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三点发力,推动我市劳务协作工作质效提升
青岛政务网 发布日期 : 2024-07-31
字体大小: 打印

近年来,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坚持就业优先战略,不断完善劳务协作对接机制,持续促进协作地区就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同时也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持。一是打造东西协作“新模式”,以“铁脚板”扩大“朋友圈”。以进职校、进市场、进集市的形式赴西部劳动力丰富区域开展跨区域劳务对接,大力推进跨区域人力资源交流融通,累计发布岗位数3000余个,对接求职者达4000余人。二是打造劳务输转“新标杆”,以“精服务”提高“稳岗率”。创新打造“青陇一家亲”“青定人力”等劳务协作品牌,连续4年开通劳务协作专机专列专车,配置20余名市、区两级就业服务专员提供“点对点”服务,实现务工人员“出家门进厂门”的无缝衔接,输转劳动力8000余人来青就业。2024年定西专列来青的530名务工人员中,老员工达329人,占62.1%。三是打造技能培训“新典范”,由“好求职”转向“求好职”。建立青岛驻陇南专科院校技能人才工作站、开设“海信班”等,依托青岛市职业技能培训资源优势,开展订单、定岗、定向培训,提升协作地劳动者技能水平。2023年共举办劳务技能培训班78期、培训脱贫人口4437人次。

下一步,我市将持续做好劳务协作工作,一是聚焦精准高效,合力共谋未来。加强协商协作,实时把控好重点人员转移就业现状和就业服务全过程,合力打开劳务协作协同发展新空间、新格局。二是聚焦便捷可及,协力搭建平台。建立劳动力资源信息对接共享平台,增强就业人员信息“大数据”精准采集、智能分析、快速匹配能力。三是聚焦品牌培树,齐力做大做响。在劳务品牌建设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培育、发展、壮大一批有特色、有口碑、有规模的“跨地域劳务品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