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什么是非遗工坊?
非遗工坊是依托本地的非遗代表性项目或传统手工艺,开展非遗保护传承,带动当地人群就地就近就业的各类经营主体和生产加工点,是充分挖掘利用当地文化资源,组织农村劳动群体学习传统技艺,从事手工劳作,从而促进就业增收,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组织形式。
2. 我市现有非遗工坊的情况?
按照文化和旅游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印发《关于持续推动非遗工坊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通知》,各级文旅部门会同人社、农业农村部门,相继开展非遗工坊的评审认定工作。目前,全市共有各级非遗工坊194家,其中市级非遗工坊92家,省级5家。各非遗工坊以传统技艺传承弘扬为核心,通过规划生产、品牌塑造和推广活动等方式,有效促进非遗技艺的传承和保护,增加乡村群众收入,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3. 申报市级非遗工坊有什么条件要求?
申报市级非遗工坊,需是已由区、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区、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乡村振兴局共同认定为区、市级非遗工坊。申报材料包括:1.《青岛市市级非遗工坊申报书》2.相关证明材料:非遗工坊法人证书,已正式公布区、市级非遗工坊的文件,能够反映工坊全貌、开展生产和技能培训、主要产品等情况的照片,其他有助于说明申报单位在非遗工坊建设方面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辅助材料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