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市动态 | 七旬老太遇抚恤费分割难题 法律援助守护晚年安稳生活
青岛政务网 发布日期 : 2024-11-02 来源 : 青岛市司法局
字体大小: 打印

尊老孝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儿女宝贵的精神传承。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更显其时代价值与深远意义。李沧区法律援助中心积极聚焦老年群体维权工作,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切实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让更多老年人在法律的保护下能够度过一个幸福、美满、安详的晚年。近期,中心便帮助遭遇抚恤金分割难题的王奶奶成功化解纠纷,依法保障其晚年生活。

 

王奶奶与其老伴张爷爷于1990年登记结婚,婚前张爷爷与前妻抱养一子张某并抚养成人,婚后两人共同抚养王奶奶与其前夫之子李某某。2022年底,张爷爷去世,王奶奶在悲痛之余四处借钱为张爷爷购置墓地、处理丧事。后来,王奶奶得知张爷爷生前系某单位职工,按照相关政策规定,其直系亲属可以领取一次性抚恤金及丧葬费等费用30余万元。但因其与养子张某就该笔费用在分割时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所以王奶奶迟迟无法拿到钱款。无奈之下,王奶奶前往李沧区法律援助中心寻求帮助。

 

中心工作人员考虑到王奶奶年事已高,立即为其开辟了老年人维权“绿色通道”,为王奶奶讲解有关政策规定并优先受理了王奶奶的法律援助申请。经核查,王奶奶符合“涉及抚恤金纠纷的本市65岁以上老年人,申请法律援助免于经济困难条件审查”的法律援助条件,当即为其办理了法律援助手续,并由其自主“点援”了山东光益律师事务所张彦利律师、蓝巧娜(实习)律师担任其代理人。

 

律师接到指派后第一时间与王奶奶取得了联系并进行约见,经沟通得知:张爷爷一直由王奶奶照顾,养子张某20年来很少与张爷爷来往,继子李某也因某些原因长期未能与二老共同生活,二人均未能尽到赡养义务。2016年,张爷爷曾手写《遗嘱》一封,载明:养子张某十几年未上家门,晚年生活全靠老伴王奶奶照顾,其家产全部归王奶奶所有。2022年张爷爷去世后,年过七旬的王奶奶借钱为老伴购置了墓地并亲自操办了丧葬事宜。王奶奶认为两个儿子均未尽到赡养义务,自己承担了老伴生养死葬的全部义务,并且老伴生前还留有遗嘱将全部财产留给自己,所以该笔抚恤金、丧葬费应该全部归其所有。

 

在听取王奶奶的情况后,律师一方面安抚王奶奶的情绪,另一方面向其讲明抚恤金的有关规定。在我国,抚恤金不同于遗产,其发放的目的是从经济上补偿、精神上抚慰死者亲属,因此属于死者近亲属的共有财产而非被继承人的遗产范围,分配时应综合考虑各亲属与死者生前的关系、相互照顾程度及该亲属的自主生活能力等综合情况。尽管王奶奶一直与老伴生活并由其照顾至去世,但抚恤金能否归其个人所有还需要法院结合案件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量,但律师会竭尽全力为王奶奶争取最大权益。

 

为了更好地维护王奶奶的合法权益,律师获取了张爷爷在订立《遗嘱》期间的病历,上面载明了张爷爷在此期间意识形态清晰、精神状态正常,因此该遗嘱能在一定程度上证明本案当事人与张爷爷之间的关系以及照顾情况。在梳理完成相关证据后,律师第一时间帮助王奶奶进行立案并多次联系法院尽快进入审理程序。最终本案在承办律师的释法说理下。在李沧法院的依法审理下,王奶奶分得抚恤金25万余元,张某分得3万元,李某分得2万元。至此本案得以圆满解决,王奶奶顺利拿到了相关款项。

 

妥善化解家事纠纷是办理婚姻家事法律援助案件的重要准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举措。本案中,承办律师充分考虑到该案特殊性,通过为老年人提供专业优质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务,在依法维护受援人合法权益的同时,积极进行心理疏导和安抚,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老年群体讲明法律规定,尽最大能力帮助受援人实现利益“最大化”,让老年人能充分享受到法治惠民之利,提升司法为民的“温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