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省青岛市卫生健康委、市委编办、市教育局等16部门联合印发《青岛市中医药发展“十四五”规划》,聚焦中医药高地打造、中医药服务体系完善、中医药人才队伍强化、中医药产业提质升级、中医药文化传承推广、中医药治理能力提升等6个方面提出20项重点任务。
《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建成省级中医专科(专病)诊疗中心和省级区域中医医疗中心,打造6~8个市级中医综合诊疗中心。建设山东中医药大学青岛中医药科学院,打造中医循证医学中心、中医经方研究中心和海洋中药研究中心等,开展中医药标准化研究。全市三级中医医院达到6所、二级中医医院达到20所;10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街)卫生院能够按照中医药技术操作规范开展6类10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10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90%以上的村卫生室能够按照中医药技术操作规范熟练开展4类6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15~20个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案,建立100个中医专病(专技)特色门诊,组建3~5个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组,建设中医疫病防治基地、中西医结合传染病防治科研协作平台。
《规划》明确,强化中医药人才引进、培育和激励保障,积极引进培养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岐黄学者等国家级中医药专家,培育至少100名市级及以上中医药领军人才、中医药名家和基层名中医;推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镇(街)卫生院中医类别医师占同类机构医师总数比例超过25%,10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90%以上的村卫生室至少配备1名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医务人员;在市级相关专业人才评审选拔和聘用推荐时,单列中医药人才类别,并根据实际设定比例。
《规划》提出,制定青岛市道地药材目录,建设5~10个大宗药材标准化生产基地、科技示范园,培育3~5个享誉省内外的海洋中药品牌,扶持做强2~3个现代化中医药龙头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建设2~3家文旅康养融合发展示范区、康养旅游示范基地,打造3~5条具有青岛特色的中医药健康旅游路线。挖掘整理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展“寻找传统医学达人”活动,擦亮“宏仁堂”等青岛中医药老字号品牌,建设中医药博物馆。建立15个省级、20个市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示范单位),建立5个省级、20个市级中医药知识角,打造10个中医药特色街区和1个中医药文化主题公园。建立3~5个国际中医门诊,建设国家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和国际学生中医药文化体验基地。
《规划》要求,完善中医药管理体系,配齐配强中医药管理机构工作力量,强化各级卫生健康综合监督机构中医药执法人员配备,加强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中医防病业务科室建设;落实对中医药的财政投入倾斜政策,完善中医优势病种按病种收付费相关政策,推进紧密型县域中医医共体建设;完善智慧中医药服务平台,加强互联网中医医院建设,完善青岛市中医药特色服务电子地图,推广“互联网+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研发居民中医体质辨识免费网络自测系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