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相连、城海相依|青岛市受邀参加“美丽中国百人论坛2023年会”并作交流发言
青岛政务网 发布日期 : 2023-08-07
字体大小: 打印

 

8月5日,以“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擘画绿水青山美丽中国”为主题的“美丽中国百人论坛2023年会”在四川省成都市举办,论坛主席、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出席年会并致辞。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杨钊贤以“全力建设山海城相融美丽青岛,探索特大城市美丽建设样板”为题作交流发言,与参会嘉宾分享青岛经验,探讨未来建设方向。

青岛,山海风光秀丽,环境气候宜人,是国家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国际性港口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滨海度假旅游城市,具有“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独特风貌,被誉为“东方瑞士”。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亲临青岛,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赋予青岛“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等“国之重任”。全市上下牢记总书记嘱托,立足自身优势,对标国际可持续发展先进城市,积极探索特大城市美丽建设模式。

 生态美打造碧海蓝天环境品质之城

坚持系统观念、制度引领,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推广胶州湾等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经验,全域推进美丽海湾创建,积极打造全球海洋生态文明示范中心。

 强化目标协同、多污染物控制协同、部门协同、区域协同、政策协同,共建青烟威“清新空气示范区”,打造北方美丽河湖样板,建设国家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区。

 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展广度,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青岛亮丽名片,努力成为向世界展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窗口”。

 和谐美打造共享自然生态和谐之城

构建“一湾两翼、三山一原、一轴多廊”的生态安全格局,建设生物多样性友好城市和公园城市。全面推进重点区市、重点河湖、重点海湾、自然保护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等生物多样性调查,设立青岛百合、胶州湾重点保护鸟类等养护观测站,创新示范濒危珍稀物种生物多样性保护机制。出台多项生物多样性保护法规,成立专家库,开发我国首套海洋生物多样性可视化信息系统,为生物多样性保护保驾护航。

 全球仅有160只左右、被称为“神话之鸟”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凤头燕鸥,去年在青岛创造了全球单次观测记录最大数量124只。

 内在美打造绿色低碳发展先行之城

坚持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深化新旧动能转换,建设“六个城市”,努力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中体现龙头担当。开展新一轮“四减四增”,持续优化产业、能源、运输、农业投入与用地结构。

 聚力发展24条重点产业链,全面推进现代产业先行城市建设,蝉联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十强。突破发展“四新”经济,2022年全市“四新”经济占比达到34.2%,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达到6600家、7000家左右。获批全国首个绿色城市建设发展试点,西海岸新区成为全国首批气候投融资试点,青岛港获评全国首批“绿色港口”。

 人文美打造同美普惠宜居典范之城

打通“内在美”与“外在美”转化通道,促进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蓬勃发展,获誉“中国十大大美之城”,位列全国十大宜居城市榜首。面向2035年,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标东京湾区、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粤港澳大湾区等世界级湾区,高标准提升城市品质,打造城市更新建设新示范、文旅繁荣发展新高地。以城乡融合为导向,构建激励发展机制,补足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建设安居乐业新家园、美丽宜居乡村新图景。

 活力美打造美丽中国建设样板之城

青岛市高度重视,各区市和有关部门凝心聚力推动美丽青岛建设,在美丽经济、美丽河湖、美丽海湾、美丽城区、美丽乡村、美丽村居、美丽庭院等领域涌现出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示范样本和典型案例。西海岸新区等“三区两市”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两山”实践创新基地。美丽乡村示范村和美丽庭院的覆盖率分别达到24%、36%,获评“中国美丽乡村建设新典范地区”。灵山湾入选全国首批“美丽海湾”。灵山岛成为全国首个自主负碳区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