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实施方案》政策解读
字体大小: 打印
  • 索引号 2506005897976794334
  • 主题分类 卫生健康
  • 发布日期 2023-11-17
  • 一、起草背景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人口问题,始终坚持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有力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和人口发展的新变化,作出了逐步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战略部署,先后实施了单独两孩政策、全面两孩政策,取得了积极成效。2021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中央决定》),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2022年9月,省委、省政府印发《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省实施方案》),部署落实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任务措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口工作,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认真落实党政领导责任,坚持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坚持和完善目标责任制,通过加强统筹规划、政策协调和工作落实,推动全市各级各部门扎实全面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取得显著成效。

    我市的人口发展正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加速、总和生育率持续下降的风险。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市2020年末60岁以上人口为204.26万人,占20.28%,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42.98万人,占14.20%。2020年平均家庭户规模为2.55人,较2010年减少0.24人,“一老一小”占比高达47.5%。从市卫生健康委人口监测情况看,2021年、2022年我市户籍出生人口分别为5.6万、5.2万,较全面二孩政策实施第一年的2016年的11.8万,分别减少6.2万、6.6万,下降52.5%、55.9 %。2022年全市人口自然增长首次呈现负增长,户籍人口总和生育率为0.95,远低于2.1的更替水平。2023年1-10月,全市户籍人口出生3.68万人,同比减少18.38%。我们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稳定生育水平的任务非常艰巨。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决定》和《省实施方案》,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市卫生健康委牵头成立了工作专班,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和专家的意见建议,由市各部门、单位、各区市多次酝酿修改,代市委市政府起草了《市实施方案》,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和市委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全文已经公布实施。

    二、主要内容

    《市实施方案》由三个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总体目标,提出了我市到2025年和2035年实施全面三孩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总体目标。即:“到2025年,积极生育支持政策措施体系基本建立,全市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控制在8/10万、3.0‰和3.02‰以下,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到4.6个。到2035年,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制度更加完善,服务管理机制运转更加高效,生育水平更加适度,人口结构更加优化,优生优育、幼有所育服务与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水平相适应,家庭发展能力显著提升,人的全面发展进展明显。”

    2025年发展目标中提出的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指标,均优于省实施方案相关指标。2035年发展目标除沿用了《中央决定》和《省实施方案》主要目标,同时结合青岛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提出与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水平相适应的总体目标。

    第二部分是群众关心的主要政策措施、重点任务。从积极有序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持续关心关爱计划生育家庭等4个方面提出了16条配套支持措施,既明确了新形势下的新任务新要求,又强调政策要有序衔接,维护计划生育家庭合法权益,做好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扶助保障等工作。

    《市实施方案》明确了一揽子落实《中央决定》和《省实施方案》生育支持措施,涵盖了国家、省各项主要政策。《市实施方案》不仅仅是简单地落实三孩生育政策,实施对生育子女数量的调整,取消社会抚养费等制约措施,更重要的是立足青岛实际,坚持问题导向,将健全便民服务体系、加强人口监测分析、提高优生优育、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与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持续关爱计划生育家庭一体考虑,全面明确配套支持政策。这些任务措施,聚焦群众关切,注重解决群众后顾之忧,有利于进一步释放生育潜能,促进家庭和谐幸福。

    《市实施方案》提出了一系列生育支持措施。比如提出:探索建立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指标体系;为全市适龄女生免费接种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通过备案的公办或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增设的托班、托育服务机构,参照幼儿园生均经费标准给予补助;鼓励医疗机构建立医育结合的养育照护服务机构、加大对农村婴幼儿照护服务支持、发展互联网直播互动式家庭育儿服务;研究建立生育补助制度;鼓励区(市)对实施辅助生殖技术生育孩子的家庭予以补助等政策措施。特别是在“降低养育成本”中提出,对托育服务机构按照政府普惠指导价招收3岁以下婴幼儿的,依据实际收托数,对二孩、三孩保育费分别给予每人每月不少于500元、600元补助(机构和托育家庭各补助50%)。也就是说在已备案的普惠托育机构入托的二孩、三孩家庭每月可以分别获得不少于250元、300元补助。另外,对于多子女家庭,在购房方面也有优惠政策,像购买本市首套自住住房时,多子女家庭的公积金可贷额度上浮20%。在保障性住房方面也有优惠政策措施。

    《市实施方案》细化了一系列生育支持措施。比如提出:加强人口监测和分析研究,推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人口学科建设;建设区域妇幼健康服务联合体,完善“智慧妇幼”信息平台,推进“互联网+妇幼健康”服务;推广婚前医学检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一站式”服务;新建住宅小区按每千常住人口10个托位落实,已建成、在建居住区按每千人口不少于8个托位标准补齐完善;建设市、区(市)综合托育服务指导中心;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员住院分娩医疗费医保支付标准提高到3000元,实际发生费用低于该标准的据实结算;城镇职工医保参保人员顺产、难产、剖宫产发生的住院分娩医疗费,符合医保政策范围内的部分据实结算;实施“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保持在90%以上;支持脱产照护婴幼儿的父母重返工作岗位,提供就业指导、职业技能培训等服务。

    第三部分提出了各级党政领导抓好人口工作、建立工作机制等组织保障若干具体措施。包括:各级党委、政府要坚持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坚持和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强统筹规划、政策协调、督查落实。各区(市)党委、政府要抓好本实施方案贯彻落实,每年向市委、市政府报告本地人口工作情况。市、区(市)建立优化生育政策工作机制。加强政府和社会协同治理,深度融合乡村公共卫生、人口计生、老龄服务等工作,鼓励社会组织、志愿者开展为老服务、婴幼儿照护服务、健康知识普及等公益活动。做好人口形势、生育政策宣传解读教育。


    青岛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3年11月17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