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我要收藏
取消收藏
今年以来,青岛市审计局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的坚强领导下,依法履职尽责,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我局被省政府评为山东省浒苔绿潮前置打捞工作表现突出集体,被审计署列为全国首批投资审计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试点单位,金融审计、大数据审计、审计计划管理等方面工作在全省作典型发言,大数据审计“青年尖刀班”荣获“青岛市工人先锋号”称号。
一、坚持政治统领,党的领导更加细化实化
一是服务保障市委审计委领导作用充分发挥。协助召开十三届市委审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研究审议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全市审计机关2025年工作要点等重要事项,印发《中共青岛市委审计委员会成员单位职责》。
二是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把落实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作为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向省委审计委员会报告报备20项,督促区(市)应报尽报。
三是切实抓好领导批示督察督办。高质量督办市领导批示事项18件,涉及村镇银行资产质量及风险管控、养老保险基金、重点市政道路建设等方面审计,调度办理进展并上报情况,保障要求落实落地。
二、聚焦主责主业,保障发展更加有力有效
围绕中心强化审计监督。坚持将审计工作置于全市发展大局中谋划推进,紧扣全市“10+1”产业体系建设、高质量项目建设、重点领域改革、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等6大方面,开展审计项目41个,全力服务保障市委市政府把方向、定政策、促改革、抓落实。
一是聚焦高质量发展。开展“两重”“两新”政策资金、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科技政策资金、旅游强市政策资金等审计,推动17台(套)大型科研设施在市共享服务平台向社会开放。开展展市级财政管理审计、21个部门及所属26个单位的预算执行审计,推动积极财政政策提质增效,加强财政资源和预算统筹。跟踪政府投资基金运营绩效审计整改情况,推动印发提高市级基金投资质效的若干措施、发挥基金引领作用促进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促进全面加强基金管理。
二是聚焦保障和改善民生。开展养老保险基金、乡村振兴等领域审计,推动加快建设“全市一家养老院”,促进出台惠农制度2项。起草深化民生审计推动增进民生福祉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意见,着力构建民生审计工作新格局,切实提升民生审计实效。
三是聚焦防范重点领域风险。开展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部分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等审计,跟踪督促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推动主管部门出台市属企业土地房产出租管理办法等制度8项,盘活闲置土地348.87亩。
四是聚焦集中整治。把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把要求贯穿各类审计项目,重点关注乡村振兴、医保基金、养老服务、公益慈善等集中整治领域存在的问题,督促加快整改、完善机制。统筹市和区(市)两级审计力量开展重点领域审计,促进市级层面完善制度10项。
三、深化成果运用,推动治理更加精细高效
一是深耕审计成果,服务中心决策。深入挖掘重点问题,综合分析体制机制性问题,上报审计专报、综合性报告27篇,获市领导批示26篇次,其中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17篇次。
二是做深审计整改,推动标本兼治。构建市委统领内外结合、部门协同多方贯通、整改平台高效便捷、督促检查高效有力的工作体系,充分运用“直通被审计单位”的整改督查系统,首次开展民生等重点领域整改跟踪检查,推动问题整改到位。
三是凝聚监督合力,深化成果运用。持续深化巡审联动,建立审计监督与人大预算审查监督贯通协调机制,与公安、国资等部门落实移送办理、结果反馈、成果共享等方面协作机制,完善与纪检监察机关贯通协同的工作流程,有关做法被审计署点名表扬。
四、锻造铁军队伍,审计工作更加科学规范
一是以学习教育为抓手筑牢思想根基。认真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一体推进学查改,制定整改措施15条,以审计监督成效检验集中整治成效。
二是以科学规范的要求优化内部管理。在全市审计机关开展“科学规范提升年”行动,从审计立项、审计整改等五个方面全面查摆问题,部署29项任务。出台审计项目全流程审计质量控制办法,构建一体谋划、分级分责、相互衔接的全员全流程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全市49项审计改革创新任务中4项被列入全省创新任务计划,深化运用企业、投资大数据审计平台、“智慧审计工具箱”,探索大语言模型审计应用。
三是以自我革命的精神锻造铁军队伍。实行新进干部“双导师”培养,搭建年轻干部交流及实践平台,组织全市400余名审计人员“一张试卷”开展业务技能竞赛,激发干事创业热情。从严锤炼作风,持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深化“清廉铸审”廉洁文化品牌建设,推进依法文明廉洁审计,持续塑造“忠诚、认真、担当、奉献”的青岛审计职业精神。
下一步,我局将紧紧围绕市委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十个持续用力”部署安排,按照市政府工作要求,立足经济监督定位,持续强化审计监督,提升审计质效,一体推进揭示问题、规范管理、促进改革,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青岛实践贡献审计力量。
一是立足“高站位”发力,健全审计工作运行机制。协助筹备十三届市委审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全面发挥审计委在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完善审计成果上报、批示转办、跟踪督办、结果收集上报各个环节闭环管理的运行机制,推动市委审计委员会部署安排不折不扣落到实处。深化审计与其他成员单位的沟通协作,发挥工作合力。
二是围绕“促发展”发力,统筹实施重点审计项目。持续聚焦构建“10+1”创新型产业体系、高质量项目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行动等全市重点工作部署安排,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水利、机场、企业经责等重点审计项目,积极参与全市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推动重大战略政策落地见效、重点项目规范推进、重点资金高效使用。
三是着眼“抓落实”发力,推动提升治理能力水平。把审计整改摆在与审计揭示问题同等重要的位置一体推进,健全完善审计整改总体格局,严把审计整改销号和结果审核关,夯实被审计单位整改主体责任,通过现场督查、跟踪检查、“回头看”等方式督促检查,加强与被审计单位的沟通,与纪检监察、巡视巡察、人大监督、财政监督等各类监督的贯通协作,确保审计整改取得实效。
四是突出“尚实干”发力,打造经济监督特种部队。锲而不舍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扎实开展学习教育,全面改进工作作风。落实“科学规范提升年”行动要求,持续查摆突出问题,加强审计项目全流程审计质量控制,推动审计工作整体跃升。培养复合型专业审计人才,进一步树立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鲜明导向。从严抓班子带队伍,坚持依法审计、文明审计、廉洁审计,持续擦亮“国家审计”金字招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