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尊敬的孙皓宁委员、李光全委员、于爱山委员:
非常感谢对我市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工作的关注与支持。您们提出的“关于完善我市12348法律专线工作服务质效的提案”已收悉,经认真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我市12348热线紧紧围绕便民利民、规范高效工作目标,整合资源,完善机制,与12345热线协调联动,积极为群众提供优质热线法律服务。但随着电话呼入量的持续增长,现有工作机制难以有效满足群众法律服务需求。2024年12月下旬,市司法局经多次调研并与市政务服务热线办公室等协商,实施12348热线与12345热线深度融合运行新机制,集聚市区两级法律服务资源,共同提高12348热线接通率和群众满意率,在维护社会稳定与促进和谐方面成效显著。
(一)主要做法
1.推进深度融合,提升法律咨询“承载能力”。通过重塑12348热线服务流程,实现服务体系全面升级:一是专属接听。在12345热线平台设立12348热线专属接听专席,负责接听12348热线所有来电咨询并记录形成工单。二是精准流转。严格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借助12345系统将工单流转到各区(市)司法局办理。三是限时办结。各区(市)局接到工单后立即启动办理程序,在规定时间内办理完毕并向热线工作机构反馈。通过明确的时间节点和规范的工作流程,确保群众诉求得到及时、有效的回应,切实提升群众的法治获得感。
2.信息化赋能,夯实热线服务数据根基。为适应新机制,市司法局组织研发12348热线回复管理系统。系统重点围绕工单接办平台搭建、统计分析功能开发、电话线路整合、服务数据采集等模块展开建设,实现从工单处理到数据监测的全流程数字化管理。目前,工单接办平台与统计分析功能已建成投用,电话线路整合及系统录音功能开发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3.升级“12348热线+矛盾纠纷化解”模式,筑牢社会和谐稳定防线。为充分响应群众与企业日益增长的矛盾纠纷化解需求,我局依托深度融合运行新机制,重构“12348热线+矛盾纠纷化解”模式。搭建全市热线矛盾纠纷化解平台,整合各类法律服务资源,打造一站式纠纷解决枢纽,主动为企业、群众化解矛盾纠纷,及时有效地舒缓社会矛盾压力,为我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二)对提案所提意见建议的回应
1.关于“增加服务团队与资源投入,提升公众法律意识与自助服务能力”的建议。一是深度融合破难题。自12345热线与12348热线深度融合新机制实施以来,依托12345热线强大的服务承载效能,12348热线存在的群众在线等待时间长问题得以有效破解。二是争取支持增坐席。我局高度重视委员提出的建议,督促区(市)局争取区政府支持,依据接听量动态增加坐席,确保热线服务力量能够及时匹配群众咨询需求。三是多元举措减压力。我局正在推进“一网同城”项目建设,为公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法律知识获取及问题咨询渠道。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制作公益宣传片,常态化组织开展“进企业”“进社区”“进校园”等普法活动,增强公众法律意识的同时,引导公众通过自助服务方式解决法律疑问,进一步减轻热线压力。
2.关于“整合数据平台,优化工作流程”的建议。一是系统升级促对接。目前我局正积极推进12348系统升级,为各区(市)12348系统与区(市)12345系统对接创造条件。二是优化流程提效率。不断完善12348热线工作流程,在12348回复系统通过勾选即可完成填报,减少了电脑文字输入,目前12348回复系统勾选率达到90%以上,提高了数据录入的准确性和速度。三是探索智能拓新径。已与相关人工智能应用公司联系,探索在12348回复系统运用自动化和智能技术处理。
3.关于“优化考核机制,调整考核标准”的建议。对热线服务开展投诉考核是提升12348热线服务质量的重要举措。一是明确考核责任主体。为适配热线运行新机制,经与12345热线协商,明确12348热线电话日常考核由各区(市)司法局负责落实。二是强化管理降低投诉。要求各区(市)局进一步强化对12348热线的管理,全面审查双线融合工作流程,优化工作环节;通过持续提升服务质效,切实提高群众满意度,有效降低投诉率。三是构建响应沟通桥梁。我局与12345热线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双方分别指定专人负责日常协作事项的沟通、联络与协调工作,确保信息传递及时、准确,响应迅速高效。四是完善流程改进服务。各区(市)局已建立健全了投诉处理机制,完善投诉处理流程,积极收集群众建议,依据群众反馈意见,持续改进服务内容与方式。五是系统升级加强监管。推动12348热线管理系统升级,实现系统录音、检索功能,便于加强对值班律师的工作监管,提升投诉处理化解工作的精准度。
4.关于“增强专业人力资源配备”的建议。一是组织团队保障服务。市司法局指导各区(市)局组建了热线法律咨询服务团队,督促各区(市)局结合本地工作实际,调配执业律师参与热线回复工作,切实保障服务质量和效率。二是汇聚力量提升效能。鼓励各区(市)局广泛动员志愿者和实习律师参与热线服务,加强培训,提升志愿者和实习律师的服务水平;引导区(市)局将热线服务场所打造成青年学生的实训基地,既充实热线服务力量,又为法律专业学生搭建实践平台,达成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经费保障短板突出。受当前财政形势制约,部分区市对12348热线经费投入不足。随着热线咨询接听业务量持续攀升,经费缺口呈逐步扩大态势,对热线服务领域的拓展以及各项工作的有序推进形成了严重制约。
(二)工单处理压力大。尽管热线融合后接听率显著提升,但群众对法律服务需求的不断增长,热线工单处理任务依然繁重。部分复杂工单处理难度大、用时长,工单积压风险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服务效率与群众满意度。
(三)数据平台智能化滞后。虽然12348系统升级已取得阶段性进展,但目前在数据共享的实时性、准确性以及智能分析方面存在不足,智能化应用场景覆盖不足,难以充分契合高效开展热线工作的实际需求。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积极争取资金支持,强化经费保障举措。市司法局将充分发挥统筹协调职能,指导各区(市)局结合12348热线业务实际,编制经费需求报告,推动相关经费纳入各区(市)财政预算保障范畴,筑牢热线服务提升的资金根基。
(二)持续优化热线深度融合机制,提升服务整体效能。根据实时数据和群众反馈,优化坐席配置,合理调整工单处理流程。加强各区(市)间的沟通协作,搭建常态化交流平台,开展工作培训与经验交流,切实提高服务效率和整体服务水平。
(三)推进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实现工作高效运转。推进热线信息化、智能化建设进程,通过优化系统架构、完善功能模块,确保数据信息在各环节流转顺畅,实现回复工作的便捷高效。
再次感谢您对我市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将持续关注并不断改进和完善相关工作,为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法律服务。如有其他建议或意见,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
青岛市司法局
2025年4月30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