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文件出台背景是什么?
随着社会老龄化加剧和家庭服务需求不断增长,社会对专业化、规范化的家政和康养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家政、康养服务领域仍存在技能人才供给不足、职业培训体系不健全、行业标准待完善等问题。为贯彻落实国家发改委、山东省人社厅等上级部门关于深化家政服务业产教融合、加强职业化建设的一系列文件精神,破解行业发展难题,青岛市立足本地实际,制定了《青岛市促进家政和康养服务业技能人才产教评融合发展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其核心目的是通过深化产教评融合这一关键路径,打通培训、评价、就业的全链条,系统性提升从业人员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二、《措施》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措施》围绕“养老、育婴、康养、家政”四大服务项目,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一系列举措,可概括为“搭建一个平台、聚焦三个环节、强化一项保障”。主要内容是:
第一,通过构建一个产教评线上综合服务平台,整合院校、评价机构、企业等各方资源,为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等群体提供从“信息录入—需求推介—技能培训—等级评价—就业匹配”的全流程、一站式服务。
第二,通过支持开展专项师资培训,快速培养一批高素质、专业化的师资队伍,从根源上保障技能培训的质量。
第三,通过鼓励行业组织和企业积极参与制定地方、行业乃至国家标准,激励本地机构抢占行业标准话语权,推动服务走向标准化和规范化。
第四,通过举办职业技能竞赛来选拔和表彰高技能人才,按赛项给予办赛奖补,提升技能人才的社会荣誉感。
三、《措施》计划实现的目标任务什么?
利用三年时间(截至2027年底),构建起家政和康养服务业产教评线上综合服务平台,年服务5万人次以上,培训并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2000人次以上,从业人员持证率达到60%,推动家政和康养服务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四、《措施》中产教评综合服务体系将如何构建?政策支持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在市本级试点阶段,将依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对现有信息平台资源进行统筹。通过平台整合院校、评价机构和行业产业特色资源,为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等群体提供从“信息录入—需求推介—提升培训—技能评价—岗位匹配”的全流程、一站式服务。
财政资金将以结果为导向,按照平台服务人数、线上提升培训人数、职业技能等级评价通过人数、就业岗位匹配人数,对第三方专业机构提供的平台服务进行补助。
五、《措施》通过何种方式提升家政和康养服务领域的师资水平?承办单位可以获得怎样的资金支持,参训人员有何限制?
通过支持行业协会、技工院校及职业培训机构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组织行业专家、学者和技术技能领军人才,面向全市及对口帮扶地区的相关机构开展专项师资培训。培训将聚焦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专业能力和师德师风,每期培训时长严格控制在5天以内,并确保每天不少于8课时,以高强度、高质量的集中培训实现师资水平的有效提升。
承办单位的补贴与培训效果直接挂钩,将根据培训结业考试合格的人数,按不高于300元/人/天的标准予以核拨,若实际费用低于此标准则据实结算,超出部分则由参训人员所在单位自行承担。此项补贴每人每年限享受一次,且不可重复申领其他类型的政府师资培训补贴,确保了政策资源的公平分配和高效利用。
六、《措施》中对提升行业标准化管理水平做出贡献的单位,如何进行奖补激励?
对成功主导制定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的单位,依据本市相关政策给予奖补。经认定为国家职业标准主要起草单位的,可申请10万元一次性奖励资金。
七、《措施》中对加大高技能人才选拔力度做出贡献的单位,如何进行奖补激励?
为充分调动社会力量,我市对行业协会及企业自主开展的家政、康养类市级技能竞赛项目提供奖补激励。对被纳入市级一类或二类竞赛计划并成功举办、反响良好的,根据办赛实际投入,按照每个赛项最高2万元给予竞赛实施单位一次性办赛奖补。同一赛项同一年度内不重复享受市级其他办赛奖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