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我要收藏
取消收藏
市退役军人局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市退役军人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和双拥工作重要指示批示,认真落实省委、市委工作要求,锚定“走在前、挑大梁”,强统筹、促改革、攻难题、抓落实,全市退役军人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一、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是思政引领有力有效。把思想政治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以党的创新理论教育引领退役军人,始终与党同心、跟党奋斗。探索“嵌入式”思政工作新模式,推动退役军人思想政治工作向差异化、精准化转变。加强典型引领,在主流媒体开设“我是一个兵”等专栏,年内宣传典型人物40余期,感召退役军人开拓进取、勇立新功。持续拓展志愿服务,组织退役军人志愿服务活动1000余场次,服务14.7万人次,在全市退役军人在服务高质量发展中彰显优势作用。
二是安置质量稳步提升。对上年度安置的1100余名退役军人,逐人跟踪督导服务,连续六年高质量完成安置任务,实现部队、接收单位、退役军人“三满意”。不断优化“一站式”服务,顺利推进转业军官、退役士兵、逐月领取退役金退役军人等接收。全国移交安置工作会议和省直单位、中央驻鲁(省属)国有企业接收安置退役军人政策培训班在青岛召开,我市退役士兵安置经验向全国推广。
三是就业创业精准发力。实施促进高质量就业创业“十大行动”,联合青岛开放大学成立“荣军学院”,构建“多元开放综合”教育新模式,为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提供终身教育、学历提升、技能培训等培训服务。创新“试岗探岗”“职为老兵”等活动,提供“一对一”就业服务。举办“荣军岗”专场招聘10期,提供岗位1.7万个,初步达成意向900余人次。创新税收金融服务机制,办理创业贴息贷款40笔、1000余万元,贴息700余万元。组织百名军创企业家沙龙等主题活动,举办第四届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开设“戎创共赢”“烽火再燃”等栏目,为企业发展蓄势赋能。
四是服务保障提档升级。常态化联系退役军人,走访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18万余人次,发放慰问金(品)2800余万元。推动完善医疗保障、健康管理、养老服务“三位一体”的服务体系建设,启用优抚医院综合门诊楼,为1.5万名康养对象建立健康档案,提供专属康养服务3000余人次。在出入境边检、税务等站点成立特色服务站,拓展型服务站增至131个。创新打造“荣军驿站”,服务军人军属42批次、100余人次。扩展“荣军谷”综合服务区职能,受众超5万人次,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成色更足。
五是英烈褒扬深入推进。组织“清明祭英烈”系列宣教活动,连续六年举办青岛市未成年人宣教专场,线上线下参与300余万人次。建立800余处零散烈士纪念设施管护台账,启动迁移保护“三年行动”,已完成55%。首次应用DNA技术为烈士寻亲成功,累计帮助227名烈士找到安葬地或亲属,为寻亲工作提供实践经验。开展“军休功臣进校园”、英烈事迹“六进”等活动,受众3万余人次。我市在全省英烈讲解员大赛上斩获一等奖。
六是权益维护扎实有力。推动法治化建设,组建退役军人纠纷调解联盟,创新“1232”法律服务工作法,完善“法律服务+志愿赋能”双轮驱动机制,退役军人公益性法律顾问团成员单位增至16家,累计挽回经济损失1000余万元。开展“为老兵办实事”实践活动,提供医疗补助、旅游购物、出行住宿、关爱帮扶等全方位服务,惠及退役军人3.4万人次,涉及金额1100余万元。
七是双拥工作硕果频结。顺利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十连冠”,双拥传承深植于城市血脉。高质量保障海军成立76周年宣教活动和上合组织国防部长会议等重大活动。“海军节”期间吸引12.7万人登舰参观,取得国防教育和经济发展“双重效益”。组织召开军地联席会议,清单化推进20件军地互办实事,已完成11件。开展七大类440项拥军优属活动,着力解决军人婚恋等实际问题。不断优化军供站布局,发挥拥军支前实训基地作用,增强服务保障能力。
八是自身建设更加坚实。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作风建设得到强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确定43项重点课题,推动改革任务落地落实。开展“十四五”规划总结评估和“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重点项目全部按时序推进。 承担《基层退役军人服务站建设与服务规范研究》课题研究任务,牵头起草全国首个退役军人事务领域行业标准。积极推进退役军人服务“一件事”,“智慧荣军”综合信息平台功能进一步优化,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更加精准、智慧、便捷。
二、存在问题
基层退役军人服务机构服务保障水平还不平衡,需要在精细化、标准化、规范化上持续发力、久久为功。
三、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是持续巩固军政军民团结。启动新一轮全国双拥模范城创建,落实好军地互办实事“双清单”制度,服务部队练兵备战,让官兵后顾无忧。开展好“八一”拥军优属活动,组织好“红色九月”、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系列活动宣传,不断浓厚爱国拥军氛围。
二是持续增强安置就业质效。高质量完成本年度退役军人接收安置任务。围绕“10+1”创新型产业体系,常态化组织“荣军岗”招聘、军创企业沙龙等系列活动,打造就业创业服务综合平台。
三是持续提升服务保障水平。强化退役军人服务站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推动基层服务站点均衡发展。持续丰富“荣军矩阵”内容,积极推进优抚医院、光荣院改革,不断提升医疗养老服务水平。在高校、商会等更多领域建设拓展型服务站,拓展服务范围,织密服务网络。
四是持续加强权益维护工作。深入推进“嵌入式”思政工作模式,推进“一域一特色”建设,不断增强管理实效。开展“情暖老兵”“为老兵办实事”活动,兜住兜好保障底线,多方合力做好“雪中送炭”的好事实事。
五是持续加强自身建设。巩固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成果,加力推进“十四五”规划总结和“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健全干部队伍素质能力培养机制,提升服务退役军人的能力本领。推进“智慧荣军”综合信息平台全领域应用,探索拓展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切实提升数字机关服务能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