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市南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推进“和解万家”调解品牌建设,在加强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和队伍建设上,不断探索新路径,先后在海事海商、物流、会展等40个行业领域推动建立调解组织,在商事、金融、婚姻家庭等重点领域的调解工作上创新突破,全区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工作实现扩面增量,打造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的“市南样板”。
筑牢商事调解“桥头堡”
“真没想到这么快就能解决问题!”某企业法人在签订完调解协议后,有感而发。这是青岛市法润商事调解中心在接受法院委派后,成功调解的一起标的额为8400万元的商事纠纷。调解过程中,调解员全面了解双方诉求,寻找多种方案满足当事人对调解服务的个性化需求,最终促成矛盾纠纷一次性化解。
近年来,市南区着力优化惠企法律服务,大力促进人民调解和商事调解协同发展。指导成立7家商会人民调委会,培育商事调解品牌,树典型,固实效,鼓励商事调解组织积极参与“法治体检”,以专业、高效、灵活的调解服务,保障商事主体的权益,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市南区聚焦青岛中央法务区·涉外法务区和青岛国际商事法庭建设,立足法律服务资源先天优势,深入探索建立商事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作为青岛市商事调解的“排头兵”,2023年以来,青岛市法润商事调解中心成功调解商事纠纷1985件,涉及标的总额25亿元,有效减轻当事人诉累。
开创金融调解“新模式”
随着金融生活的日益丰富,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护愈需重视。在推进纠纷诉前化解机制改革的背景下,青岛市金融消费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以下简称“青岛金调委”)着力解决金融纠纷化解“最后一公里”,建立小额金融消费借款纠纷快速解决机制。
“实践中,我们发现不少金融纠纷的案由高度相似,因此创新推出‘批量案件处理模式’,调解流程环环相扣,一天处理案件可达上百件,极大提高调解效率,有效满足金融机构和金融消费者的解纷需求。”青岛金调委主任卜秀芳介绍道。
为进一步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从源头上减少金融债权纠纷的诉讼增量,市南区聚焦金融机构深层次司法需求,找准司法服务靶向,在市南法院金融审判法庭设立市南区金融纠纷多元调处中心,由行专优秀调解员提供诉前调解服务,重塑金融纠纷化解格局,构建集诉前调解、立案、审判、执行为一体的集约化办案新模式,推动金融类案“调立审执”一体化高效运行,为辖区金融机构提供更加高效、智慧、优质的司法服务。2023年以来,市南区共调解成功金融类纠纷3597件,涉及标的达20.74亿元,为金融消费者和金融机构搭建了便捷、高效、低成本的解纷通道,有效促进消费者权益保护和行业健康稳定高质量发展。
搭建婚姻调解“连心桥”
2024年某天,王女士向市南区婚姻家庭调解委员会送来一面锦旗。“感谢咱们的调解员,用耐心、真心帮我分析问题,疏解心理压力,提供法律建议,让我有勇气、有信心重新面对生活和事业,生活回归正轨。”
与其他矛盾纠纷不同,婚姻家庭纠纷往往更凸显“情”的特征。调解员针对这一特点,通过从“情”字出发,再深度融合“理”“法”,引入心理疏导等方式化解纠纷,为当事人释法明理,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初始阶段,维护婚姻家庭的和谐稳定。
市南区充分发挥区妇联组织、民政等部门在婚姻家庭纠纷调解中的独特作用,不断提升婚姻家庭领域专业调解质效。依托市南区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组建“姐妹来吧”志愿服务团队,凝聚“巾帼法律明白人”等多元化社会力量,建好用好家事纠纷法律服务工作室、反家暴公益维权服务站、婚姻家庭辅导室等调解阵地,为广大妇女和家庭提供便捷、热情的法律咨询、心理疏导、纠纷调解等维权服务。2023年以来,市南区共化解婚姻家庭类矛盾纠纷324件,化解成功率达75%以上,促进了家庭和睦与社会稳定。
汇聚多元调解“源动力”
3月15日,湛山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与青岛市银行保险业纠纷调解中心等多家单位联合推出了“汇聚金融合力,‘调’出和谐消费新风尚”特别活动。活动现场设立近20家金融机构服务台,多家银行及保险公司派出优秀调解员等得力干将,现场为居民提供金融知识普及和惠民咨询服务。
在湛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会议室,交通银行的工作人员上演了一场纠纷调解案例小品,讲述了刘大爷多次秒杀购物“薅羊毛”结果被诈骗9000多元的经历,工作人员的精彩表演博得热烈的掌声,居民在轻松看小品的同时学到了防诈要点。
“多亏在广场上学习了金融知识,回答不出问题就错过丰厚奖品了!”喜闻乐见的展演、趣味金融知识问答,在寓教于乐中有效促进了社区群众金融素养的提升,将矛盾纠纷“预防在前”落在了实处。
2023年,市南区成立全市首家区级调解协会,将13家重点领域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纳入会员单位,搭建各类调解组织沟通联系的桥梁,进一步推动了多元调解资源的整合。
下一步,市南区将继续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畅通人民调解主渠道,做实做细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加强商事调解,提升调解工作的专业性,为基层社会治理赋能添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