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收藏
取消收藏
《青岛市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质提效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政策解读
字体大小: 打印
  • 索引号 2534675595706548960
  • 主题分类 卫生健康
  • 发布日期 2024-12-19
  • 近日,青岛市卫生健康委联合10部门印发了《青岛市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质提效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该方案对我市提升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出了总体要求与目标措施,是指导今后我市乡村医疗卫生高质量健康发展的重要依据。现将文件主要内容解读如下。

    一、出台背景

    2024年3月25日,经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省卫生健康委、省委编办、省发改委、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人社厅、省自然资源厅、省住建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医保局10部门联合印发了《山东省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质提效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鲁卫发〔2024〕1号),2024年3月27日,省政府召开全省乡村医疗卫生体系高质量健康发展工作会议,会上解读了该文件,对未来三年乡村医疗卫生工作开展做出了具体要求。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会议精神和三年行动计划安排部署,推进青岛市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高质量健康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提档升级,结合我市实际,由市卫生健康委联合市委编办、市财政局、市人社局等10部门联合制定了《青岛市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质提效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

    二、总体目标

    深入落实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统筹实施健康中国、乡村振兴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到2026年,构建更加优质高效的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持续提升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让群众就近就便获得更加优质高效、系统连续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三、具体措施

    一是机构建设提档升级。主要包括强化县级医院能力建设,拓展提升乡镇卫生院服务辐射能力,打造中医特色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到2026年年底一体化村卫生室普遍实现“五有三提升”,高标准建设一批中心村卫生室,2025年年底一体化村卫生室房屋产权公有率达到100%,2026年年底乡村一体化管理率达到85%以上等7个方面。二是队伍建设提能扩量。主要包括全面加强乡村医生综合能力培训与强化基层人事编制等支撑保障两个方面。三是资源下沉提效赋能。主要包括加快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与加强优质资源下沉帮扶基层两方面内容。四是管理提标优化。包括在乡镇卫生院与村卫生室全面实施“6S”管理、优化便民服务流程、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等三个方面。

    四、实施步骤和组织保障

    一是按照优先扶弱补短原则,分年度确定建设任务。二是稳步推进。2024年摸底全面铺开,2025年重点攻坚,加快建设,2026年扫尾收官。三是压实各级责任。将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质提效三年行动作为推进乡村振兴主要措施,建立协同推进工作机制。四是强化经费保障。区(市)政府落实建设发展投入,积极争取公益资金的支持。五是健全医保配套政策。进一步完善乡村两级医疗服务价格项目,逐步提高县域内医保基金用于乡村医疗卫生机构比例。六是加快工作进度。科学制定时间表和路线图,严格按照标准要求和时间节点,加快推进,确保各项任务按期完成。

    五、特色亮点

    我市的行动方案在全面落实省三年行动计划的基础上在内容上做了拓展,在部分指标上因地制宜做了提高。一是明确了实施县域专科能力提升计划,着力提升综合医院急诊、重症、肿瘤、儿科、慢性病、传染病等临床专科诊治能力,高质量建设县域临床专科,计划三年建成150个;二是在特色专科卫生院建设方面增加了口腔专业,并在数量上扩充到60个,让更多乡镇卫生院参与进来;三是增加并明确了中医特色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设内容与指标;四是给中心村卫生室全部配备自动体外除颤仪(AED)并开展全员技能培训,全面提升乡村急诊急救能力;五是村卫生室一体化管理率2026年年底达到85%以上,超出省要求5个百分点;六是乡村医生中具备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人员占比60%以上,超出省要求10个百分点;七是提升信息化水平,推动医生智能助理信息系统在乡镇卫生院与卫生室全面铺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