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事不扰有需靠前,正面清单“松绑减负”成效初显
青岛政务网 发布日期 : 2023-09-08
字体大小: 打印

 

为全面深入贯彻落实部、省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制度,提升执法效能,推动差异化执法监管常态化、制度化,青岛市生态环境局印发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制度实施通知,将正面清单作为助企惠企的硬核措施之一,在全市范围内渐次培育正面清单企业,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执法帮扶。

科学建立正面清单扩容机制

五月份,新一批正面清单企业选送工作启动,执法支队成立专班,开展调研、走访、试点,进一步规范纳入、移出清单条件和程序。鼓励、支持将与民生保障密切相关的,污染物排放量小、环境风险低、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中小微企业纳入正面清单。目前,青岛市2226家中小微守法模范企业纳入专项正面清单,数量全国领先。

智慧平台协助企业自巡查

聚焦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的生态环境执法一体化系统于近日投入试运行。市南分局作为试点单位,利用平台对正面清单内中小微企业实现有效监管。分局依据辖区正面清单企业名单,在亲情帮扶企业自巡查模块,对辖区32家中小微企业派发了自巡查任务。企业人员通过APP将生产情况、污染物排放情况、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及台账记录等方面进行自检后,将危废暂存库、危废管理台账、危废转移联单等相关照片上传,而后由执法人员登录系统进行审核。目前,32家中小微企业均完成填报任务。经审核共发现需整改事项3个,二次整改1个,已全部整改到位。

“首违不罚”式审慎包容监管

推行“提醒式”执法,对于列入正面清单的企业,初次环境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可依法不予行政处罚,给予企业适度的容错改正空间,通过柔性执法保障其正常生产经营。市北分局对正面清单内某4S店环保管理不规范问题进行现场帮扶,制发明白纸,告知规范化要求。同时组织企业开展自查,明确整改方案和期限。该企业将喷漆处理设施的烟囱加高至15米,对活性炭装置进行了检修和更换,确保喷漆废气达标排放,有效提高了环境管理水平。

靠前服务助企纾困谋发展

根据清单企业需求和管理薄弱环节,采取“全程诊断、对症下药、跟踪指导”方式,联合专家及有关单位靠前一步服务,帮助企业补齐短板,提升环境风险管理能力。胶州分局推出“全生命周期”环保服务,针对某重点项目存在的排污许可证难办理、生产受阻情况,纳入问题台账,成立专题工作组,积极协调街道办事处和某水务有限公司现场办公,解决申领难题。针对建材行业扬尘顽疾,牵头联合镇街、综合执法、自然资源等部门成立扬尘治理工作专班,建立联勤联动长效监管机制,联合对建材企业开展帮扶指导,遵循帮扶一家企业,一次性解决存在问题的原则,推进建材行业整治。城阳分局面向辖区200余家工业涂装、包装印刷企业开展行业优惠政策讲解,鼓励申报,对有意向的企业进行一对一指导。通过协助准备材料,经省厅现场审核,永丰余纸业成为全市首家豁免挥发性有机物末端治理企业。事后,城阳分局积极整理汇总经验做法,向辖区企业进行推广分享,力争“以一带多”,助企尽享优惠政策。在此基础上,对实现挥发性有机物末端治理的企业纳入正面清单,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

上门体检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定期邀请正面清单企业交流座谈,及时听取企业诉求,梳理相关行业企业违法风险点,明确监管执法要求,加强普法宣传,增强企业行为预期,帮助企业落实主体责任。西海岸新区分局试点推行“企业吹哨、帮扶报到”工作机制,探索由执法部门牵头,会同审批、排污许可、监测等部门实施上门普法,引导清单企业落实环保要求,助力可持续发展。编制汽修、橡胶、辐射辐照等行业环保工作明白纸,在汽修行业集中的长江路街道等镇街开展汽修行业环境管理普法宣传工作会议,通过集中培训、现场观摩等方式,引导行业环保管理规范。

差异化、非现场执法注入活力

对正面清单内企业不主动进行现场执法检查,被列入辖区组织的各类环保专项行动、专项检查、“双随机、一公开”检查范围的,以信息化管理系统以及无人机、雷达遥感等非现场方式为主开展执法检查。崂山、平度、莱西等分局通过污染源自动监控、工况用电监控为主,视频监控、无人机巡查为辅的非现场监管方式,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管控,有效减少对守法企业的现场检查频次。同时,进一步规范对正面清单企业现场执法检查启动条件和程序,减少不必要的企业人员陪同检查和重复性提供材料,推行清单式现场执法检查,规范制作现场检查笔录等执法文书,按规定在执法信息系统中填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