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司法局2021年工作报告(文字版)
青岛政务网 发布日期 : 2021-12-05 来源 : 青岛市司法局
字体大小: 打印

2021年,市司法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一手抓当前、一手谋长远,年度各项目标任务按期完成,“十四五”工作实现良好开局。

一、业务职能目标完成情况

2021年,我局共制定重点目标8项,创优目标2项,全部按期完成。

(一)强基础,着力打造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司法行政铁军

1.学党史办民生实事。创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七个一”活动,每月推出7项学习内容,1.9万人次参加学习。推出立法护航学校安全、扩大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度、群众指尖上的法治资源地图、公证“一网通办”“零跑腿”、公证与不动产登记联办通办、群众身边的“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提升行政复议办案质量、加强民生领域执法监督、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法律职业资格“不打烊”办理、法律援助全域受理、为会展参展企业提供免费法律服务、为创新创业者实施法律护航、打造镇街法治政府建设样板、深化惠企政策落实、区(市)“一站式”调解中心升级、建立网络在线化解矛盾纠纷新模式等重点民生实事项目17个,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在我局召开现场观摩会。

2.抓作风建党和人民放心队伍。参加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组织政治教育、党史教育、警示教育、英模教育1300余场次,局机关自选动作进行纪律作风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调处”活动,共建章立制76项,形成机关支部与律所支部结对共建、青年理论学习小组、青岛律师学院、律所主任集训营、青年律师领军人才训练等成果,31项复评验收指标,我局有30项取得优秀成绩。

3.定规划促群众法治获得感提升。编制法治建设三个实施意见方案,为“十四五”时期全市法治建设明确发展方向。编制“八五”普法规划,推动法治成为社会治理基本方式,全社会依法办事局面基本形成。编制政府立法规划,推动城市管理、公共安全、生态环境等领域立法,拓展新型领域立法,促进立法质量效率提升。编制律师业发展规划,推动全市执业律师人数超过万人,业务收入总额、人均创收额等指标全面提升,发展速度比肩国内同水平先进城市。

(二)谋发展,着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法律服务法治保障

1.聚焦法治建设提能级。完善依法治市机构,对4个区(市)、5家重点执法单位试点开展联合法治督察,通报问题,督促整改。承担全省法治指数评估试点工作,编制《青岛市法治指数指标体系》,通过第三方预评估。全国首个镇街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全面落实,审查镇街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合同协议、重大执法决定957件,涉及金额800亿元,推出第一批法治镇街20个。“述法”工作被纳入“三民”报告内容,政府部门负责人“述法”形式更加丰富。其中,我局已组织学习11部法律,全面执行律师、公证、监狱、社区矫正等法律法规,重大决策均经过合法性审查。

2.聚焦中心大局促发展。开展以“共建法治政府 共享法治阳光”为特色的“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年”活动,省委、省政府已推荐我市参评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组织39家市直单位、10个区(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向市民报告法治工作。突出良法善治,推进民生、优化营商环境等重点领域立法,出台全国首个民营中小企业发展促进办法,以制度护航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的做法在全国得到推广。年内共出台、审查、修改法规、规章、文件等585件次。

3.聚焦市场主体强监督。新组织1643人参加行政执法资格考试,年审执法人员资格2.2万人。公布市级告知承诺事项345项,从源头实现便利化。公布轻微违法行为“不罚”“轻罚”382项,累计办理不予处罚、减轻处罚案件2.28万件,减免处罚金额5019万元,惠及2.28万个市场主体,切实让企业和群众感受到执法“温度”。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有效落实,开展涉企联合执法监督9次,防止多头、多频次“执法扰民”情况发生。聘请执法监督员20人,移动执法APP覆盖范围扩大到综合行政执法、市场监管、农业农村监管等领域。

(三)惠民生,着力加强便捷高效均等普惠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1.法律服务效能不断提升。司法部拟设立“中国—上合组织法律服务委员会青岛中心”,开启国际贸易争端解决地方样板实践。成立青岛会展法律咨询中心,开展“法律助力会展行动”。推动法律服务业创新发展,开发新型法律服务产品,成立家族财富传承与管理研究院、蔚蓝海洋经济法律服务研究院、海洋资源环境司法鉴定中心,学历、学位、驾驶证公证实现“跨省通办”,“最多跑一次”公证事项扩大至109项。全市法律服务业营收总额、业务总量同比分别增长35%、21%。

2.法治惠民方式不断拓展。在建设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基础上,全面推开10区(市)公共法律服务分中心试点。我市在全省率先实现法律援助“全域受理、全域指派”、胶东五市“跨城通办、就地受理”。“12348”热线与“法援在线”平台实现双网融合,共接话12.8万人次,成功调解纠纷1653件;市公共法律服务大厅提供咨询2.6万人次,办理法律援助17591件。

3.社会治理模式不断优化。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机制更趋完善,全市已建成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286个、各类调委会2514个,年调处矛盾纠纷3万余件。受理行政复议案件1058件,告官能见官成为常态;全市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1955次,其中正职出庭170次,出庭应诉率保持100%。群众身边的“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作用发挥突出,年解决法律问题4.1万件。群众身边的村居“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培养工程全面启动,每个村居有3人为群众提供贴近服务。

二、市民关注热点问题办理情况

2020年,我局收到“三民”活动意见建议5条,2021年,通过政务服务热线等平台收集市民关注热点问题1516个,已分类列入工作计划。其中,重点推出工作举措3项。

一是抓党建统领律师业发展。巩固律师行业党建全覆盖全规范全统领三年计划工作成果,全市局直律所建成党组织54个,5家被确定为“百千万提升工程”培养对象,我市律师事务所代表律师行业在全省基层党建工作座谈会上作典型发言,获省委领导同志肯定。

二是抓惠企平台建设。在市民大厅设立窗口,并建设线上工作平台,实现惠企法律服务线上线下一体化运行。共为企业提供合法性审查4311次,开展法治体检286次,宣传解读政策1097次,走访商会、协会、企业2000余次,协助落实资金上亿元。线上惠企平台被评为全国政法智能化建设智慧司法创新案例。

三是抓监所安全与疫情防控。自疫情发生起监所连续封闭至今,有近670人连续执勤超100天。在做好疫情防控同时,市强制隔离戒毒所迁建二期工程开工,我市监狱已连续21年实现无罪犯脱逃、无重大疫情、无重特大安全事故。

三、存在问题和明年打算

虽然我局工作取得一定成绩,但在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中,仍然在许多方面发现一些短板需要加以克服。比如行政执法制度还不够完善,“三项制度”落实还不够到位,执法不规范、不公正、不文明等问题还时有发生;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仍需不断深化,实体、网络、热线平台建设质量有待提高。下一步,我局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努力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制度供给、法治保障和法律服务,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是优化法治青岛建设。落实法治青岛、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三个规划纲要和“八五”普法规划,推动良法善治,深化法规制度立改废。保障依法决策,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研究推动信息化与法治化深度融合。

二是优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丰富民生领域公共法律服务产品供给,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热线、网络“三大平台”融合发展。进一步健全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衔接联动,加快推进推动 “综合性”“一站式”调解平台建设。

三是优化执法规范化建设。提升监管改造质量,规范社区矫正执法。加强法律服务业事中事后监管,深化案卷评查和“双随机”监督,提高法律服务的质量与水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