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度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
青岛政务网 发布日期 : 2011-01-30 来源 : 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字体大小: 打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实施意见》,现向社会公布2010年度本级政府(机关)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本报告由概述、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咨询和投诉情况、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情况、工作人员和费用支出情况、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其他事项和附表共九个部分组成。本报告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自2010年1月1日起至2010年12月31日止。
  如对本报告有任何疑问,请与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地址:香港中路11号;邮编:266071;电话:85911280;传真:85911297;电子邮箱:qdhrssoa@163.com

,金宏网址: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一、概述
  2010年,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认真贯彻落实《条例》精神,立足职能职责,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大局,以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等领域为重点,扎实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强,公开内容进一步深化,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
  (一)深化《条例》贯彻,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不断深入。
  坚持“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继续深化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围绕社会普遍关注、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主动公开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岗位需求、技能培训、社会保险政策等信息,积极参与“网络在线问政”活动,打造我局“在线问政”平台,方便群众知情,便于群众监督。
  1.强化政策法规的主动公开。对新出台的政策文件,建立从制发到公开的顺畅工作流程,做到3个工作日内上网公开,保证了政府信息公开的时效性。本年度新增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200多条。
  2.积极参与,全市“网络在线问政”活动成效显著。按照市政府的要求,积极参加年初、年中两个阶段的全市“网络在线问政”活动,立足实践,不断创新,将“分散上线、三级管理”的上线模式调整为“分组管理、集中上线、提前分办”模式,上线秩序大为改观,答题效率明显提升。据统计,两次活动共有2194网民上线,提出有效问题1117个,按期回复率100%。
  3.开拓创新,在全市率先开展局内在线问政活动。针对工作涉及范围广、社会关注度高的实际情况,我局借鉴市政民互动平台,于4月初启动了局内“在线问政”活动,邀请局党组成员、局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各处室负责人及局属单位分管领导分三轮上线,历时二个月时间,就36个专题与广大网民进行了沟通交流。据统计,共有6600余名网民上线,提出有效问题3158个,按期回复率达100%。 在线问政平台已成为社会公众的政策顾问、劳动者维权顾问、倾听民情民意的有效窗口。
  在此基础上,选取了1000个关注度高、具有代表性的问题,编制成《在线问政1000例》,连续在半岛都市报、青岛政务网和局政务网上整版刊发,有效提升了社会认知度。
  (二)深化行政审批改革,规范权利公开透明运行。
  我局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国发〔2010〕33号)要求,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行政审批行为,推进职能转变和管理方式创新,规范了权利公开透明运行。
  1.认真梳理执法依据,全面清理行政审批事项。新局成立后,坚持“合理、合法、效能、监督”的原则,对全局行政审批事项进行全面清理,依法保留行政审批事项21项,取消6项,改变管理方式14项,交由中介组织办理1项,下放区市实施1项。按照相对集中行政审批权的要求,已纳入市审批大厅集中办理的审批事项共15项,经市政府法制办和市审批大厅同意,未纳入大厅办理的审批事项6项。另外,对以往出台涉及我局职能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进行了全面清理,为行政执法提供规范依据。目前,已提请废止地方性法规2件、政府规章6件,对1978年以来以局名义下发的规范性文件进行了第二轮清理,共清理文件763件,确定废止81件,失效18件,拟修改4件,确认有效660件。
  2.规范执法标准,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为确保公正执法,我局编制了行政处罚权目录,涉及行政处罚事项99项,对其中78项有自由裁量空间的处罚事项细化裁量档次,规范基准裁量标准,有效防止了自由裁量权滥用。
  (三)深化载体建设,打造政府信息公开平台。
  借助信息化手段,积极建设网络信息服务平台和12333热线交流平台,全面提升政府信息公开和公共服务水平。
  1.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服务公众”的理念,以建设一流服务型政府网站为目标,推进我局网络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一是面向用户划分服务事项。在网站服务大厅版块,将我局服务事项划分成28项,并分为单位办事和个人办事两类,方便用户查询和浏览;二是开通全局各部门网上电子地图。针对我局点多面广,办公地点分散的特点,开发了网上电子地图功能,办事人员通过查询可方便直观的看到各单位准确的地图位置、详细办公地点和联系电话等;三是增加场景式服务功能。企事业办事人员和广大市民点击场景式服务栏目,可通过导引式服务,查询相关业务的办理方式、方法、流程以及所需材料和联系电话等,清楚明了,易于操作和理解。
  2.发展12333咨询,强化分析,推进12333热线服务平台建设。12333民生服务热线是我局联系社会的重要桥梁。针对服务对象多、咨询量大的情况,我局从队伍建设入手,重新优化组织架构、接线流程、考核制度等,服务能力和接线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12333共受理来电151.15万个,其中人工接听电话58.88万个,自动语音72.51万个,人均日接电量140余个。回拨电话1.42万个,回访电话1.14万个,满意度99%以上。
  (四)深化监督检查,促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落实
  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严格检查考核和责任追究,切实解决公开不规范、责任不落实、监督不到位、执行无依据等问题。
  1.实施电子政务督察考核系统,健全权利运行监督机制。我局督查考核系统搭建在金宏办公平台上,加载限期办理、事前催办、挂牌督办、电子考核四大功能,在全市率先实现对内政务督查电子化管理。电子督办系统对各处室、单位承办的督查件,予以实时监控,自动记录考核分值。启用政务督查考核系统,实现了从静态监察向动态监察转变,有效调动全局干事创业的积极性,确保政令畅通。
  2.严格政务公开考核。将政府信息公开、政务公开作为年度工作目标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检查、评议等形式考核打分,结果纳入全年目标绩效考核。
  3.建立起市民建议督查机制,排查社会热点。根据工作需要,建立起市民建议督查机制,对市民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督办,制发了督办单,明确了办理时限,更好地推动了工作的改进和提升。目前,已累计编制每日情况86期,已对28个市民建议进行了督办,按期办结率达100%。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一)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
  2010年累计主动公开政府信息2451条,其中机构信息3条,公文法规442条,规划计划23条,统计信息37条,财政信息2条,民生信息45条,社会管理56,人事信息20条,其他信息1823条。
  (二)政府信息公开方式。
  1.互联网。发挥网站在政府信息公开中的主渠道作用,加大对我局网站建设的投入,对网站进行了改版升级,将我局服务事项划分成28项,并分为单位办事和个人办事两类,方便用户查询和浏览。我局网站信息发布、沟通交流、在线办事的能力将进一步增强。
   2.新闻宣传。全年在中央媒体刊发30件,省级媒体刊发36件,市级及以上新闻媒体发稿近2000篇(次),刊发专版、专刊100余期600余版,组织协调60余次媒体采访,举办3次新闻发布会和1次媒体通气会。为做好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宣传,协调《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劳动保障报》及我市主要媒体刊发反映我市创业工作的各类新闻报道,营造了积极的舆论环境。为做好海外人才洽谈会的宣传工作,邀请中央、境外驻青媒体参加新闻发布会并到会议现场进行采访,新华社卫星频道、《人民日报》等国家级媒体分别发布了新闻,达到了预期的宣传效果。为做好“辉煌十一五”系列采访报道,组织撰写了反映我局人才工作、社会保障、创业工作的新闻通稿,组织协调新闻媒体对有关单位和个人进行专访,从不同侧面展现了我局“十一五”期间的工作成绩。连续在半岛都市报、青岛政务网和局政务网上整版刊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常用政策问答》、《在线问政1000例》等,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应。
  3.我局主办的报刊杂志。全年共编辑《青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刊5期。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一)依申请公开的申请情况。
  本年度受理依申请公开30例,主要涉及劳动保障、社会保险、大学生就业、落户、派遣和档案管理、人员调动、职称评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等方面的政府信息。
  (二)对依申请公开信件的处理情况。
  本年度受理的依申请公开,非依申请公开受理范围13例,非本机关政府信息6例,其余11例为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范畴,均已按规定及时答复了申请人,按期答复率100%。
  (三)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收费及减免情况。
  本年度我局没有向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人收取任何费用,完全是免费提供信息。
  四、咨询和投诉情况
  本年度受理政府信息公开咨询41.8万次;本年度未发生针对我局政府信息公开事务提起的投诉。
  五、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情况
  本年度未发生针对我局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申请的行政复议、提起的行政诉讼以及申诉(包括信访、举报)。
  六、工作人员和费用支出情况
  (一)从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情况。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成立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明确了专门工作人员,建立信息员制度,全局所有处室及局属单位各确定信息员一名,全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专职人员总数63人,其中,全职人员4人,兼职59人,确保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顺利运行。
  (二)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财政与实际支出情况。
  无专项财政投资。
  七、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情况
  2010年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但与社会公众的需求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机关各处室、局属各单位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网上公开、网上办事的功能需要更加完善;各区(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发展不够平衡。针对这些问题,2011年我局将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认真总结《条例》实施以来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情况,研究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思路,部署2011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明确工作思路和工作要求,增强局属各单位的政府信息公开意识,提高信息公开的计划性和规范性。
  (二)进一步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制。制定出台《政府信息公开实施办法》,进一步明确政府信息公开的工作程序和操作规程,把我局政府信息公开的责任落实到每个单位、处室和个人。
  (三)加强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的指导。加强调查研究,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掌握各区(市)情况,注意发现好的经验和做法,及时进行宣传推广,指导和推动系统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八、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无。
  九、附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