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全市水务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锚定“打头阵、当先锋”,全面深化水务改革,大力发展水务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现代水网格局,全力推动水务高质量发展。
一、加快构建防汛抗旱体系
(一)加强防洪工程体系建设。推进大沽河入海口治理(一期)及墨水河、胶河、南胶莱河等河道(段)治理工程,汛前完成29处水毁工程修复、36座小型水库除险(维修)加固工程。推进市区道路低洼点排水设施改造。
(二)提升监测预警能力。强化“四预”措施,加强与气象、水文等部门协调,筑牢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加强旱情预报和水源调度,确保城乡供水安全和灌区农作物时令用水需求。
(三)落细落实防御措施。统筹落实预案修编、防御队伍和专家建设等预防性措施,持续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强降雨期间紧盯地下空间、铁路桥涵等重点部位,保障行人和车辆出行安全。
二、加快构建现代水网工程体系
(一)狠抓项目建设。全力推进107个重点水务项目建设。加快构建市级水网大动脉,官路水库主体工程年内完工,以智能大坝试点和数字孪生工程建设为抓手,打造安全韧性现代水网骨干工程青岛样板。开工建设输配水一期工程,重点实施加压泵站、供水枢纽、原水输水管线、配水管线等工程建设。
(二)强化要素保障。落实市委、市政府“向上对接争取专项行动”部署要求,加强与上级发改、水利、住建等部门协调对接,持续放大政策效应,最大限度争取上级资金支持。
(三)加强项目储备。及时启动青岛市“十五五”水安全保障规划及水资源配置规划等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加快谋划储备“十五五”时期以及2026年拟实施的重大水网项目。
三、加快构建城乡供水服务保障体系
(一)完善供水工程建设。启动西海岸新区小珠山水厂扩建、胶州市山洲水厂及配套工程,继续实施市内三区老旧供水设施改造、城阳区供水管网提质增效二期、即墨区供水管网漏损治理等工程,改造供水管网232公里、供水设施435处,更换远传智能水表33万只,农村自来水规模化覆盖率进一步提升,有意愿的农村家庭实现自来水“应通尽通”。
(二)强化供水管理服务。开展“供水服务品质提升年”活动,针对特殊用户提供“暖心帮办”服务。组织农村供水水质提升专项行动“回头看”。规范净化消毒设施设备配备使用,完善“水厂自检+区(市)巡检+市级抽检”监测检测体系,确保水质稳定达标。
(三)加强农田灌排工程建设管理。印发农田灌溉发展规划,完成莱西市产芝灌区改造修复一期工程,开展即墨区岔河灌区、胶州市山洲灌区、平度市大泽山灌区标准化管理评价,实现标准化管理。
(四)抓好库区移民扶持。争取上级移民项目扶持资金,足额完成直补资金发放,实施美丽移民村建设,开展重点产业项目扶持,新建不少于150个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项目。
四、加快构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体系
(一)持续开展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研究制定大沽河、墨水河、洋河、巨洋河等跨区(市)河流水资源分配方案。探索大沽河生态水量控制性水利工程联合调度,完成大沽河南村断面生态水量目标任务。开展西海岸新区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估试点。
(二)优化水资源配置。统筹配置本地水、客水、非常规水等多种水源,全力保障全市用水需求。积极争取客水计划,保障官路水库充库水源。将再生水、海淡水等非常规水开发利用纳入现代水网工程体系,重点推动董家口等化工园区优先配置非常规水。
(三)强化取用水监督管理。严格计划(定额)用水管理。加强市政管网年度用水量1万立方米以上用水户管理,对50万立方米以上的纳入重点监控。
(三)持续高位推动节水工作。拓展合同节水管理,大力发展节水产业,创建节水产业联盟和节水技术创新中心,探索推动上合示范区发展节水产业。
五、加快构建水生态环境治理体系
(一)全面深化河湖长制。高标准完成阻水片林等突出问题清理整治,保障河道行洪通畅,防止侵占水库库容。完善基层河湖长“抓镇(街)促村(社区)”考评机制,持续规范河湖采砂管理。年内创建不少于3条省级美丽幸福河湖和1条省级效益河湖标杆建设。
(二)有序推动城镇排水建设。实施排水管网改造,推动即墨区雨水管网升级改造、胶州市铺集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污水管网等项目开工建设。构建中心城区“厂网河一体”运维模式,制定“厂网关联、按效付费”绩效考核办法。
(三)加强水土流失防治。实施西海岸新区、即墨区等5个小流域综合治理提质增效项目,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0平方公里。加强水保查处工作,及时消除水保违法违规问题。做好第三轮中央环保督察迎检工作。
六、加快构建水务工程建设运行管理体系
(一)加强建设质量全生命周期管理。完善质量监督管理制度,围绕水利工程普遍性问题专项整治,建立指导帮扶与稽察核查协同联动机制。加强省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监管平台应用。推进水利工程建设数字孪生、BIM等技术应用。
(二)提升水利工程运行管理能力。以胶州山洲水库为样板,持续推进现代化水库运行管理矩阵建设,完成大石村水库试点和崂山水库等9座省域水库验收。常态化开展水库水闸安全鉴定和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修订《青岛市大中型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使用管理和考核办法》。
(三)守牢安全生产底线。持续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深化有限空间作业、预防高处坠落、企业外包施工等“四项整治”。强化水务招投标项目监管。开展根治欠薪专项行动。
七、加快构建现代水务治理能力支撑体系
(一)坚持改革创新。深化水利投融资改革,抢抓专项债券“自审自发”等利好政策。深化水权市场化交易机制改革,提高水资源利用效能。
(二)坚持法治保障。抓好《青岛市城镇排水条例》宣贯工作,组织《青岛市城市节约用水管理条例》《青岛市城市二次供水管理办法》等进行修订调研。组织执法行动专项监督。
(三)坚持科技引领。谋划“十五五”智慧水务发展规划。完善水务管理感知“一张网”及智慧水务管理应用系统功能。加快推动官路水库及输配水信息化工程,建设供排水“厂网河”一体化监管项目。
八、加快构建全面从严治党体系
(一)强化政治引领。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持续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治水思路和关于治水重要论述精神,健全落实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长效机制。
(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健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常态长效落实机制,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推动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走深走实。
(三)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严格执行党内政治生活、重大事项请示报告等制度,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四)抓好干部队伍建设。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培养选拔优秀青年干部,深入实施青年干部“砺才培优”行动,系统提升人才队伍能级。
(五)建设活力机关。完善职工之家、青春驿站,为干部职工创造舒心工作环境。坚持党建带群建团建,统筹抓好工会、共青团、妇联、后勤保障等工作,塑造向心力,激发创造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