业、培养创新人才的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建立健全政策支持体系、人才保障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强化激励机制,努力造就一批国际水准的创新型科技领军人才、技能大师和创新团队,积极打造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高层次人才集聚高地。
      14.建立健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围绕主导产业建设专业孵化器,组建孵化器联盟,畅通科技资源共享渠道。建设一批面向社会开放的综合性、专业性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服务平台,提高信息资源整合与服务能力。完善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争取高新区纳入国家“新三板”试点范围,支持技术产权交易所开展技术转移增值服务,切实提高对科技创新的金融服务能力。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加快构建知识产权服务体系。
      五、推进高端产业聚集区建设,切实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坚持把推进产业升级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加快构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先进制造业为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现代农业为基础的新型产业体系,不断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15.全面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以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为抓手,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集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壮大发展新兴服务业。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大力发展现代金融业,努力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推动金融业、旅游业、物流业成为全市支柱产业;推动软件产业成为全省龙头;培育和引进一批具有国际知名度的品牌展会,打造国际会展知名城市;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努力构建面向世界、影响北方地区的总部基地城市。
      16.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着力提升龙头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工艺装备和生产方式,促进家电电子、石化化工、汽车船舶、纺织服装、食品饮料、机械钢铁等传统优势产业优化升级。通过强化规划和政策导向,促进制造业向园区聚集。深入实施质量兴市战略、品牌战略、标准化战略,着力构建重点产业标准联盟。大力培育“两化融合”示范园区和示范企业,力争走在全国前列。
      17.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紧密对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和政策,加快市场环境和市场应用基础设施建设,健全财税金融政策支持体系,建立健全工作推进机制,通过培育和引进,加快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和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抓紧实施先进装备制造、海洋先进材料等一批专项工程,加快培育一批世界级的行业龙头企业,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制高点,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全市先导性和支柱性产业。
      18.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大力发展高效特色农业、设施农业、品牌农业,促进农业的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壮大蔬菜、渔业、畜牧、果茶、苗木花卉五大产业,建设一批全省乃至全国最高水平的设施农业基地、规模农业基地、特色产业基地和农副产品深加工出口基地,拉长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业比较效益。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健全公益性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建设,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一批在国内外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大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力度,推进农超对接等新型经营模式,建设区域性农产品物流中心。大力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19.着力优化产业布局。环湾核心区通过产业转移和置换,重点集聚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五市发挥比较优势,高起点承接国内外及中心城区产业转移,加快核心项目与配套产业的引进。发挥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和产业集聚优势,以发展循环经济为导向,促进产业项目向园区集中,实现集约化、规模化、生态化发展。
      六、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加快建设国家级创业型城市
      以中小企业为主的民营经济是转方式调结构的生力军,也是城市发展潜力所在。必须切实把发展民营经济摆在全局的重要位置,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增强城市发展活力和内生动力。
      20.推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深入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和“中小企业专、精、特、新行动计划”,完善相关支撑体系和育成机制,在调整经济结构、转换经营机制、加快技术进步、强化企业管理、提高运行质量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21.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按照非禁即入原则,鼓励扩大民间投资,畅通市场准入通道。落实财税优惠政策,加强民营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发展多样、便捷的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完善担保体系,着力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打造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和谐市场环境。重视民营企业家培养。
      22.推进实施全民创业工程。创建最具创业创新发展活力城市,全力打造“无障碍创业绿色通道”,切实提高创业成功率。以科技创业、青年创业、二次创业、妇女创业、残疾人创业为重点,全面做好创业项目归集、推介展示和指导服务,加强创业辅导培训,促进创业载体建设,健全金融等政策支持体系,加强司法援助和维权,为全民创业提供高效的公共服务支撑。
      七、加快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服务功能
      加快海港、空港、信息港、综合路网及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初步形成功能性、枢纽型、网络化基础设施体系,提升城市承载力和国际化城市地位。
      23.加快建设国际航运枢纽。董家口港建成以铁矿石为主的大型散杂货交易平台,建设以石油交割库为主的大型能源中心,建成以中石化液化天然气(LNG)为主导的现代清洁能源基地,打造国家能源与大宗散货交易中心。争取国家批准董家口口岸对外开放。完善胶州湾港区功能,前湾港建成大型国际集装箱干线运输港,推进老港区国际客运旅游中心建设,努力建成符合现代国际邮轮城要求的核心功能区。推进保税港区体制机制及监管模式创新,先行先试国内重大改革试点,加快向自由贸易港区转型。推进电子口岸建设,加强港口跨区域合作,深化与沿黄流域各口岸全面合作。集聚发展航运经济、航运保险等现代航运服务要素,提升口岸服务功能。
      24.打造区域性国际航空枢纽。加强设施建设,全力拓展国际航线,特别是直飞欧美航线和面向日韩的中转航线,提升现有机场配套水平和服务能力。按照国际标准,全力推进新机场规划和工程建设,大力发展飞机维修改装、通用航空制造、空港物流、航空培训、空港商务商业等航空产业,努力打造航空城,全面提升青岛空港运营效率和国际影响力。
      25.构建便捷陆域综合交通网。全面推进现代公路网络建设,完成青龙高速公路工程。全面建成主城区快速路网,合理调整城市路网快、主、次、支的结构关系,打通市区所有未贯通道路,全面改造升级市区超期服役道路。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地铁一期建成通车,地铁二期完成轨道铺设,地铁三期力争开工建设。争取实施青岛-平度-莱州铁路建设。大力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完善公交线网,提高公交运行效率。推动城市公共停车场体系建设。建成青岛铁路北客站、青荣城际铁路、海青铁路、青连铁路,完成胶新铁路改造,积极做好青太高速铁路济青段前期工作,提升青岛铁路运输枢纽地位。
      26.统筹建设市政基础设施。建成功能完善、国内领先的城市公用基础设施体系,构建起市区统筹、协调发展的“大市政公用”综合保障格局。统一调配水源,优化供水结构,构筑供应充足、调配高效的大供水体系。完善城市污水收集、输送、处理系统,实现市区污水集中处理率国内领先,构筑厂网协调、泄洪通畅的大排水体系。加快供热企业整合,加快热源和配套管网建设,大幅提高市区集中供热普及率,完善城市大供热体系。加快天然气气源建设和高压管网建设,构筑管输天然气为主、供应充足稳定的大供气体系。以实现市区生活垃圾全部无害化处理和原生垃圾基本零填埋为目标,完善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及处置体系,加快环卫监管体制和运行方式改革,构筑适应城市需求的大环卫体系。高标准加强气象灾害预警系统、防洪、防震、防空等设施建设。
      27.提升城市智能化水平。充分发挥青岛是我国北方国际通信光缆唯一登陆站的优势,抓住“两化融合”实验区及“三网融合”试点地区两个国家级信息化战略机遇,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信息通信枢纽城市。进一步整合各类基础数据库,推进信息资源共享和开发利用。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电子政务,推广数字媒体、数字教育、数字医疗、数字社区等信息化服务,全面提升城市智能化水平。
      28.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推动管理重心下移,加强综合管理,构建城市管理新格局。强化城市管理立法工作,大力推进城市管理标准化、数字化建设,健全规范管理的长效机制。逐步改变青岛城市道路的拥堵状况。
      八、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是青岛实现新跨越的重要战略平台。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实施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促进公共资源和生产要素配置向农村倾斜,推动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29.统筹城乡规划布局。坚持规划先行,合理安排县域城镇建设、农田保护、产业集聚、村落分布、生态涵养、水网体系等空间布局,形成城乡一体、配套衔接的规划体系。加快推进新一轮小城镇总体规划修编,科学测算、合理确定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设置。建设一批高水平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区。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统筹城乡规划和土地管理使用,规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和宅基地管理。建立节约用地标准,加强节约用地监管和考核。做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
      30.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积极引导中心城区生产要素向外围城镇流动,促进城乡产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科学确定各区市工业主导产业和产业园区定位,优化县域产业布局,实现错位竞争、优势互补。引导大项目和老城区搬迁企业向县域产业园区集聚,配套引进发展关联企业。完善县域服务业体系,大力发展与新型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工业园区建设相配套的服务业。加快完善县域科技、金融、人才等支撑保障体系,优化县域经济发展环境。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加快推进平度、莱西新型工业化进程。
      31.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以交通、水利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网络化发展。优先发展小城镇对外交通,打通小城镇至周边主要高速公路、国道、省道主干线的联系,优化城乡交通网络布局,推进农村客运线路公交化。加大公共财政投入,突出加强农田水利等薄弱环节、城乡供水保障体系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构筑完善的城乡水网体系,扭转水利建设滞后局面。统筹城乡电力设施建设,健全供电网络,优化供电结构,镇、村基本实现电气化。推广农村可再生能源技术,大力发展农村大中型沼气设施。推动宽带互联网络向农村延伸,完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
      32.统筹城乡环境改善。全面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环境质量。加快河道综合治理,改善水生态环境。强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推进重点中心镇污水处理系统建设,提高村镇污水处理率。加强农村环卫设施建设,推动城市环卫管理模式向农村延伸,村镇生活垃圾基本实现无害化处理。坚持多措并举,注重源头治理,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加大农村地区的生态保护力度。
      33.统筹城乡公共服务。推进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加快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的衔接和统一。加快推进农村普通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加强农村薄弱幼儿园改造,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协调发展。健全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持续提高筹资标准和补助水平。实现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推动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并轨。加快推进农村住房保障制度建设,改善农民住房条件。完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推动各项城市社会救助政策向农村延伸。
      34.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围绕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统筹推进城乡各项配套改革,尽快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建立健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领导机构、责任体系和考核机制,统筹协调规划实施、政策制定、制度设计和措施落实,形成正确的工作导向和良好的工作氛围。
      九、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全面提升对外开放质量和水平
      顺应对外开放新形势,深入参与国际分工,扩大对内开放合作,率先建成比较完善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35.提高城市国际化程度。以国际化视野审视和谋划青岛发展,进一步提高政府管理、社会服务、经济贸易、城市设施、科教文化、生活居住、市民观念的国际化程度。加强城市品牌建设和城市形象塑造,创新对外宣传,提高世界园艺博览会、国际帆船周、青岛国际啤酒节、中国国际消费电子博览会、中国国际小提琴比赛等办会办赛国际化程度,提升青岛城市知名度、影响力和吸引力,争创联合国创意城市联盟“音乐之都”。加强地方外事工作,加强与国际友城的联系,大力引进国际会议组织,打造国际会议城市。加快建设适应国际化要求的城市基础设施,大力营造国际化的语言环境,提高城市国际化程度。
      36.加快外贸外资转型升级。推动外贸外资率先实现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实施目标市场质量、安全、环保、技术等标准,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和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出口比重。实施品牌战略,培育和扶持出口龙头型企业。加快服务外包示范基地和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提高加工贸易国内增值率,促进产业链向高端延伸。深入实施定向招商,更加注重引进高端要素、高端产业。更加注重产业链招商,发挥好国内外500强带动效应。
      37.拓展国内外经济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建立健全支持企业“走出去”服务体系,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经营企业。建立多层次、高效的区域经济合作利益共享机制。积极参与自由贸易区战略,开展泛黄海中日韩次区域间的“功能性合作”。主动参与和服务山东半岛一体化发展,加强对接合作。做好对口支援工作,积极参与西部开发。
      38.完善经济功能区发展模式。拓展各类经济功能区作用,完善配套条件,发挥聚集和示范效应,成为高水平吸引投资、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载体。完成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省级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建立起运转高效的“多区港联动”运行模式。支持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发展,建设董家口保税物流园区,规划建设保税港区功能配套区,加强区港联动,从单一功能向多功能、综合型园区发展。
      十、坚持全面推进和重点攻坚,推动改革取得新突破
      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必须加大改革攻坚力度,努力突破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39.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围绕建设服务型政府、廉洁政府和法治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加强绩效管理,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能。进一步创新政府组织体系,将执行、服务、监管等职责重心下移。继续深化集中配置审批职能改革,深入推进联合办理,强化对行政审批的制约和监督。深化公共资源交易统一监管体制改革,推进行政权力的规范透明运行,建成使用全市统一的行政执法、审批、监督、服务信息化平台,健全电子监察体系。优化各类行政权力的运行流程,提高执法效率和规范化水平。积极推进各级便民服务体系建设。
      40.深化国有经济改革。优化国有经济布局,收缩国有资本分布跨度和企业层级,加快推动非主业及低效占用国有资本退出。加强国有资产审计监督、财务监管、产权监管和风险防控体系建设。推进国企股份制改造,加快产权多元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证券化进程。加强政府投融资平台建设和管理,完善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整合形成一批产业核心竞争力和资本运营能力强、资产收益高的产业和资本经营企业。
      41.健全现代市场体系。以理顺公用领域产品价格为重点,加快建立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做大做强银行、保险、证券、期货业,积极发展各类产权和技术交易市场。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以保障食品药品等安全为重点,创新市场监管模式,规范市场秩序。
      42.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支持转方式调结构的财源建设体系,加大财政专项资金整合力度,提高资金配置效率。深化县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规范一般性转移支付制度,合理配置各级政府财力,提高公共财政保障能力。深化预算编制管理改革,完善政府采购制度,深化非税收入制度改革。逐步健全地方税体系,用好地方税政管理责权。
      43.创新城镇化体制机制。加快推进户籍、住房、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制度创新,努力形成有利于推进城镇化的体制机制。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统筹中心城区户口迁移;全面放开县域内户口迁移政策,促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并与当地居民享有同等权益。扩权强镇,提升重点镇经济社会管理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推进农村社区化进程,使农村社区成为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的重要载体。
      44.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在依法自愿有偿和加强服务基础上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加快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切实做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林权等的确权登记,促进城乡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创新征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民安置机制,保障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大力培育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不断完善农村金融体系。
      十一、全面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成为全国生态建设先进城市
      “两型社会”和生态建设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必须增强危机意识,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45.深入推进节能减排。构筑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全社会参与的节能减排工作格局。深入推进工业节能,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深入推进建筑节能,加快既有建筑改造、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推进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深入推进交通节能,鼓励使用节能环保型车辆和新能源汽车。加大污染减排力度,增加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种类,强化结构减排、工程减排和管理减排。加强重点用能、排污企业目标管理和考核,建立完善节能减排标准化体系,提高产业环境准入门槛,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46.坚持环保优先。以环胶州湾区域为核心,深化全市域环境保护和生态安全建设,切实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加强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推进重点流域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加大复合型大气污染防治力度,全面淘汰黄标车,从严控制外地黄标车进入主城区。加强重金属、危险废物、土壤污染治理,强化核与辐射监管。严格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环境影响评价,构建环境安全防控体系,强化执法监督,提升环境监管能力。健全重大环境事件和污染事故责任追究制度,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
      47.全面推进生态青岛建设。加快实施“十绿”工程,加大绿化投资力度,建成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加强河流、道路、山头绿化和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推广立体绿化,完成各类绿地保护和改造升级,大幅提升中心城区生态环境质量。实施保护和治理工程,加强对太平山、浮山等市区山头的综合整治,打造崂山、大泽山、大小珠山等山地生态控制区,提高自然本色和生态功能。崂山争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申报世界地质公园。沿海基干林带、沿河防护林带、沿路高标准通道林带、农田林网、库区涵养林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推进海岛、海洋保护区、湿地自然保护区等建设。
      48.促进绿色发展。坚持绿色增长,制定扶持政策,加强低碳经济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的科技攻关,鼓励低碳技术、节能环保技术应用,逐步提高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体系,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创建环境友好企业和环境友好工业园区,高水平推动国家级低碳产业园区建设,培育壮大一批静脉产业企业和再制造企业。着力提升全民环保意识,引导市民树立绿色低碳观念,提倡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十二、加快推进“文化青岛”建设,全面提升城市软实力
      建设“文化青岛”,是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城市软实力的必然要求。统筹文化发展布局,以改革创新引领文化发展,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深入挖掘城市文化内涵,成为国内外有重要影响力的区域文化中心城市。
      49.塑造城市文明形象。加强和改进理论武装工作,巩固和发展健康向上的主流意识形态,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普及化。全面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不断提高市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和人文素质。深入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推动创建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军警民共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全力做好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分会场的各项工作。
      50.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加强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设,规划建设市文化中心、档案馆新馆等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加强区市文化中心和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增强基层文化服务功能,率先建成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落实文化惠民政策,开展多种形式的公益性文化活动和文化下乡活动,广泛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围绕“三贴近”要求,大力实施文艺创作精品工程,提升城市文化品质。继续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推动文化资源向基层和农村倾斜。加强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建设,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着力提高发展实力和传播能力。加强城市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加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力度。
      51.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文化创新工程,推进文化与历史、经济、海洋、科技、旅游相融合,着力提高文化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水平,把文化产业培育成全市重要的支柱性产业。优化文化产业结构,重点扶持影视传媒、演艺、新闻出版等核心层文化产业,大力发展文化创意、动漫游戏等外围层文化产业,积极发展新兴文化业态,大力培育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海洋文化产业。培育一批骨干文化企业和战略投资者,形成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文化产品、文化企业和文化产业品牌。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重点建设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加强文化产品市场建设,培育文化要素市场,推进特色文化街区建设。调整文化消费结构,创造新的文化消费热点,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品位。完善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撑保障体系。
      52.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健全文化宏观管理体制,建立完善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加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建设“文化环保”城市。创新国有文化资产管理方式。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快青岛出版集团、青岛日报报业集团、市广播电视台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文艺院团转企改制,组建青岛演艺集团,培育合格市场主体。继续深化公益性文化单位改革。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的改制,兴办各类非企业文化机构,加快发展各类文化中介机构和行业组织。组建青岛市文化产业发展公司,扶持有条件的文化公司上市。
      53.建设体育强市。促进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快速协调发展,建设体育强市。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完善全民健身设施网络。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强化竞技体育优势项目,大力培养和输送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大力发展体育产业,重点发展健身休闲、竞技表演、体育彩票、体育用品生产及销售等产业,完善体育培训、体育中介等配套服务,发展帆船、航海等海上运动及产业,打造国际海上体育运动中心。
      十三、加强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加强社会管理体制和能力建设,提高社会管理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54.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作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的重点,建立健全农民增收长效机制,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创造条件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促进机会公平。深化机关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55.办好适应时代要求的教育。实施教育强市战略,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突出加强学前教育,提高公办幼儿园比重;基本实现七区间、五市间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推动高中教育优质多样特色发展。围绕全市产业发展,优化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和布局,加强技能型人才培养。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发展,鼓励驻青高校引进高层次人才,提高高等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支持中国海洋大学“985工程”建设,完成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建设。加快发展继续教育,重视发展特殊教育,构建人人皆学的终身教育体系。深化教育改革开放,完善教育投入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积极推进教师资格准入制度改革,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56.提升现代医疗卫生水平。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强化政府责任和财政投入,全力推进健康城市建设。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完善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和重大疾病防控体系,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突发事件应急能力。全面实施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完善区域医疗卫生规划,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探索形成区域性医疗中心和基层医疗机构合理分工和协作格局;实施卫生强基工程,新增医疗卫生资源向农村和城市社区倾斜,基本形成城市“一刻钟健康服务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突出公益性导向,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完善以基本药物制度为基础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满足群众多元化医疗卫生需求。加快发展中医药事业。重视发挥红十字会的作用。
      57.显著增强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多种形式灵活就业和自主创业。完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健全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全面实行对劳动者免费服务。加强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重点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问题。加强劳动执法,完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改善劳动条件,保障劳动者权益。发挥政府、工会作用,努力形成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建立和谐劳动关系。
      58.加快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完善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社会保障制度全覆盖和五项社会保险市级统筹。完善企业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稳步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医疗救助四项制度,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稳步增加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重点向城乡特殊困难人群倾斜。完善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服务体系,建立城乡低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大力发展慈善事业。
      59.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坚定不移地推进保障性住房配建制度。完善以公共租赁住房为主体的保障性住房供应体系,基本解决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住房问题,逐步改善中等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住房条件。完善保障性住房建筹制度,加强财政性经费的持续投入,探索灵活多样的筹集住房方式。完善配建机制,优先保证保障性住房用地,确保配建比例不降低。严格保障性住房开发建设单位的资格准入,提升住房综合品质。稳步推进旧城区改造,全面完成建成区城中村改造任务。
      60.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围绕建设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推进社会管理重心向基层转移,形成社会管理和服务合力。完善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的城乡社区组织体系,健全社区居民自治机制;建立完善社区综合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发展社区便民利民服务。健全社会组织,坚持培育发展和管理监督并重,重点培育发展新兴行业及惠及民生的公益性社会组织,大力培育发展符合市场经济需要的行业协会,鼓励和支持各类社会组织依法参与社会管理。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做好特殊人群帮教管理和服务工作。加强对互联网等信息网络的建设管理,加强网络和舆情引导,构建和谐虚拟社会。
      61.建立完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正确认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特点规律,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始终从群众利益出发开展工作,完善并落实重大工程项目建设、重大政策制定和重要决策事项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畅通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从源头上、根本上、基础上减少各类矛盾纠纷的发生。加强信访工作,完善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衔接联动的“大调解”工作体系,将群众工作贯穿于执法、司法和化解矛盾的全过程,提升化解社会矛盾水平,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62.加强公共安全建设。深化平安青岛建设,加大公共安全投入,提高社会公共安全管理水平。加强国家安全人民防线、防恐反恐建设和反邪教斗争,抵御境外利用宗教进行渗透,维护政治安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增强群众安全感,提高社会安全度。加强安全生产监管,严格安全生产事故责任追究,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强食品药品源头监控和市场监管,保障居民食品药品安全,建成“全国食品最安全城市”。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系,加强自然灾害、交通消防等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方面的应急管理,形成政府统筹协调、社会共同参与的“大应急”工作格局。
      63.统筹人口发展。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千方百计稳定适度的低生育水平,推进优生优育,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加快人口发展战略研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注重发挥家庭和社区功能,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加大对社会养老机构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加强对社会养老机构的指导和监管,培育壮大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坚持男女平等,维护妇女权益,全面实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统筹解决孤残儿童、留守儿童等问题。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立资源统筹协调机制,重视人口载负较重区域的新资源建设。
      十四、凝聚全市力量,为实现“十二五”规划而奋斗
      64.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体党员干部,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活动。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宗旨意识、执政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带头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保持昂扬奋发的精神状态。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在党员干部中营造崇尚学习的浓厚氛围,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增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加强政治生态建设,建立完善有利于推动科学发展的政策导向、舆论导向、用人导向和体制机制,形成风正、气顺、心齐的浓厚氛围和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
      65.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广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科学发展、富民强市为主题,以创建“岛城先锋”党建品牌为载体,争科学发展之先、创社会和谐之优。巩固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扩大覆盖面、增强生机活力,使党的基层组织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使广大党员牢记宗旨、心系群众。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创新,增强党员队伍生机活力,建设高素质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
      66.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作风,以思想教育、完善制度、集中整顿、严肃纪律为抓手,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求真务实之风、艰苦奋斗之风、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下力气解决突出问题,以优良党风促政风带民风。严明政治纪律,健全对重大决策部署执行情况的纪律保障机制,确保政令畅通。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快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深化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和严格管理,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加大查办违法违纪案件工作力度,不断取得反腐败斗争新成效。
      67.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做好民族、宗教、对台、侨务工作,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作用。加强党管武装、双拥共建和民兵预备役建设。健全党内民主制度,完善基层民主管理制度,健全社会听证制度。加强和改进地方立法,完善促进科学发展的法制环境。强化行政、司法和法律监督,推进公正廉洁执法,促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加强群众普法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做好对弱势群体的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工作。
      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解放思想、锐意进取、扎实工作,为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目标、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努力奋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