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统计工作总结
青岛政务网 发布日期 : 2018-02-12 来源 : 青岛市统计局
字体大小: 打印

  2017年全市统计系统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计工作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扎实落实市委十二次党代会、市十六届人民政府各项部署,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聚焦聚力强创新、蹄疾步稳促改革、努力算好数、出好数、用好数,服务科学决策、服务改善民生、服务社会需求,为加快建设宜居幸福创新型国际城市提供了坚实的统计保障和服务。连续13年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获得全省统计系统先进集体、全省统计宣传工作先进单位、第三次农业普查全国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统计各项工作蓬勃发展、与时俱进、亮点纷呈。

  一、政治站位更高。牢固树立“抓好党建就是最大政绩”的理念,狠抓主体责任落实,做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深入开展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四个服从”。积极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从实从严做好巡视整改工作,针对市委巡视组反馈的9个方面问题,制定96项具体措施,全面加强整改,并取得显著成效。狠抓“支部建在处上”,深入开展机关党支部“三级联创”“主题党日”和特色党支部创建活动,党建工作得到省委党建工作督导组和市直机关工委的充分肯定。

  二、统计核算更科学。紧紧围绕全面反映现代化经济体系,狠抓统计核算龙头不放松。按照国家、省统计制度要求,创新建立的《青岛市统计局数据质量审核评估工作机制》,严格对影响统计核算数据审核评估,核算经济总量和增速,摸清各行业底数,精准分析总量、结构、趋势及问题、短板和弱项,引导和促进经济平衡健康发展。一季度提出“经济增长回落,压力增大,完成全年增长目标形势严峻”;半年建议“GDP增速回升,后续增长压力加大”;三季度又提出“全市经济总体保持平稳趋缓态势,增速有所回落,要继续挖掘增长潜力、补短板”的建议。这些都为全市经济平稳发展起到很好的助推作用。201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7.5%,总量达11037.28亿元,继续保持全国城市十二强地位,发展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

  三、数据质量更准确。围绕抓实数据质量,狠抓源头治理,积极开展单位名录库净化与规范建设年活动,对全市上万家一套表调查单位进行核查,名录库单位记录维护量达到100多万条,掌握了调查单位的真实状况,制定了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整改方案并加以实施推进。狠抓市场主体培育,积极创新统计“四上”企业培育引导,一批新企业主体迅速崛起。配合各区市、有关部门落实“个转企、小升规”等政策措施,主动培育纳统“四上”企业1891家,摸底分类引导跨省产业活动单位7119家,对比有关部门数据库梳理预期符合纳统的对象5500家,为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奠定了基础。狠抓大项目质量,充分利用“亿元投资项目监测平台”,对全市566个新开工、411新竣工亿元投资项目开展了“提速推进月”统计监测。狠抓基层基础,筹措资金150余万元加强基层统计站建设,标准化统计站达到140个、示范站49个,进一步夯实基层源头数据质量。狠抓法治保障,在全市统计系统积极推进“依法治统年”活动,按照《统计执法“双随机”抽查实施办法》《统计数据质量检查办法》要求,先后对881家企业进行了执法检查,共查处15家违法企业。邀请国家统计法律专家为全市领导干部专题培训,为确保我市统计数据质量提供了坚强的法治保障。

  四、统计改革步子迈得更大。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关于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按照中央深改组第28次会议、第36次会议以及省委深改组第35次会议的部署要求,把推动统计改革发展作为重大政治任务,认真履行综合协调、统筹推进职责,制定了我市《关于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 提高统计数据真实性的实施方案》,市政府常务会已研究通过,将尽快提交市委深改组研究,加快建立统计责任、统计制度、现代统计调查等三大体系。精心做好《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改革方案》改革,落实研发支出纳入GDP核算,2016年全市GDP增加182亿元,占全省的17.6%,总量和增量均居全省第一。推进投资、服务业、文化、能源等重点领域统计改革。创新建立涵盖7方面56项评价指标的青岛市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引导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推进。

  五、创新驱动能力更强。聚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坚持把创新发展作为第一动力,全力推进现代化统计体系建设。一是率先建立“新经济”统计制度,初步回答了新旧动能中“新经济”量有多少、产业组成、贡献多大等问题,较好地反映了我市新旧动能转换成效。去年前三季度全市“新经济”实现增加值2000多亿元,占全市比重接近1/4。创新成果被评为市政府创新工作案例,入选全市机关“优质服务实事”,在全省统计工作会议上作了经验交流,走在了全国副省级城市同类工作前列,得到国家局和省局的充分肯定。二是积极构建“一业一策”监测制度,对全市近万家企业进行了疏理,形成100个行业分类,建立了包含“企业数量、主营业务收入、税收和利润、亿元以上在建项目和竣工项目数量”的“一业一策”行业发展指标监测体系,为我市实施“一业一策”和“双百千”工程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和产业导向。三是大力拓展派生产业监测制度,在完善会展、文化、物流产业监测方法基础上,建立起了战略性新兴、高技术、新服务、科技服务、健康服务、旅游、体育等20多个派生产业监测制度。还把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延伸拓展到全产业核算。2017年,高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579.5亿元,增长10.9%,占GDP比重为5.3%,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长10.6%,占GDP比重为2.6%;高技术服务业增长11.2%,占GDP比重为2.6%。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1104.7亿元,增长10.9%,占GDP比重为10%,其中,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11.7%,占GDP比重为7.3%;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9.1%,占GDP比重为2.7%。

  六、部门协作更密切。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意见》《办法》和国办转发的《国家统计局关于加强和完善部门统计工作的意见》精神,加快改革创新,部门统计整体水平不断提升。发改、经信、人民银行等部门多层次、多形式协商会商制度更加完善;工商、国地税、民政部门在名录库共享走在前列;市教育局严把数据质量关,建立数据预审制度;市人社局积极开展就业、失业、用工等方面统计,助推民生、人才工程建设;市交通运输委联合发布月度“青岛物流景气指数”,实现对全市物流业发展和运行情况的动态监测、预测和预警;市科技局加强对统计指标研究和应用,提高了科技统计数据支撑质量和水平。

  七、分析研究成效更加突出。注重加强GDP变动趋势监测,每月、每季度对影响GDP核算的24个相关指标进行分析并形成行业发展的意见建议。每月与全国27个城市、全省17市、全市12区市和功能区对比分析,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科学的意见建议,得到了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坚持问题导向,“跳出数据看问题”,注重深度挖掘好数据背后的文章,撰写各类分析报告410篇,多项成果进入政府决策,数库转智库能力更强。其中,市领导批示34篇,市主要领导批示17篇。市委副书记、市长孟凡利在《驻青跨省产业活动单位情况分析及建议》上批示“分析很清楚,建议也很好。

  八、重大普查调查底数摸得更清。在全市各级农业普查机构和普查业务人员的积极努力下,特别是在市农委、海洋与渔业局、林业局等18个部门积极配合下,全面完成我市104个镇街、5981个村居、115万涉农调查对象的第三次农业普查登记,摸清了全市“三农”家底,其先进经验在全省普查系统进行推广。对全市571个调查小区、3.5万户、10万人进行了1%人口抽样调查,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福祉提供科学依据。

  九、关注民生发挥作用更强。助力精准扶贫脱贫战略实施,高质量完成全市5800户贫困户第三方评估调查。定期调查和公布职工平均工资数据,为社保交纳和退休金发放提供政策依据。与市人社部门联合开展了对10所高校近千名毕业生就业调查,为推动我市大学生就业创业打下基础。认真开展社会治安、居住环境、文化教育、看病就医、文明创建、城乡环卫、民情分析、党风廉政建设等30多项社情民意调查,访问市民30多万人次,及时准确反映市民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有效发挥了“听民声、解民意、察民需、汇民智”的政民互动桥梁纽带作用。

  十、政务信息公开渠道更广。充分发挥统计优势,“用数据说话”,先后在青岛日报等主流媒体刊发我局牵头撰写的反映十八大以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新旧动能转换新成效的系列文章30余篇,宣传了我市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和稳定向好的发展形势。定期发布《统计公报》,每季度举行经济运行新闻发布会,多角度、多层次解读我市经济形势发展,正确引导社会预期,有效回应社会关注。围绕“统计新动能 服务新常态”主题,成功举办第八届“中国统计开放日”活动。结合重点工作和社会关注热点,定期举办网络问政、民生在线以及统计服务进高校、统计科普进社区等活动,征求民主党派和社会各界对统计发展意见建议,进一步塑造统计阳光、透明、开放的新形象。

  十一、机关全面建设水平更高。围绕提升“会算、能说、善写、肯干”四种能力,以培育新型统计人才队伍为目标,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先后开展了最美统计人、统计系统道德模范评选,聘用首席经济分析师等活动。不断创新干部教育培训形式,分类组织施训,去年一年共选派132名各层次人员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类调训,组织开展干部教育培训1.1万人次,全面提高了统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作风建设,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机关作风建设的若干规定》,出台了转作风抓落实“八项从严”要求、工作人员日常规范十条守则、公务接待“十不准”、会议纪律六条要求等规定。抓业务同时狠抓行风建设,统计系统行风建设被国家统计局誉为“青岛模式”。

  尽管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体现在统计体制不够完善,统计服务科学决策标准不高,服务企业、服务社会渠道不够通畅,依法治统以及基层基础还存在薄弱的地方,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创新统计工作还面临艰巨的任务,等等。下一步将着力破解制约统计改革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着力增强统计工作综合性、科学性和权威性,着力提高统计数据真实性、准确性,着力提升统计服务水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